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偽滿時期的日本僕人,出錢幫溥儀復闢,十年間從士兵升為中將

2021-01-10 騰訊網

1924年,馮玉祥在北京發動政變,把民國政府的偽總統曹錕趕下了臺,同時也把末代皇帝溥儀趕出了紫禁城,並且取消對皇室的一切優厚待遇。走投無路的溥儀帶著他的皇后和妃子去了天津,並且在天津認識了一個對他一生都有很大影響的人。

在天津時,日本人給溥儀提供了房子供他們居住,有一次一個瘦瘦高高的日本士兵和駐屯軍司令去靜園拜訪溥儀,之後他們便建立了一定的友誼,這個人就是日後的吉岡安直,當初的他還是一個普通日軍陸軍中佐。

一直到吉岡安直回到日本後,他和在日本上學的溥儀弟弟溥傑又取得了聯繫,並且每周都會邀請溥傑到自己家裡做客,盛情款待他,直到有一天,吉岡安直語重心長對遠在海外的溥傑說,「現在中國局勢不穩定,軍閥混戰,清皇室的祖墳也被盜掘,新的政府已無力保護你們了,你給你哥哥說一聲讓他早做準備」

就這樣,溥傑寫信給哥哥溥儀寄了回去,而走投無路的溥儀也選擇相信了吉岡安直。吉岡安直後來答應要出錢幫溥儀復闢,並且勸說溥儀去了東北。日本人在東北給他建立了一個偽滿皇宮,還讓他當皇帝,但是前提是要做和關東軍的聯繫人。

以後的日子裡,吉岡安直每天陪在溥儀的身邊,像僕人一樣「盡職盡責」,每天數次來到溥儀身邊,有時就呆上一二分鐘,可僅過了三四分鐘又返回來了,密切監視著溥儀。溥儀對吉岡安直是既討厭,又離不開他,既怕他,又恨他。在生活上吉岡安直還給溥儀安排了日本籍的妃子,並讓他穿上日本的冠服參拜建國神廟,幸而溥儀還有點良知,在他的嚴辭嚴辭的推卻下拒絕了。

溥儀回憶道,「我出巡、接見賓客、行禮、訓示臣民、舉杯祝酒,以至點頭微笑,都要在吉岡的指揮下行事。我能見什麼人,不能見什麼人,見了說什麼話,以及我出席什麼會,會上講什麼,等等,一概聽他的吩咐。我要說的話,大都是他事先用日本式的中國話寫在紙條上的,他稱自己為皇室御用掛」

溥儀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和這位日本籍「僕人」呆了10年,吉岡安直本人也由一名普通的日本陸軍中佐高升至陸軍中將,一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軍投降,溥儀和吉岡安直準備逃亡時在瀋陽被蘇聯紅軍抓獲。

事情就這樣結束了,清朝最後一位皇帝的坎坷路也算走完了,他復闢的幻想破滅,等待他的將是法律的制裁,本可以榮華富貴一生的,要怪就怪他生不逢時吧!

