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硬科技」創新策源地 臨安青山湖科技城這樣幹

2021-01-08 浙江在線

  融杭大動脈 王琪琳 攝

  一路向西,冬日的杭州青山湖科技城,處處躍動著蓬勃生機。

  青山湖科技城LinkPark(濱河)產業社區正如火如荼地施工,即將正式啟用。這裡承載著「一平臺兩中心」的建設使命(先進精密儀器共性技術研發及工程化創新服務平臺、先進精密儀器製造業創新中心、微電子製造設備及核心零部件產業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

  這裡是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的西起點。2009年,青山湖科技城奠基建設。作為臨安融杭橋頭堡,十年新起點,青山湖科技城圍繞高端裝備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高端醫療器械、數字經濟「硬科技」等四大領域,加快建設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硬科技」創新策源地。

  不斷轉型升級的產業、青山綠水的宜居環境,地鐵16號線的加持,讓更多的人選擇了這裡。

  以「科創」為魂,集萬千高端要素於一體,青山湖科技城活力盡顯。

  所託瑞安智能網聯車生態大會

  加快轉型 集聚項目

  搶佔產業科技競爭制高點

  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全球創新鏈、產業鏈、金融鏈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衝擊。在新變局中把握主動,關鍵在於立足自主創新。而作為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的重要一極,青山湖科技城責無旁貸。

  據統計,截至11月,科技城累計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76.2億元,同比增長16.2%,累計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65.6億元,同比增長20.4%,高端裝備製造業增加值43.1億元,同比增長33.2%。

  在危機中育新機。在應對疫情過程中,青山湖龍頭企業杭叉通過持續深化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應用,助推數位化轉型。

  一方面數位化延鏈,在產品設計、評審、驗證等多個環節大量應用虛擬設計技術,並加快工業車輛虛擬實境技術(VR)的開發和應用,另一方面生產流程數位化創新,對車間設備、生產流程、員工操作等方面進行全面互聯互通,實現機器換人。前11月,杭叉實現產值增長54.2%,創歷史最好水平。

  青山湖科技城不僅擁有杭氧、杭叉、萬馬等「響噹噹」的製造業龍頭企業,還有一批成長型製造企業——它們或許規模不大,但卻在細分領域奮勇爭先。

  杭州國信視訊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科技型公司,5年前因創新創業的氛圍結緣科技城。企業負責人楊永說,多年來,他們專注於電子信息產業,專業從事視音頻類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先後獲得「杭州市雛鷹企業」「杭州市高新技術企業」等榮譽,公司銷售收入年年翻倍。

  「在青山湖科技城新的發展定位和行業新形勢背景下,我們已經將重心轉移至固態硬碟研發生產領域。」楊永說,目前企業已向科技城申請生產用地,從外包生產轉變為本地設計、本地生產,種下屬於自己的製造夢。

  科技的引領,讓企業在原有領域不斷深化,以技術驅動轉型升級。創新要素的物理集聚,持續誘發化學反應。

  今年,青山湖科技城按照「硬科技+根技術+新製造」的定位,進一步明確了高端裝備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高端醫療器械和數字經濟「硬科技」等產業方向。

  所託瑞安總部及產業化基地項目,將建設智能防碰撞系統研發製造基地、智能線控底盤研發製造總部基地等,開啟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網聯車產業鏈生態布局;譜聚醫療創新型臨床質譜分析儀項目將開發儀器、試劑生產線和研發平臺,並為醫院等機構提供質譜服務……

  2020年青山湖科技城共有33個項目籤約,其中高端裝備核心零部件項目12個、數字經濟「硬科技」項目19個、新能源新材料項目2個。

  「這些新項目的籤約,將進一步壯大青山湖科技城『硬科技』產業力量,促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為青山湖科技城打造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硬科技』創新策源地注入強勁動力。」青山湖科技城黨工委主要負責人說。

