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少年的你》編劇:霸凌就像是一場接棒遊戲

2020-12-19 DAZEDOFFICIAL

在第39屆金像獎原定頒獎日到來之際,我們將視線投向聚光燈以外的創作群體:編劇。電影《少年的你》此次獲得12項提名,林詠琛、李媛和許伊萌組成的編劇團隊入圍最佳編劇獎,Dazed和她們聊了聊幕後創作過程、劇本細節,和她們對「校園霸凌」的理解。

《少年的你》看守所對視戲

《少年的你》上映可以說是一波三折。籌備歷時三年,先是退出柏林電影節新生代單元展映,因「製作完成度和市場預判」原因撤出暑期檔,然後突擊定檔10月25日,零宣傳開畫。圍繞這部電影展開的討論,始終離不開審查、懸而未決的原著融梗爭議,公共話題的聲量迅速覆蓋電影本身的作品屬性。

《少年的你》海報

從現實「校園霸凌」議題出發做電影,再用電影範疇的敘事反哺社會層面,喚醒更多的個體講述與反思,甚至是像《熔爐》那樣直接與制度發生關係(韓國議會通過「熔爐法」,加重對未成年人性侵害的刑罰),這當然是理想狀況。

但是正如婁燁接受《今天》訪談時所說,電影似乎「被迫承擔了過重的負荷」。它本質上源自創作者的好奇心,和觸碰終極真相的強烈欲望,既無法為現實提供便利答案,進行社會學意義上的質性研究,也不能僅看作是觀眾情緒發洩的出口。

說到底,電影是影像的藝術。

《少年的你》劇照

《少年的你》原著是典型的青春疼痛小說,缺少合理的邏輯線索,保護者與被保護者之間單向救贖的情感並不高明。因此,如何在現有「校園霸凌」議題上做加法,從人物狀態、內心想法過渡到具體動作,「消減言情設定,真實地呈現社會性的部分」,成為擺在編劇團隊面前的難題。

這是編劇團隊繼2017年《七月與安生》之後的第二次合作。香港小說家林詠琛是團隊的靈魂人物,主導建構故事框架與反轉,正是她提議在《七月與安生》電影開頭引入原小說,但是不交代作者,才有了陳可辛所說「從小說到電影的完美出口」,一切變得順理成章起來。內地編劇李媛和許伊萌則負責讓劇情更具合理性,創作「接地氣」的對白和細節。

《少年的你》幕後

回到《少年的你》這部電影,我問那個不可動搖的故事內核是什麼,她們用提問代替回答:

對於校園霸凌,可以視而不見別過頭去嗎?

大家可不可以下定決心做些什麼?

世界的理想模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應該是怎樣的?

《少年的你》劇照

電影專注、堅定地站在少年視角,把他們的情緒用特寫鏡頭直接延伸給觀眾。看守所對視戲點燃感性的火信:喜悅、悲傷以及釋放的情緒裝在一組正反打鏡頭裡,玻璃上相互重疊的鏡像讓你徹底相信他們共生的感情。影片的落點與文晏導演的《嘉年華》相似,是少年能否出逃。這樣兩位沒有特權、處於種種劣勢的少年,他們如何生存,碰到問題要如何抗爭,看似矯揉、誇大的臺詞和動作也成為真實的組成。

而學校、警察乃至是社會被處理為景深裡虛化的部分,他們在場或缺位似乎沒那麼重要,轉而回歸人本能的愛與保護,回歸那些更堅固的情感,放在任何時候都有價值的東西。

《少年的你》劇照

情感是普世的,細節則是通往現實的毛細血管,是對人們所說「長大就忘了」的抵抗。模擬考後換座位、搬桌椅,人與人像沙丁魚罐頭似地擠在狹小的教室,高考倒計時不斷翻頁的緊迫,承載了幾代人的集體無意識。時間、空間乃至當代景觀都是意識形態的組成部分。

整齊嘹亮的口號聲中陳念篤信、忍耐,最大程度地融入直至超越它,正是少年反抗所在。

D: 看完《少年的你》原著小說之後,你們的第一感覺是什麼?

S: 言情小說都不是我們的菜,但小說中提出的少年霸凌議題,改編成電影很有意義。要怎麼消減言情部分,真實地呈現社會性的部分,是興奮的創作挑戰。

D: 劇本的籌備過程是怎樣的?

