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納推出的超級英雄電影《海王》賺足了眼球,票房也在穩步上升。這部電影也大膽地啟用了新生代華裔導演溫子仁,而像這種流水線式的好萊塢作品,特別是這種巨資投資的超級英雄電影,而且故事還是改編自成熟漫畫的影片,溫子仁這樣的討巧型導演的發揮餘地有限,即便是投資方給他足夠的權限,但是受限於題材和資源本身,整個故事架構是固定的。而在上映幾天後,這部電影的豆瓣評分也從8.4回落到了8.0,看這趨勢還有可能繼續下跌。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讓他的口碑不及當初呢?
這部電影上映之初很多影迷就期待著這個曾經執導過《速度與激情7》和《電鋸驚魂》的天才導演的超級大作,在劇情上很多人希望看到諾蘭導演的《蝙蝠俠:黑暗騎士》這種高度的史詩巨製,在技術層面上更是覺得能夠比肩《星戰系列》和《指環王系列》,開創一個新的時代。首先這就給觀眾很強烈的期待,認為這又是一部曠世之作。無論是技術還是在劇情上,都會有很多驚豔的表現。
筆者親自在電影院看過這部電影後,的卻沒有失望(但是筆者絕對沒有把這部作品和以上三個系列比較),很多超炫的動作場景和海底世界,讓人目不暇接。電影院中也是一聲聲的驚嘆。至少這是一部在3D技術上可以和《復仇者聯盟》有一拼的大作。而劇情的設定上,雖然溫子仁儘量的把一些橋段加入討巧的部分,但是受限於整部電影的放映時間,並沒有出所謂的史詩般的效果,因為畢竟這部電影還是一個爆米花電影的定位。
而且這部電影的定位還是以一個和蜘蛛俠、鋼鐵俠、雷神等超級英雄爭奪市場的電影。是一部純粹的爆米花電影,這部電影中有大部分大眾作品所需要的溫情,勵志,和最終的正義戰勝邪惡,還有就是一些恰到好處,點到為止的愛情。一些搞笑的橋段。導演做的就是把握好整部作品的節奏,將各個資源做好有序無縫的銜接,把一個大眾的故事,用電影的形式表現出來,讓大眾影迷過癮就好了。
但是將這樣的一部作品比肩《蝙蝠俠:暗黑騎士》、《星球大戰》、《指環王》。顯然是有點過譽了,而正是這種未映先熱,再有很多影迷期望值過高造成了評分先高后低。其實現在的評分回落也是觀眾對影片客觀的評價,畢竟這部作品雖然在技術上很炫,但是說實在的故事太過於老套了,都是一些嚼了多少年的老梗。話說這也是這些年這幾部超級英雄的通病,而且細心的觀眾會發現,包括迪士尼和漫威的作品,幾乎套路都差不多。
這些也應該是好萊塢商業電影需要儘快突破的瓶頸,畢竟電影是以故事為核心的,創意為輔助的藝術題材,最後強調一下,電影還是「故事為王」,電影技術是好的講故事的方式,而再好的方式也需要一個好的故事作為基礎。海王做為一個商業電影還是很成功的,但是從藝術性上來看還有進步空間,這部影片現在的得分也是觀眾對這部影片足夠客觀的評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