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抗美援朝戰爭最傳奇的戰役是哪場,絕對當屬鐵原阻擊戰。這一戰志願軍出神入化的戰術告訴了全世界。誰才是輕步兵之王?
一九五一年五月下旬,時值第五次戰役進行中,由於志願軍前期進攻太猛,導致戰線過長。薄弱的後勤補給線難以為繼,志願軍只得收縮戰線,撤退至三八線以北休整。而此時,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則開始全面反撲。
欲將志願軍主力全殲在三八線以南,鐵原就成了志願軍能否安全撤退的關鍵。鐵原以北一馬平川,很適合美軍機械化部隊作戰。如果鐵原失手,後果不堪設想。於是志願軍六十三軍臨危奉命在鐵原一帶阻擊來勢洶洶的聯合國軍,為主力後撤,爭取十五天。當時六十三軍已連續戰鬥一個月,下轄187師、188師和189師都不滿員,總共僅有二點五萬人左右。
而範弗利特率領的以美軍騎一師為首的聯軍共四點七萬餘人,火炮一千三百二十七門,坦克一百八十七輛,還有隨叫隨到的空中支援,已全面碾壓的姿態直撲鐵原。範弗利特到達鐵元第一天,便創造了一個著名的軍事名詞,「範弗利特彈藥量」一個小時打完四千噸炮彈是美軍標準彈藥量的五倍。
要想在這樣的火力下完成任務,就不能按照常規的戰術來打。189師師長一反集中優勢兵力的用兵原則。
將全市劃為兩百多個單位,分散到戰場各個地方,讓美軍的大炮根本找不到重點轟炸方向,層層阻擊下,美軍沒有攻擊重點,無法一鼓作氣消滅志願軍,只能陷入耗時耗力的拔釘子中,苦戰三天三夜,佔盡優勢的美軍仍然只能望著鐵猿城著急。
六月三日188接替189師進入陣地,市長張英輝發現這裡有許多韓軍留下的戰壕和防空洞。這位地道戰專家充分發揮當年在華北地道戰的經驗。把這些戰壕改造成縱橫交錯的塹壕防禦網,這成了美軍坦克的噩夢。
美軍坦克裝甲車時不時的就一頭栽進塹壕。屁股朝天動彈不得,被志願軍一頓暴揍,前後共有一百輛坦克裝甲車被擊毀。188師長組織了眾多的阻擊小組,專門狙擊美軍重要目標和軍官攻擊,美軍很多軍官都換成士兵服裝並禁止敬禮。
而當187師接手防禦時,陣地只剩下守無可守的一小段了。此時,志願軍做出了讓美軍全體震驚的決定,主動進攻。朝鮮戰場上的美軍對志願軍夜襲戰術的畏懼已深入骨髓。
為防禦志願軍夜襲美軍,晚上通常擺出一個烏龜陣,將坦克放在最外面,士兵縮在裝甲硬殼裡面,並時不時打照明彈。
凌晨兩點又是三軍集中,所有炮兵向美軍營地發起宏基,美軍匆忙逃竄,混亂中外圍的坦克卻成了逃離炮火的障礙,炮擊甚至擊中美軍的儲備彈藥引起的爆炸,比志願軍的炮火更加猛烈,志願軍步兵趁機發起攻擊,一時間美軍人仰馬翻。
死傷慘重,六十三軍官兵的殊死奮戰,戰況異常慘烈,損失非常巨大,浴血奮戰14天,為志願軍重整防線贏得了關鍵時間,並給聯合國軍重創。
志願軍廣大的將領和戰士除了大無畏的精神外,優良的軍事素養和戰鬥素質,靈活戰役戰術,聰明智慧的戰法和嚴密紀律,才是我軍制勝的和以弱勝強並發展壯大的法寶。
聯合國軍司令李奇微得知戰鬥結果後長嘆一聲命令。停止戰鬥,並向志願軍總部發出了和平談判的信息。而世界從此見識到了誰才是人類輕步兵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