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權主義人人喊打!川普要拉11國針對中國?默克爾讓他下不來臺

2020-12-22 北方熱點通訊社

繼無視疫情現狀強行重啟經濟、一意孤行斷然退出世衛組織之後,川普又有了新想法:準備忘記疫情期間搶奪盟友物資之事,邀請G7成員國領導人赴美參加峰會,意圖討論如何對付中國

據環球網6月1日報導,默克爾已經拒絕了川普的邀約。由於考慮到新冠疫情大流行的總體情況,她無法親自參加"華盛頓之旅"。對此,德國RND媒體表示,目前全美形勢嚴峻,默克爾不願意和川普攪和在一起。與此同時,其他成員國領導人對赴美參會的意願也不是很強烈。美國正一步步變得越加孤立。

報導稱,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馬克龍,都不願意為川普提供一個享有聲望的平臺,以達到其想在美國大選前制定出對華戰略。因為川普想通過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作為他贏得大選的手段。有德國媒體點評道:"為了競選,川普急需要在G7峰會上拍出一張"好看"的照片,以此證明美國已"走出"疫情困境。"

在遭到默克爾的"冷漠"對待之後,川普又改變了方向

據英國《衛報》報導,川普透露,他已經取消了原定於6月份召開的G7峰會,並推遲到9月份之後舉行。他稱這是美國"過渡到偉大"的象徵。隨後,他還計劃邀請俄羅斯、韓國、澳大利亞、印度,將7國峰會擴大至11國。川普在社交平臺上強調:"我之所以推遲舉行,是因為我不覺得這個集團能代表世界大勢,這是一個非常落後的國家集團。"

面對川普的"點名",大部分國家都保持謹慎態度。

俄羅斯媒體稱:俄羅斯未必會參加會議。因為該計劃很可能會引起爭議,自2014年以來,俄羅斯一直被禁止參加由西方領導的首腦會議。另一方面,俄羅斯也並不想"復活",讓自己再次淪為西方批評的對象

日本外務省表示,不願意讓首相安倍晉三前往華盛頓。如果安倍參加峰會,他將被要求隔離兩個星期,或在返回時接受Covid-19病毒檢驗。日本官員向媒體透露,他們不希望安倍獲得特權待遇,並引述英國首相詹森為保住違規的高級顧問,而面臨的強烈反對。

此外,韓國外交部也委婉表示,雖然參加峰會有助於韓國提升自己的國際地位,但川普想藉此牽制中國的舉動,會給韓國政府帶來很大的壓力

近期,美國發生的糟心事還真不少。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全美各地相繼爆發嚴重騷亂,起因是反對國內日益嚴重的種族歧視問題。然而此時,川普不抓緊解決國內暴亂,卻反而成為"G7迷"。有外媒點評:這並不代表美國開始認同多邊主義的好處,而是想加倍在"美國優先"上下注

