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萬噸颱風級核潛艇:魔改成水下航母,帶戰鬥機的腦洞太大

2020-12-17 ALEX俊赫

【話說軍世】前蘇聯建造的颱風級核潛艇,其水下最大排水量可以達到4.6萬噸,這個噸位已經比大多數兩棲攻擊艦要大,接近了中型航空母艦,法國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滿載也不過4.25萬噸,近日,有將颱風級魔改成水下航母的模型,引起不小熱議。

四萬噸颱風級核潛艇:魔改成水下航母,帶戰鬥機的腦洞太大

颱風級核潛艇長172.8米,寬23.3米,在潛艇中是絕對的龐然大物,目前俄羅斯海軍已經退役多艘颱風級,其任務也由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接替,不過對於這種核巨獸就這樣放棄了,總會讓不少人感覺可惜,飲食開始腦洞大開,將其「魔改」成水下航母。

魔改後,這艘颱風級背上了巨大的甲板,用於起降蘇-33艦載戰鬥機,而機庫同樣位於艦體內部,而甲板上還可以看到攔阻索,艦體前方還有一座類似於卡什坦的近防系統用於防空,這座防空系統還有艙蓋,以保證其在水下航行時不必直接「泡水」。

不過,實際上,這樣的魔改目前而言只能出現在模型中,而並不會出現在實際的改裝計劃或者是俄軍序列中,主要問題出在其改裝效果和實際作戰能力上:

1、改裝效果有限,抑制噪音和機動力大幅下降

這裡且不說改裝後甲板上攔阻索等裝備會不會進水,或者是影響潛艇下潛深度的問題,即便改裝成功,潛艇「背負」上如此絕大的甲板,僅僅水下的問題,就足以讓其被對方發現的概率大增。

俄軍潛艇的水下噪音抑制率高於美軍同代潛艇,最新的北風之神級鋪設了大量的消聲瓦才將噪音控制在110分貝左右,而颱風級這樣改裝的話,這座巨大的甲板在水下產生的噪音足以讓之前努力白費,在對方的聲吶上將變成顯眼的目標,偷偷穿越海洋的想法也變得不切實際。

另外,二戰後的現代潛艇,艇身基本都是水滴流線型,基本與美軍在二戰後建造的大青花魚號試驗型潛艇異曲同工,這樣做的艇身流線,是美軍在大量數據終結後,研發出的水下高速航行阻力最小的艇身,而如果改裝甲板,將大量增加溼表面積,進一步加大航行阻力,即便是核動力潛艇,改裝後的颱風級依舊會因此機動力大幅下降。

2、戰機數量不夠,作戰能力不足,潛艇隱蔽優勢蕩然無存

其實在二戰中,就有水下航母的建造,那就是日本的伊400級潛艇,可以帶3架強擊機,不過在二戰結束時,美軍俘獲了這型潛艇後發現,其作戰效率比較低,性加比不高而放棄。

而如果將颱風級改裝水下航母也是一個道理,首先是載機數量有限,颱風級排水量雖然巨大,但是作為潛艇,尤其是需要加裝機庫的話,載機數量就會變得很有限了,尤其是雙殼體設計,會進一步限制內部空間。

而攜帶數量較少的戰鬥機跑到遠離本土的對方海岸附近,即便可以逃脫對方的反潛系統,自身攜帶的戰機數量也不足以在防空系統密集的地域有多大作為,何況戰機攜帶飛彈的威力相對有限,產生的攻擊效果可能並不理想。

而且這樣做的前提還有一個就是不要遇到對方的海軍艦艇,因為單打獨鬥的遠航,不論是上浮之後操作艦載機的時間和效率,還是面對艦體攻擊時的反擊能力,都遠不如正規的航母戰鬥群,甚至是以兩棲攻擊艦為核心的戰鬥群。

而如果這樣做,潛艇改裝的水下航母需要在水面停留相當長的時間,尤其是與水面發射戰略飛彈或者是巡航飛彈的潛艇相比,停留在水面上的時間會是數十倍,這對於身處對方海域的潛艇而言,不僅原本潛艇隱蔽的優勢無從談起,起飛戰鬥和等待戰機的這段時間中,基本就已經暴露了自己的位置。

