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虛擬主播的前生今世

2020-12-14 站長之家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作者:佳 璇,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在虛擬與真實的縫隙之中,還有許多可以向外延展和想像的空間。

月初,一位新的虛擬主播「菜菜子Nanako」在B站出道。出道即「頂流」的「菜菜子」,首場直播就衝到了微博熱搜前五位。

「菜菜子」一張口,是一個極具辨識度的聲線。這位治癒系小萌神的「皮下身份」——蔡明老師,瞬間被網友辨認出來。蔡明和「菜菜子」的組合,打破了他們心中的「次元壁」,讓「菜菜子」的虛擬形象大範圍出圈。

借著「菜菜子」的東風,「虛擬主播」這個新名詞,進入到了更多人的視野之中。

什麼是虛擬主播?一個虛擬主播的誕生需要經歷哪些過程?虛擬主播從何處來,又要前往何處?

新玩家

B站虛擬主播業務負責人亢亢告訴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與蔡明老師的此次合作,緣於B站和東方衛視聯合出品的一檔綜藝《花樣實習生》。蔡明老師曾表示願意深入到年輕人群體中,了解年輕人的生活工作方式,而在B站看來,嘗試虛擬主播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什麼是虛擬主播?

一位行業人士表示,許多不了解的圈外人可能會把「虛擬主播」與「虛擬偶像」搞混,誤認為「菜菜子」與「初音未來」「洛天依」等,是同一類產品,實則不然。

像「初音未來」「洛天依」等虛擬歌姬,需要前期對真人歌手/聲優進行聲音採樣,建立聲庫,創作者們再依靠人聲合成技術Vocaloid以及應用程式,對聲音進行調校,完成創作。例如《達拉崩吧》等音樂作品,原唱便是虛擬歌姬「洛天依」與「言和」。

隨著技術不斷發展,虛擬歌姬的作品也越來越豐富,不少虛擬歌姬擁有了極高的人氣和知名度。 2007 年誕生的初音未來,成為了第一個擁有環球演唱會的虛擬歌姬,也是當之不愧的「虛擬偶像」。

虛擬主播不同,他們是近幾年直播賽道的「新玩家」。

虛擬主播主要由「虛擬形象」和「中之人」組成。比如「菜菜子Nanako」的虛擬形象是一個舉著小燈籠、白色頭髮的萌系蘿莉,而背後的「中之人」就是為其配音的蔡明老師。

從技術上看,虛擬主播的門檻更低。他們不需要聲庫,不需要依賴人聲合成和調校,只需要利用面部捕捉等技術,實現真人與虛擬形象的動態同步即可。

從場景上看,虛擬主播與用戶的互動相對直接。虛擬偶像需要積累大量人氣,通過作品、節目、演唱會活動等方式與用戶互動,輸出內容的密集度受限;但虛擬主播主要在直播場景中與用戶互動,表演才藝、聊天、做遊戲,甚至策劃綜藝節目,與用戶完成的是即時性交流與持續性陪伴。

從變現路徑上,虛擬主播的成本更低。虛擬偶像在成為「人氣偶像」之前,很難獲得穩定收入;而虛擬主播在產出作品的同時,主要依靠直播打賞等方式獲得收入,可以通過直播實時變現。

由於虛擬主播是真人參與塑造的,真人的個人特質對虛擬主播的影響很大。普遍情況下,虛擬主播的「中之人」身份需要保密,以維護虛擬形象及人設的完整性。

「菜菜子」則是一個特例。資深的表演藝術家與虛擬主播的組合,這是一種新奇而又充滿想像的體驗,也讓B站的「VirtuaReal」虛擬主播團隊,迎來了一個新成員。

拓荒

VirtuaReal是B站與日本にじさんじ(「彩虹社」)的合作項目,主要用來孵化和運營虛擬主播,於 2019 年 4 月初次在B站專欄發布招募帖。在這個項目中,B站與「彩虹社」都佔據了較大比重,擁有話語權。因此,每一位虛擬主播的名字,比如「菜菜子Nanako」,都是中文和日文的組合。

一個新事物誕生後,在大眾心目中的認知,往往由其最初的代表產品定義。而虛擬主播最初的代表產品,就是來自日本的「絆愛(キズナアイ)」。

「絆愛」是YouTube上的一個虛擬YouTuber,自稱為世界第一個Virtual YouTuber,YouTube頻道名為A.I.Channel。「絆愛」最早於 2016 年 11 月 29 日在YouTube投稿; 2016 年 12 月 25 日,「絆愛」免費公開自身3D模型素材,作為聖誕禮物。 2018 年,「絆愛」成為推廣日本旅遊的Come to Japan的宣傳大使。

