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最經典的一句,僅25個字,卻是人生低谷時的「強心劑」
每個人都會遇到人生的低谷時期,當我們處於這個時期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夠力挽狂瀾?
陳數是《新上海灘》裡風情萬種、善良多情卻又孤獨彷徨的交際花「方豔芸」;是《鐵梨花》裡聰明大氣的傳奇女子「鐵梨花」;是《和平飯店》裡睿智又傲嬌的高級偵緝專家「陳佳影」。
她在變革中力挺原創,但是同樣遇到了人生中的低谷期,但是她在危機中做到了力挽狂瀾,是一位十分有態度的職場女性。
著名演員陳數是中國的斷舍離踐行者。
陳數在節目《時代之她》中透露,自己一直視山下英子老師為自己的偶像。因為在她情緒低落,並且對未來一片迷茫的時候,遇到了《斷舍離》。
在《斷舍離》2019新版中的推薦序中,陳數寫到:「在人生最低谷的時候,我選擇停下來,慢下來,去獨處,去思考,去閱讀,去旅行……做物質的減法,精神的加法。
從2000年起,山下英子老師就開始在各地舉行「斷舍離」講座,掀起了一輪又一輪全民斷舍離的熱潮。從「斷舍離」的熱潮興起到現在,已經過去了10年的時間,但是依舊熱度不減。
「斷舍離」的概念其實非常的簡單:
斷:斷絕想買回家但實際上並不需要的東西;舍:捨棄家裡的那些泛濫的破爛;離:脫離對物品的執念,處在遊刃有餘的自在空間。
「斷舍離」不僅指的是要捨棄家庭中無用的物品,而且也包括生活中的各種的累贅和包袱。
汪涵在錄一檔節目時,被錢楓問:你為什麼把我微信刪了?
涵哥回應:陳坤,範冰冰我也都刪了。
他說:「我微信裡最多的時候有一百多人,我已經感覺很可怕了。然後我就覺得,要把一些沒有意義的全部都給弄掉。」
其實,有很多的人生活在一種社交焦慮程度一種狀態,我們會忍不住地向自己的微信好友中做「加法」,而很少有人會做「減法」,回過頭來發現,微信好友中的名字逐漸成為自己的一種負累。
「斷舍離」告訴我們:只有遠離過載的信息,以及無效的社會關係,才能讓自己獲得真正自由。
特別喜歡裡面經典的一句話:「斷舍離的主角並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時間軸永遠都是現在。」
雖然只有簡單的25個字,但是卻是我們人生低谷時的「強心劑」,讀懂這一句話,就可以讓你在低谷時期,成就強大的內心,讓你實現力挽狂瀾!
正如山下英子老師所說:「斷舍離」的主角並不是物品,而是自己。從加法生活轉向減法生活,並不是心靈改變了行動,而是行動帶來了心靈的變化。
「斷舍離」其實是一種極簡主義,面對生活中的各種「誘惑」和「不舍」,都要懂得放手,放開執念,人才會更強大、更自信。
《斷舍離》一直備受各界名流推薦,宮崎駿父子曾推出《來自虞美人之坡》詮釋斷舍離精神。
除了演員陳外,也曾受到楊瀾、素黑、張怡筠、毛丹青、王人平等知名學者和媒體人認同推薦,知名身心靈作家張德芬也曾為老版《斷舍離》作序推薦。
斷舍離最重要的概念是「活在當下」。要從「擁有」越多越好的思維中擺脫出來。因為繁華終會落盡,只有活在當下,學會取捨,才能感受到幸福和快樂。
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建議大家都讀一讀《斷舍離》,並且去踐行一下「斷舍離」。因為它會在不經意之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驚喜。
俗話說: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人能在《斷舍離》中找到平靜,讓自己的心回歸安寧,但是對另外一些人來說,就是一本自我反省,看清自我,以及重新認識自己的書籍。放下,或許是一種解脫,因為有舍才有得。
一頓飯的錢就可以讓你在低谷時期獲得一劑「強心劑」,並力挽狂瀾,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