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數推薦《斷舍離》:想要活得更幸福,就要從這3點開始斷舍離

2020-12-14 鄧朝芬說歷史

現代人們被周邊的一切絆住了手腳,陳數也一樣,在最新的《斷舍離》2019版的推薦序中,陳數寫道:在人生最低谷的時候。我選擇慢下來,去獨處,去閱讀,去思考,去旅行,做物質的減法,精神的加法。

其實,大多數人的煩惱都是想要的太多,需要的太少。

就像佛家說的:人生有八苦,分別為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放不下。

我們總是把精神都放在求不得上,而無法紓解自己去放下,所以我們總是無法快樂,我們總是覺得得到的不夠。

而斷舍離,這個概念就是教會人們如何在嘈雜繁多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真正離不開的東西。

而提出這個概念,並對這個概念解讀到極致的就是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的山下英子,她說;「這本書不是寫給他人的,而是為了自己今後人生能夠活得更好而提供幫助和支持的一份整理清單。通過這份清單,進行自我思考,盡情地享受人生這場美好的旅行。」

我們應該如何做到斷舍離?

你是否也存在這樣一個問題?衣服包包一大堆,但想要見某個人的時候依舊覺得自己沒有衣服穿?糾結來,糾結去還是不知道該穿那件,但是馬上就到了約定的時間,即浪費了時間,也浪費了自己打理這些衣服的精力。

僅僅只是平時的衣服就已經浪費了你這麼多寶貴的東西,可想而知,你在其他地方冗雜繁複的東西佔據了多少的寶貴資源!如果把這些被浪費的資源和心力轉移到對自己重要的事情上,是不是早就已經成為了頂尖水平?

在生活中

首先要做到物品的斷舍離

日本作家山下英子,在《斷舍離》中曾提到,我們每個人都應該:

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執著和迷戀在這背後,斷舍離的主角,就是我們自己。學會放下,學會選擇,才能擁抱新的生活。

斷舍離,從整理房間開始。整理你的衣櫃、書架、箱子、抽屜、錢包、背包,收拾掉那些現在不需要、不合適、不舒服的東西,然後留下現在需要、適合自己的東西。

信息的斷舍離

在網際網路急速發展的今天,信息的攝取已經變得十分便捷,而便捷的信息帶給我們的除了海量的知識,還有不必要的信息。

其實,對於信息的獲取,只需要獲取一些必要的信息就夠了,我們要學會拒絕接收不必要的信息,那不僅浪費時間,而且還會煽動內心的不安

在社交上

中國的社交焦慮者據說也達到了3000萬,其中90後、95後年輕人的症狀尤其嚴重。」當我們忍不住給自己的社交關係做加法時:

一定要融入的圈子努力「囤積」的人脈不願放下的手機熱衷追隨的「熱點」

也逐漸成為一種負累。如果有限的時間,只耗費在無效的社交中,難免會弄丟自己。所以對於信息的獲取,只要獲取一些必要的信息就夠了,一味的追尋熱點,只會讓自己變得更加焦慮。

在心理上

後悔恐懼的斷舍離

總是害怕自己的做錯了事,以後的自己會後悔,其實完全沒必要這麼想,擔憂還未發生的事情是最沒有用的,現在的一切焦慮只會讓你浪費現在的時光和機會,只有活好當下,未來才有希望。

藉口的斷舍離

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我們不免都會遇到一些麻煩的事情。很多人在遇到麻煩的事情時,都會想找個藉口擱置,不予處理。可是不處理,這件麻煩事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到時候只會越來越難處理。

