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已經進入倒計時,日前世界田徑官網更新了2020年世界馬拉松賽事成績數據,中國大陸地區男子跑進2小時20分大關的人數達到了70人,跑進2小時30分的也達到了141人。
由於世界田徑僅統計世界田徑認證賽事數據,非認證賽事創造的成績不在討論之內。在2020年疫情大背景下,取得持續的突破,正說明國內馬拉松項目的發展,終於找對了方向。
(圖片來源▲彭建華)
這些成績,絕大部分是最後一個季度的賽事中創造,或許是賽事停擺期間,運動員們有更多的周期進行系統訓練。這在大眾選手的普遍PB中也有所體現——只要沒有放棄訓練,進步是自然而然的。
(圖片來源▲廈門環東半程馬拉松)
國內跑進2小時20分的人數,2017年是7人,在這之前5年,基本上是這種低迷的狀態。最近三年來,從17人,到34人,再到今年的70人,幾乎是翻番增長,絕對實力水平的大幅提升令人欣喜。
(圖片來源▲馬拉松助手)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70位精英選手的平均年齡,僅為24歲,可以說是一批未來可期的後生們。而日本2020年跑進2小時20分的精英群體達到177人,基數更大,但平均年齡則達到了29歲。從提升潛力來看,未來五年,我們有繼續追趕的實力。
2020年日本國內跑進2小時30分的人數為330人,較2019年的最高峰461人有了明顯的下降,這和今年疫情形勢下,日本縮減、取消賽事,僅舉辦精英賽有關,但破2小時20分的精英較去年仍有增長。
上周,在福州馬拉松終點前500米絕殺管油勝的尹順金,讓跑圈紛紛感嘆這位1985年出生的老將,寶刀未老。殊不知,尹順金也是和川內優輝同於2009年出道的選手。
2009年-2013年,尹順金一直活躍在國內馬拉松賽場,甚至一度創造國內年度第一。2014到2018年,他沉寂5年,在去年再度復出,今年他不僅找回狀態,而且越戰越勇。
(圖片來源▲馬拉松助手)
9月26日多倫馬拉松,2:19:43,第四;
10月18日太原馬拉松,2:18:37,第五;
11月1日無錫馬拉松,2:18:06,第三;
11月8日西安馬拉松,2:17:54,第二;
11月29日南京馬拉松,2:13:53,第十九;
12月13日廣州馬拉松,2:21:14,第八;
12月20日福州馬拉松,2:14:58,冠軍!
如果說,川內優輝連續11年在賽場拼搏是個人情懷,尹順金的再度重啟,則是國內馬拉松良性氛圍的結果。讓更多的優秀運動員,願意維持自己的運動壽命,而這種成功,是現象級的。
最近十年,國內馬拉松的發展有著很大的起伏,後五年大眾馬拉松賽事井噴式發展,這一運動才開始由體制化向市場化邁進。
(圖片來源▲2019中國馬拉松大數據分析報告)
相較日本,我們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從2010年到2019年間,跑進2小時20分的人數佔跑進2小時30分的人數之比,維持在1:2.7左右。
(2010-2019年,日本精英選手成績分布,馬拉松助手)
在馬拉松運動普及開展更好的日本,不妨認為這是一個較客觀的規律。也就是彼國,每有1名運動員闖進220大關,同時就有另外2人跑進2小時30分。對於我們堅定開展大眾馬拉松,提升馬拉松人口數量,也是一個啟示。
(圖片來源▲2020南京馬拉松)
當前,越來越濃厚的賽事氛圍下,國內馬拉松運動開展的潛能仍在釋放,即將到來的2021年,各個成績水平的跑者必將越來越多,也期待量變引燃中國馬拉松的質變的一刻。這個煥發活力的體育項目,需要每一位跑者的堅持。
(素材來源:馬拉松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