S: 劇本由籌備到拍攝歷時三年,過程就是改了又改,改了再改。只要一天未拍某場戲,也許忽然又會蹦出新的好點子(監製和導演如此期待我們!)。

《少年的你》劇照

D: 原著整體是比較偶像劇的敘述,你們怎麼在感情線和現實「校園霸凌」之間找平衡?

S: 從一開始改編時,就決定要完全拋開偶像和愛情電影的方向。所有人物關係和情節設計,都是為了烘託出校園霸凌的主題。男女主兩位少年,是相互扶持支撐的關係,遠多於談情說愛。

D: 相較於《七月與安生》呈現比較私人的情感,這次介入到更尖銳的社會議題,團隊做了哪些準備?

S: 看了很多關於高考的紀錄片,還有網絡上的青少年霸凌視頻。最困難的是要看這些真實的霸凌視頻,每次打開片子,心情就已經很沉重。

《少年的你》片段

D: 周冬雨、易烊千璽兩位主演定下來後,劇本根據他們自身的特性做了哪些修改?

S: 原著裡陳念的角色是更可憐、軟弱無助和被動的。因為由周冬雨主演,覺得她倔強的氣質很有魅力,所以塑造陳念這角色時,會更側重她外柔內剛,內心強大的一面。

而原著裡的小北,侵略性更強更狠。易烊千璽平日給人的印象是很有分寸、禮貌和努力的人,要他演出太陽剛的小混混可能不像,所以調整小北這個角色時,多強調他內心脆弱和令人心疼的部分。

《少年的你》劇照

D: 團隊內部分歧最大的是哪場戲,最後是怎麼處理的?

S: 魏萊死亡這場戲到底怎麼設計才最好,是陳念找她,或是她找陳念?兩人見面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最後覺得最圓滿的方法是去挖掘兩人的內心。魏萊沒有故意想去惹怒陳念,但她無心的話,對陳念帶來極大傷害。陳念把她推開那一下,也並非有意傷害她,她想推開的,是整個世界看不見和無窮無盡的黑暗。

D: 有兩處平行蒙太奇我印象很深,一個是小北討債陳念高考誓師,還有審訊的時候兩個人分別在不同的房間,口供卻完美吻合。

S: 小北討債和陳念高考誓師平行出現,是想表現當時他們仍然身處兩個互相有點夠不著的世界,進展到審訊時在不同房間,口供卻完美吻合,這個時刻兩人已經變成心同一體。基本上男女主整條感情線都是在蒙太奇中完成的,蒙太奇結束時,必須讓觀眾投入和相信,兩個人已變成不分彼此的戰友。

《少年的你》劇照

D: 為什麼會增加剃頭的情節?

S: 陳念被終極霸凌後,不想男女主的情緒停留在憤恨、傷痛和絕望中,他們必須看到一絲希望。陳念的頭髮被剪得七零八落,來到這兒剃個清爽的光頭是早就決定好的。那如果小北也剃呢?這場戲又突然升華了。一個動作,看出小北的決心。他們用手機拍下光頭合照那一刻,戰友的盟誓不言而喻。兩個人,變成了一個人。

D: 陳念和小北在監獄對視的那場戲,短時間內有非常多的情緒變化,這個在劇本上是怎麼給出指令的?

S: 這基本上是導演和演員的功勞。劇本寫到那場戲,主要是強調這兩個人之間,一切言語和對白是多餘的,他們只用眼神交流,已經可以道盡千言萬語。這場戲十分後期才拍攝,感覺兩位演員已經化身成陳念和小北,很入戲。

《少年的你》片段

D: 你們認同「殘酷青春」這個說法嗎?

S: 不止青春期,人生基本上是殘酷的吧。變成成年人之後,有更多無奈,回望青春,反而覺得那段時光是美好的,但也不想重來一次就是了。

D: 劇本裡有你們自身經歷的投射嗎,還是試圖保持旁觀的視角?

S: 總會有投射的部分。劇本中老楊對鄭易說,其實每個人都霸凌過別人或被霸凌過,只是長大了,忘記了。編寫這劇本時,會回想很多當年的我們和身邊人,多多少少,都曾經身處相似的困境。

《少年的你》劇照

D: 有評論認為魏萊作為反派似乎比較扁平,沒有一個特別明顯的霸凌動機,你們怎麼看?