  美麗科技城 祝小平 攝

  放大優勢 引領行業

  打造「硬科技」創新策源地

  樂土、機會、野心,這幾個要素,讓矽谷成為一代又一代科技創新者創業創新的「聖地」,也成就了矽谷作為全球創新策源地的地位。

  青山綠水相依的青山湖科技城,也有著「綠色矽谷」的美名。新企業新技術集聚,形成人才、資本與科技的「矽谷效應」。

  近日,譜育科技研發出一臺最新質譜儀,可以檢測110多種元素,精度相當於在20萬噸水中檢測出一滴墨水,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實現了我國高精密監測技術的自主可控。

  產學研聯動創新,精準配置資源要素,充分激發了企業的研發活力。杭州譜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技術總工程師俞曉峰介紹,在研製之前,這項技術一直被國外壟斷。而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得益於青山湖科技城充分聚合科技力量,浙江大學、國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等科研機構共享研究成果,並聯動企業開展技術攻關,使該項技術的精度在兩年內提升了10倍。

  既要立足臨安,更要能輻射浙江,這是青山湖科技城作為城西科創大走廊的重要一極所承擔的責任和使命。而對於從民營經濟起步的浙江來說,也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通過科技創新來實現高質量發展。

  過去10年的積累,讓青山湖科技城的創新資源蓄勢待發。港大浙江研究院、浙大能源研發基地、中科應化、環科院等36家科研院所相繼投用,已經基本形成物理集聚,這些科研院所將繼續與科技城內外企業產生化學反應,一批科研成果加速轉化,輻射全國。

  科技創新要素不斷集聚,創新平臺必不可少。今年9月,青山湖科技城在深圳設立的廊灣產業加速器開業,這是杭州市在深圳設立的第一個「飛地孵化器」和人才服務站,旨在為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與粵港澳大灣區資源對接建立窗口與橋梁。它將瞄準人工智慧、高端醫療器械、數字經濟等產業領域,重點孵化「硬科技」企業,招引「硬科技」人才。

  同時,深圳豐富的人才、技術、產業鏈、市場等創新創業資源,也將服務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企業,實現輻射帶動的作用。

  今年以來,為了更好把握創新策源需求導向,保障新產業新平臺新機構發展空間,青山湖科技城還以黨建為引領,深入推進「大孵化器」戰略,充分發揮科技城人才和項目招引主陣地的作用。

  獅山公園秋色 潘勁草 攝

  優化生態 提升服務

  建設「近者悅遠者來」的品質之城

  不久前,青山湖科技城企業服務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服務中心內,一方小小的辦事窗口,折射了青山湖科技城服務企業、人才的再創新。

  「新落戶科技城的項目,從項目報批報建到最後驗收,涉及90多個環節,審批事項多達39項。」青山湖科技城相關負責人介紹,如今在材料齊全的情況下,可實現十分鐘受理、十分鐘後臺辦理、十分鐘交付。

  前臺高效服務,後臺有力支撐。高效服務的背後,是青山湖科技城打通9個職能部門的協同壁壘和審批服務權限的下沉。服務中心已將全區15個審批權力平移至科技城,另外24個審批流程,服務中心可安排專職人員為企業代跑辦理。

  作為城西科創大走廊製造業的核心區塊,青山湖科技城深知促發展之核心在於強服務。疫情防控期間,青山湖科技城在紀檢部門指導下,推出保障服務「五承諾」和員工安全返崗「三補貼」等舉措,較早推出了免費包車接企業員工返崗措施,到8省(市)36個縣(市、區),為96家次企業接回1200餘名員工。

  推出企業投資審批「一表通」,實施「一對一」服務專員制度,組織24家金融機構和42家科技型企業開展政銀企業對接,設立信貸規模2億元的全省首個「市區聯動」人才金融風險池……一系列的服務舉措,著力營造熱帶雨林般的營商環境。

  一個優質的創新生態,不僅離不開行政、社會、文化等軟環境的良好支撐,硬體環境同樣值得重視。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建設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城市現代化先行區、整體智治示範區,努力成為創新力、競爭力、影響力卓著的高水平現代化引領示範區。在青山湖科技城,關於未來產業、城市和生活的暢想,也在繼續。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青山湖科技城第二個十年的開局之年,青山湖科技城迎來新機遇的同時,需要保障落地建設的項目也進入高峰期。」青山湖科技城管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

