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恐怖片具有非常強烈的地域特色。
每個國家和地區的恐怖片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套路。
正如那句簡單明了、一針見血的順口溜說的那樣。
國產恐怖片人嚇人,日韓恐怖片鬼嚇人,歐美恐怖片噁心人。
就在觀眾幾乎已經形成固化認知時,有一個國家的恐怖片開闢出了另一片天地。
沒錯,西班牙恐怖片。
——《孤堡驚情》。
故事的主人公蘿拉是個孤兒,從小在孤兒院長大。
影片開始便是她與小夥伴們玩「一二三,木頭人」的場景。
幾個孩子每天一起無憂無慮地玩耍,直到某天蘿拉被人領養。
一晃三十年過去了,蘿拉帶著丈夫和兒子重新回到了荒廢已久的孤兒院。
她決定重建這裡,幫助更多的孤兒。
可自從搬來以後,年僅7歲的兒子西蒙就開始表現出種種不對勁。
他常常在半夜驚醒,還幻想出了幾個不存在的小朋友,經常一個人對著空氣說話。
蘿拉和丈夫卡洛斯以為這是兒子由於孤獨耍出的小把戲,於是便帶著他去海灘散心。
結果一轉眼,西蒙不見了。
等到蘿拉找到時,他正在一個巖洞裡對著漆黑的巖洞深處自言自語。
他聲稱自己認識了一個名叫託馬斯的新朋友,還在回家時一路留下貝殼,說是希望朋友沿著貝殼找到自己。
面對兒子的怪異舉動,蘿拉起初沒怎麼當回事。
但當她第二天一早打開家門卻發現,門口真的堆著一摞貝殼。
與此同時,一個女社工來到了孤兒院。
她表示自己想要留在這裡工作,並拿出了一份關於西蒙的資料。
然而兩人的交談一點也不愉快,蘿拉當即將其趕出了家門。
原來,西蒙不是蘿拉和丈夫的親生兒子,是兩人領養的孩子,而且患有愛滋病。
她本以為趕走女社工、藏起資料就萬事大吉。
萬萬沒想到,第二天母子倆玩尋寶遊戲時,西蒙竟然找到了那份資料……
這部《孤堡驚情》,在2007年上映後可以說是名噪一時。
它的成功,直接讓導演胡安·安東尼奧·巴亞納拿到了好萊塢的「號碼牌」。
時至今日,國內外主流評分網站上依然保持著相對較高的分數。
國內豆瓣7.4分,國外IMDb7.4分、爛番茄新鮮度87%。
最重要的是,國內居然引進過這部電影。
雖然挨了幾刀,但作為一部恐怖片能夠被國內引進,已經相當不易了。
別問小嗨為什麼現在才知道,畢竟2010年我還是個不怎麼進影院的學生黨......
有人曾說,恐怖片市場就像是一座不斷在搭建、日益精緻的迷宮。
前人走的路越多,後人的路越少。
隨著觀眾的要求越來越高,製造驚喜也越來越難。
在這樣的情況下,西班牙恐怖片憑藉種種優勢和鮮明的特點自成一派,甚至已經成為了業界的標杆。
畫面冷冽精緻,演員顏值高、演技好,劇情反轉多、腦洞大。
最奇妙的是,一部電影往往能夠帶給我們多種感受。
看之前以為是愛情故事,看著看著卻背脊發涼。
看到一半以為是恐怖故事,看到最後卻感動到哭。
本片也是如此。
孤兒院裡究竟有沒有鬼?西蒙幻想出來的那幾個小夥伴是誰?女社工的行為為何如此怪異?
影片的前半段,對於這些疑問隻字未提。
後半段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鋪設了更多的疑問。
西蒙著急帶媽媽去看的「託馬斯的小屋」在什麼地方?走廊裡頭戴麻布面具的孩子是誰?莫名失蹤的西蒙又去了哪裡?
簡直看得人抓心撓肝有沒有。
這恰恰是本片的高明之處,扣人心弦、求而不得,方能產生極大的好奇和興趣。
隨著劇情的發展,真相逐漸浮出水面。
那個行事怪異的女社工,在大街上被車撞死。
警方調查後發現,她曾在蘿拉兒時居住的孤兒院裡工作過。
她還有一個因長相畸形整天戴著麻布頭套不敢以真面目示人的兒子——託馬斯。
當年,孤兒院的孩子們捉弄了託馬斯,將他帶到海邊的巖洞,搶走了他的頭套。
結果,不敢走出巖洞的他就這樣被漲潮的海水淹死在了裡面。
女社工將兒子的死遷怒於孤兒院裡的孩子們,於是毒害了所有孩子。
而蘿拉在那天剛好被領養,逃過了一劫。
知道了這一層設定,大部分疑問迎刃而解。
西蒙「幻想」出來的那幾個小夥伴,正是託馬斯和蘿拉兒時的幾個玩伴。
女社工以西蒙的身世作為威脅,則是害怕蘿拉發現她毒害孤兒的真相。
可失蹤的西蒙又去了哪裡呢?
自此,影片開始了第二層反轉。
經過一番折騰,蘿拉終於找到了兒子口中的「託馬斯的小屋」。
那是孤兒院儲藏室下面的一間密室。
然而她找到的,卻是一具頭戴麻布面具、已經乾癟的小孩屍體。
從西蒙失蹤到現在,已經過去了9個多月的時間。
9個月前,他想帶媽媽看看這間「託馬斯的小屋」,卻被忙於孤兒院重建儀式的母親打了一巴掌。
出於賭氣,他將母親鎖在衛生間裡,然後躲在密室裡等待著被發現。
不幸的是,母親擺放的金屬管,正好堵住了密室的出口。
蘿拉不知道有密室的存在,西蒙也沒辦法出來。
她晚上聽到的奇怪的聲音,其實就是西蒙的求救聲。
影片最後,得知真相的蘿拉抱著兒子的屍體走出密室,坐在窗前。
近乎崩潰的她服用了大量的安眠藥,永遠陪在了兒子和那些兒時玩伴的身邊。
結局一出,小嗨被虐得「體無完膚」。
我似乎明白了國內引進本片的理由。
沒錯,作為一部恐怖片,它顯然不能滿足我們的驚嚇需求。
可仔細想來,恐怖片就一定要嚇得觀眾吱哇亂叫嗎?
縱觀整個恐怖片的發展進程,還真不一定。
那些披著恐怖外衣,實際上講述了一個溫情故事的恐怖片,並不在少數。
而本片,直接將恐怖片變成了傷感溫情片。
讓人看完以後絲毫沒有緊張刺激感,取而代之的則是凝重的悲傷。
單純又有些小任性的兒子,因為一時衝動釀成悲劇的母親,兩者之間的情感被直接、精準地傳遞著。
足以令人為之動容。
也許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就是母親對於孩子的愛吧,連死亡也分不開。
這大概就是西班牙電影的魅力所在。
讓你惴惴不安地開始,一臉淚水地結束。
(本文由High電影原創,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