對於棘手的問題,不要害怕麻煩,更不能找個藉口把它擱置,正確的方式是快刀斬亂麻,越早處理越好。

成長是一個做加法的過程,而成熟是一個做減法的過程。

「斷舍離是通過整理東西來了解自己,整理內心的混沌,把不要的廢物清出去。利用收拾家裡的廢物,來清理心裡的雜物,讓人生變得更開心。」

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

那些無用的物品,乾脆扔掉那些放不下的人,漸漸遺忘那些剪不斷的執念,一點點開解那些執著著的名利,慢慢看淡那些綁架著你的過去,逐步走出

新版《斷舍離》重新梳理了斷舍離的思維邏輯,也就是立足當下和自我,思考和物品之間的關係,並延伸到人際、婚戀、事業、家庭、時間等領域,清除閉塞感,用新陳代謝的方式來讓自己的人生越來越輕盈。

將日常整理收納的原則歸納為5點:「三分法」、 「7·5·1 法」、 「1 out 1 in 法」、「one touch 法」、「自立·自由·自在法」。

並用了大量篇幅講述如何在信息、煩惱、生活、結婚、家務等方面用斷舍離的哲學方法得到自在人生,中間穿插20餘張圖片和12個真實案例,讓讀者在閱讀中更容易對照自己的人生領會到斷舍離的精華。

「斷舍離」相關圖書出版以來,一直備受各界名流推薦,宮崎駿父子曾推出《來自虞美人之坡》詮釋斷舍離精神。

也曾受到楊瀾、素黑、張怡筠、毛丹青、王人平等知名學者和媒體人認同推薦,知名身心靈作家張德芬也曾為老版《斷舍離》作序推薦。

誠如張德芬老師在《斷舍離》序言所說:想要幸福,我們需要先放下對幸福的執念。

在人的漫長一生中,要不斷地採取一種非常堅定的、決絕的態度,來捨棄斷離那些對自己有羈絆的,對自己有阻礙的、對自己起負能量的、對自己毫無用處的一切,毫無留戀地要把它斷絕、捨棄。人生有舍才有得。