  為了擦亮科技城的生態底色,營造更加宜居宜業的環境,2020年,青山湖科技城一方面加強「五水共治」、汙水零直排創建、美麗園區建設等各項工作,並以地鐵開通為契機,重點做好以公共運輸為導向的開發。今年,寶龍商業綜合體交付使用,10條道路建成通車,科技城第二小學交付使用,人才公寓、藍領公寓主體結頂……產城融合,科技城內一片新景象。

  今年,青山湖科技城在城西科創大走廊全域未來社區規劃引領下,按照人本、生態、數位化建設要求,啟動編制臨安區部分未來社區行動計劃方案。2025年前將建成至少2個未來社區。青山湖地鐵站東側,還結合舊城改造、產業轉型升級,建造擁有人才公寓、眾創空間等配套在內的樓宇型都市工業未來社區——硬科技未來產業社區。

  不斷增強科技創新引擎動力,持續改善創新生態。接下來,青山湖科技城將努力打造「面向世界、引領未來、服務全國、帶動全省」創新策源地,彰顯打造「重要窗口」鮮明標誌的新擔當。

相關焦點

  • 這裡是幸福臨安!
    背倚老城、面向科技城,濱湖新城承東啟西,開闢出城市發展空間的新藍海,打造國際湖城新典範。濱湖新城整體鳥瞰效果圖(錦城望向科技城方向)濱湖新城、錦南新城、青山湖科技城,「三城」以不同功能定位掣畫著未來的城市藍圖。
  • 幸福杭州我發布——臨安篇
    「鳳凰」來栖 幸福在熱土上迸發 創新策源地建設的獨特風景 「硬科技」企業集群+青山湖科技城的雙重吸引力,讓越來越多的高層次人才選擇來到臨安,在青山湖科技城興業安家。
  • 臨安開通3條通勤快速公交專線 走快速路直達青山湖科技城
    從臨安城區到青山湖科技城的快速通勤公交專線來了!今天,記者從臨安公交了解到,下周二臨安公交將首次開通經過科技大道快速路的通勤專線,節省時間,方便從臨安城區及科技大道周邊居民前往青山湖科技城的上班族通勤。
  • 建設「重要窗口」杭州「第十區」的獨特風景如何打造
    提起臨安,不得不提青山湖科技城。它是臨安融杭橋頭堡,也是臨安產業發展最核心的部分。「新製造業計劃」,與青山湖科技城的定位不謀而合。7月3日,總投資380億元的輝能科技大陸區總部及全球產業基地項目在臨安籤約。
  • 杭州地鐵16號線投運 臨安健步邁向TOD時代
    從此,臨安「綠女」到武林商圈買買買,去西湖邊玩玩玩;杭城「紅男」到青山湖綠道刷個「半馬」,在湖邊就著夕陽微醺……都是「說走就走的旅行」。觀察全球衛星城市與主城區之間的「引力指數」,離主城區1小時左右車程的「衛星城」,是都市「漂一族」們最為青睞的「枕療」之地。
  • 我院一審公開宣判浙江杭州青山湖科技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
    我院一審公開宣判浙江杭州青山湖科技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部原副經理孫勇受賄一案 2020-11-26 14: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山湖土拍熱度不減!中天準地鐵盤限價2.68萬!
    >文末留言,送樓市地圖 電子版,發送【2019地圖】領取 (具體活動詳情見文末) 復工以來,杭州土地市場熱度不減,不少地塊出現高溢價、競自持成交現象,今日(4月16日),土拍的火熱場景再次在臨安青山湖科技城上演
  • 臨安境內6個站點探訪
    2018-06-07 08:33 | 杭州網杭臨城際鐵路,通常被稱為杭臨輕軌,是連接臨安和杭州中心城區的一條城際鐵路。這條輕軌把臨安老城區、濱湖新城、青山湖科技城、南湖新城、未來科技城等重要板塊串聯成線,是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連成有機整體的一條重要生命線。
  • 浙江臨安發放10萬張旅遊電子卡,遊客可線上領
    一星期前,杭州地鐵16號開啟首日運營,該線路讓臨安區跨入地鐵時代,極大地方便了人員往來,更為臨安全面融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將臨安主城區、青山湖科技城與未來科技城緊緊連接在一起,臨安因此被正式納入了杭州半小時生活圈,雙城生活夢想成真;2020年初,臨安還發布了串連起大明山風景區、湍口溫泉、昌化風之谷等旅遊景區的「活力浙西行」公交數字專線,給遊客提供「說走就走」的便捷化旅行體驗,發布多條直達景區的公交數字專線
  • 臨安望湖公園,青山湖綠道起點,夜晚風景平淡卻美好