相關焦點

  • 川普為什麼那麼喜歡針對中國
    川普自從上任之日起,就跟中國好像有仇似的。  1,中國的崛起有可能瓦解美國的霸權主義。  美國現在的好的生活,好的地位。  美國為了維持他的美金霸主地位,多次採用貨幣戰爭。用匯率擊敗一個個跟他作對的國家。並且促使很多國家為了保證它的貨幣匯率可控。就必須買大量的美國國債。從而間接讓美國獲利。  為了維護它的金融霸主地位。強制韓國日本等國政府讓美國金融財團能夠擁有三星現代LG三井豐田本田等大型公司股份。並且直接不歸還其他國家存儲在美國的黃金。  而中國的崛起對美國在很多行業的主導地位會產生威脅。所以他們才敵視中國,甚至打壓中國。
  • 默克爾怎樣評價中國?一個溫柔且強大的國度!
    眼瞅著自己花錢替別人辦事的川普實在咽不下這口氣,進而對德國發出揚言威脅,可事態的後續發展顯然超出了川普的預料。川普是個敢說敢做的人,尤其是在他已經對外放話,而事實情況有讓他倍感丟份兒的時候就更是如此。就在本月,川普終於下令一口氣撤出了駐德美軍的相當大一部分:總計9500人的部隊。美德關係的降至冰點在短期內是可以預料到的事情,默克爾在這一特殊時候向我們中國示好,顯然是不打算屈服於川普的施壓開始繼續疏遠美國,這對於我們而言當然是一個好消息。
  • 戳穿美國科技霸權主義!歐洲三巨頭默默撐中國,這國卻當跳梁小丑
    據觀察者網8月4日報導,面對近日美國舉全國之力大肆打壓中國科技及網際網路企業一事,歐洲多國已經表態,不認同美國的做法。德國國家電視臺在節目中直言,美國近日決定「封殺」TikTok一事,成為了美國奉行經濟和科技強權的又一象徵。
  • 川普大寫「中國贏了」炸鍋?默克爾亮明態度,接下來要看拜登
    至此,截止到12月21日,川普將有10天的時間來籤署或否決這項法案,如果10天內川普都沒有籤署,那麼這項法案將自動變成法律。而事實上,早在12月8日眾議院投票前,川普就在社交媒體發文呼籲共和黨議員投票反對該法案,並稱即使國會通過,他將行使總統否決權否決該法案。
  • 默克爾再度作出重要表態,或讓美國如坐針氈
    在任何一個政治、經濟、軍事聯盟組織中,只要有美國存在,就不能稱之為平等互惠的平臺,在霸權主義的價值觀下,美國總是希望在組織中充當領導者。就拿日韓兩個亞洲鐵桿盟友來說,川普幾乎在同一時間要求兩國將2020年美軍分攤軍費大幅上調,這讓文在寅和安倍叫苦不迭。除了日韓之外,作為美國的傳統盟友的歐洲,也頻頻遭受川普指指點點。川普三番五次地要求北約各成員國將軍費開支上調至GDP的2%,但達到這一要求的國家一個手掌都能數得過來。
  • 北約國議員要求對中國態度要強勢,默克爾發聲了!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斷對中國施壓,並且還試圖想要幹涉中國內部的事情。這些國家的做法是不利於國與國之間的交往的,不符合外交的基本原則。據路透社消息,當地時間11月30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出席了一場在線會議,一些議員想要她在對待中國的問題上,表現出強硬的態度。
  • 德國默克爾:川普在推特上的封禁「有問題」
    據美聯社報導,柏林-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周一表示,認為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被推特從Twitter撤出是「有問題的」。  當被問及Twitter的決定時,默克爾的發言人史蒂芬·塞伯特(Steffen Seibert)說,社交媒體平臺的運營商「對政治通信負有仇恨,謊言和煽動暴力的重任。」
  • 川普帳號被封,默克爾很驚訝:禁言一個大國總統,企業說了算?
    【編輯/作者 日月軍武欄目 火光/笑】川普為了阻止自己的"勝利果實"被他人"竊取",煽動自己忠實支持者大鬧國會認證時的現場。當時場面極度混亂,議員們在警方掩護下紛紛撤離現場,認證流程被迫中止,更是有5人在暴亂中失去了生命。
  • 川普怕什麼來什麼?9月1日,默克爾一番表態,要跟美國對著幹
    為針對伊朗,美國曾在聯合國安理會上妄圖強行推動延長對伊朗武器禁運決議,但卻遭遇了「慘敗」。除了美國外,當時僅有一國投下了贊成票。除了打壓伊朗外,川普政府連其盟友也沒有放過。早在2019年年底,川普政府籤署的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案中就包括制裁參與修建「北溪-2」項目的企業。
  • 第三次公開表態,默克爾向拜登納投名狀,德防長:炮艦將駛向印太
    拜登毫無懸念地贏下選舉人團投票之後,下一屆美國總統的人選再無懸念。還有一個月,拜登就將正式入主白宮。俄羅斯總統普京,巴西總統博索納羅等一個多月前沒有向拜登祝賀的國家領導都紛紛表了態,德國總理默克爾更是興奮異常。
  • CNN:川普曾在電話裡稱默克爾和德蕾莎·梅伊「愚蠢」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CNN電視臺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導稱,美國總統川普在保密電話交談中稱德國默克爾「愚蠢」,並指責她受到俄羅斯的影響,而稱英國前首相特蕾莎∙梅為「蠢女人」,批評她的脫歐意志薄弱。據該臺消息,在與默克爾和德蕾莎·梅伊的通話中,川普貶低她們並進行「惡毒攻擊」。
