美國要在北極駐軍,扼住大國競爭的咽喉?美軍上校對此表示懷疑!

2021-01-07 體感天下

近年來,美國五角大樓一直在評估在寒冷地區駐軍的可行性,應對北冰洋解凍的自然形勢,以及世界各國日益激烈的北極競爭。據美國軍方高層領導透露,五角大樓可能在2021年初公布對北極軍事基地的評估結論。一時間,美國海軍少校詹姆斯-溫德勒(James Wendler)在北極參加演習的照片,開始在美軍各大網站瘋傳。

五角大樓把北極基地被稱為「北極戰略港口」,已經在2020年國防授權法案中進行研究,美國國防部協調美國海岸警衛隊和海事管理局,在北極地區尋找一個或多個戰略港口,作為美軍在北極駐軍的潛在地點,用心監督北極地區日益繁忙和擁擠的水道,扼住「未來新興大國競爭的戰略咽喉」。

美軍在北極的「戰略港口」要滿足很多條件,比如要能夠容納「美國海軍或海岸警衛隊船隻中的至少一種」,包括一艘彈道飛彈驅逐艦、一艘傳奇級國家安全艦,以及一艘重型極地破冰船。北極基地還必須具備裝備和燃料儲存、飛彈防禦系統部署等能力,能夠通過公路連接到起飛軍用飛機的機場。

五角大樓的研究報告可能會在2021年早些時候出臺,但是早在2019年美軍的北極基地研究剛開始的時候,一些長期從事北極地區事務的美國人對北極戰略港口的可行性持懷疑態度。

美國海岸警衛隊退役上校勞森·布裡格姆(Lawson Brigham)就對該項目表示了強烈的懷疑,作為「極地海」號破冰船的前任指揮官,他曾多次在北極和南極探險,但是我們要把北極的諾福克海軍基地建在哪裡?這主意其實有點牽強。

布裡格姆上校還認為,在北極地區新建港口將會面臨多重挑戰,首先要沿著阿拉斯加西部的淺水海岸線尋找深水區,因為軍港必須有足夠的水深,這需要長期的勘探。軍港必須有合適的地方停泊,而且一定不能在冰上,美軍的「宙斯盾」級巡洋艦或驅逐艦都不能靠近冰面。

