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物品,騰出空間,做生活和精神上的《斷舍離》

2020-12-05 清泉悅生活

馬上要搬家了,開始清理家裡的物品,發現過期的食物,好多年不穿的衣服,還有去年雙十一囤的貨,各種購物袋......雜物真的多啊。

平時,為了眼不見心不煩,通通將他們都關在柜子裡藏起來。藏得太久了,多出來的這些雜物一下子不知道怎麼收拾。

想到山下英子的《斷舍離》這本書,雖然它暢銷了那麼多年,我一直沒看過。不看的原因也許就是從思想上不想去清理那些雜物。

現在搬家,不可能再把這些雜物搬走,沒得逃避了,找到書籍學習起來。原來山下英子的《斷舍離》這本書已經出版8年了,這期間她重新修訂了很多地方,現在的版本是最新迭代升級過的版本。

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斷舍離這三個字,到底什麼是真正的斷舍離?

山下英子在書中告訴我們,斷是指斬斷物慾,舍是指捨棄廢物,離是指脫離執念。

它強調立足當下,通過整理、梳理人與物品之間的關係,脫離對物品的執念。

斷舍離不是單純的「扔東西」,還包含精神層面上「廢棄物的清理」,從而喚醒流通的生命氣息。

斷舍離的最終目標是趕走心頭烏雲,過上「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

斷舍離也是「出」之美學。其核心是「出,則進」「進,則出」的循環反覆。進與出一樣,都是不可或缺。

清楚了斷舍離真正的概念後,山下英子在書中又解釋了為什麼我們無法對物品放手的原因以及教給我們如何對物品進行斷舍離。

一、我們為什麼對物品無法放手

人都有買東西的愛好,喜歡囤貨,總想把好的東西據為己有

現在社會物質實在是豐富,各種線上線下購物方式方便快捷,還有商家時不時的打折活動,購物的誘惑實在是太大

你不在這裡買東西,就會在那裡買東西,總之隨處都可以買到東西,隨時都可以買到東西。特別是面對直播,頭腦一發熱就跟著播主下單。

買的時候忘性,也不管這個東西是不是真的需要,買回來之後才覺得家裡太小,裝不下了。

想要斷舍離,首先突破思維,改變認知,真的不能像從前一樣囤積物品。

斷舍離它講求的是人內部自己覺醒,而不是外部別人的訓誡。因為真正的正確答案本來就在自己心裡。

將生活用品的量減少到適當的程度,同時在適當時間,更換這些生活用品,這才是生活的理想狀態。

二、如何對物品進行斷舍離

書中講述了8個技巧和5個收納指南,分別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進行「物品的斷舍離」和「觀念上的斷舍離」,最終找回健康的居住空間。

8個技巧分別是:

1首先認識物品現狀。應該掌握家裡物品的數量質量,觀察東西是否過剩的現狀。

我們要把衣櫃、壁櫥、抽屜等所有收納的容器全部打開,掌握收納的總量。

確認了物品的「量」後,接下來再判斷居住空間的「質」處於什麼水平。

2、停止自我否定。女性容易把自己想像成不會收拾家務的女人,常常自責。只有擺脫這種自罰性的思維傾向,不再去否定自我,才能實現思維觀念上的斷舍離。

3、明確描繪住所的藍圖。收拾整理完後,將在這裡進行怎樣的生活。

是喜歡簡約風、民族風還是現代流行風,都應該有個清楚的設想。

反覆放手雜物,進行取捨來審視自己的家居設想,仔細地描繪自己理想的家。

4拿出雜物,進行觀察和判斷。

將居所內的物品全部拿出來,放在地板上或桌上。全面確認物品的體量。

山下英子告訴我們,這個時候要在計劃時間內從少量、小單位的著手。單位越小,將物品從收納櫃取出所花費的時間越少。如果從「大塊頭」「大體量」開始,斷舍離的熱情容易被澆滅。

5扔掉廢品。根據經濟學上的二八定律,居住空間裡的東西,其中80%都是遺忘物,目前使用的東西只佔20%。

扔掉遺忘物,比如冰箱裡過期的食品、桌子上破損的雜物、抽屜裡再也不會穿的衣物。

6以自我時間為判斷基準,考慮自身與物品的關聯度,再進行取捨。

以自己為原點,時間是現在。留下對現在的自己必要的東西,丟掉過去的對自己不重要的東西。

在進行物品取捨時,要考慮物品的活用價值。如果物品與我們的生活有關聯,那麼這個物品就是有活用價值的。經常用的或者一年只用一次的都是有關聯。

還要以自我的價值觀為中心,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自己喜歡的就留下,他人送的不喜歡的可以丟掉。

