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少年的你》中看校園霸凌的本質|淺談青少年的「暴力孤獨」

2020-12-10 一個孤獨但有趣的人

校園霸凌就像是一個潛伏在學生身邊的魔鬼,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伸出手拍拍你的肩。

它笑著對你說,

「輪到你了。」

導語

去年上映的《少年的你》再次引爆了「校園霸凌」這個話題。不是因為它的特殊性,而是因為它的普遍性。根據2018年教科文組織統計研究所的調查顯示,全球有三分之一的青少年曾遭受過校園霸凌。其中某些案件的惡劣程度,遠遠超越了人們的想像。按理來說,校園是最純潔無暇的地方,欺凌者和被欺凌者都是孩子,為什麼會發生這樣可悲的事呢?本文將會從性本論和暴力孤獨兩個方面來探討這個問題。

1 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為什麼人類會有好人和壞人之分?人性本善還是性本惡?這個問題古今中外有很多學者探討。孟子云: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人是善良的,猶如水往下流一樣,人沒有不善良的,水沒有不往下流的。而荀子則曰: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人是邪惡的,善良只是偽裝。看著剛出生猶如白紙一般的嬰兒,我們不禁發出疑問,他們真的知道這兩者的區別嗎?

想要知道答案,我們必須拋棄掉一切的束縛,回歸到最初始的狀態。在原始社會,人們沒有過多的欲望,唯一的願望就是活下去。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時候沒有個人私有化的觀念,打到的獵物,食物和水都是統一分配。日子似乎過得十分美好。可是如果在食物短缺的時期,他們是否也會選擇入侵其他部落,不光是搶奪,而是進行整一個部落的殺戮。大家可能會說這是迫不得已的行為,在那個時候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然而為什麼在無戰爭的時候,他們還會進行祭祀。祭司把打來的獵物,甚至是俘虜,開膛破肚,進獻給天神。下面的人並不是進行默哀,而是歡呼。

我們都應該正視這一點,人類內心是隱含著邪惡的一面的。現代社會用法律和規則束縛著我們,給我們穿上一層「善良」的外衣。因為穿著這層衣服,我們知道去控制自己的欲望。而青少年的世界觀還沒有完全成型,他們是不知道隱藏自己內心的邪惡的。

2 什麼是暴力孤獨上文已經提到,從原始社會開始,暴力就存在於人類的血液之中。我國沒有影片分級的概念。但國外早早就把電影分成了兩類。一個是性,一個是暴力。前者不用多說,後者我們卻知之甚少。其實有很多影片都是屬於暴力範疇。《後天》,《2012》之類的災難片也是。不要懷疑,人類從災難片中感受到的是大自然對世界破壞和凌虐的快感。這是我們現實中無法辦到的事情。電影只是我們抒發內心暴力的一個出口,但我們的心裡還有一個巨大的水池,要是其他沒有方式進行疏導,遲早會引發滔天巨浪。

這種鬱結的暴力,就是暴力孤獨。

三 暴力孤獨的表現

1.與眾不同——你和我不一樣,我就要欺負你

我們現階段對於暴力的關注並不多。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曾經使用過暴力。

在《少年的你》中,警官領隊就曾問過代表「正義」的警察一個問題。

「你小時候為什麼欺負人?」

他沉默了。

「那你總被人欺負過吧。」

「只是不好的,你都忘了。」

大家回想一下自己上學的時候,有沒有類似的經歷。

小孤獨曾經也是一個很自卑的孩子。因為小時候比較黑,那時候還沒有陽光美人的概念的。我總是遭到男同學的嘲笑。有一次上學的時候,聽到前面有一個認識的男孩子對其他人說,

「你們該看一看後面那個黑鬼。我真的沒有遇到過這麼黑的人。」

「真的嗎?」

「對啊,我們就在這等著,一會她就走過來了。我那時候把她衣服扒開,你們看看就知道了。」

我不敢想像如果自己走過去他們會如何對我,於是我便避開他們,繞了一條遠路去學校。

孩子們不知道他們的語言和行為會給他人帶來怎麼樣的傷害。他們只是把所見所想誠實地反應出來,不會考慮其他人的感受。

似乎一切的開始,都是因為你與他人的與眾不同。

在尖子班裡,成績壞的孩子總是會遭到同學的冷落,反之亦然。那段時間流行追星,你不從眾就是過時,就是只知道讀書的呆子,要是對她們的行為嗤之以鼻更是會遭到報復。

《少年的你》中,女主角陳念被進行校園霸凌就是因為她給受害者胡小蝶蓋上了衣服。

她們欺負她的理由,竟然是因為她是善良的。與她們不一樣。

一個人竟然會因為善良而遭到欺凌。是一件多麼諷刺的事。

2 .角色不分——對我來說你是壞人,我就要欺負你

幾乎每人都會處在一個立場當中。會不知不覺地站在自己的立場來思考問題。對於同一件事自然會有不同的看法。就拿運動來說,愛好健身的人會很喜歡做運動,一天不做都覺得渾身不對勁。但對於宅男宅女,運動可能是他們最討厭的事了。