S: 霸凌動機這個題目,在劇本會議上爭議了很久。其實我們最初是想把動機完全抹掉,不想把魏萊編寫成一個具體的反派,她象徵著黑暗的力量,甚至是沒有理由的惡意。霸凌就是一場接棒遊戲,每個人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什麼時候會被選上,這樣的話,感情層面會更加可怕。不過很多人看過劇本後,都說沒給她足夠動機,看得心裡很不舒服,所以,其實已經妥協,加了蓋衣服、家庭學業壓力等理由啦。

《少年的你》劇照

D: 整部影片情緒起了很大的作用,劇本創作時怎麼帶進這些情緒?

S: 編寫劇本時,懸念、緊張度和追看性,都是我們最想追求的效果,最好是讓觀眾有點呼吸困難,喘不過氣來。曾國祥導演的特寫鏡頭運用,為整部電影的情緒張力和心理壓力,加了很多分數。

D: 像「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這種標語式的臺詞,給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有觀眾會覺得有點「出戲」,在設計臺詞時有哪些考慮?

S: 最初在編劇會議提出這句對白時,帶點開玩笑成分,覺得很適合做電影海報標語。但後來覺得加進劇本裡,可以表現出陳念受到終極霸凌後,她的情緒反應不是停格在悲傷和憤怒中,她想超越這個傷害,幫助別人,改變世界。

《少年的你》劇照

D: 結局做了比較大的改動,原著是賴青殺人,然後小北殺了賴青,影片是陳念過失殺人後自首,為什麼會這樣來改編?

S: 從第一天寫劇本,就決定撤掉原著結局。賴青殺人,小北殺了賴青的反轉,十分牽強,加上電影主旨完全不是殺人懸疑推理,這些情節必須全部刪掉。強調校園霸凌的社會議題,電影格局才得以提升。

D: IP改編很容易「吃力不討好」,對你們來說有壓力嗎?

S: 我們沒把它當成IP,沒有壓力。監製和導演給了我們很大的自由度,重點是盡情表達校園霸凌這個議題,其他小說情節要怎麼改都可以,甚至可以當作原創劇本來寫,創建電影的獨特世界。

《少年的你》幕後

D: 《七月與安生》之後原班人馬再度合作,默契如何?

S: 熟悉了大家的個性,默契自然增加了,主要是了解到大家價值觀不一樣的地方,就算為劇本爭拗,也是對事不對人。開會時吵得面紅耳熱也不會上心,晚上又可以開開心心吃火鍋!

D: 如何評價兩位主演周冬雨和易烊千璽的表演?

S: 周冬雨演活了一個跟她個性非常不一樣的角色,難度很高。演陳念時,她要把真正的自己冰封住,這次覺得她真的突破了自己。易烊千璽給人的感覺是外表沉默平靜,其實內心蘊藏著強烈力量,只是一直克制住不表現出來。演小北時,他就像火山爆發一樣,與小北融成一體,很釋放。

《少年的你》劇照

D: 拍完這部電影,「校園霸凌」這件事找到答案了嗎?

S: 人生的種種問題,恐怕永遠沒有答案。無論是校園霸凌、家庭暴力,以至社會貧富不公等等。人類的困境,無法透過一齣電影找到答案。但是,這也是拍電影的意義。我們不忘記,不逃避。如果有更多人,通過電影或故事,不斷表達這些議題,喚醒大家的注意,描塑世界的理想模樣,有一天,世界可能真的會變得不一樣吧。

Dazed Digital

專題編輯: C.