山下英子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幸小姐櫥櫃裡擺滿了一些從來沒用過的餐具。為什麼沒用?因為她不喜歡。

這些餐具都是婆婆送的,其中很多是別人送給婆婆的,她不好拒絕。就這樣一直擠在柜子裡,一擠就是20年。

終於幸小姐鼓起勇氣,徹底收拾了整個櫥櫃,處理了大量讓她心累的餐具。頓時覺得生活也翻開了新的一頁。

7以必要、合適、愉快為標準進行取捨。

清理不需要、不適合、不愉快的雜物。

8收納在雜物最適之後進行。

在斷舍離的大前提下,最正確的打掃程序是首先清除那些垃圾、廢品,以及不需要、不合適、不愉快的雜物,之後再轉而進行雜物收納,進行清掃、擦拭、磨刷。

5個收納指南分別是:

1、三分法

收納並沒有什麼既定的規則,東西能不能扔,選擇權都在自己身上。

把雜物放入收納箱前最重要的是分類,一般分成三個類別:大分類-中分類-小分類。重複三遍,小分類部分完成後才正式進入收納階段。

比如對廚房的分類,大分類為食材、廚具和餐具;食材的中分類為冷藏室、蔬菜室和冷凍室;冷凍室的小分類為食品、飲料和調味料。

分類的方法沒有絕對答案,大家可以根據各自的生活習慣,來建立適合自己的三分法。

27.5.1

在對雜物收納時,要對收納空間的物量進行大致評估。將雜物總量壓縮到收納空間的7成、5成和1成。

看不見的收納空間所放雜物的量基本要佔整體空間的7成;看得見的收納空間所放雜物的量基本上佔整體空間的5成;展示性的收納空間所放雜物的量基本佔整體空間的1成。

31 OUT 1 IN

這個方法在7.5.1法的基礎上進行,這兩種方式都限定了雜物總量。有一個新進物品,就要淘汰掉一件舊的物品,使物品總量保持不變。

1 OUT 1 IN 法要遵循的原則是處理一個,收納一個。即先處理再收納。

4、onetouch

在對雜物取捨和收納時,把動作壓縮成兩步,以one touch (一鍵式)取出來,比如作者將袋裝的咖啡奶油袋子口朝外翻折,不用橡皮筋封口,這樣就減少了花時間繁瑣的步驟。

