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又是一本囉嗦的書,我儘量用大家都能看明白的語言把最關鍵的信息提取出來,把主要內容說清楚,畢竟「斷舍離」的理念確實是很不錯的。
什麼是斷舍離?
斷舍離就是通過收拾家裡的破爛兒,也整理心中的破爛兒,讓人生變得開心的方法。
斷——只買必需品,不將自己不需要的東西買回家。舍——扔掉家裡已有的,但你根本不需要的東西。離——脫離對物品的執念,心情變得愉悅。斷舍離的理念核心不是需要整理的物品,而是你自己。
你在收納的時候,篩選每一件物品,要問的並不是這個東西值不值錢,能不能用,扔掉可不可惜,而是你現在真的需要它嗎?
斷舍離的重點是「收拾」,這裡的「收拾」是指如果不需要,就果斷扔掉。
如何做到斷舍離?
1、哪些東西應該扔掉?
不用的東西——已經不用了,但僅僅因為覺得扔掉可惜就一直留著的東西。還在用但卻不是很滿意的東西——在用,但不滿意,也就隨便用著的東西,也不珍惜。篩選下來的物品也分為:
日常——每天、每周、每月使用非日常——每年、特殊日子使用要確保物品是「使用中」。
2、斷舍離中打掃的步驟
① 確定打掃的地方——沒有必要花一整天時間把全屋都搞定,很有可能會做到一半累了就放棄了。根據自己的時間一點一點打掃,即使只是一個抽屜都可以開始打掃。
② 收拾——扔掉不需要的物品
先扔掉怎麼看都是垃圾的物品再篩選剩下的③ 整理——完成第②步,才到分類收納整理這一步
大中小三分法把自己想分類的雜物按「大中小」分為三類,從中分類開始再細分。小分類部分完成才正式進入「收納」階段。以廚房物品為例:
④ 打掃——掃、擦、刷等
3、收納整理的原則
七五一總量限制原則
看不見的收納空間物品只能放七成。比如衣櫃,留三成是因為這樣會讓人有收拾的欲望和心情。
看得見的收納空間物品只能放五成,比如書櫃,東西太多影響美觀。
裝飾性的空間物品只能放一成。最低限度地放東西,主次一目了然。
//
短評
//
斷舍離一直都是最近幾年非常火的收納理念,概念很簡單,丟掉不需要的,只買必需的,脫離物慾的影響。
說實話,在中國應該很多家庭都面臨著這樣的問題——幾十年的東西不捨得扔掉,所以家裡雜物到處都是,尤其是有老人在的家庭。
幾代人的觀點是衝突的,其實也非常理解老一輩經歷了缺吃少喝的年代,對於日常的物品,都是勤儉節約的態度:能用就一直用,能攢著就一直攢著,不能用的留著也是一種紀念。
我們無法改變他們的想法,只能適當勸阻,尊重他們。
但我們自己還是可以努力改變的。
這裡面有個觀點我覺得還蠻有道理的:
一個人所使用的的物品,能夠反映出自我形象。
比如,親戚朋友送了你一套很漂亮的杯子,你覺得太漂亮了捨不得用,於是你把這套杯子放在了柜子裡,幾年都沒有打開。
而你正在使用的是你在超市買酸奶送的杯子,幾塊錢一個。
其實在潛意識裡,你認為自己是配不上這套杯子的。那麼,你也認為你現在使用的杯子是最配得上你的。
勤儉從古至今都是值得稱讚的,這裡並不是說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就一味追求身邊每個物品都要是價格高顏值高的,而是在你擁有的情況下,允許自己使用更好更高級一點的東西,你要讓潛意識的自我意識更加自信一些。
--------------------------------------------
這是我第二個主題閱讀——【收納整理】
第一篇記錄
我先簡單說下我自己的閱讀方法:
選定一個主題,找到至少10本相關的書,帶著問題用快速閱讀的方法來讀,每一本都會發布一個推文,自己的書單讀完之後,將會出一個總結文章和推薦書單。
但是要注意啦,我的閱讀都是從問題出發,只讀書中和我想要解決的問題相關的部分,這樣更有針對性,所以我的書籍推文會有長有短,對每本書的總結都不是對書的完整感想,如果介意的可以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