相關焦點

  • 《斷舍離》中最經典的一句話,短短25個字,卻直戳成年人痛點
    雖然只有簡單的25個字,但是它卻直戳成年人的痛點:生活中的包袱和累贅太多了,壓的自己喘不上氣。讀《斷舍離》會發現:學會捨棄是對自己的一種投資,扔掉無用的包袱和過往的累贅,生活才能更加輕鬆,也會更具有價值。
  • 《斷舍離》經典的一句,短短25個字,表現出中年人聰明的活法
    2013年,陳數遇到了《斷舍離》中文版,深受這本書的影響,她親自去拜訪作家山下英子。曾經,陳數在短短14個月拍了4部戲。當時,所有人都為陳數的名望賀喜,只有她為自己失去的東西感到痛苦。這時,她幸運的是遇到了《斷舍離》這本書。
  • 陳數:我選擇停下來,斷舍離是最好的自律
    陳數:我選擇停下來在陳數看來,斷舍離實際上是一種物質的減法,精神的加法。在與物質的斷舍當中,關照真實的自己。通過打拼聲名鵲起之後,她變得迷茫起來。在這種躁動,焦慮的狀態下,她選擇了斷舍離。棄舞從戲的陳數,一直有自己的主心骨。那兩年,正當紅的她拒絕了導演和廣告商的頻頻邀約邀約。
  • 教你正確「斷舍離」,全球400萬人都在用
    有了孩子後,孩子的玩具到處亂扔,家裡更亂了。媳婦在家照顧孩子,面對家務和到處堆放的物品,時不時向我抱怨。而我經常加班,顧不上家裡,很是苦惱。前段時間,我把我的苦惱說給女同事,女同事淡淡一笑,「這有何難,我告訴你一個辦法」。「什麼辦法?」我趕緊問。
  • 《斷舍離》最經典的一句,僅25個字,卻是人生低谷時的「強心劑」
    著名演員陳數是中國的斷舍離踐行者。陳數在節目《時代之她》中透露,自己一直視山下英子老師為自己的偶像。因為在她情緒低落,並且對未來一片迷茫的時候,遇到了《斷舍離》。在《斷舍離》2019新版中的推薦序中,陳數寫到:「在人生最低谷的時候,我選擇停下來,慢下來,去獨處,去思考,去閱讀,去旅行……做物質的減法,精神的加法。從2000年起,山下英子老師就開始在各地舉行「斷舍離」講座,掀起了一輪又一輪全民斷舍離的熱潮。
  • 斷舍離智慧:嘗試斷舍離的生活,為人生減負,活出精彩人生
    究竟這種堆砌感在時間不停的推移下,會不會在某一個時間點給看似愉快蹦跳的你一個掃堂腿。讓那迸發的空虛淚水浸溼你的快遞山。同樣在斷舍離的觀點裡有「做物質的減法,精神的加法」一說。慾壑難填,填上的往往是精神的累贅,試試看適當的減少堆砌,是精神飽滿,快樂輕盈。
  • 與山下英子感受《斷舍離》「出」的美學,螺旋上升式促進改變人生
    斷舍離第一次看到《斷舍離》這本書的名字,是在刷抖音時,好書推薦短視頻裡看到的。除了物質,使陳數更糾結的是未來要走的路。她,曾經有兩年的時間,拒絕了一些適合她的影視劇的拍攝。她,選擇讓自己停下來,沉澱自己。
  • 2020年15條斷舍離清單,學會告別,教你走向輕盈精緻的人生
    自2001年山下英子提出斷舍離到現在,這個概念已經成為適合當下的生活哲學。斷舍離不是簡單的「扔」,而是更奢侈地愛自己。通過物質的精簡,實現精神的清澈。1、捨棄視野中的「雜物雜念」,哪怕是微小的,不輕易看見的小障礙物也要丟掉。2、舍掉買回來長期堆積不適用的東西,與過去的自己告別。
  • 2020年斷舍離清單:這40件無用的東西,照著扔就對了!
    「斷舍離」就是對物品的態度,把「不需要、不合適、不舒服」的物品換成「需要、合適、舒服」的物品。如果家中堆積了很多沒有用的東西,想要扔掉,下面小編列了一份斷舍離清單,照著扔就對了!臥室1、 床上多餘的抱枕和娃娃。
  • 活得通透的人,一輩子都在「斷舍離」:你的捨棄,是來「渡」你的
    人這輩子,最長不過是百年的時光,倘若背負得太多,又怎能活得輕鬆和自在呢?就好比一間房子,本就是那麼大,可是你覺得那些空間不能去浪費,所以拼命去塞,去放置雜物。其結果是什麼?不過是擁擠了「空間」,閉塞了「心靈」罷了。現在大多人都倡導一種生活方式,那就是「極簡生活」。
  • 《斷舍離》中最理智的一句話,短短25個字,卻戳中成年人痛點
    《斷舍離》和山下英子山下英子出生於動靜,是點福利時概念「斷舍離」思想的創始人,《斷舍離》這本書在中國如此暢銷,實屬她的意料之外。山下英子一開始推行宣傳自己思想是用「雜物管理諮詢師」的身份,從2000年開始,她就在日本各地進行演講,而日本當時就出現了全民斷舍離思想熱潮。《斷舍離》在現代社會中的使用我想每一本暢銷書籍,每一本被人津津樂道的書籍都是有價值的。
