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有3位梟雄,正史中武功高強無敵手,演義中咋就成了菜鳥?

2020-12-24 騰訊網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一部《三國演義》多少英雄豪傑,在三國中演繹了太多的爾虞我詐,也登場了無數的梟雄霸主,但是如果與正史相比,我們就會發現其中還是有許多的差別。比如在正史中就有這三位人物,都是武功高強雄霸一方,打得異族不敢抬頭的梟雄,卻在小說中成了菜鳥。

《三國演義》講述了從公元184到280年漢末三國這一百多年群雄爭霸的故事,而小說中的諸侯更是數不勝數,除了魏蜀吳三國外,有四世三公的河北袁紹,號稱錦州八駿的劉表,還有雄踞西北的馬騰等等。當然這裡面也有被小說惡意抹黑的梟雄,他們無一不是當時豪傑,卻在小說中成了人人喊打的菜鳥,你知道都是誰嗎?

首先第一位是三國前期的boss級人物董卓,很多人對董卓的印象就是一個殘暴不仁的大胖子。還被自己乾兒子帶了綠帽子。其實在正史上董卓可是一個有為青年,《三國志》記載:「少好俠,嘗遊羌中,盡與諸豪帥相結。」年少喜好遊俠,和許多豪傑相識,家裡沒錢就把唯一的一頭牛殺了招待朋友。後來當官後開始抵禦當地的羌族「使領兵騎討捕,大破之」,周遭的異族聽到董卓的名聲都害怕。

《董卓列傳》也記載他:「卓有才武,旅力少比,雙帶兩腱,左右馳射。」董卓不僅文武雙全,還可以在馬上雙手左右射箭。和小說中那個大胖子的形象不同,董卓英武過人,而且還有頭腦。但是這樣一位豪傑在189年進入洛陽後就開始墮落,到處專權殺人,禍亂宮闈,夜宿龍床。是的天怒人怨,引發了關東諸侯的徵討,被迫遷都長安。後來在192年又死在了自己的義子呂布手中。

而第二位被抹黑的則是坐鎮薊北的白馬將軍公孫瓚,公孫瓚一身最大的成就就是抵禦了烏桓的入侵。他組建了著名「白馬義從」把烏桓從遼東一直驅逐出了中國,趕到了朝鮮半島。甚至烏桓人把他的畫像放在靶子上射箭,都沒有人敢射。

在我們的印象中,白馬義從應該是很多人一起騎著白馬,屬於大部隊。但是當時馬匹非常珍貴,白馬更是少得可憐,所以白馬義從的數量一直很少。據《後漢書》記載:「瓚常與善射之士數十人,皆乘白馬,以為左右翼,自號「白馬義從」。」從中可以看出,白馬義從只有幾十人,但是公孫瓚卻憑藉著幾十人為主力,打得數萬烏桓騎兵抬不起頭,這樣的英雄豪傑怎麼會是菜鳥?

最後一位就是蜀漢的創始人劉備,劉備雖然在小說中是被歌頌的人物,但是對於他的軍事能力卻被貶低的一無是處。小說中多次把他的功勞放在了諸葛亮的身上,比如博望坡之戰就是劉備一手組織的,漢中之戰也是劉備的成果。而劉備在歷史上就是一位能文能武的梟雄,不是只會哭的軟蛋。

無論是治理國家還是打仗看人,劉備都有獨到的眼光和超人的天賦,也正是如此他才能從184年開始,以一個草根建立起割據一方的政權。而正史中雖然沒有「三英戰呂布」但是劉備的武功確實不低,甚至不屬於曹洪樂進等人。這樣一位梟雄卻被塑造成了武功低微的「軟飯男」,屬實是抹黑了他。那麼你還知道哪些歷史和小說有出入的人物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相關焦點

