蹠疣常表現為足部角質增生,主要是病毒感染導致,還好並無遺傳性

2020-12-18 巧巧醫生說

導語:蹠疣(verruca plantaris)是由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它們是常見的疣,發生在一側或者兩側的腳底,特別是在腳底前部。行走時患者可能有壓痛。皮膚病變的數量是可變的,通常只有1-2個,但也可以散布在整個腳掌上或密集分布。在診所,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採取相應的藥物或手術治療。

01它的臨床分類主要有三種,如果你不知道,最好普及一下

根據感染狀況和臨床表現,分為臨床型,亞臨床型和潛伏性感染。

1、臨床型:用肉眼可以觀察到腳底疣狀生長。

2、亞臨床型:肉眼沒有發現異常的皮膚病變,但是可以發現乙酸蛋白測試為陽性。

3、潛在感染:皮膚外觀正常,但是實驗室檢查可以檢測到HPV或HPV DNA,這是of疣復發和擴散的主要原因。

02這種疾病的病因是什麼?可能很常見,但是我們沒有注意

1、概述

蹠疣是由人類I型乳頭瘤病毒(HPV-1)或IV型(HPV-4)感染引起的,並已報導了其他類型。各種因素(例如外傷,摩擦和雙腳出汗過多)會促進其發生。

2、基本原因

HPV有100多種類型,其中近80種與人類疾病有關。足底疣是由人乳頭瘤病毒(HPV)侵入足底皮膚並繁殖所致,導致皮膚細胞異常生長,最終形成了從皮膚表面突出的腫塊

3、風險因素:足部外傷,長時間摩擦和雙腳出汗會增加蹠疣的風險。

03這種病症的症狀表現也是比較簡單,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很容易發現

足底疣可在腳底的任何部位發現,並表現為角質扁平丘疹或小塊,呈灰棕色或黃棕色。一般來說,沒有特別的症狀,蹠疣被壓迫時會有輕微的疼痛。

2、典型症狀

蹠疣開始時是光滑的表面丘疹,然後逐漸增加,變成灰棕色或黃棕色,質地堅硬,並在皮膚表面略微突出的斑塊。表面粗糙,與周圍正常皮膚的邊界清晰。患者自己去除表面上的角蛋白後,他可以看到被角蛋白圓圈圍繞的「軟核,並且可能有棕色或黑色的出血點。用力按壓或腳部受壓時會感到疼痛。

3、併發症

一般來說,沒有特別的併發症,但是反覆的摩擦和刮擦可能會導致疣破裂。此外,腳底溫暖潮溼,容易發生感染

04如果有了相關的症狀之後,儘早做檢查,能夠避免病症惡化

(一)預期檢查

對於腳上有新生物的患者,醫生將首先仔細觀察皮膚病變的特徵並評估總體狀況。然後建議患者進行乙酸蛋白測試,組織病理學檢查,HPV-DNA檢查和其他檢查,以進一步闡明皮膚病變的性質。

二)身體檢查

醫生用肉眼仔細觀察新生物,觀察其大小,顏色,分布範圍和數量,然後用手觸摸以判斷其與周圍組,活動度,柔軟度和硬度的關係。

(三)實驗室檢查

HPV-DNA檢測:醫生從皮膚病變組織中取出組織進行實驗室檢測,以確定它們是否感染了HPV,並可以進一步區分感染的病毒。

(四)病理檢查

組織病理學檢查:醫生將切下皮膚病變的一小部分進行病理切片,然後在顯微鏡下觀察。蹠疣具有明顯的角化過度和廣泛的角化不全。上棘層的液泡明顯形成,形成清晰的網狀結構。常因壓迫繼發感染。常伴有真皮中更多的炎性細胞浸潤

(五)其他檢查

1、醋酸白試驗

乙酸可以使HPV感染區域的組織變白。此功能可用於檢測HPV感染。特別是對於亞臨床感染,這是一種簡單,實用且更準確的方法。醫生用棉籤蘸了3%至5%的冰醋酸,並將其塗抹在可疑的受損皮膚及其周圍環境上。通常幾分鐘後,可以觀察到局部疣或皮膚組織變白。