圖片: 《少年的你》

相關焦點

  • 淺談《少年的你》校園霸凌背後的原因
    電影講述了高三女生陳念在高考前夕被同班幾個女同學校園霸凌,機緣巧合下她遇到了小混混小北,小北一直護著陳念,甚至為她頂罪的故事,他說:「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陳念,卻沒有小北。不少網友都說看《少年的你》感覺很壓抑,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原因在於它反應了真實生活,折射了現代校園的陰暗面與社會種種的缺失,校園霸凌並不是單方面引起的,而是多方面造成的。
  • 由霸凌主演《少年的你》周冬雨易烊千璽電影?
    受到期待極大影響的《少年的你》終於發布了,作為周冬雨和易烊千璽主演,這部電影也是一部罕見的以校園暴力為主題的國產電影,受到期待的好評,關於這個主題的電影和電視劇很少,所以這部電影很難上映。校園霸凌活動一直是一個司空見慣的話題,我相信小夥伴們的每個人都或多或少見過面,或者說他周圍的人都見過面。校園霸凌最可怕的事情不僅是霸凌的一方,而且是選擇忽視他的一方,絕望來自冷漠。電影飾演中的飾演中是在飾演中保存的人。雖然這部電影有很好的意圖和現實的主題,但演員的表演也是在線的。
  • 從「心理學」分析《少年的你》霸凌現象,少年該如何走出陰霾?
    導讀:電影《少年的你》講述了一場高考前夕的校園意外,引發的一系列故事。在金像獎上包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新演員、最佳女主角、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最佳服裝設計八項大獎。周冬雨憑藉影片斬獲金馬金像雙料影后,易烊千璽也獲得了最佳新演員獎的殊榮,前途不可估量。
  • 從「心理學」分析《少年的你》霸凌現象
    簡介:電影《少年的你》講述了高考前夕校園事故的一系列故事。在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新演員,最佳女主角,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最佳服裝設計八大獎。繼周冬雨憑藉該片獲得金馬雙材料電影後,易烊千璽還獲得了最佳新演員獎,前途不可估量。
  • 一線丨專訪《少年的你》「鄭警官」尹昉:易烊千璽就像深淵,力量深...
    在接受《一線》專訪時,尹昉給出對於這個角色更深層的解讀,「他守護的不止是陳念和小北的少年心,也是自己的少年心,就是對很多事還有少年的那份赤忱、純粹、不妥協。」 某種程度上,尹昉至今都保留與鄭易一樣的「少年心」。
  • 「燃野少年」接棒「風犬少年」 張一白挑戰青春歌舞電影
    由張一白、韓琰執導,裡則林編劇的青春歌舞電影《燃野少年的天空》日前在海南階段性殺青,並曝光一張頗有味道的「鹹魚」概念海報,這也是本片自開拍以來第一次正式官宣。《燃野少年的天空》於2018年開始籌備,2020年11月在海南海口開機,歷經兩個月的拍攝周期,如今宣告階段性殺青。海報中自由自在徜徉天空的「主角」竟然是一群形態各異的鹹魚,十分吸睛和耐人尋味。鹹魚,這個最早源自粵語形容廢柴的詞語,搭載周星馳的經典臺詞:「做人如果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別?」被廣大網友所熟悉。
  • 中國第一部直面霸凌的電影,《少年的你》18萬人打出8.6分
    如何解決校園霸凌,一直是讓教育者頭疼的難題。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直擊校園霸凌本身。一上映票房就突破2億,豆瓣有17萬人打出8.6分,貓眼65萬人打9.7分,微博話題閱讀量超過42億。 這部電影就是——《少年的你》。
  • 《少年的你》魏萊和陳念:「校園霸凌」背後,沒有贏家
    電影《少年的你》熱映時,「校園霸凌」作為一個沉重的話題,迅速被推上熱搜。在知乎上,有人提問:現實中,校園霸凌真的有《少年的你》中這麼嚴重嗎?在數以萬計的回答裡面,持肯定意見的佔了絕大多數。而其中一個高贊回答是:現實中,校園霸凌比你想像中要嚴重得多,只是多數時候被人們忽視了。
  • 《少年的你》「欺凌三人組」的真心「懺悔錄」丨演員專訪
    新京報記者獨家專訪了飾演魏萊的周也,飾演羅婷的劉然,以及飾演徐渺的張歆怡,傾聽三位「欺凌少女」的幕後「告白」。欺凌少女三人組:羅婷、魏萊和徐渺。微笑是魏萊的保護傘周也(飾 魏萊)出生日期: 1998年5月20日學校: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周也目前在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讀大四,出演《少年的你》時正值大二暑假。在此之前,只演過一部文藝片。