由此便延伸出來這樣一個角度:角色不分。

《少年的你》結局令人嘆息。女主角陳念最後沒有選擇用法律的手段保護自己,而是借了小北之力,走向了犯罪的深淵。

對於陳念來說,魏萊是個不折不扣的壞人。她害死了胡小蝶,卻毫無悔意,對著警察說是因為她的心理能力不夠強。後來她把陳念當做下一個欺凌的對象,被趕出學校後,反而聚集了一幫人去欺負陳念,還拍了視頻和照片。

魏萊就是把陳念當做是阻撓她暴力發洩的罪魁禍首,所以她認為陳念是一個不能滿足她欲望的壞人。而她卻沒有站在陳念的角度想一想,平白無故受到欺凌,是多麼的冤枉。

而當我們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便發現是否將某個行為定為「暴力行為」,就關鍵在於它是否是合法的。

美國的雙子星大廈被炸毀的時候,美國人民都為此震驚,舉國悲慟。不知道為什麼會殘害這麼多無辜的生命。美國政府把阿富汗列為恐怖分子,指控他們這種暴力行為。而對於阿富汗人民來說,美國才是恐怖分子,他們侵入自己的家園,把國家弄得一團糟。他們認為炸毀雙子星大廈是一種革命性的成功。

四 該如何消除暴力孤獨?

我國對於暴力方面一直沒有太多的宣導。家長們對於一切的刺激都是保持拒絕的態度。就連孩子小時候玩長一點的滑梯都不允許。國外能看到公園和廣場會有一些給青少年玩滑板車,溜冰的區域,而我國就很少。當追求刺激的欲望被壓抑,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形成暴力孤獨。

那麼該如何消除暴力孤獨呢?

1 普及法律知識這一點是最重要的。我們現在的普法力度不夠。很多人以為犯法也不會有什麼後果。學校一定要加強這方面的教育,讓青少年清楚他們的欺凌行為會觸犯什麼法律,被判什麼罪行。只有他們了解到什麼是不對的,才會知道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人活在社會中就是要受法律的約束的。而普及法律也會讓被欺凌者明白應該用法律的手段保護自己,而不是走向另一個極端。

大部分青少年法律知識淡薄

2 及時抒發壓力正如前文所說,每個人的內心中都是含有暴力的欲望的。這點在壓力大的時候特別容易暴露出來。我們可以偶爾地去看一些災難片來平復自己的心情。或者是玩一些比較刺激的機動遊戲。

結語:

暴力孤獨是因為我們沒有及時抒發出內心對暴力的渴望而造成的。而青少年在世界觀還未形成的時候,不知道改如何消除這種孤獨,便把眼光投向了身邊的同學,實施校園欺凌。我們要防範這種行為,就要向他們宣導法律的重要性,並讓他們及時的抒發內心的壓力。