  • 演義中的菜鳥,正史中的老炮:這三位三國梟雄有兩位威震鮮卑烏桓
    在《三國演義》中,除了呂布孫策太史慈以及蜀漢五虎上將和許褚典韋,其他戰將幾乎都成了陪襯的菜鳥,就連一些三國梟雄,也被寫成了窩囊廢。 但是細看三國正史就會發現,那些演義中不堪一擊的菜鳥,卻是正史中武功高強揚威異域的老炮,比如咱們今天要說的這三位梟雄名將,其中有兩位就曾是長城以北很多部族的噩夢。
  • 三國正史中,馬超「有信布之勇」,為何在季漢五大將中武功墊底?
    「子」是古代對人的尊稱,一般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基本可以與先生互換,於是「五子良將」就成了「五先生良將」,也成了一個笑話。懂古文的讀者諸君可以細品「五子良將」的真正含義,越品越發笑:很多人質疑「五虎大將」,卻不懷疑「五子良將」,可能是根本就沒鬧明白「五子」是啥意思!
  • 三國演義中關羽一刀斬顏良,正史是咋記載的?比演義可怕
    關羽是三國時期的名將,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關羽在《三國演義》小說中被增加了很多故事,比如溫酒斬華雄等,都是小說中杜撰出來的情節。然而有一件事卻是真實存在的,那就是斬顏良。三國演義中關羽一刀斬顏良,正史是咋記載的?比演義可怕。 關羽
  • 演義中的混世魔王,正史中的不死悍將:程咬金的武功比秦瓊還高?
    在隋唐系列演義小說中,提升了兩個人的地位,但同時也拉低了他們的武功,這二位隋唐名將就秦叔寶與程咬金。熟讀隋唐史料的都知道,秦瓊是當時第一單挑悍將,卻沒當過什麼天下督招討兵馬大元帥,程咬金當然也沒當過混世魔王大德天子。
  • 正史中,三國英雄父子,並沒有關羽、張飛和趙雲
    漢末三國時代,有數不清的英雄,俗話說,虎父無犬子,老子英雄兒好漢,而真正父子都是出類拔萃的英雄,非常少,有三對,但是,卻沒有關羽、張飛和趙雲。 第一對英雄父子:孫堅和孫策。
  • 三國正史中有過2次千裡走單騎,其中一次是蜀國大將,並非關羽
    關羽除了武藝高強而且為人也十分的仗義,在下邳之戰中曾被曹操擒獲而投降。但是關羽卻一直都心繫著劉備,儘管曹操對自己千般好,萬般好。可是關羽卻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結拜大哥劉備。關羽在曹操營下的時候,曾坦言告訴張遼:「我深知曹公待我不薄,但我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絕對不會背叛他。我終究不會留在這裡,不過要在立功報答曹公之後才會離開。」這話傳到了曹操耳朵裡也只能無奈嘆息了。
  • 東漢末年分三國,三國時期猛將如雲,正史中到底有哪些猛將呢?
    東漢末年分三國,三國時期猛將如雲,由於演義的藝術創作讓我們知道了二十四名將,可是演義畢竟是演義,很多都有藝術創作的成分,演義中的武將都被誇大了一番。很多人心中一直存有疑惑,正史中三國時期到底有哪些猛將呢?
  • 正史中有4位大將很強,但他們全下落不明,其中1人比馬超還厲害
    在正史的記載裡,曾出現了4位比較強勁的大將,但後來他們全下落不明,尤其裡面有1人比馬超還厲害。三國時期,有一些老將非常給力,比如黃忠,老年趙雲,晚年丁奉等。而在西蜀曾有位老將叫做嚴顏,這人可謂老當益壯。在演義裡,那時張飛跟著諸葛亮去攻西川,並且成為頭陣先鋒。
  • 三國正史中,斬殺敵方大將最多的武將是誰?前三名竟是他們!
    在三國時期,諸侯們為了爭霸而互相對抗。這個時期是歷史上少有的亂世。而既然在亂世之中,伴隨著戰爭的出現,自然會因此產生很多猛將。在《三國演義》中,呂布、關羽、張飛等人都是一等一的武將,他們也都處於三國頂級武將之列,殺敵無數。不過在正史中,最強大、殺敵最多的武將卻不是這幾位。
  • 三國演義中前15名將排行榜,關羽只位列第5,而第一家喻戶曉
    三國時期,武將是梟雄爭奪天下的基石,所以一個梟雄要想成功,需要有一批大將輔助。僅以武功來看,三國時期,曹操、袁紹、劉備等梟雄帳下的名將,哪15位最為突出?1、前15~10魏延是蜀漢的第六大將,實力僅次於蜀漢的五虎將軍,他的謀略出眾,自己的才幹不俗,應該佔有一席之地。
  • 三國演義武力明顯被高估的三大猛將,其中一人正史中活不過第一集
    和正史相比,《三國演義》不僅虛構了不少情節和不少人物,比如三英戰呂布,比如冀州上將潘鳳和零陵上將邢道榮等等,也低估了不少人的武力,比如關羽是正史中當之無愧的三國武力第一人,演義中卻只能位居第四,甚至斬殺個顏良還要特意強調「赤兔馬快」;再比如曹操麾下最為勇猛的先鋒悍將樂進在演義中的武力連第一流甚至第二流都算不上等等
  • 正史中三國武將大排名,最後一人實力很恐怖!
