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電影《千與千尋》公映,這是該電影上映以來首次公映,時隔十八年時間,雖然很多朋友通過各種渠道已經看過這部電影,但上映之後,這部電影的票房依舊十分可觀,上映一周票房達到2.8億,對於一部在十八年前就已經上映的電影來說,成績很好了。
很多再次觀看這部電影的朋友都說,以前看這部電影,以為就是一個女孩的奇幻經歷,等到長大後再來看,才發現這是一個成人的故事,為什麼就短短幾年的時間,變化會這麼大。
其實,時隔多年在看這部電影才會明白,電影沒有改變,改變的是我們自己。
多年後我們才知道,《千與千尋》其實是一部成人電影
以前以為這是一部動畫,所以是給小孩子看的,等到長大後再看才知道,原來這是給大人看的。片中有親情、友情、愛情,有美好也有殘酷,而電影中處處蘊含的深意都在說,成人世界的殘酷。
不工作就會被湯婆婆變成豬,反映的就是大家都要有價值,若是沒有價值那跟豬有什麼區別?
千尋的父母因為狂吃海喝,沒有工作,所以變成了豬,進入了飼養場,千尋對著所有的「豬」說,別再吃了,吃胖了會被殺掉的。
這就是現實生活,「豬」對應的是那些不工作,好吃懶做的人,而「被殺掉」對應的就是被社會淘汰。
無臉男的孤獨,白龍的溫暖,玲的善良,會讓人心安
無臉男是片中溫暖的存在,是個意外也是個驚喜。都說無臉男是千尋的備胎,其實我更願意覺得無臉男對應的是社會中的大多數人,默默的守護,但也被周邊的人影響。
因為千尋的一次的溫暖,讓無臉男感覺到自己的價值,所以一心想要千尋開心,這是一種回報,同時也是長久孤獨和沒有獲得溫暖的表現,所以,無臉男的金子只給千尋,在他的眼裡,千尋才是最好的。
白龍說以前見過千尋,但是不記得在什麼時候了,而白龍對千尋的好,大家都看在眼裡,這樣的感覺像極了愛情,其實更像是白龍本身就這麼溫暖。
湯屋中有很多貪得無厭的人,卻也有內心善良的人,玲口口聲聲說嫌棄千尋,卻總是幫助千尋。鍋爐爺爺雖然長得醜,脾氣怪,但是人特別好。
忘掉名字就會忘掉自己,找不到過去,保持內心純淨的自己才是主題
湯婆婆利用奪取別人的名字從而控制大家,所以白龍的名字被奪取了,不記得自己過去,也離不開湯屋。千尋差點被奪取名字,一度以為自己叫小千,幸虧一直記得自己的名字,所以知道自己去湯屋是為了什麼。
名字就好比一個人的初心,如果忘記,那麼就會做很多錯事。誠如無臉男一開始是好的,但是到了湯屋,在面對大家的獻媚之後,逐漸迷失自我。
所以,千尋才說「他到了湯屋才變壞的,離開他就會變好了」,所以我們看到離開湯屋的無臉男變得和以前一樣,找到了自己的歸處。
這裡的湯屋,感覺就是一個巨大的「銷魂窟」,來這裡的人會迷失自己。就如紙醉金迷的社會,有些人會在整個世界中找不到自己。
不管相隔多少年,當一個人的心境改變的時候,再來看這部電影,其實感覺都會不一樣,以前當做童真來看,現在當做成人來看,也許多年後再來看,又會有不一樣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