希望以後校園欺凌的行為越來越少,還孩子們一個乾淨純潔的校園。

我是一個孤獨但有趣的人。一個孤獨的靈魂,卻努力讓自己活得更加有趣。歡迎大家和我一起提升自我,共同迎來更美好的未來。

相關焦點

  • 到底是校園霸凌還是青春愛情——《少年的你》
    今年金馬獎,周冬雨憑藉《少年的你》再次獲得影后殊榮,而四字弟弟易烊千璽也獲得了個人首個表演類獎項——最佳新演員獎。兩人得獎可謂實至名歸。《少年的你》去年10月25日上映,當天,豆瓣評分已經迅速飆到了8.6分,更是引發了關於「校園霸凌」的社會討論。
  • 《少年的你》魏萊和陳念:「校園霸凌」背後,沒有贏家
    電影《少年的你》熱映時,「校園霸凌」作為一個沉重的話題,迅速被推上熱搜。電影裡,在校園的角落,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在不被眾人看到的地方,孤獨而弱勢的少年被一群同學肆意辱罵、毆打、威脅,她一次次被踹倒在地,被推下樓梯,被剪頭髮、被扒衣服、被拍下視頻……因為忍受不了同學長期的欺辱,高三女孩胡小蝶鬱恨之下,從教學樓上一躍而下……然而,
  • 從社會學觀點分析「霸凌」——控制青少年的暴力傾向
    《少年的你》是2019年的一部優秀影片,片中的霸凌( BULLY)事件讓人望而生畏、令人髮指……校園暴力問題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在校園暴力實事件中,遭受語言攻擊和身體攻擊的佔了所有校園暴力中的大部分。導致被害者將這種不開心的心理情緒引入到別的青少年身上,導致校園暴力事件不斷的增多,這種現象的出現會讓更多的青少年在心理上和身體上受到傷害,後果不堪設想。
  • 淺談《少年的你》校園霸凌背後的原因
    電影講述了高三女生陳念在高考前夕被同班幾個女同學校園霸凌,機緣巧合下她遇到了小混混小北,小北一直護著陳念,甚至為她頂罪的故事,他說:「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陳念,卻沒有小北。不少網友都說看《少年的你》感覺很壓抑,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原因在於它反應了真實生活,折射了現代校園的陰暗面與社會種種的缺失,校園霸凌並不是單方面引起的,而是多方面造成的。
  • 《少年的你》刷屏背後:真實的校園霸凌,比電影殘忍一百倍
    沒錯,想說的就是校園霸凌!每個人都是校園霸凌的親歷者。只不過,有時你是揮拳頭的那個,有時你是拳頭躺下的那個,還有時,你是站在旁邊看的那個。心理扭曲,是沒有盡頭的暴力去年大火的《少年的你》,講述的就是校園霸凌的事件。一切都開始於因為校園暴力而自殺的胡小蝶。
  • 解析《聲之形》:校園暴力最可怕的不是暴力,而是「孤島式霸凌」
    繼《你的名字》之後,又一部動畫電影的上映在日本廣受觀眾的讚賞,這部電影名叫《聲之形》。看似是一部充滿詩情畫意的浪漫愛情故事,但實際上卻隱藏著一個十分黑暗的問題——"孤島式霸凌"。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兩個在成長過程中遭遇十分巧合相似的人,在校園中成為施暴者與被施暴者的故事。
  • 《少年的你》獲獎引發熱議:現實中的校園暴力,比電影更可怕
    看過這部電影的人,肯定覺得《少年的你》有著如此多的榮譽,實至名歸。我看過很多校園題材的「青春」電影,但感覺都不怎麼真實。校園環境也好,戀愛劇情也罷。直到看了《少年的你》,才讓我真正地回想起少年時期的校園生活。
  • 淺析《聲之形》:校園霸凌的背後,是家庭教育的失敗和孩子的孤獨
    文|小雅編輯|小雅《聲之形》是一部2008年日本周刊少年漫畫大獎的獲獎漫畫,以校園霸凌為引子,講述的關於欺凌與被欺凌者的自我救贖的故事。因為與常人不同,是個殘疾人的她時常受到同學的欺負,男主角也是其中一個,他不僅毀掉了少女賴以生存的助聽器,還對她實施了一些暴力行為,少女因為這些校園霸凌的行為而選擇了轉學。漫畫劇情發展到這裡,還沒有結束。接下來接受霸凌行為的變成了男主角,也是原先欺凌少女的成員之一。因為同樣的經歷,所以男主角對少女產生了同理心,並對她產生了悔恨愧疚的心理。
  • 這個故事或許是日本版《少年的你》,遭遇校園霸凌的她得救了嗎
    安西心是雪科第五中學一年級的普通學生,遭遇校園霸凌的她受到了嚴重的心理創傷,無法向別人傾訴自己的遭遇也不敢出門,一直幻想著有人會從沉重的現實中解救她。 《鏡之孤城》是一部探討青春期成長困境及校園霸凌問題的奇幻題材推理小說,在日本出版後收穫包括「日本書店大獎」在內的年度7項大獎,日本國內銷售量突破55萬冊。在這個奇幻的故事裡,辻村深月向讀者講述了來自同齡人的惡意,也講述了友情的成長、親情的羈絆。 在日本的文化與文學中,不登校——拒絕去學校和校園霸凌題材一直廣受關注。
  • 所有的河流都為了匯入海洋,拒絕校園暴力!才完美《少年的你》!