布裡格姆上校還指出了建設成本的問題,為美軍建設北極港口由誰來買單?哪家機構要出錢?如果經費的問題不解決,那麼北極軍事基地將是空中樓閣。

相關焦點

  • 為扼住「中國咽喉」,美欲重組第一艦隊,澳大利亞果然表現出濃厚興趣
    但是,美軍一再對新加坡發出暗示,新加坡似乎毫無接納之意。唯有澳大利亞,對美軍艦隊駐紮表現出興趣。圖說:駐澳美軍2019年在澳大利亞進行攻擊演練。GJ重建第一艦隊歷經數十年的和平發展,中國已是世界貿易大國。而全世界80%的貿易都經過印度洋。
  • 向美國納下投名狀!歐洲大國甘當馬前卒,出錢又出力請求永久駐軍
    因為駐軍費用的問題,美國和很多國家關係都受到了影響,眾所周知,駐紮在各國的美軍是美國和軍事盟友之間緊密合作的重要舉措,對於美國以及當事國都有著很大的利益。川普卻一味地以本國為中心,認為美軍沒有義務承擔其他國家的軍事保護任務,要求各國承擔全部駐軍費用。
  • 駐德美軍真要撤?白宮這波操作有點迷……
    川普要撤出駐德美軍近萬人 外媒各種報導猜測不斷 白宮既不證實也不否認 德國國防部長表示 她也是先從媒體獲悉此事 …… 這一波操作讓人迷惑 德國防長事先不知情 媒體報導5天後才被告知 當地時間10日,德國聯邦政府副發言人德默爾在答記者問時表示
  • 印度增兵安達曼群島,加速軍事基地建設,印媒:扼住中國「咽喉」
    對於這一最新動向,印度戰略專家解釋稱:安達曼群島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處在馬六甲海峽的航道上,只要在這裡部署一支重兵,就能迅速封鎖馬六甲海峽,扼住中國海運的「咽喉」。印度國防部相關人士也表示,印度不僅會向安達曼群島增兵,還會派遣大量的軍艦、飛機,包括蘇-30MKI和P-8I反潛機。
  • 美國突然決定在北極部署150架隱身戰機,意欲何為?
    有專家曾說過,北極航道開通將會直接改變原有的世界海洋運輸格局,使得北極地區的戰略地位整體提升,未來那些航線經過的國家,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也會隨之增強。而就在北極海冰加速融化之際,美國方面突然展開了行動,準備向北極地區部署150架隱形戰機,意欲何為?
  • 三次與死神對峙的作家,是如何扼住命運的咽喉的?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磊 圖/廣東人民出版社供圖 8月23日上午,加拿大華裔作家柯兆龍攜新書《扼住命運的咽喉——我是如何戰勝全身癱瘓和癌症的》舉行網上發布會,與十幾位媒體人分享了此書的創作歷程。
  • 「美國如果讓駐軍重返臺灣地區,可能會導致中美斷交」
    對此,美國知名臺海問題專家卜睿哲就曾明確指出,若美國真的要「讓駐軍重返臺灣地區」,那麼中國大陸在感受到巨大壓力後,很有可能會直接與美國「斷交」。因為當年雙方建立外交關係的基本原則之一——美國從臺灣撤軍被破壞了。
  • 波蘭求美國駐軍,川普要20億美元遭拒,這筆交易懸了?
    波蘭為了對抗所謂的俄羅斯威脅,極力拉攏美國在波蘭駐軍,並且承諾投資20億美元(折合約140億人民幣)為美軍修建永久性軍事基地,同時還表示願意承擔美軍在波蘭的駐軍費用。顯然,這樣的承諾吸引了現在的川普,畢竟白給的錢,川普又怎麼可能不要呢?
  • 純屬好奇:美軍海外駐軍司令的最高軍銜是什麼
    【話說軍世】據統計,美國目前的海外駐軍超過20萬人,世界各地都有美軍駐地,我們比較熟悉的包括駐韓美軍、駐日美軍等,統帥數萬人的部隊,那麼美軍這些駐海外部隊的司令,是什麼樣級別的軍銜呢,帶著這樣的好奇,我們一起看一下。
  • 美俄北極角力持續加碼
    據日本《讀賣新聞》報導,6月以來,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了一份關於北極和南極安全的備忘錄,宣布在2029年之前打造新型破冰船計劃。這是美國40多年來首次提出更新其破冰船隊伍。此前,美國還時隔70年在位於北極圈內的格陵蘭島重新開設領事館。與此同時,美國和北約盟友加強協調合作,增強在北極的作戰能力。對此,俄羅斯強勢應對。
  • B52轟炸機殺進大國後院,大批F35掛飛彈護航,美:這裡才是主戰場
    美國軍方近日連續派出多波次戰略轟炸機逼近主要對手領空,測試其不同方向的國土防空能力。據《巴倫支觀察家》6月4日報導,美軍轟炸機在輪番對黑海、波羅的海、鄂霍次克海等俄羅斯周邊海域進行「自由巡航」之後,當地時間3日罕見地殺進這個全球二號大國的「後院」——北極西伯利亞海空域。
  • 美方炒作「重返臺灣、在臺駐軍」 臺南市長回應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據臺灣中時新聞網9月24日報導,美國陸軍最新一期《軍事評論》雙月刊中的文章日前聲稱,「美軍應重返臺灣、在臺灣駐軍」。對此,有國民黨「立委」分析稱,進駐的可能性不大。島內網友也議論紛紛,有人直言「反對美國來臺駐軍,把臺灣當戰場。」
  • 美智庫分析大國競爭下美國情報需求
    參考消息網12月22日報導(記者 崇珅)美國傳統基金會近日刊載題為《面對大國競爭,美國的情報需求》的文章,作者為美國國防情報局前副局長戴維·謝德。文章認為,面對主要大國和競爭對手,美軍方正將主要關注點從打擊國際恐怖主義轉向大國競爭,美情報機構也必須調整方向。
  • 美軍從倉庫調撥萬套防寒服,印軍打開貨櫃後傻眼了,莫迪怒不可遏
    美軍方表示,這些冬裝以及耗盡美軍的庫存,他們已經沒有更多現存物資幫助印軍。這批冬裝已經耗盡了美國可以調撥的庫存,以致於在印度士兵打開貨櫃後發現在已經交付的物資中,一小部分是過去美軍曾穿過的舊衣服。印度國內的庫存早就耗盡,但是依然難以滿足高原地區超過20萬士兵的需求。印度已經向所有可以進貨的渠道下訂單,但是想要短時間收到貨並不容易,特別是當前西方國家正遭受嚴重的疫情,生產可能並不順利。
  • 已造成57人受傷,美軍準航母還在燒,美退役上校:可能會沉入深海
    對於美國海軍來說,最近可謂是黴運不斷。新一代福特級航母因為技術故障,部署時間由最初的2018年推遲到了2023年,其中負責航母測試作業的羅恩·魯坦上校也被撤職。美軍福特級航母不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據美媒報導,7月12日,美國海軍黃蜂級兩棲攻擊艦「好人理察」號在太平洋艦隊海軍基地聖地牙哥突然爆炸起火,事故導致34名海軍士兵和23
  • 衝繩人抗議美國駐軍還鬧獨立,安倍想出了辦法:搬遷到別處
    第一衝鋒號作者:星星 自從二戰結束以來,日本便處於美國的「佔領」之下。美國為了增強對日本的控制力,開始在日本駐軍並部署大量軍事基地。一晃75年過去了,日本國內擺脫美國軍事控制,呼籲美軍撤離的聲音越來越高漲。為了處理好美日關係,安撫日本民眾的情緒,日本首相安倍也不得不出面斡旋。
  • 非要引狼入室?民進黨計劃邀請美國駐軍 大陸早已畫出三條紅線
    同時,民進黨當局還持續加大對美軍購力度,相繼引進MK-48重型魚雷,「魚叉」反艦飛彈、「海瑪斯」多管火箭炮以及戰術彈道飛彈等進攻性武器。過去美方出售的裝備大多數都是以防空飛彈/裝甲車為主的防禦性武器,但現在售臺武器則越來越具有「轉守為攻」的特徵,這表明美臺防務合作不僅正在深化,而且武器裝備的性質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 五角大樓發布總統令,美軍即刻撤離
    索馬利亞青年黨是索馬利亞地區的極端恐怖組織,從事反政府以及破壞民權社會等極端襲擊活動,並以政府官員和軍事人員為主要襲擊目標,早在之前該組織就表示對當發生的類似襲擊事件負責。不過據媒體報導稱,這場爆炸中死亡的人員多為平民,原因很簡單,當時體育場內的人員十分密集,多數為參加演講的平民,目前還有多數平民受傷嚴重,正在接受治療,不過死亡人數也在不斷增加。
  • 73輛美軍汽車編隊闖過邊境,俄羅斯先下手為強,白宮呼籲保持克制
    在持續撤離在中東的駐軍後,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部署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為此,美軍不得不利用有限的兵力對更重要的地區進行軍事保護。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一個由73輛汽車組成的編隊,浩浩蕩蕩的通過非法邊境瓦裡德口岸進入敘利亞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