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實施「十大育人體系」 本科畢業深造率高達8成

2021-01-11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訊  日前,中山大學輔導員隊伍建設工作會議在廣州校區南校園梁銶琚堂召開。在大會交流發言環節,該校海洋科學學院黨委書記陳省平交流分享相關經驗做法。據悉,作為教育部「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系,海洋科學學院構建本-碩-博一體化課程,實施「十大育人體系」,引入「微信教育」和「目標管理」等,打造立德樹人一體化模式。其中,該學院共培養畢業本科生548人,本科畢業深造率從五年前的44.3%上升到80.77%。

  據介紹,該學院實施的「十大育人體系」即為:課程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網絡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資助育人、組織育人。


  (一)構建本碩博一體化課程體系

  學院按一級學科培養本科生→二級學科培養碩士生→三級學科培養博士生的思路,構建海洋科學專業「本碩博一體化」課程體系,解決本科、碩士、博士課程之間的銜接問題。同時,嚴把教材質量關和政審關,編著出版海洋科學專業系列教材,目前已出版17部,正在編著中的有8部,預計最終將出版40餘部教材。

  在科研育人方面,學院實施本科生科研訓練計劃,本科三年級第2學期啟動導師制;四年級學生100%進入各教授科研團隊,參照研究生模式培養本科生。除此之外,支持導師圍繞學生科研興趣和自身科研項目組建本科-研究生聯合研究興趣組。截止至2019年7月,學院在校本科生中,大二(2017級)參與科研興趣小組及創新創業訓練學生102人,佔年級總人數(118人)的比例為86.4%,大三(2016級)參與科研興趣小組及創新創業訓練學生104人,佔年級總人數(117人)的比例為88.8%。

  在實踐育人方面,該學院已與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10多家單位共建教學實踐基地;聘任50多位行業專家、研發人員為兼職教授,通過講座、授課、實習、實踐等方式使學生近距離接觸行業前沿問題、關鍵技術難題;每年暑期開設《認識實習》《專業實習》《綜合實習》等野外實習課程,實驗實踐類課時佔比,從五年前的25.3%提高到40.3%。

  目前,學院共培養畢業本科生548人,本科生發表研究論文87篇。學院推動本科階段科研工作延伸到研究生階段成效顯著,本科畢業深造率從五年前的44.3%上升到80.77%。


  (二)實現育人全方位,「一個也不能少」

  為構建文化、網絡大環境,學院引入「微信教育」,及時發布海洋資訊和學院動態,暢通「學院-社會」、「學院-家庭」之間互動渠道。打造正能量充沛的學院官微,每天堅持推送3-5條微信,形成了海洋微課堂、海洋班風、海洋學子、兩學一做等精品欄目,單月推送文章數量已突破200條,單月閱讀量已突破5萬次,讓黨的聲音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

  記者還了解到,海洋科學學院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必修,面向所有學生講授。學院每年發布2次學業與體測情況報告,每學期組織3-4次學生幹部例會,每月開展1次宿舍檢查,摸查作息不正常、曠課、掛科、體測不合格等學生,通過團體輔導、個體約談等方式,分析、識別心理行為問題,給予潛在問題學生最需要的關愛、幫扶和支持,做到潤物細無聲。

  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海洋科學學院構建了「物質幫助→精神支持→發展推動」的資助育人方式。五年來,學院從未有一名學生因交不起學費失學,所有經困生100%獲得學位授予,100%升學或就業;2017-2018學年,經困生中45%獲得各類獎學金。全院本科生中,經困生僅佔15%,但經困生黨員佔比卻高達50%。


  (三)實現黨建引領下的黨團班一體化

  為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不斷提高師生思想政治素質,學院黨委把支部建在二級學科上,實現黨建與學科的有機融合;每年組織1-2次紅色專題教育培訓活動,每年開展1次「兩優一先」評優表彰活動,組織力不斷增強。

  三年多來,學院官網和官微推送「優秀學子」系列稿件420多篇、「兩學一做」系列560多篇稿件;不斷樹立「學」的典型 和「做」的楷模,彰顯組織育人實效。編印了《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建章立制》《廉政風險防控》《講黨課》《學思踐悟》等6部黨建系列出版物。學院黨委先後於2016年、2019年獲評「中山大學先進黨委」。

  學院以學生為中心,本科生實施黨支部指導下的團班一體化,以團支部為主導,班委會為主要執行機構,建設班集體;研究生按二級學科設置師-生黨支部,實現黨團一體化,以黨支部為主導,團支部為主要執行機構,推動導師-研究生互動。