相關焦點

  • 全世界最大的核潛艇:排水量堪比航母,北約代號「颱風」級
    在二戰時期,潛艇就暴露出續航能力差以及水下航速低的問題,其實從本質上說就是動力問題得不到完美的解決。而要想判斷一個國家的海軍實力如何,首先要看他們是否擁有航母,其次就要看是否擁有核潛艇了。這樣火力猛、速度快同時還具有優秀的隱身性能的核潛艇自然是很多國家都渴望的,但是由於技術問題,目前世界上只有印度和五個常任理事國擁有,而真正能夠建造的只有五個常任理事國。
  • 世界最大核潛艇,排水量超航母,能帶200枚核彈頭,全球只有一艘
    颱風級核潛艇長約172米,寬23米,可能你們對這個「大」還沒有概念,但是如果說它的長度快趕上航母了呢?泰國的差克裡·納呂貝特號航母的長度才182.6米,除此之外,颱風級核潛艇排水量達到了4.6噸,更是比一些中小型航母的排水量還多。
  • 俄羅斯將打造全球最大核潛艇,噸位是美國航母2倍,可惜不務正業
    我們常常說:「噸位就是戰鬥力」,航母的噸位越大,往往可搭載的艦載機數量就越多,戰鬥力自然而然也更強。潛艇也是一樣的道理,目前全世界噸位最大的潛艇是颱風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它是典型的冷戰時期的產物,由紅寶石設計局設計完成,長達170多米,水上排水量為23200噸,水下排水量是48000噸,相當於一艘輕型航母,被人們稱為「深海鋼鐵巨獸」。
  • 俄新一代航母殺手亞森級攻擊核潛艇性能解讀
    該級核潛艇作為俄羅斯海軍自蘇聯解體後自行研製的第一種攻擊型核潛艇,由於性能先進且裝備有多種威力強大的飛彈,被稱為俄海軍新一代「航母殺手」。那麼,亞森級核潛艇是一種什麼樣的核潛艇,其性能如何,又擁有什麼樣的戰鬥力呢?
  • 比航母還強!全世界最厲害的核潛艇,一次就可發射出200枚核彈頭
    但儘管美國的這款俄亥俄級核潛艇的各方面性能都很完善,但這並不是全球當之無愧的頭號核潛艇,能夠成為世界之最的,唯有前蘇聯曾經研製的一款名為颱風級的核潛艇,只有它才稱得上全球最邪惡的武器,一次發出的核彈頭可高達200枚,就算是放眼全球也是無人能及的 ,幾乎是頃刻間就可以滅掉一座城,如此剽悍的威力就連航母都只能望其項背。
  • 第19艘維吉尼亞級核潛艇服役,本月交付2艘,美國海軍的水下重器
    雖然美國的航母戰力大為折損,但需要看到的是,他們的水下戰力還在快速上升,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今年4月以來,美國兩大核潛艇造船廠向美國海軍交付了第18和第19艘「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這將是一種火力非常強大的巡航飛彈核潛艇(SSGN),它艇體加長了25米,以容納4個直徑更大的維吉尼亞有效載荷模塊(VPM)多功能垂髮,容納多達40枚(每個8發)「戰斧」,對陸打擊能力增加了3倍之多,其水下排水量將從7800噸增至10000噸以上,超過了3艘冷戰末期建造的「海狼」級。
  • 2.4萬噸核潛艇被重啟!已封存整整23年,號稱可摧毀整個航母編隊
    由於經費的短缺,俄羅斯海軍想要在大型水面艦艇上抗衡世界第一海軍已經很難實現,因此近些年來,俄海軍集中有限的資源大力發展水下威懾力。西方國家的巡航飛彈核潛艇主要裝配巡航飛彈,可以進行戰術打擊或二次核反擊,而俄海軍的巡航飛彈核潛艇則更加注重反艦能力,裝備大量的反艦飛彈,以攻擊水面艦艇為主要任務。所以對於缺乏大型水面艦艇的俄海軍來說,巡航飛彈核潛艇有著更多的實際意義,是對抗航母等艦艇的利器。
  • 最大核潛艇:排水量比肩航母,一次可齊射300多枚核彈頭
    因此,不少帶著傳奇色彩的武器裝備都是在這個時期內出現的,例如那枚總重量為27噸的「沙皇」氫彈 。而今天我們要講的這艘核潛艇,也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核潛艇,它同樣誕生於美蘇冷戰時期,由前蘇聯研製,排水量達到了46000噸,比很多國家的小型航母噸位還高,而且火力強大,一次性可以射出300枚以上的核彈頭,威力驚人。
  • 史上最大核潛艇,噸位堪比戰列艦,為何服役不到12年就退役?
    事實上,颱風級是人類製造過的最大的潛艇,水下排水量高達48,000噸。它的排水量幾乎是俄亥俄級核潛艇的2.5倍,這甚至超過了衣阿華號戰列艦的標準排水量(47,825噸)。 蘇聯速度的奇蹟 要知道,颱風級的建造工程放在當時簡直就是一個奇蹟。颱風級採用了罕見的雙殼構型,甚至一度讓美國人以為颱風級的兩個殼體是用奧斯卡級船體拼出來的。
  • 世界上最大潛艇俄羅斯「颱風級」戰略核潛艇有多大?看完你就知道
    近日在網絡上出現了一段視頻,這個視頻是一艘巨大的俄制基洛級潛艇居然開上了高速公路。看到這個視頻的小夥伴都稱,這個潛艇真大,像一座小山一樣。但是實際上基洛級潛艇還真不算大。今天小編就講一講世界上最大的潛艇—「颱風級」戰略核潛艇。它有多大呢?