虛擬主播的歷史很短暫。

2016 年底誕生的「絆愛」,從出生到引起關注經歷了 1 年時間,引發轟動。 2017 年至 2018 年,短短兩年時間裡,日本出現了超過 10000 個虛擬主播。 2018 年日本「網絡流行語大賞」的金獎得主,即為VTuber(虛擬YouTuber)」。

到了 2019 年,更是進入了行業增長高峰期,在各大電視節目中,也能看到VTuber的身影,虛擬主播覆蓋到大眾文化。直到今年,資本緊縮,業內也更加冷靜,向外不斷擴張的日本虛擬主播行業開始進入優勝劣汰的階段,整體發展趨於穩定。

與日本虛擬主播行業的發展階段不同,對於中國而言,虛擬主播還是一個相對空白、需要「拓荒」的市場。中國用戶對於虛擬主播是「接受型」需求,市場提供了好產品,用戶才會更了解和喜歡。

而在這樣的「拓荒」階段,B站與日本「彩虹社」的合作,幾乎是一種必然。B站可以學習日本較為成熟的運營方式,同時在實踐中對虛擬主播進行本土化。中日主播的聯動直播等活動,也為雙方擴大受眾群體提供了更多機會。

 一位業內人士對刺蝟公社表示,隨著這一行業不斷發展,虛擬主播的運營模式也變得更豐富多樣。從某種意義上而言,虛擬主播的代表產品「絆愛」並不太像是一個純粹的主播,她很像是一個動畫IP,背後的表演者則是聲優。絆愛的每一次演出視頻都有完整腳本,在這個過程中,聲優的真實性格不會那麼凸顯,主要在於貢獻聲音。

如何處理「中之人」的真實自我與虛擬形象的設定需要,是每個虛擬主播運營團隊需要審慎考慮的問題。

在B站選拔虛擬主播的過程中,除了性格、一技之長、交流能力、創作能力、聲音等基本素養外,更重要的是:「是否有堅持下去的決心?」「是否真的熱愛這個角色?」「成績起伏時,是否有足夠的耐心?」。

培養一名虛擬主播,就如同培養一名藝人/偶像,需要漫長的孵化。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持續有效地產出內容,是重中之重。僅靠一兩次的成績,虛擬主播無法留住老用戶,更無法吸引新用戶,也不可能成為被大家喜愛的「偶像」。

而虛擬主播的創作形式又與單純的動畫IP不同。由於虛擬主播的視頻投稿太過密集,用戶的情感依賴與日俱增,所以中之人和虛擬形象之間的連結也必須更加穩定。

「我們是沒辦法完全塑造出一個人的。」在亢亢看來,創作者自身的熱愛和堅持,是一個虛擬主播能夠持續運營的必要條件。

「我們把這個行業的所有頭部公司都調研了一遍,最後選擇了『彩虹社』。他們的運營方式最適合當時的B站。」亢亢說。

虛擬與真實

B站選擇了「彩虹社」的運營模式在本土「拓荒」。 

在整個虛擬主播行業中,日本「彩虹社」更注重創造自由環境,鼓勵虛擬主播面對用戶去直播,創造用戶喜歡的內容。

「我們在企業的虛擬YouTuber裡算是後期出道,所以並不能普通地和其他前輩們產出同等的價值。雖然只要好好地準備企畫和預算就能推出及格分的東西,但只有及格分是不夠的。所以我們準備了能產生出超越這之上的行動的環境。」彩虹社的COO巖永太貴在訪談中說。

這與B站虛擬主播業務負責人亢亢的想法是契合的。「復刻一個『絆愛』的可能性不高,這太依賴運營方的內容創作能力。而B站的優勢在於,我們有許多創作能力非常強大的UP主。」

「VirtuaReal」項目名字的設計也透露出合作雙方的「小心思」。Virual(虛擬)和 Real(真實)的組合,但 Virtual(虛擬)少了一個字母「l」。

「虛擬和真實結合在一起,但我們想更強調真實的那一部分。也許我們每天真實的肉身反而是虛假的,當擁有了一個虛擬形象,反而更能勇敢地表達真我。」

B站鼓勵主播們嘗試新玩法,支持粉絲們進行二次創作,在與用戶的充分互動中孵化IP,以創造更大的價值。項目以招募單人虛擬主播為主,而主播們在互動中自然形成的新的成員關係,也會得到運營團隊的支持。

比如VirtuaReal項目的偶像藝人「敢敢心心」,緣起於一期生琉綺Ruki和二期生七海Nana7mi二人主動發起的原創直播談話類節目《敢敢與心心夜話》,由於節目反響很好,二人便成為了從該項目出道的第一組虛擬偶像藝人,並擁有了原創曲,到廣州、成都等地參加舞臺演出。