2、皮膚鏡檢查

這種檢查是對皮膚表面的透光顯微鏡檢查,比肉眼更科學,更清晰,更準確。對於增生性皮膚疾病,可以做出更準確的診斷。如果皮膚病變包含多個角蛋白軟核,則在皮膚鏡下可以看到病變中心出現棕色或深棕色的線性或斑點狀出血。

05這種病症對於我們身體的影響也很大,希望大家好好治療,治療方法教給你

(一)治療原則

醫生將根據皮膚損傷的大小,位置和疼痛來治療蹠疣。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採取局部外用藥物和物理療法等措施。

(二)一般治療

1、為了減少或消除旅行時的壓痛,請選擇鞋底柔軟的鞋子。

2、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腳部清潔衛生。

(三)醫學治療

1、水楊酸

水楊酸通常使用火棉膠或聚丙烯酸作為溶劑來促進表皮細胞的脫落。同時,它起興奮劑的作用,還可以刺激宿主的免疫力。

2、5%氟尿嘧啶軟膏

該藥物適用於角化過度和疣狀皮膚損傷。但是,應注意可能會出現不良反應,例如色素沉著,局部疼痛,破裂,浮腫和過敏。

3、5%咪喹莫特軟膏

該藥物是一種免疫調節藥物,對蹠疣的治療具有一定作用。大多數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沒有不良反應。經過數種藥物治療後,臨床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大多是輕度至中度的局部皮膚炎症,例如灼傷和瘙癢。

4、平陽黴素

醫生用1%普魯卡因稀釋平陽黴素並將其注射到疣的根部,對治療難治性足底疣有效。

5、博來黴素

該藥物是一種細胞毒性抗生素,其常用的劑型是注射劑。將博來黴素注射到疣的根部以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四)手術治療

一般來說,不需要特殊的手術治療,但是對於藥物和物理療法等無法去除的蹠疣,則需要進行手術切除

(五)物理治療

1、較小的足底疣可以通過雷射和電凝來破壞。切除很容易引起切除後的疤痕和復發。疤痕攣縮甚至會阻礙行走,因此不應隨意進行

2、液氮冷凍療法更方便,但療程更長。每次處理後,都需要經歷發紅,起泡,乾燥,結s和脫落的過程。蹠疣脫落後,如果疣體未脫落,則需要進行第二次或更多次治療。

(六)中醫治療

中醫藥在治療蹠疣方面有其獨特的理論和經驗。患者可以諮詢專業醫師並接受相應的治療。中醫將根據辨證論治,選擇合適的中藥處方或外用中藥治療患者。有時還輔以火針,艾灸等方法。

(七)治療周期

足底疣的治療周期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採用的治療方法和日常護理情況綜合確定。局部用藥的治療周期相對較長,物理療法可立即清除疣,但通常需要一定的恢復時間。

結語:蹠疣常表現為足部角質增生,主要是病毒感染導致,還好並無遺傳性。治療的方法有很多,如果大家患上了這種病症的話,希望你不要著急用藥,及時地做檢查,在確定了自己的病症種類之後,再去治療,才能讓身體快速恢復。

