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年前,即1860年12月29日,世界上第一艘鐵甲風帆蒸汽戰列艦「勇士(Warrior)」號在布萊克韋爾下水。
當時該艦的正式名稱為「船旁列炮鐵甲艦(Broadsideironclads)」,「勇士」號水線長115.9米,全長128米,寬17.8米,吃水8.2米,標準排水量6109噸,滿載排水量9284噸,是當時世界最大、最強的戰艦。這是匈牙利畫家拉多·賈沃(RadoJavor)的幻想作品,英國「勇士」號正在參加南北戰爭,幫助南方邦聯與北方聯邦「莫尼特(Monitor)」號鐵甲艦作戰。
事實上,「勇士」號從未參加過實戰。這是「勇士」號的三維計算機模型,其尺寸和噸位均超過當時所有的戰艦,蒸汽發動機功率為5270馬力。服役時配備28門68磅(203mm)滑膛前裝炮,10門110磅(178mm)阿姆斯特朗線膛後裝炮,4門40磅(127mm)阿姆斯特朗線膛後裝炮,船員705人。
「勇士」號的原始設計圖,可以看到外觀上依舊是19世紀上半葉的經典護衛艦船型,只有內部採用的蒸汽機表明它採用了劃時代的新技術。
外觀上,最大的差異就是艦體舯部靠前的位置有兩根煙囪,由於當時蒸汽機還不成熟,所以保留了桅杆和風帆。
左為「勇士」號原始圖紙,右為按照圖紙復原的「勇士」號船體模型。帶有艦炮的甲板外側有鐵製裝甲板包裹在木製船體上,提供額外保護。這也是「勇士」號船旁列炮鐵甲艦名稱的由來。
「勇士」號的布局圖,左上角展示了裝甲部分的布局,裝甲覆蓋了上甲板和下甲板之間的艦體中央部分。
1875年,「勇士」號轉入預備役,1883年除籍,此後曾被用作倉庫船和供應船等。1968年,愛丁堡公爵主持召開會議,討論了保存該艦的可能性。此後,保護工作被提上了議事日程。經過長達8年的修復工作,這艘世界上最老的鐵甲艦於1987年恢復原貌,成為一座博物館在樸茨茅斯向公眾開放。
「勇士」號還保留了「帆船設計」的遺產——配備大量窗戶的華麗艦艉。
「勇士」號一項重要的修復工作就是巨大的艦艏雕像,這是該艦為數不多的大型木製部件之一,該艦的桅杆和艦艏斜桅已經是鋼鐵製造的。
110磅阿姆斯特朗線膛大炮。
火炮甲板上的68磅滑膛前裝炮,這裡也是水兵的住艙。
上層甲板多人操縱的巨大舵輪,這是日常航行時使用的。
火炮甲板上的舵輪,這裡有裝甲保護,作戰時水兵會在這裡操縱軍艦。
艦長室,儘管內部陳設並不豪華,但空間巨大。
一名軍官的住艙內有一門68磅炮,這在當時軍艦上是很常見的情況。
艦上的武器架固定了轉輪手槍和軍刀,隨時準備接舷戰。
不同用途的鍋爐,左側是「勇士」號的動力鍋爐,當然服役時肯定非常髒;右側是廚房的爐灶。
左側是帶擠水輥的洗衣機,「勇士」號也是第一艘配備這種洗衣機的軍艦,右側是浴缸,不過真正能享用它們的都是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