亢亢直言:「在中國,這個行業還沒有特別有經驗、特別成功的案例,我們需要不斷摸索和嘗試。」

被虛擬主播世界吸引的用戶,不一定是硬核的二次元受眾,不一定是「紙片人」愛好者,也不一定是純粹的直播觀眾。恰恰是在虛擬與真實的縫隙之中,留出了許多可以向外延展和想像的空間。

虛擬主播市場是一塊靜待開發的「沃土」。真人主播和動畫IP的雙重屬性,現實世界和虛擬空間的兩個「次元」,運營方、主播、用戶的共同創作,讓市場對其充滿期待。

相關焦點

  • 前生今世 一瞬間我仿佛看到了前世的你「魔道祖師」漫畫
    前生今世
  • 新加坡歌臺文化:一種華人文化的前生今世
    7月3日,新馬娛樂文史研究者蘇章愷將進行線上講座,主講「舞榭歌臺,前生今世」,他將談到1942年新加坡最早的一家歌臺「大夜會」,並講述新加坡歌臺文化歷史。蘇章愷說,從舊報章的歌臺演出廣告等歷史文物,可尋找到本地舞榭歌臺的前生今世。他本身多年來致力於研究莊雪芳、王沙、野峰等新加坡早期藝人,對早年新加坡歌臺的歷史有一定的認識。莊雪芳、王沙、野峰都是歌臺出身,更是早年本地歌臺的代表人物。莊雪芳曾在歌臺演唱,十幾歲就在歌臺走紅。王沙、野峰更不在話下,在歌臺文化佔有一席之地。
  • 一枚被拍成電視劇的郵票——猴票的前生今世
    電視劇《猴票》宣傳海報我想能被當作故事主線拍成電視劇的郵票恐怕目前屈指可數,所以想聊一聊「猴票」前生今世。1.
  • 淺談櫻系武器的前生今世!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CF裡面櫻系武器的前生今世。提起櫻系武器,我想很多小夥伴們,最熟悉的還是下面這把M4A1-櫻了。
  • 紅警的前生今世 帶你探查那些年的RTS遊戲
    《紅色警戒》並不是RTS最元老的作品,今天小編moya帶來《紅色警戒》的前生今世大盤點,帶你領略當年的RTS遊戲風光。
  • 新晉萌神「菜菜子」,虛擬主播上線B站,專治各種不開心
    在7月1日的時候,B站上線了一個VirtuaReal虛擬主播。這位虛擬主播的名字叫做菜菜子nanako,是VirtuaReal新晉的一位成員。當時菜菜子nanako在b站上線的時候,並沒有透露聲源。所以當菜菜子nanako聲音暴露出來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就猜到了菜菜子nanako這位虛擬主播背後的聲源就是蔡明老師。
  • 電影《愛麗絲夢遊仙境》圖文解析:愛麗絲的前生今世
    愛麗絲的「前生」電影《愛麗絲夢遊仙境》是根據其英國的童話大師劉易斯·卡羅爾的小說《愛麗斯漫遊仙境》改編。在劉易斯的原版小說中,描寫的是九歲時候的愛麗絲,因為貪玩而跟著一隻兔子掉進了一個兔子洞裡。進而發生了後面一系列的事情。
  • 重點大學的「前生今世」,從最初6所到今天100多所,變化太大
    以上就是重點大學的「前生今世」,從最初6所到今天100多所,變化太大。
  • 具有足球情結的馬爾維納斯群島的前生今世
    我們今天就來簡單聊聊他的前生今世。
  • 從遮風避雨、完美的房子、三思而後建,看《建築的故事》前生今世
    從遮風避雨、完美的房子、三思而後建,解讀《建築的故事》前生今世2020年註定是一個不尋常的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14億國人蝸居在家數月。趁著午後的暖陽,拿著一本《建築的故事》,享受著書裡精彩的故事和美輪美奐的圖片,驚嘆一座房子從遮風避雨到完美的房子再到三思而後建的曲折和冷暖,走進房子的前生和今世。01一處遮風避雨安全的棲身之所對人類是多麼的重要如果沒有房子,人類和動物有什麼區別?流離失所,飽經風霜。
  • 菜菜子出圈背後:B站的虛擬主播拓荒史
    B站為何近來頻頻發力虛擬主播?B站虛擬主播業務負責人亢亢在接受娛樂資本論採訪時回顧了這一切的開始。虛擬主播在日本興起於2017年前後,譽為鼻祖的「絆愛」出道在2016年。當時虛擬主播運營公司Ichikara(國內用戶愛稱「彩虹社「)做了一個名為NIJISANJI的虛擬主播企劃,利用iPhone手機前置攝像頭的面捕功能,大大降低了虛擬主播的門檻,同時直播也給前期以「絆愛、輝夜月」為代表的視頻室Vtuber的收入模式開闢了新的渠道,整個行業也在2018年迅速發展,「Vtuber」甚至成為了日本2018年的網絡年度關鍵詞。