  記者了解到,該學院共建立了9個黨支部、30個團支部、16個班委會,通過黨團班一體化,推動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五年來,學院師生意識形態事件零發生,師德失範和學術不端行為零發生,師生引發輿情事件零發生,實驗室重大安全事故零發生,師生非正常身亡事件零發生,教師教學事故零發生,學生考試作弊行為零發生。

中國教育在線 林劍 通訊員 廖喜揚 


相關焦點

  • 電子科技大學這個學院自製「晶片」當畢業禮物,真牛!
    最近,即將畢業的電子科技大學示範性微電子學院首屆本科生在學院辦公室領取畢業證和學位證的時候發現,除了學歷和學位證書,學院還精心為每位同學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一個嵌入了一枚2.8mm*2.8mm晶片的鑰匙扣。自製晶片當禮物畢業禮物裡的晶片都是同學們在特色實驗課程「一條龍IC綜合實驗」流片後做出的成品,更是同學們在集成電路職業生涯道路上設計的第一顆晶片。
  • 安順學院:實施「八大行動計劃」 完善「八大支撐體系」
    日前,在中國共產黨安順學院第二次代表大會上,該校確定了未來5年的重點工作:實施「八大行動計劃」,完善「八大支撐體系」。建立以「任務績效」為核心的考評體系和以「正向激勵」為導向、「優績優酬」為原則的績效分配體系,充分調動教職工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實施質量提升行動計劃,完善高質量育人支撐體系堅持質量立校戰略,牢固樹立人才培養中心地位,秉持教育之初心使命,扎紮實實把精力用在人才培養上。
  • 山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強化實踐育人體系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原標題:山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強化實踐育人體系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是高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深化發展素質教育、提升育人質量的必然要求。近年來我國高等院校實踐育人工作取得了較大發展,但由於實踐育人體系構建較晚,一些高校還存在重知識講授輕實踐應用,尤其是作為設計類專業,學生普遍缺乏實踐機會、創新能力不足。
  • 惠州學院今年本科計劃招生5610人
    7月28日,惠州新聞發布廳舉辦惠州學院2020年普通高考招生專場新聞發布會,向媒體通報了學院整體辦學情況、人才培養特色與成效和2020年招生計劃。此次發布會由惠州學院黨委副書記羅川山主持,副校長鄭文介紹惠州學院辦學及招生情況,教務處處長張敏、學生處處長胡萍分別就公費定向培養專項招生計劃、志願填報、畢業生就業情況、產業人才培養、資助育人體系等答記者問。
  • 山東大學:堅守為國育賢初心, 辦好一流本科教育
    「目前,歷史學院入選『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入選全國首批重點馬院,首設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這些都為鑄魂育人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山東大學本科生院院長、本科招辦主任劉傳勇介紹,通過重心下移,落實學院育人主體地位,進一步夯實學院工作基礎,通過試點學院建設總結經驗,努力開創育人工作新局面。
  • 探訪山東大學本科教育:以培養「最優秀的本科生」為己任
    「目前,歷史學院入選『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入選全國首批重點馬院,首設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這些都為鑄魂育人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山東大學本科生院院長、本科招辦主任劉傳勇介紹,通過重心下移,落實學院育人主體地位,進一步夯實學院工作基礎,通過試點學院建設總結經驗,努力開創育人工作新局面。
  • 報考海洋學院,將來都能幹什麼?來看看這所985高校的解答
    面對海洋技術專業、海洋科學專業等海洋學科,不少考生提出疑問,海洋專業都學什麼,將來畢業要做什麼呢?7月29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向天津大學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進行了諮詢,想知道的考生一起來看看吧。【學院簡介】天津大學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海洋學院」)成立於2014年4月。天津大學致力於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的社會主義大學。
  • 醫學部2020屆臨床醫學專業深造率超八成
    新聞網訊 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錄取工作中,醫學部臨床醫學專業387人中有312人獲得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深造率達80.62%,創歷史新高。其中「雙一流」大學104人,佔總錄取人數的1/3,錄取院校分別為:北京協和醫學院9人,北京大學21人,首都醫科大學16人,上海復旦大學7人,上海交通大學6人,中山大學1人,中南大學1人,山東大學43人,浙江大學1人。
  • 惠州學院2020年本科計劃招生5610人
    此次發布會由惠州學院黨委副書記羅川山主持,其中副校長鄭文介紹了惠州學院辦學及招生情況,教務處處長張敏、學生處處長胡萍分別公布了公費定向培養專項招生計劃、志願填報、畢業生就業、產業人才培養、資助育人體系等情況。
  • 復旦大學如何開展「一流本科教育」?聚焦內涵發展,擦亮本科品牌!
    打通課堂、書院、科研與創新創業、社會實踐、海外遊學、網絡育人的六度育人空間,育人與育才統一,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聯動,建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培養體系和評價體系,形成三全育人的大格局。復旦人一直在努力。歷史學類、社會科學試驗班、經濟學類、數學類、自然科學試驗班、技術科學試驗班、工科試驗班相關專業和部分工科專業在2019年9月加入了試點實施「2+X」本科培養體系的行列。「2+X本科培養體系就是要為學生創造更加豐富多元的學習機會和發展渠道。」