  • 俄研製全球首艘水下核航母,一艘可摧毀半個北美,載1200萬噸氫彈
    據俄羅斯媒體最新報導稱,俄羅斯海軍正在傾力打造一艘全新的核潛艇,它的名字相信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叫「貝爾哥羅德」號,是一艘水下超級核潛艇。俄羅斯之前也是雪藏這款武器,如今已經快建成了,所以開始對外公布相關細節。
  • 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強悍的水下打擊平臺
    維吉尼亞級,是美海軍最新的攻擊型核潛艇,自首艇2004年10月23日服役以來,已經有16艘在軍中服役,由於性能優異,美海軍還在繼續開建,計劃打算服役30艘,成為全球規模最為龐大的同一型號攻擊型核潛艇。據網絡上搜索到的參數,艇長114.91米,寬10.36米,水下排水量7925噸,水下自持力90天,維吉尼亞級水下的極限深潛高達500米,最大航速可達34節,比現役海軍驅逐艦的航速都要高。此外,加上維吉尼亞級的靜音性能好,在複雜的海洋洋流背景噪音的掩蓋下,水聲探測設備很難探測到大潛深、低航速隱蔽接敵的維吉尼亞級。
  • 蘇聯「水下航母」的嘗試:曾設計出排水量近6000噸的水下登陸艇
    目前,海上最大最強的飛機起降基地就是航母。有人會問:航母只是水上的船根本無隱蔽可言,如果航母在水下航行,到達地點後再起飛飛機豈不更隱蔽? 這個想法早在幾十年前就有工程師想到了,並付諸於行動,其代表作就是製造於二戰末期的水下航母——伊400重型潛艇。
  • 航行時間達兩年半,繞地球四周多,俄亥俄級核潛艇完成歷史性壯舉
    現代潛艇最大的就是前蘇聯製造的颱風級核潛艇,其排水量與一艘小型航母相當,高度可達十層樓高,是世界上最大的核動力潛艇。巨大的颱風級核潛艇但是最大並不代表足夠好,在與颱風幾乎一前一後製造出來的俄亥俄級核潛艇才是代表了當時核潛艇製造的最高水平。而就在最近,美國的俄亥俄級核潛艇又創出了歷史性的壯舉。
  • 法「梭魚」級核潛艇交付 多技術細節鎖定未來「藍水」作戰
    那麼,「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真實實力到底如何?首先,與美國、俄羅斯以及英國等大國的攻擊型核潛艇相比,「梭魚」級核潛艇的體型中等,艇長99.5米,寬8.8米,水下排水量約5300噸。從外媒報導的內容看,「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的綜合作戰性能十分可觀,它大量採用了「凱旋」級戰略核潛艇和「鮋魚」級常規動力潛艇的先進成熟技術,艇體融合了鯨型和水滴型兩種設計,靜音效果十分突出。
  • 印度軍方內部分裂:核潛艇派和航母派,誰將佔上風?
    拉瓦特將軍解釋說,第三艘航母除了造價成本外,還具有隱性成本,這意味著要負擔2500多名機組人員及其薪水,購買戰鬥機(每架成本超過100億盧比)並為該航母配套購買驅逐艦護航。這樣算下來,一艘航母造價按英國標準算,假設40億美元,配套護航艦艇百億也打不住。
  • 核潛艇將更換艇艏:5萬噸戰列艦也換過,還創造了「戰列艦之最」
    【話說軍世】最近一年中,各國海軍中都發生了不少的鬧心事兒,美國海軍燒了重要的兩棲攻擊艦和新航母,其中兩棲攻擊艦連修的必要都沒有了,直接報廢,而法國海軍則燒了重要的核潛艇,都是重要的大型海軍裝備,不過法國核潛艇最近準備「手術」,以便可以繼續服役。
  • 又一國家野心藏不住了,高調開建4000噸核潛艇,這次已不是日本
    在這個時候,又一國家的野心藏不住了,高調表示將開建4000噸級核潛艇,而這次不再是日本。這個國家就是韓國,和日本一樣都是亞洲境內經濟比較靠前、科技比較發達的國家。就在前段時間,日本將該國手中的出雲號攻擊艦,打造成了可以搭載f35b垂直起降戰鬥機的輕型航母。
  • 除了航母和核潛艇之外,就是補給艦了
    比如在航母方面,美國海軍已經服役的10艘「尼米茲」級和1艘「福特」級,都是10萬噸的核動力超級航母,而我們只有2艘五六萬噸的的常規動力滑躍航母,加起來都不一定打得贏一艘「尼米茲」級。遼寧艦和山東艦加起來,都不一定打得贏一艘尼米茲在核潛艇方面,我們與美國海軍的差距更大,它僅「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就有62艘,還有3艘「海狼」級、18艘「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而我們的091、092、093、094服役數量均只有個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