相關焦點

  • 參觀偽滿皇宮,溥儀和妃子等的臨時皇宮
    偽滿洲國皇宮是清末遜帝愛新覺羅.溥儀於1932年至1945年充當偽滿洲國皇帝時的宮廷,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東北的歷史見證,舊址原為吉黑榷運局。1981年4月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同德殿:本是日本為溥儀極其家眷設計建造的臨時宮殿,後作為李玉琴寢宮。
  • 張作霖見溥儀,磕頭行禮後問了溥儀一個問題,讓他面紅耳赤
    馮玉祥控制了北洋政府的內閣等眾多機構,強行修改並通過了新的《清室優待條例》,溥儀也立刻被趕出了紫禁城。沒有了宮殿的皇帝只能回到他入宮之前的住所——原攝政王載灃的北府,但父子君臣之間的隔閡也讓溥儀在家中住不舒坦,便索性逃進了日本公使館。次年溥儀又前往天津租界定居,在這裡和滿清遺老遺少密切接觸的他開始了復闢活動。
  • 傀儡皇帝溥儀的憋屈事:日本「天照大神」被篡改為祖宗
    1932年3月9日,溥儀在今天的長春「道臺府展覽館」就任偽滿洲國執政,本想藉助日本勢力復闢的溥儀事與願違地陷入了憋屈不斷的泥潭中,在背叛祖國、違背祖制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由於他與溥儀的弟弟溥傑在日本士官學校時有所接觸,便被派到溥儀身邊。他有兩種身份:關東軍高級參謀和偽滿洲國「帝室御用掛」。從1935年到任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的10年間,吉岡安直的職位由陸軍中佐升到了陸軍中將。吉岡安直對溥儀如影隨形,溥儀不但無法擺脫他,而且對他唯命是從。
  • 溥儀一生的「痛」,愛妻譚玉齡被日軍中將害死,臨終請求與她合葬
    古代帝王向來都是三宮六院,擁有無數嬪妃,他們身為九五之尊,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也是眾多女子傾慕的對象,所以天下女子莫不以入宮為妃為榮。尤其是一些自詡風流的帝王,更是廣納美人。不過末代皇帝溥儀卻並非如此,他一生只娶了五位妻子,沒有生下一子半女,其中第三位妻子譚玉玲是他「最親愛的」,卻在她22歲時被日軍中將害死,成了溥儀一生的痛,溥儀在臨終前曾請求與她合葬。
  • 溥儀憋屈事:「天照大神」被篡改為祖宗(組圖)
    80年前的1932年3月9日,溥儀在今天的長春「道臺府展覽館」就任偽滿洲國執政,本想藉助日本勢力復闢的溥儀事與願違地陷入了憋屈不斷的泥潭中,在背叛祖國、違背祖制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由於他與溥儀的弟弟溥傑在日本士官學校時有所接觸,便被派到溥儀身邊。他有兩種身份:關東軍高級參謀和偽滿洲國「帝室御用掛」。從1935年到任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的10年間,吉岡安直的職位由陸軍中佐升到了陸軍中將。  吉岡安直對溥儀如影隨形,溥儀不但無法擺脫他,而且對他唯命是從。據溥儀自述:「吉岡的實際職能就是一根電線,關東軍的每一個意思,都是通過這根電線傳達給我。
  • 偽滿洲國時的溥儀,貴為皇帝,卻受盡屈辱!
    溥儀在偽滿期間可以說是一個任人操縱的木偶,一個徹頭徹尾的傀儡。他的權力甚至連禪位前的漢獻帝和「兒皇帝」石敬瑭都不如。由於「滿洲國」的歷史距現在並不久遠,大量的資料都可以證實這一點。 溥儀曾經也不滿於此想有一番作為,進行過一些含蓄的抗爭,但在日本關東軍的嚴密監視之下毫無作用。
  • 溥儀選擇投靠日本成為傀儡皇帝的原因
    1928年孫殿英挖了清東陵之後,溥儀在天津張園為乾隆和慈禧擺設了靈堂,每天進行三次祭拜。溥儀當時便在心中暗暗發誓:「不報此仇,便不是愛新覺羅的子孫!」溥儀又想起溥偉到天津第一次見他的時候,曾經說過一句話:「有溥偉在,大清就一定不會亡!」
  • 「清憲宗」溥儀一生三登帝位,卻三次成為傀儡,終徹悟
    慈禧太后在臨死之前,指定了醇賢親王奕譞之孫——愛新覺羅·溥儀作為皇位繼承人,其生父載灃為攝政王。這樣不滿三歲的小娃娃溥儀成為了大清帝國名義上的統治者,但真正權力掌握在隆裕太后和載灃手中。但好景不長,公元1911年,用溥儀的話講:一個偉大的人物孫中山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在袁世凱的逼迫下,隆裕太后代宣統皇帝下詔,宣布遜位。溥儀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皇帝。
  • 大清都亡了,陝甘總督仍在率清軍攻城,差點就為溥儀打下一片江山