相關焦點

  • 雞眼是扎刺還是病毒?去雞眼真要在腳底挖洞嗎?雞眼更偏愛4種人
    經常會有病人來諮詢,雞眼兒是怎麼回事,有人說雞眼兒是因為腳上或手上扎了刺導致的,有人說雞眼兒是病毒,那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其實雞眼就是足部皮膚局部長期受壓和摩擦引起的局限性、圓錐狀角質增生。俗稱「肉刺」。
  • 女人哪個地方長「疙瘩」,說明身體感染了HPV?
    很多人一聽到HPV,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宮頸癌,並且潛意識中認為感染了HPV是性生活不潔的表現,導致很多感染了HPV的患者產生自卑、恐慌、焦慮等心理。
  •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由EB病毒感染引起,經口為主要傳播途徑
    、咽峽炎、淋巴結腫大為主要表現,可合併肝脾腫大、外周淋巴細胞及異型淋巴細胞比例增高。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感染是傳單的主要原因。經口親密接觸是其主要的傳播途徑,如接吻等。該病在全世界各地均有發生,經常呈現散發性。可能會引起流行。並且該病全年都可以發病,以以晚秋初春為多。根據調查顯示全球百,全球超過95%的成人曾經感染過eb病毒。大約有25%~75%的原發性一筆病毒感染患者最終可表現為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
  • 吞噬細胞症候群,常表現持續性發燒,是免疫系統疾病,有遺傳傾向
    1、遺傳性或原發性噬血細胞症候群:也稱為家族性噬血細胞症候群,常染色體隱性遺傳。2、獲得性或繼發性噬血細胞症候群(1)感染相關的噬血細胞症候群:主要由病毒引起,稱為病毒相關的噬血細胞症候群,也可以由細菌,真菌,原生動物(尤其是利什曼原蟲)等引起。
  • 病毒界的「百變星君」,一生可多次感染
    10月7日,山西財經大學出現感染性腹瀉,經過檢測,確定為諾如病毒引起。 9月30日,廣東省高州市石板一中發生諾如病毒感染,20多名學生出現腹瀉、嘔吐症狀。 諾如病毒感染最常發生在封閉,擁擠的環境中,例如醫院,療養院,託兒所,學校和遊輪。
  • 婦科專家提醒:30歲以上的女性注意,不想HPV纏身,3事要常做
    HPV即人乳頭瘤病毒,重者甚至會引起宮頸癌,根據調查研究顯示,目前有8成以上的女性至少有一次感染HPV的經歷,但是由於HPV早起沒有什麼表現,所以常常被大眾忽視,HPV在發展的後期會有一些明顯的症狀,比如臉上、手上或腳上會起小疙瘩,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呈現密集的情況,需要注意了。
  • 巴西紫癜熱,是由細菌感染導致,主要的臨床表現有化膿性結膜炎等
    導語:導致此病的主要是科赫周芽孢桿菌,Pittman等人將其命名為埃及嗜血桿菌。在1976年,killa報導埃及嗜血桿菌的表型與IV型流感非常相似,並將其命名為埃及嗜血桿菌流感生物型(hiba)。從典型巴西紫癜熱患者的血液或腦脊液中分離到Hiba (BPF株)。
  • 蔣更如:2019年罕見及遺傳性腎臟病研究領域的重要進展
    遺傳性腎臟病是兒童和青少年CKD的主要病因之一,20%的25歲以下CKD患者其病因為單基因突變所致遺傳性疾病,而在ESRD兒童中與遺傳相關的原發腎臟疾病約佔70%甚至更高。該致病基因圖譜凸顯了中國人群在不同類型腎臟疾病致病基因的譜系特徵,其公布有望改變臨床工作者對我國兒童遺傳性腎臟病診斷難度大、救治手段匱乏的觀念,並為我國罕見及遺傳性腎臟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賦能。
  • 狂犬病是不是朊病毒,有何區別?醫生為您講清楚
    母嬰之間的感染:孕婦感染狂犬病後,通過胎盤感染到胎兒,導致胎兒患病;或者哺乳期婦女經過乳汁感染給嬰兒,導致嬰兒患病。朊病毒傳播途徑。遺傳性疾病及家族性朊病毒傳染,隨著食人族的消失,現在已經基本上看不到這類患者。朊病毒也可以通過同類相食行為進行傳播,朊病毒被人們稱為殭屍病毒,有其特定的道理。如狂牛症,瘋鹿病都是以這種方式傳播。