    關於校園暴力,我們並不陌生,也十分關注,歷史與當下校園欺凌等仍然存並循環往復地上演……開頭的臺詞是金馬影后周冬雨、易烊千璽領銜主演的有關校園暴力的影片《少年的你》女主對懷孕的女警提出的問題,也是對存在的現象提出的一個靈魂拷問。
  • 少年如何戰勝校園霸凌危機?日本這本推理小說給出答案
    青春期成長遭遇困境,少年如何戰勝校園霸凌危機?近日,浙江文藝出版社上海分社自有品「KEY-可以文化」推出奇幻題材推理小說《鏡之孤城》。該書作者辻村深月,曾獲日本直木獎作家。他們處在一個「兒童」到「青少年」的過度時期,是整個青春期中最為微妙的臨界點。通過細膩甚至瑣碎的心理描寫,辻村將讀者帶回了這心思敏感的少年時期——不僅通過小心的經歷,也通過小心在鏡子城堡中遇到的其他抱有各自「成長的煩惱」的少年的經歷。在日本的文化與文學中,「不登校」(拒絕去學校)和校園霸凌的題材一直廣受關注。
  • 對校園霸凌說不
    全球概況:約1.5億名青少年遭遇校園霸凌 學校本應是孩子學習和成長的安全之地,但對全球約1.5億名青少年來說,情況卻並非如此。 201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題為《數字背後:結束學校暴力和欺凌》的報告,指出在全球範圍內,有32%的學生近一個月內,被學校的同齡人欺凌至少一次。
  • 關於校園霸凌
    你遭遇過校園霸凌嗎?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遭受霸凌的孩子為什麼「不說」——為什麼會有「校園霸凌」關於被霸凌者由於青少年自我意識保護薄弱,缺乏安全認知,也沒有家長正確的告知遇到霸凌時該如何做,作為當事人沒有這個意識
  • 從「心理學」分析《少年的你》霸凌現象
    簡介:電影《少年的你》講述了高考前夕校園事故的一系列故事。在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新演員,最佳女主角,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最佳服裝設計八大獎。繼周冬雨憑藉該片獲得金馬雙材料電影後,易烊千璽還獲得了最佳新演員獎,前途不可估量。
  • 校園霸凌與年齡無關,還美麗校園一片藍天
    #蔚縣校園霸凌事件家屬發聲# 妹妹被掌摑30多次。近日,河北張家口蔚縣,某校園內發生校園暴力事件,三女生對坐在下鋪的同學推搡、掌摑。記者聯繫到被霸凌者哥哥:妹妹在校園裡被三名女生逼迫抽電子菸,妹妹不抽便被掌摑30餘次。當地教育局稱:目前該校校長已被停職,目前事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 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荷蘭各界攜手應對,共建和諧校園
    2019年,由周冬雨和易烊千璽主演的《少年的你》上映,揭開了校園霸凌事件的惡劣性質,引發了全民對於校園霸凌的關注與討論。2020年11月20日世界兒童日,百度發布了《加強知識科普,讓孩子遠離侵害——2020世界兒童日搜索大數據》報告。
  • 《少年的你》陳念的兩次善舉,分別讓她陷入校園霸凌和遇見劉北山
    電影《少年的你》前段時間打了漂亮的一戰,自上映以來票房節節攀升,累計票房15.56億。飾演者周冬雨和易烊千璽憑藉這部劇在圈內收穫了一眾好評,得到了馬伊琍、胡歌、張譯等多個前輩們的認可。周冬雨曾經斬獲過影后,演技毋庸置疑,易烊千璽雖說是個新人但可以看出潛力是非常大的。
  • 如果你比較關心校園暴力,一定要看這幾部電影
    校園暴力一直是一個現實又敏感的社會話題,而今天推薦的電影就與校園暴力有關,這幾部電影來自不同的國家,卻有著同一個話題。希望看完電影的你也能起身呼籲,反對霸凌。就在此時陳念偶然認識了小混混,劉北山,劉北山答應暗中保護陳念免受校園霸凌者的欺凌,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也產生了真摯的感情,但於此同時霸凌者還在尋找機會對陳念實施報復......影片展現了「校園霸凌」這一現象的生態圈,自殺,圍毆,拍裸照...但導演想表達的遠遠還不止這些,霸凌還彌散在現實社會的方方面面,不止少年的肢體衝突,還有成人世界的弱肉強食,言傳身教。
  • 專訪《少年的你》編劇:霸凌就像是一場接棒遊戲
    電影《少年的你》此次獲得12項提名,林詠琛、李媛和許伊萌組成的編劇團隊入圍最佳編劇獎,Dazed和她們聊了聊幕後創作過程、劇本細節,和她們對「校園霸凌」的理解。《少年的你》看守所對視戲《少年的你》上映可以說是一波三折。
  • 抵制校園霸凌,呼喚陽光教育,莫讓「天使」變「惡魔」!
    近年來,校園欺凌事件時有發生,損害學生身心健康,造成社會不良影響。校園暴力、霸凌問題一直被抵制,卻從未消失過。在真人秀節目《看我的生活》中,馬思純與多年好友敘舊,談及自己在初中時期曾遭受校園霸凌的經歷,並坦言這是她性格不自信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