5、自立、自由、自在法

自立就是讓雜物立起來,比如毛巾放在方形的淺盒子裡,最多放10條,讓它們疊放起來。

自由是指選擇自由,即在拿取的時候方便。我們可以把同類別的雜物放在一起,不要混淆。

自在是隨心所欲的意思,主要是底褲、襪子之類小物件,團起來隨意扔進筐子裡。

以上8個技巧和5個收納指南就是斷舍離的核心內容,歸根結底,就是三個步驟:認清現狀、選擇取捨、收納整理。

根據書的內容,我對自己現存雜物整理有了一個清楚的認識,也知道了如何整理的方法。

明天整理起來,相信會騰出一個健康的空間,無論是居家上的還是精神上的。

相關焦點

  • 熱衷斷舍離的日本小哥,扔掉家裡無用的物品,生活反而更高級
    這些過多的物質,佔據著過多的生活空間,也給生活帶來了不少負擔。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有一位熱衷斷舍離的日本小哥,曬出自己的極簡一居室,從而引發了很多網友朋友們的關注和討論。扔掉家裡面無用的物品,生活反而因此變得更加高級。
  • 日式「斷舍離」:學會做減法,生活更舒適
    日式「斷舍離」:學會做減法,生活更舒適。近些年,我們在家居整理界經常聽到的一種理念就是「斷舍離」,即:斷去多餘的物品,捨棄膨脹的物慾,離開物質的依賴,活出舒適的人生。對日常家居中對齊的物質進行重塑和整理,從中挑選出自身真正需要的物件,然後把不需要的物件,從生活裡面淘汰出去,學會做減法,生活更舒適。斷舍離教會我們正視自己內心的欲望,透過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讓生活回歸舒適。
  • 「斷舍離」是一種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中國數字科技館
    如果你不想做商家的提線木偶,不願意讓自己的家成為雜貨鋪,那就痛下決心,給自己的生活來一次「斷舍離」吧!雙11來臨:你是「買買買」還是「斷舍離」?「斷舍離」是一種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最近國內颳起一陣簡約生活風:斷舍離。
  • 北京90後女孩房間如「豬窩」,斷舍離後,溫馨又高級,她激動落淚
    「放手一件無用之物,就騰出一點空間。處理一件多餘之物,就減少一份負擔。 減少一份浪費,就恢復一份精氣神。 然後,翻開人生新篇章。」人究竟可以簡單到哪種地步?也許莉莉(化名)可以告訴我們,莉莉是一名北京網店店主,她是"斷舍離"愛好者,10天為一周期,開始清理家中不需要的物品,對莉莉來說,不斷做減法是一種幸福,雖然家裡看起來"空蕩蕩",但這正是她熱愛生活的表現。
  • 日本35歲家庭主婦,堅持斷舍離10年,將生活過成詩
    等你開始實踐,就會發現"斷舍離"不僅能提高你的審美和品味,收穫精緻優雅的生活方式;還能幫你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讓你邏輯更清楚、做事更高效;更能成為你的心靈修行術,提升你對幸福的感知力,真正體驗到活在當下的自在和美妙。
  • 《斷舍離》教你做好生活的減法運算,留下怦然心動的小美好
    你會發現,當心中的不快活達到一定閾值邊界的時候,你的人際關係一定是糟透了,而你不快活的原因追根到底就是生活被太多的精神上和物質上的「廢棄物」堵塞。山下英子的這本《斷舍離》,圍繞著「出」的美學,教會你斬「斷」物慾,「舍」棄廢物,脫「離」執念,洗滌心靈,創造奇蹟,遊刃有餘地過好生活。
  • 「斷舍離」作戰清單:清理掉這些物品,讓家和心情煥然一新
    如果你現在也是這樣,那你是時候就要做一下「斷舍離」了。如果沒有頭緒,不知道從如何下手的話,這裡給大家提供一份作戰名單,照著上面扔,就能讓你的家和內心都煥然一新。玄關1、穿上不舒服、磨腳的鞋子2、一年了都沒再穿過的鞋子3、破損、變形的鞋子4、壞掉的雨傘、雨衣、雨鞋5、髒得不成樣子的擦鞋布
  • 斷舍離智慧:嘗試斷舍離的生活,為人生減負,活出精彩人生
    同樣在斷舍離的觀點裡有「做物質的減法,精神的加法」一說。慾壑難填,填上的往往是精神的累贅,試試看適當的減少堆砌,是精神飽滿,快樂輕盈。五月天有一首歌,歌詞裡有一句「你不是真正的快樂,你的笑只是你的保護色。」你可能「瞞」過了自己,將快樂下了非本意的的註解。
  • 斷舍離:看了這份清單,我丟掉了家中50%的物品,生活卻更精緻了
    「斷舍離」這個概念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扔掉家中不需要、不喜歡、無意義的物品,從而清理自己的心靈。不過也許很多人都想嘗試一下斷舍離的生活,卻不知要從何做起,這裡就給大家提供了一份清單,照著上面扔,可能會丟掉你家中一半的物品,不過相信扔完以後,你一定會心情舒暢起來的,生活也會變得更加精緻。
