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喝奶茶的朋友可能發現了一個新變化,很多奶茶店家已經不再提供塑料吸管,轉而使用紙吸管或將杯蓋換成了自帶飲嘴的杯蓋。
有些商家儘管雖然仍在提供塑料吸管,但也同時有紙吸管提供,並建議消費者使用紙吸管。
變化的背後,是中國史無前例的禁塑決心。按照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的規定,塑料吸管的「大限」即將在今年年底前到來。
塑料吸管大限將至
據央視財經報導,2019年全國塑料製品累計產量8184萬噸,其中塑料吸管近3萬噸,約合460億根,人均每年使用吸管超30根。業內專家表示,塑料吸管的使用時間只有幾分鐘,但降解的時間可能長達500年。
據新華社報導,由於塑料吸管難以反覆利用,多數餐飲店不將它們歸入可回收廢棄物,因此塑料吸管的最終命運是落入垃圾填埋場或漂浮在海洋上。而進入水域的塑料吸管又經常會被海龜、海鳥、魚類等動物誤食。
早在2018年,英國、歐盟以及部分美國城市已經禁用塑料吸管。而根據今年相關部門發布的文件要求,中國也將在今年年底全面禁用塑料吸管。
根據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於今年初聯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這一規定被業內稱為「禁管令」。
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九部門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再次提出,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通知》明確了禁止範圍不包括牛奶、飲料等食品外包裝上自帶的塑料吸管。
替代塑料吸管面臨難題
據新華社報導,儘管可降解或可循環使用的吸管成為下階段行業市場的趨勢,但相較傳統一次性塑料吸管的低價優勢,替代產品進入主流市場仍面臨難題。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替代產品性價比仍較低。據了解,目前,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主要替代產品包括聚乳酸(PLA)、紙等材質製成的可降解吸管,竹木、不鏽鋼等材質製成的可循環使用吸管。PLA使用可再生植物資源提取出的原料加工而成,是一種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
這些產品目前的成本都顯著高於塑料吸管:1根塑料吸管約0.01元,1根紙吸管約0.03元,1根PLA吸管約0.05元。
「以快餐行業為例,吸管、餐具等用量巨大,全面替換餐具和吸管將大幅增加成本。」海南銀達國際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龍華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表示。
可降解產品成本居高不下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產業鏈配套尚不完善。浙江省發展改革委一級巡視員徐幸表示,由於替代產品目前尚處於產業發展前期階段,產業規模還不是很大,現在在研發、設備等環節成本較高。
消費者接受度仍不高
另一方面,由於紙吸管相較於塑料吸管在抗水性上存在天然的劣勢,以及國內消費者愛喝熱飲的習慣,普通消費者對於紙吸管的接受程度仍然不高。
有消費者表示:「紙吸管一咬就變形,放在熱飲裡一會兒就泡軟了,喝起來有一股紙味兒,感覺特別彆扭。」
北京的楊陽曾用紙吸管喝帶冰沙的飲料,結果攪拌時吸管差點散掉,「不得不一口氣全喝完,店員提醒說時間長了吸管就軟掉了」。
不少消費者表示,不太清楚禁止使用塑料吸管的規定,但如果有好用的替代品,也可以接受。「支持禁用塑料吸管,但要有好的替代產品,紙吸管的使用體驗太差了。」一些消費者表示。
福建省環保志願者協會副會長闞小冬說, 儘管新政策要求年底前停止使用塑料吸管,但目前市面上塑料吸管的使用仍較為普遍,原因之一就是更好的替代方案未出現。
與紙吸管在國內消費者中遇冷情況不同的是,在歐洲市場,替代塑料吸管的紙吸管佔到50%,PLA等生物降解吸管佔20%到30%,其餘為可循環利用吸管。
據河南商報報導,國外消費者因為極少飲用熱飲,紙質吸管更不容易泡軟,所以很受歡迎。
對於消費者最為在意的體驗感,一些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工藝的逐步提高,紙吸管在75至80攝氏度也不會軟化,但由於紙吸管沒有回彈性,對於喜歡咬吸管的消費者來說,使用體驗確實會打折扣。而使用感更接近於塑料吸管的PLA可降解吸管推廣的主要障礙還是在於高昂的成本。
禁管令下有人歡喜有人憂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塑料生產國與消費國,共有283萬家塑料製品相關企業,其中浙江省以43.7萬家位居第一。 今年二季度,相關企業註冊量達到23.4萬家,同比增長56%。
除了「大限將至」的吸管,新「限塑令」對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用塑大戶」的禁止、限制都進行了階段性的安排,塑料製品產業也必將經歷新一輪陣痛。
對於傳統的塑料生產企業來說,如何轉型升級,將是他們面臨的最大考驗。 而一些轉型較早的吸管生產企業,訂單量正在經歷爆發式增長。
福地竹葉有限公司董事長在接受河南商報採訪時表示,儘管PLA吸管造價較普通塑料吸管貴幾倍,但限塑令的實施迫在眉睫, 2021年一、二季度的訂單量接近飽和,供不應求,「國內需求量太大了,生產量遠遠不夠。」
據新華社報導,早在2005年就開始可降解吸管研發的浙江義烏市雙童日用品有限公司,自今年9月以來,已經接到價值1000多萬元的可降解吸管訂單。如今可降解吸管已佔到雙童吸管業務的70%左右,該公司董事長預計,今年可降解、可循環產品在公司年銷售額佔比還將再提高十個百分點。
「訂單量非常充裕,」雙童公司總經理李二橋在接受河南商報採訪時表示,「目前,整個生產線都在加班加點地生產各類可降解塑料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