  • 海洋學院黨總支:心系海洋行致遠,奮楫揚帆逐浪高
    學院確立「小而精」的拔尖人才培養目標,為學生提供與國際接軌、科學與技術交叉融合的本碩博貫通課程體系;實施全員學術導師制,結合學生專業興趣雙向選配學術導師;注重實踐能力培養,設計了螺旋上升式科研訓練路徑,全過程參與科研訓練、實習和國際大洋科考。
  • 這個海洋科學類專業,不搞科研或考公務員,就業有點難
    地球是一個水球,海洋面積佔地表面積的70.8%,地球上的生物約有80%在海洋裡生活。探索浩瀚神秘的蔚藍海洋世界一直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理想。探秘海洋世界就牽扯到一門專業,她就是海洋科學。海洋科學,簡單地來說,她是一門研究海洋的自然現象、性質及其變化規律,以及與開發利用海洋有關的知識體系。海洋科學是地球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它與物理學、生物學、地理學、化學、大氣科學、水文科學等學科密切相關。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體系,海洋科學的研究領域非常廣泛,主要內容包含海洋中的物理、化學、生物和地質過程的基礎研究,還包括面向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海上軍事活動等應用研究。
  • 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系列:2019屆本科畢業生深造率排名
    排名對象為中國1200多所本科層次的高校,本榜單展示了本科畢業生總深造率前兩百強的學校。本科畢業生總深造率前50榜單:哪些高校畢業生大多繼續紮根國內?在這樣的條件下仍達到超半數的國內深造人數,可見學校濃厚的治學氛圍。這些高校幾乎全員留學西交利物浦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北師大-香港浸會聯合國際學院出國(境)留學率居於前三甲,出國境深造率分別為86.5%、82.5%和72.8%,遙遙領先於其他高校。
  • 權威發布|山大新增四個新興本科專業 進入探索構築「四新」教育新...
    中國教育在線訊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山東大學共獲批增設4個新興本科專業。此次獲批新增的4個專業包括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土木、水利與海洋工程,智能醫學工程以及供應鏈管理。
  • 安徽師範大學「2344育人體系」助力貧困學子騰飛
    據項家春介紹,所謂的「2344」資助育人質量體系,即通過「兩個機制」「三個精準」「四暖工程」「四成模式」,實現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由他助到自助的轉變,在潤物細無聲中,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插上騰飛的翅膀。
  • 北京大學信科學院2018屆畢業生就業去向報告:本科深造率81%
    一、概況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2018屆畢業生644人,男女比例4:1。——本科生:298人。計算機169人,電子信息49人,智能43人,微電子33人,通信3人,信息與計算1人。——碩士:236人。人數較多的專業:計算機軟體與理論(54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43)、計算機應用技術(32)、微電子(24)、通信與信息科學(24)。——博士:110人。人數較多的專業:計算機軟體與理論(18人)、微電子(17)、通信與信息科學(17)、物理電子學(14)、計算機科學與技術(10)。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肖海鵬教授臨床醫學教師團隊先進事跡材料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肖海鵬教授臨床醫學教師團隊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秉承中山大學「德才兼備,領袖氣質,家國情懷」 的人才培養目標和 「醫病醫身醫心,救人救國救世」的醫院醫訓,注重師德師風建設,以勝任力為導向,突出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借鑑國際經驗,及時將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學,培養能夠為祖國醫學事業獻身的醫學精英人才,實現全程、全方位育人;服務社會,不僅聚焦國家重大戰略,積極承擔國家重點科研
  • 青島濱海學院
    青島濱海學院始建於1992年,2005年升格為山東省首批民辦本科高校,2009年具備學士學位授予權,2017年獲批成為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培育建設單位。學校設立文理基礎學院、大專文理基礎學院、商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國際合作學院、建築工程學院、酒店管理學院、教育學部、醫學院、藝術傳媒學院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部等教學單位。
  • 就業大數據:清華大學2019屆本科畢業生超八成去深造,學霸真厲害
    1999年,與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合併成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2012年,原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併入,成為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學校先後通過「211工程」「985工程」,開展「雙一流」建設。由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學位中心)組織的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清華大學共有54個學科參評,評估結果為A類的學科有3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