    正史中三國武將大排名,最後一人實力很恐怖!在《三國演義》中,有著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的說法,但是這種終歸是演義,今天我們從正史中看看三國武將的排名。第一位,關羽。很多人可能覺得是呂布,到那時三英戰呂布是三國演義虛構的故事,並非正史,所以這個不算。在《三國志》中並沒有呂布斬將的記錄,只提到了「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除此之外就沒有太多的記載了。而卻提到了關羽於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白馬之戰斬殺顏良,解白馬之圍,袁紹部將沒有一個能當的住關羽的。《三國志》作者陳壽評價關羽張飛皆稱萬人敵,為世虎臣。
  • 呂布武力有多強?正史中三國第一猛將到底是誰?
    演義中的呂布誰是三國(包括東漢末年)第一猛將有人會說了,這還用問麼?當然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呂布!呂布「弓箭隨身,手持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在《三國演義》中,呂布的武力第一是當之無愧,輕而易舉的斬殺方悅、穆順、重傷武安國,數會合敗公孫瓚,面對劉備關羽張飛的圍攻也不落下風。
  • 隋唐演義武功排名
    在小說隋唐演義中有眾多英雄好漢,他們不但武藝高強,且俠肝義膽。那麼就武力來論都有誰最厲害呢!1.李元霸、羅士信、姜松(羅松)先說說李元霸,三錘打跑裴元慶、生撕宇文成都。手持擂鼓甕金錘,雙錘八百斤,胯下一匹「萬裡雲」,可日行一萬裡。
  •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武功高強的皇帝?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武功高強的皇帝? 很多人都印象中,古代皇帝就是高高在上,被無數人保護。有些皇帝弱不禁風,就像溫室裡的花朵一樣,只知道吃喝玩樂。但事實並非如此,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皇帝都是武功高強,智勇雙全,否則他們又怎能駕馭滿朝文武。
  • 正史中三國的十大名將排行榜,他排第十名很讓人納悶
    很多人對於這個排行存在疑慮,不過依據正史中對他們的記載,這種排行的確非常合理。我們先來看看第一名將張遼。為什麼將張遼列為三國第一名將,這還主要得益於他的白狼山之戰和合肥之戰。在白狼山戰役中,張遼勇猛無敵,他親自率領漢軍大破烏桓軍隊,並陣斬烏桓首領蹋頓,威震北方。合肥之戰中,張遼面對孫權的數十萬大軍震靜自若,親自率領,八佰人衝進東吳陣營。
  • 演義龍套路人、正史梟雄豪傑,那些被埋沒的三國名將們
    他人品高尚、從不酗酒(這點在武將裡很難得)、深得部下愛戴、極有威信,他也擅於用兵,僅以七百精兵組成「陷陣營」,攻無不克,戰不無勝,這支小部隊也成為三國裡最引人矚目的特種部隊之一。他對於呂布也很盡忠,多次苦心規勸。然而呂布雖然知道他是個忠臣,卻並喜歡他的直諫,也不重用。無論才華還是人品都堪稱一流的高順卻未逢明主,空有本事卻無的放矢。最後兵敗被俘的他用沉默回應了曹操,而同主公呂布一起被斬首。
  • 三國正史中,排名前十的名將都有誰?三國志說的很明白
    羅貫中的三國有影響力很多人,時至今日,人們對三國演義中的情節都是非常熟悉的。不可否認的是,三國演義的出現讓人們對三國時期變得盡人皆知。  現如今看來,三國演義的出現對三國起到了「宣傳」作用,正因如此,人們大部分熟悉的內容都是三國演義中的,反而是正史中的不熟悉。那麼在三國正史中,排名前十的名將都有誰呢?恐怕這個問題的答案每一個人都不一樣。
  • 曹操一生娶了16位妻子,劉備有多少個老婆呢?正史中6個字見端倪
    三國時代,地方豪強不少,如張魯、劉璋、劉表、馬騰等人都曾割據一方。不過,這些人說到底也只不過是當時的綠葉,真正的紅花還是劉備、曹操、孫權這3位。曹、劉、孫與其他打醬油的配角不同,這3人最終建立了魏、蜀、吳,縱觀他們的一生也算小有成就。
  • 不如關羽張飛,也不如黃忠趙雲,馬超的武功在劉備五大將中墊底?
    「子」是古代對人的尊稱,一般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基本可以與先生互換,於是「五子良將」就成了「五先生良將」,也成了一個笑話。懂古文的讀者諸君可以細品「五子良將」的真正含義,越品越發笑:很多人質疑「五虎大將」,卻不懷疑「五子良將」,可能是根本就沒鬧明白「五子」是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