    儘管最後,他也沒有說動蒙古王去救溥儀,可他依然沒有放棄,既然國內行不通,那他就去國外找,總會有人幫他的,只要他還活著,只要溥儀還活著,他就不會放棄。圖為愛新覺羅·溥儀多羅特·升允策動蒙古失敗後,他沒有留戀,而是轉身去了日本求助,而且他還在日本參加了宗社黨,這也算是找到了組織。
  • 最後的皇弟,流轉的王妃,溥儀弟弟和日本女人嵯峨浩的傳奇姻緣
    當年9月15日,《日滿議定書》將東北一切權利全「送」給了日本。什麼東北駐軍、東北經濟命脈的掌控、偽滿國幣的發行等,都受日本指揮。  1934年「偽滿」國體改革,改為帝制,執政溥儀稱皇帝,親弟弟溥傑也就成了皇弟。雖然國家是帝制,大清好像光復了,但實際一切事務還要聽日本顧問的,日本人還佔據了一切機要官職,「偽滿」空有獨立國家的名頭。
  • 溥儀為何會選擇投靠日本成為傀儡皇帝
    不過清王室、滿清王公貴族和遺老遺少並不甘心失敗,一直在進行復闢活動。比如溥儀就回憶他的母親瓜爾佳氏通過北京步兵統領衙門右翼總兵袁德亮收買軍政官員,以圖復闢。還有像宗社黨成員、恭親王奕訢的孫子溥偉也聯絡劉廷琛、胡嗣瑗、于式枚、陳詒重、胡思敬、勞乃宣、王寶田、溫肅等人,試圖拉攏馮國璋、張勳等人復闢。
  • 幸運的「末代皇帝」溥儀不值得你們同情
    作為封建王朝最後一任皇帝,溥儀的一生可以說是是極為幸運的。 1906年2月7日,溥儀出生於醇親王愛新覺羅·載灃家中。一位王公貴族家誕生出一位男孩,無疑是整個家族的頭等大事。只不過動蕩的時局顯然不允許這個家庭過分張揚,所以溥儀的出生最終只能在一片欣喜聲中逐漸趨於平靜。
  • 溥儀妻子回憶:溥儀去世前,一直喊著「河車丸」,河車丸是什麼?
    臨終之際,她毒死了光緒皇帝,並將載灃之子溥儀立作儲君。就這樣,三歲的溥儀被隆裕太后抱上了金鑾殿。在他眼前,文武百官盡數跪服。他們齊聲恭賀。溥儀並不知道,等待他的將不是安定繁榮,而是一個風雨飄搖的大清朝。一個三歲的孩子,他的一生註定悲慘。
  • 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溥儀變賣國寶捐30萬美元,這是為何?
    1923年9月1日,日本關東大地震爆發,東京和神奈川為重災區,地震震級為7.9級。此次大地震讓日本損失慘重,僅僅在東京就有17231棟房屋損壞,而地震後引發的大火又致使17萬多所房子被焚燒。據統計,關東大地震的死亡人數多達十五萬人,更是有兩百多萬人流離失所。
  • 溥儀曾說,李淑賢是他最愛的女人,為何李淑賢堅決不和溥儀合葬
    因此在光緒皇帝病重時,慈禧就下令把才3歲的溥儀接到宮中,為的是只等光緒皇帝駕崩,她便扶立年幼的溥儀繼位,好讓她繼續垂簾聽政。 只是慈禧太后沒想到,光緒皇帝前腳駕崩,她後腳也老病而死。
  • 溥儀一生最痛快的8天,14年苦悶傾囊全出,言辭犀利令人咋舌
    提到晚清的末代皇帝溥儀,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悲慘和傀儡,雖然他曾經貴為皇帝,但是他一生都是不快樂,因為他從坐上皇位的第一天起,就沒有人在乎過他真正想要什麼,甚至他想要的很多東西,都因為種種因素離他而去,所以他過得很憋屈。
  • 溥儀的一後一妃兩貴人,為什麼都被溥儀稱為「犧牲品」?
    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投降,偽滿垮臺,「帝室御用掛」吉岡安直打算帶著溥儀逃往日本,偽滿大臣和溥儀的眷屬,乘火車由長春到通化臨江縣大慄子溝,換乘飛機。
  • 溥儀禁衛軍:戰力強悍日軍望而生畏,武力高強一人能打十個日本兵
    但隨著護軍正式改名為「禁衛軍」之後,禁衛軍將士進入執政府內進行戍衛,日本人才開始發現他們已經成為了自己控制溥儀的最大障礙。於是,日本人開始盤算著如何清除掉這支「礙眼」的武裝,並終於在同年的一次摩擦中找到了理由。 那時,溥儀的父親——前晚清攝政王載灃來到東北,溥儀派遣自己的禁衛軍前往車站進行迎接。
  • 揭秘溥儀奢靡的宮廷生活:每餐飯菜能擺三四張八仙桌
    在他的御膳房有六個專門給他做西餐的廚師,而且還有一個專門做日本菜的廚師,可見他對西餐的偏愛。偽滿洲國時期,溥儀雖然做成了皇帝夢,但恢復大清的願望卻沒有實現,只是一個在日本關東軍操縱下的傀儡皇帝。偽滿皇宮是原吉黑榷運局及鹽倉所在地,溥儀辦公和居住就在這彈丸之地,其權力也僅限於自己的小小宮廷內,這時溥儀的飲食標準遠不可與紫禁城時期相比。
  • 為什麼日本會選擇溥儀成為偽滿洲國的執政元首?
    日本扶持下的偽滿洲國傀儡政權在東北存在13年零5個月,作為日本侵華工具,壓榨東北各族人民。那麼日本軍國主義為什麼會選擇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溥儀為偽滿洲國的執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