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冰的書裡面摻著六兩故事會加二兩心靈雞湯最後再撒上二兩漫不經心的文藝金句。經過九九八十一天的精心熬製,終於熬出一鍋遠遠看著還過得去,就是嘗一口不得勁甚至還會直犯噁心的大雜燴。
只要隨手上網一搜,我們會發現「年少輕狂的時候喜歡看大冰,現在幡然醒悟,真想痛罵以前的自己」。「大冰又出新書了,怎麼著,他是知道我家沒有墊桌子腳的了嗎?」「誰以後惹我,我就給他送一套大冰全集」之類的話語鋪天蓋地。
確實大冰的書當故事會或者廁所讀物讀一讀還可以,但你要非得說他的作品裡面多有的文學深度或者更有甚者,你拜服於他的文筆,把他的故事奉為圭臬。那麼我只能說,放棄治療吧,別治了。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這樣一句幾年前流行的網絡用語:生活不止遠方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因大冰的作品多以遠方,旅行,豔遇,風花雪月為主題,竟一時引得無數人嚷嚷著要去西藏洗滌心靈或去麗江來一場浪漫的豔遇。
真想搖搖這些人的肩膀,看看他們腦子裡是不是全是水。說你天真爛漫吧,你又不是,缺心眼還差不多。
看過美劇權力的遊戲都知道龍母有一長串外號,在此不多贅述。很多討厭大冰的人是因為大冰喜歡弄自己十項全能的「人設」,什麼黃金左臉,野生說書人,主持人,民謠歌手……
網上有一個段子挺逗的,話說大冰有一次在外旅行,天黑了要找地方投宿,別人問你是誰呀,他就報出了自己一長串的名號。於是人回答,地方小,住不了那麼多人。逗死了。
我有故事,你有酒嗎?這種濃濃的午夜扭捏作態,嬌柔做作般賣弄的行文風格實在讓人忍不住吐槽。有人說這個時代,無論什麼食物只要提及多了,就會被厭棄。但是像大冰這種批量論斤賣的,一個模板可以寫出好幾本的,就算提的次數少,也該被摒棄哈。
前面我們已經提到過,有的人是純粹不欣賞大冰的作品,還有的人是覺得他的做人不太行,剩下還有不少的不接受大冰作家身份的人是何許人也呢?其實,他們都同屬一類,跟風黑。
網際網路的發展使得世界越來越扁平化人們能夠接收許多信息,大大開闊了眼界和視野。但也有些人上網上著上著,年紀輕輕就更年期發作或者神經錯亂了。不僅不聰明,還偏偏心眼兒壞。
看見別人生活過得好,自己不上去吐兩口口水,感覺他日子就過不下去。這種人呢,就兩個字,可悲。你若是真不喜歡大冰,也能道出個一二三四也沒啥,不過因為別人不喜歡你就要生怕吃虧似的裝作不喜歡。送給你兩個字:可悲。
年輕人最好離文藝和文青遠一點,生活的本來面目是油鹽醬醋茶,不是風花雪月。大冰書裡的人物和朋友沒幾個財務自由的,換句話說大多數都還在人生路上迷茫,有幾個最後不也是結婚生子變成普通人,之前的瀟灑唯一的收穫就是酒後笑談,最後說一句大冰的書很好,但是年輕人還是離遠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