  • 嗓子紅、嗓子痛、嗓子化膿,是細菌還是病毒感染?
    扁桃體感染時,患者往往出現咽痛(俗稱:嗓子痛),部分患兒的疼痛可能會比較劇烈,尤以吞咽時明顯。大一點的孩子會主動表達咽痛;而低齡兒童有無咽痛需要家長仔細觀察,比如有無出現吞咽時皺眉、痛苦,或持續流口水。
  • 7部病毒感染題材影片,來感受一下病毒的可怕
    公寓內似乎有某種致命的病毒在蔓延,感染者莫不心性癲狂,嗜血如命。 點評:死亡錄像作為一部比較成功的喪屍類病毒感染的電影,第一部比較成功,通過偽記錄的方式,當時嚇到了很多人,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延續了第一部的風格特點,不過越來越血腥,恐怖的話還好,非常值得看。
  • 病毒感染遠比恐怖片可怕,推薦六部病毒感染類電影
    殊不知此人身上攜帶致命豬流感病毒,短短一天時間,病毒迅速蔓延城市的各個角落。許多人在不知不覺間被感染,進而將死亡的陰影引向周圍所有的人。韓國果然是敢拍、會拍、能拍,不亞於好萊塢製作的全民災難片,流感的傳播過程、速度、恐懼感拍的酣暢淋漓,劇情扣人節奏緊快,小細節大場面全部到位,最後借ZF的正確決策完成前面的諷刺和隱喻,也都恰到好處。
  • 走出無症狀感染盲區 透明信息有助於揭開病毒謎團
    新冠病毒無症狀攜帶的比例有多高?公開無症狀感染病例信息,對人們更加清晰地認識病毒的傳播很有必要。近期中國本土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各地零星出現的確診病例把「無症狀感染者」再次放大。新冠病毒無症狀攜帶的比例有多高?傳染性有多強?是驅動這種全球流行病傳播的未知重要因素。公開無症狀感染病例信息,對人們更加清晰地認識病毒的傳播很有必要。
  • 一例貓白血病病毒感染的病例報告
    作者:楊永輝 【摘要】 貓白血病病毒(FeLV)是一種主要感染貓科動物的RNA病毒,呈全球性分布。FeLV感染會造成機體免疫抑制、骨髓疾病和血液系統腫瘤,主要表現為骨髓再生功能障礙,臨床多見非再生性貧血、粒細胞異常增殖或缺乏,發病緊急,死亡率高,是引起家貓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儘管國外相關疫苗已經研製出來並得到使用,但國內使用疫苗程度並不理想,FeLV感染仍然存在。本文通過對一例FeLV陽性伴發全血細胞減少症的病例進行討論與總結,為更多臨床獸醫師提供參考。
  • 基於胸部CT影像學表現的肺部感染病原體的評估與甄別
    早期快速、準確的病原學診斷,及時目標性抗感染治療,是改善肺部感染預後、降低病死率的關鍵。但因下呼吸道標本採集困難,常規塗片、培養等敏感性低,分枝桿菌培養周期長等因素,常導致臨床治療方案缺乏病原學診斷或線索。尤其是重症感染和特殊病原體引起的感染,因不能明確或推測可能的病原體,無法早期、精準選擇抗感染藥物,治療失敗率較高。
  • 臨床早期預判的重要性,以感染後閉塞性細支氣管炎為例
    閉塞性細支氣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多繼發於病毒、肺炎支原體、細菌等病原體感染或支氣管異物,胃食管反流,吸入有毒氣體等所致小氣道(直徑 臨床以持續喘息、反覆加重、運動不耐受為主要表現。
  • 這種病毒進入高發期,多所學校現聚集感染,北京衛健委提醒
    本文來源:北京日報 近日,全國多地接連發生諾如病毒聚集性傳播,主要發生地為學校,累計已造成百餘名師生感染、學校停課。今天上午,北京市衛健委發布防範諾如病毒提醒。
  • 兒童足部畸形都有哪些種類?最詳細專業的解答來了
    當中樞神經病損、周圍神經損傷、足踝部骨關節和軟組 織損傷出現時,人體會出現異常的運動模式,表現為肌張力增高、肌肉痙攣或攣 縮、肌力不平衡、骨骼和關節發生變形等。這些異常的模式出現將會導致足呈馬 蹄足狀改變,也稱作尖足步態,是兒童最常見的一種足部畸形。足在冠狀面的主要運動是內翻和外翻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