  • 《斷舍離》最經典10句話:不糾爛事,不纏爛人,才能讓生活更高效
    斷舍離,做減法的生活陳數,一名女演員,曾經在短短14個月中拍攝了4部戲。直到2013年,她遇到了斷舍離這本書的中文版,並且因為深受書中理念的影響,她親自拜訪了作家山下英子。那時,所有人都在為她高產獲得的名望賀喜。只有她,為自己失去太多東西痛苦不已。
  • 熱衷斷舍離的日本小哥,扔掉家裡無用的物品,生活反而更高級
    熱衷斷舍離的日本小哥,扔掉家裡無用的物品,生活反而更高級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我們對於物質的欲望總是無窮無盡,被物慾包裹著的當代年輕人,日常的生活裡面也被物質塞得嚴嚴實實。因為多餘的財富,只能夠買來多餘的物品,而真正幸福的生活,不是依靠物質堆積起來的,而是需要你學會刪繁就簡,去不斷探索極簡,從而過上一種簡約優質的狀態。每當商家的促銷折扣來臨的時候,每當到了網上購物狂歡日的時候,那些購物車滿滿當當的物品,真的都是你生活所需要的嗎?
  • 35歲主婦如少女,10年堅持「斷舍離」:極簡精緻人生到底有多爽
    一直覺得,想要把家打理得窗明几淨,一塵不染,日本主婦tomo絕對是一個值得學習的榜樣。其實一開始tomo也捨不得扔東西,曾經一個人居住時,家裡有超過500件衣服,到處是散亂的書籍,還有很多沒有使用過的餐具。
  • 斷舍離的人生,放下紅塵牽絆,獨享浮世清歡
    一個人一旦認識到這些,才是一個人真正成功的開始。很多人,都是因為認識不到自己,才越走越偏的。命中無緣的人,當舍經常有些人對過去的感情念念不忘,無法振作起來進入下一段感情,走到一家咖啡店會難過,聽到一首歌會想哭,回憶裡的兩個人卻再也回不到以前了。
  • 日本35歲家庭主婦,堅持斷舍離10年,將生活過成詩
    25歲的時候,她下定決心改變,開始一點點學習"斷舍離",並且堅持了十年。在這個過程中,她的心態變得更年輕,也讓她看上去更加明媚,擁有一顆少女心。等你開始實踐,就會發現"斷舍離"不僅能提高你的審美和品味,收穫精緻優雅的生活方式;還能幫你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讓你邏輯更清楚、做事更高效;更能成為你的心靈修行術,提升你對幸福的感知力,真正體驗到活在當下的自在和美妙。
  • 活得太累的人,旁人一眼就看穿,他們身上有這4種特徵,無法掩飾
    當我們發現,人到了成年後,便開始覺得越長大越孤單,越來越不安。儘管在外人面前表現得寵辱不驚,但內心的苦悶卻不敢訴說。活得太累的人,多數是從心累開始。心承載太多,負荷就加重,如果無法調節好,就容易累出心病,對你的身心都無益。
  • 斷舍離:什麼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想明白這3個問題就知道答案了
    什麼是斷舍離?為什麼要斷舍離?斷舍離什麼?首先說一下什麼是斷舍離這裡的「斷」指的是可以將生活中不需要的決斷掉;舍指的是能夠捨棄多餘或者沒用的東西;離指的是脫離欲望的執念。因此,這裡的斷舍離,是捨棄自己生活中不需要的東西,極簡到最大,你就會發現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想要的是什麼,也能找到更好的自己。然後說為什麼要斷舍離大學生活讓我深刻體會到斷舍離的重要性。
  • 斷舍離清單:這25樣東西照著扔,還自己一個簡單舒適的生活
    於是斷舍離進入人們的視線,在年輕人和家庭主婦間成為了一種潮流。對生活那些不需要、不合適的事物進行「斷舍離」,使自己獲得一個更輕鬆愜意的生活。一、虛擬空間空間越大,收納難度越高。1、手機圖片庫裡已經不需要的截圖、廢掉的照片,留著只能佔內存2、自從下載就沒打開過的、不常用的手機APP3、已經過期的備忘錄4、不想再學的已購付費課程5、加上之後聯繫只過幾次的朋友圈好友
  • 過得好的女人,都懂得「斷舍離」,越捨不得失去,越得不到想要的
    表面看斷舍離是一種家居整理收納術,從深層來看是一種活在當下的人生整理觀。——山下英子人生中的斷舍離,是一種最高級的自律。一個懂得「斷舍離」的女人,便能獲得真正的自由,也會過得更好。越捨不得失去,越得不到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