  • 與山下英子感受《斷舍離》「出」的美學,螺旋上升式促進改變人生
    陳數,停下來,去感受生活。慢下來,去獨處,去思考,去閱讀,去旅行……這些都是給生活做了減法,按照自己心跳的節奏好好的去做事而已。陳數想做物質的減法,精神的加法。在那時,陳數用「斷舍離」梳理自己的身心,確立了「斷舍離」的生活態度,學習卸下負重,輕盈前行。
  • 日本60後阿姨「斷舍離」,堅持自律12年
    由貴阿姨,一位日本60後手工匠人,主要是以製作陶瓷為生,12年前因為家庭變故,由貴便開始自己自己的獨居生活,因為要做陶瓷品的職業緣故,家中物品確實多,所以為了讓自己的生活更精簡輕鬆,由貴從12年前開始便堅持斷舍離理念,保持極度的自律,家中也因此纖塵不染,讓人羨慕。
  • 斷舍離清單:這25樣東西照著扔,還自己一個簡單舒適的生活
    生活在一個快節奏的生活,每個人都承受著生活的重壓。有人用吃東西緩解壓力,有人靠打遊戲緩解壓力,也有人借購物排解。但是上頭買回來的東西很多其實都用不上,當他們都被堆在家裡的時候,只會給本就壓力滿滿的內心多添煩躁。
  • 《斷舍離》第十四章:斷舍離,讓人生處處自在怡然
    能認真讀到這裡的朋友,我敢說都已經開始對自己生活的區域進行了斷舍離。你或許已經發現自由.自在的人生的樂趣了!今天我們把斷舍離的思維運用到家務整理以外的地方,收穫人生自由自在之路。在不斷的家務斷舍離中,我們所居住的空間和「心靈」空間在慢慢的不斷擴大,自然而然「自在」一詞躍然眼前。它指的是一種無拘無束的、悠然的、各方面和諧的狀態。那麼在我們身邊有哪些「自在」可以運用斷舍離的思維來思考呢?
  • 2020斷舍離人生清單:7個生活方向,15個極簡人生智慧,值得珍藏
    剔除掉生活裡所有不適合和不喜歡的人、事、物;去擁抱自己深愛的人,做自己深愛的事情,跟自己愛的物品朝夕相伴。斷舍離人生清單,包括7個生活方向,15個極簡人生智慧,值得珍藏!三、關於家居5、吐故納新過期、不用的物品要及時清理、丟棄,家裡枯萎凋謝的盆栽等也要及時處理。6、物歸原處物品要根據方便、實用的原則確定好收納位置,用後及時放到原位。
  • 日式「斷舍離」真的不適合中國家庭
    最近在B站上刷到了一部紀錄片 《我住在這裡的理由》 其中一集講述的是斷舍離 真實記錄了當日本收納達人 遇上中國節儉老人擦出的一系列火花
  • 《斷舍離》中經典的一句話,25個字,揭示中年人的聰明活法
    「斷舍離」代表的是一種極簡主義的生活態度,真正的極簡主義不是靠不買和丟棄實現的,而是:你物質充盈卻不會為欲望所牽,你感情豐富卻不會為情緒所累,你過盡千帆卻不會懷疑人生,或許這些,才是我們窮其一生都想得到的最終。如何讓做到斷舍離?
  • 《時光機》:真正「斷舍離」,你以為這麼容易?
    ▲ 賈伯斯與他的生活空間斷舍離,斷:指斷取購買生活不必要的商品,舍:大膽捨棄對你生活幫助不大的物品,離:遠離對物質的迷戀。這種生活方式說實在沒什麼不好,當消費主義越發盛行,清理不必要的物品,減少不必要的剁手,反而能給你帶來理性審視物質欲望的機會。但生活的沉澱,有一些物品反而成了時光沉積下的情感寄託,讓你難以做出取捨。人的許多行為,與其說是囤積物品,不如說是在囤積記憶,許多逝去時光總能被清晰地記錄在每一件生活物件中。
  • 斷舍離的奧義不只是扔東西,它帶有讓人生煥然一新的力量
    「斷舍離是沒有錯的」,然而在實際行動中,許多人卻走偏差了,有不少人簡單理解成斷舍離就是扔東西唄,凡是自己覺著沒用的、不喜歡的、舊了的、過時的……都扔掉就是了!只圖個心裡痛快!其實,清理掉廢棄物只是斷舍離過程中很表面、很初步的過程,用「敲門磚」來形容並不為過。然而,斷舍離的奧妙意義並不在此。
  • 斷舍離:囤購物袋、紙箱等各種垃圾還愛買買買,斷舍離之路怎麼走
    這些物品包括但不僅限於紙箱、塑膠袋、紙袋、空塑料瓶、空玻璃瓶、鐵盒,等等等等。紙箱會用剪刀剪開了折得整整齊齊一個一個壘在行李架上,你可能會問是不是囤著準備去賣廢品,我很確定地告訴你,不是的!紙箱賣廢品我認為實在是太低價了,我留著這些紙箱,主要是為以後做準備,比如說寄快遞,比如說搬家。
  • 日本35歲主婦堅持10年「斷舍離」,如今年輕似少女,生活美如詩
    」接下來就讓我們來欣賞一下tomo如今美如詩的「斷舍離」生活吧。精緻的生活先從自己的衣櫃開始,tomo先用分類放置+斷舍離的方法重新整理。將外套、線衣和包包分別放到不同的地方。分好類後就要「斷舍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