  • 日本hololive旗下虛擬主播進駐中國B站
    【環球網智能綜合報導 記者 王歡】據《日本經濟新聞》1月11日報導,日本Cover公司宣布與中國嗶哩嗶哩(BiliBli,簡稱B站)網站籤約,將在B站開設官方頻道,發布虛擬主播視頻。Cover運營的APP「hololive」旗下的14名虛擬主播將成為對象,發布在YouTube上的視頻將配上中文字幕在B站發布。在YouTube上的直播也將在B站同步轉播,還可以接收B站的付費項目。同時也會發布中國粉絲的專屬視頻。「hololive」的虛擬主播曾經在B站上發布視頻,後發現頻道訂閱人數超過了YouTube。
  • 午夜主播竟不是真人……從央視到B站都在用的虛擬主播是何來頭
    網紅主播、跨界主播、專業主播……主播到底有多火?羅永浩用自身經歷出演了一部《真還傳》,薇婭、李佳琦更成為眾多網友眼中的「傳奇」。正當無數人摩拳擦掌想要進入主播行業時,虛擬主播的出現,讓事情有了變化。
  • 國內首個遊戲虛擬主播「洛可醬」神秘亮相
    有人說「遊戲直播的興起,紅了主播,虧了平臺,忙壞了VC」,加之近年來遊戲主播動輒千萬籤約費的新聞層出不窮,哪怕是外行也能看出,遊戲主播實在是有夠火!近日,在優酷等主流視頻網站以及B站等二次元站點,出現一個叫名叫「洛可醬」遊戲虛擬主播。
  • Tony哥說餐飲數位化之一– 從時間尺度看餐飲業的數位化前生今世
    讓我們將時間尺度放到到一個三十年的維度,回看二十年並向前十年看看所謂數位化的前生今世。
  • Vtuber(虛擬主播)
    Vtuber即虛擬主播,是指使用虛擬形象在視頻網站上進行投稿活動的主播,以虛擬YouTuber最為人所知,在中國,虛擬主播普遍被稱為虛擬UP主,Virtual UP(VUP)。虛擬主播的外在形象一般為二次元角色(不限於此),其中為其配音以及活動的稱之為中之人(男女不限),皮套與中之人相互分離又相互依存,不討論挖掘中之人才是合格的行為。
  • 虛擬主播是門好生意嗎?我們找頭部虛擬主播機構創始人聊了聊
    投稿來源:藍鯨渾水現在,虛擬主播有多火?7月初,小品演員蔡明在B站化身「菜菜子Nanako」,以虛擬主播的形式進行直播,這是近來B站的又一個破圈新聞。▲「菜菜子 Nanako」直播畫面截圖虛擬主播(vup)作為一種從海外興起的直播形式,在國內多被稱為vup。vup多以二次元形象出現在屏幕上,由真人或AI進行配音,配音演員被稱為「中之人」,蔡明即是菜菜子的中之人。虛擬主播是一門好生意麼?
  • 虛擬主播是門好生意嗎?丨我們找頭部虛擬主播機構創始人聊了聊
    虛擬主播(vup)作為一種從海外興起的直播形式,在國內多被稱為vup。vup多以二次元形象出現在屏幕上,由真人或AI進行配音,配音演員被稱為「中之人」,蔡明即是菜菜子的中之人。虛擬主播是一門好生意麼?渾水獨家對話了虛擬偶像MCN魔女公司Project的創始人樂府,聊了聊B站虛擬主播MCN這門生意。
  • 索泰發布VirtuaReal虛擬主播定製版RTX3080顯卡
    你聽說過虛擬主播嗎?隨著面部捕捉技術越來越普及,人們能夠將面部乃至肢體動作捕捉並轉換為數字模型的動作,同時生成二維或三維的計算機動畫——虛擬UP主和虛擬主播由此應運而生。虛擬藝人們掙脫了現實皮囊的束縛,把自己有趣的靈魂盡情展現在觀眾面前。
  • B站虛擬主播才是大勢,阿誇角色崩壞,絆愛提供鬼畜表情包
    #二次元#虛擬主播,簡稱為VTB即virtual Youtuber,是指常年活躍在視頻網站上的虛擬主播。相比於媒體平臺上的普通主播,有很多人對虛擬主播還不熟悉,甚至大家認為虛擬主播這一產業是今年才突然出現的。實際上第一個虛擬主播在2016年就已面世。而2017年大量虛擬主播陸續被創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