    望湖公園在臨安區東,連著青山湖,是青山湖綠道的起點之一。從這裡沿著河道可以一直走到美麗的青山湖。不過,這只是一處普通的公園,所以常常被人忽視。臨安的河道很是有趣,都建了石壩,使得原本平靜的水面多了層次,也變得更加動人。若是再放上幾塊青石,就能變成大眾遊樂場了。不過這種設計也使得這裡最下遊變成了溼地,而不是一片青綠的河水。溼地有點不好的就是蚊蟲多。
  • 房價幾連跳,成交創新高!杭州庫存高地什麼時候被「掏空」了?
    但想不到的是,沒過多久,臨安新掛牌的青山湖科技城宅地,精裝限價調升至26880元/㎡,又過了沒多久,而今桃李湖濱地塊的精裝限價更是直奔3萬元/㎡。 幾連跳的價格,令不少人質疑,盤多供應量大的青山湖,能消化這麼高的價格嗎。
  • 臨安科技大道建設有序推進 主車道已全面通車
    2020-03-20 15:12 |青山湖科技城
  • 生態環境越來越好 臨安青山湖首次觀測記錄到成體白鶴
    12月1日上午,臨安青山湖管理局工作人員在巡查時發現並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白鶴3隻白鶴位於青山湖區域,兩隻為雄性,一隻為雌性。它們時而信步覓食,時而展翅飛翔,十分悠閒。據青山湖管理局資源保護科負責人介紹,在青山湖國家森林公園範圍內觀測到成體白鶴尚屬首次。白鶴,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水生環境變化的指示性動物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態、科研價值。
  • 浙江臨安:虎虎第十區「美好教育」鑄新才
    30億打造美好校園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美好教育首先要有美好校園。 青山之下,秀水湖邊,矽谷之畔,剛剛建成投用的青山湖科技城第二小學盡得山水與科技的共同滋養,散發著濃濃的科技風與現代感,別樣的美麗與靈動。
  • 杭州新媒體學院青山湖校區有挑戰和顛覆高等教育模式的大學
    1、學生科直接來我院招生辦公室現場報名;(杭州市臨安區青山湖科技城浙江攜職專修學院)辦學特色1、優秀的教育資源我校是省重點院校,學校一級辦學。十幾年來積累了豐富的教學辦學經驗,有著先進科學的教育理念。2、技能培養:我院在教學模式中,創新了「技能+雙學歷+學士學位相結合」的教育模式。理論聯繫實際,知識與技能並進,「一技多能,一專多證」,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並在重點學科專業試行選修課套餐制,滿足了學生學習的個性發展和多樣化發展的需求,對我院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重大的改革。
  • 天目創客·2020(第四屆)杭州市臨安區創新創業大賽決賽精彩閉幕!
    11月30日,由杭州市臨安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的第四屆"天目創客"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在省科技廳青山湖科技城舉行。 青山湖科技城共4個項目進入總決賽,其中兩個項目分別獲得二等獎和三等獎。
  • 臨安:爭取科技大道與文一西路連接 謀劃實施地鐵16號線綜合交通...
    每日商報訊 新一年,杭州第十區臨安有了什麼新計劃?在近日召開的臨安區委十四屆十次全體(擴大)會議上可以找到答案。新的一年,臨安區將重點抓好融杭發展、產業能級提升等八方面工作,持續發力推進「三化」、建設美麗幸福新臨安。其中,在融杭發展方面,臨安將突出交通先行。
  • 加大共建共治共享工作力度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重要策源地
    信息時報訊 (記者 吳瑕 通訊員 史偉宗) 昨日,廣州大學城校地共建共治共享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及省委十二屆十二次全會精神,聽取大學城校地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情況,部署下一步工作。市委書記張碩輔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溫國輝出席。市委副書記羅冀京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