  • 鐵娘子果然不簡單,默克爾臨別演講震撼歐洲!英法紛紛赴華求合作
    受人尊敬據澎湃新聞報導,安格拉·默克爾,一直深以來最為優秀的統領人,據報導,大多數的德國人認為,默克爾在執政期間的工作是非常傑出,非常優秀的是值得人民愛戴的官員。當然也有一部分專家在領導任期結束之後,受到人民的愛戴和擁護,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而且在德國還有不少的人,希望這位領導人能夠繼續工作,可見他在人們心目中是有多麼重的分量。不過這位領導人也表示自己不會接手,接下來的工作了,在接下來的時間默克爾也會竭盡全力把接下來的工作做好,為德國以後的經濟發展,鋪墊下了深厚的基礎。
  • 馬克龍高舉「歐洲防務獨立」的大旗,中國為何旗幟鮮明地支持?
    首先要說明的是,我們不是拱火,作為官方態度選邊站,肯定是有充足的理由,而且這個立場是符合中國利益的。在當前的國際形勢背景下,歐洲能否做到獨立對於中國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因此我們是利益攸關方,而不是毫無關係的第三人呢,中國必須要有一個態度。其次,支持法國領導歐洲獨立,顯然是對我們有利的,這是對美國單邊主義和霸權主義的反擊。
  • 蓬佩奧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川普這回學乖不吱聲了
    樹倒猢猻散,據外媒報導,在川普大勢已去的情況下,由他一手掌權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一向喜歡護犢子的川普這次卻變得乖乖地,乾脆躲在白宮裡不吱聲,看著蓬佩奧被罵。或許他心裡在想:我下臺後也會被這樣罵嗎?
  • 默克爾的野望:從未放棄德國重返世界
    德國的出口額多年位居歐洲第一,人均收入居歐盟各大國之首,德國的綜合實力明顯要強於其他的國家,遙遙領先於英法意等國。  如今隨著英國的脫歐,德國已經成為了歐盟名副其實的領導者。而德國這麼多年來一直推行的是歐洲一體化政策。除了穩住本國經濟的增長以外,默克爾還帶領歐元區走出了危機,讓德國成為歐洲一體化的主力軍。
  • 默克爾剛對華作出重要表態,德國就有下一步行動了
    撰文、校對丨南喬全文989字,閱讀約需2分鐘目前,部分西方世界國家正試圖在美國印太戰略的框架下,重新在這片水域構建起一張由所謂西方價值觀控制的、針對中國的"對華封鎖網"。事實上,在更早的11月5日,卡倫鮑爾就在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組織的一次活動中明確表示,希望增強與以澳大利亞為代表的該地區國家的合作,並且保障德國在當地的利益。"搖擺"的歐洲卡倫鮑爾在很長一段時間都被視為默克爾的"接班人",但近些日子,她的一些表態似乎與默克爾和馬克龍發生分歧。
  • 川普炫耀的那份歷史性協議,還有讓塞爾維亞「疏遠」中國?
    照片中,美國總統川普坐在白宮大辦公桌後的老闆椅上,訪美的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則坐在他面前的一張小椅子上。這是,一國總統對一國總統。但這張照片,還是將人們的注意力再次拉回這個巴爾幹半島國家。就在川普炫耀他取得了讓塞爾維亞和科索沃和解的「歷史性成就」之時,彭博社11日的一篇報導說,在美國斡旋下塞爾維亞和科索沃之間達成的一份協議在籤署一周後便遭遇挫折,武契奇的表態令協議的執行面臨疑問。
  • 川普該醒醒了!特殊時刻,美媒算了一筆總帳,對抗中國荒謬無益
    美國作為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近些年在國際上可謂是動作不斷,但所展現的並不是一個大國應有的擔當,而是將其霸權主義與利己主義展現得淋漓盡致。在川普政府的帶領下,美國就一直奉行著所謂的「美國優先」政策,稍有不順心就對其他國家揮起制裁大棒。
  • 川普離任前「最後一戰」,或是針對這個國家?
    川普離任前「最後一戰」,或是針對這個國家?這樣川普可以在明年1月20日離任前,有約兩周的時間就USTR對越南的關稅建議採取行動。而對越南的關稅,可能會在拜登(Joe Biden)就任總統的前幾周開始徵收。美國是越南最大的出口市場,美國去年從越南進口666億美元的商品,而今年前10個月的進口額已達約650億美元。今年前11個月,美國佔越南總出口的1/4以上,主要商品為服裝、電子產品和木製產品。
  • 安倍晉三「拜鬼」後,自曝曾告訴川普,要針對中國
    安倍領導日本期間被評價為「隱忍派」典型,不過卸下職務後他終於罕見透露了執政期間的一些細節,包括在4年前,川普在美總統競選中勝選後他「向川普耳邊吹風的藝術」。據《日本經濟新聞》26日報導,安倍在2016年拜訪還未上任的川普時就極力說服川普,希望能維護美日同盟,共同對抗中國的軍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