  • 家庭教育觀影響下的校園霸凌——魏萊《少年的你》
    《少年的你》這部電影,個人很喜歡。雖然看完之後覺得很壓抑,每次看都會有不同的感想。今天我們談一談那個長相很美卻喜歡霸凌同學的魏萊。一出場魏萊就把自己的同學胡小蝶逼的跳樓死亡。接著找到第二個受害者陳念,然後是徐渺。這樣不斷欺凌別人的校霸怎麼會有如此的性格舉動?
  • 《少年的你》:天堂的另一面不是地獄,而是來自霸凌們的惡意
    「文 | 開心果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我們身處於陰溝之中,卻依然有人在仰望星空——《少年的你》在萬眾矚目中,《少年的你》終於在10月25號上映,而在影片尚未上映時,預售票房就已經過億。是什麼樣的影片,竟然會受到大家如此廣泛的關注?只是因為易烊千璽,又或者是因為周冬雨走進影院後,開心果媽媽才明白,這是一部講述了校園暴力的電影。
  • 金像獎新鮮出爐,最佳編劇?《少年的你》成為最大笑話
    今天,第39屆金像獎新鮮出爐,《少年的你》攬獲八項大獎。首先,恭喜周冬雨以及易烊千璽獲獎。接下來,我就該來罵了。劇本劇情,與演員無關,所以不牽扯到他們。今天我單純來說說最佳編劇獎。《少年的你》改編自玖月晞的小說,作為讀者,或許很多人只看書,不會關心別的事,所以不知道抄襲融梗很正常。但在網文作者圈中,這位玖月晞可以說是鼎鼎有名了。作為某站的親閨女,她從一開始,就抄得毫無壓力。
  • 《少年的你》:一部有關校園霸凌的電影,他們一起守護少年的尊嚴
    《少年的你》:一部有關校園霸凌的電影,他們一起守護少年的尊嚴Hello,大家好,又到了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有關校園霸凌的電影《少年的你》,主要講述了在高考前夕,被一場校園意外改變命運的兩個少年
  • 接棒漫畫妖精的尾巴魔導少年二測預約啟動
    由騰訊遊戲推出,改編自超人氣動畫《妖精的尾巴》的手遊《妖精的尾巴:魔導少年》(http://yw.qq.com/)將正式接棒漫畫,啟動二測預約,誠邀所有粉絲重回妖精的尾巴,重溫十一年熱血羈絆! 《妖精的尾巴:魔導少年》帶你重回妖精的尾巴 7月26日《妖精的尾巴》漫畫完結,《妖精的尾巴:魔導少年》接棒漫畫,在這裡,玩家將以親歷者的身份,加入到納茲、露西、格雷、艾露莎妖精尾巴最強小隊的冒險徵程,在永不間斷的戰鬥中與伴隨自己十年青春的夥伴共同成長,重溫曾經令自己淚目的熱血戰鬥,即使《妖精的尾巴》漫畫完結,與妖精的尾巴有關的熱血青春也永不結束!
  • 《少年的你》刷屏背後:真實的校園霸凌,比電影殘忍一百倍
    沒錯,想說的就是校園霸凌!每個人都是校園霸凌的親歷者。只不過,有時你是揮拳頭的那個,有時你是拳頭躺下的那個,還有時,你是站在旁邊看的那個。心理扭曲,是沒有盡頭的暴力去年大火的《少年的你》,講述的就是校園霸凌的事件。一切都開始於因為校園暴力而自殺的胡小蝶。
  • 從《少年的你》中看校園霸凌的本質|淺談青少年的「暴力孤獨」
    校園霸凌就像是一個潛伏在學生身邊的魔鬼,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伸出手拍拍你的肩。它笑著對你說,「輪到你了。」導語去年上映的《少年的你》再次引爆了「校園霸凌」這個話題。不是因為它的特殊性,而是因為它的普遍性。根據2018年教科文組織統計研究所的調查顯示,全球有三分之一的青少年曾遭受過校園霸凌。其中某些案件的惡劣程度,遠遠超越了人們的想像。
  • 你看的初代《遊戲王》可能是假的,故事最初,是「校園霸凌」
    最開始的動漫,是在1998年東映製作的《遊戲王》動漫。講述了漫畫當中前7卷的事情,而這些事情最開始的劇情是「校園霸凌」。「校園霸凌」是現實生活當中存在的問題,城之內在動漫當中是以「不良少年」的角色登場的,當時他還曾經欺負過遊戲。而表遊戲在復原千年積木之前,是一個長期受到「霸凌」的少年。就在拼湊齊千年積木之前,他還被壞學生「勒索」要錢。表遊戲性格軟弱,所以只能答應那些壞學生,去給他們湊錢。但是,這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
  • 你看的初代《遊戲王》可能是假的,故事最初,是「校園霸凌」
    而很多人在看動漫的時候,應該也是從海馬瀨人撕毀遊戲爺爺的青眼白龍卡片開始的。但是,其實這並不是初代時期《遊戲王》動漫的開頭。這段劇情為開頭的《遊戲王》動漫,是由ぎゃろっぷ製作的《遊戲王》動畫,但是這部動漫卻並不是初代時期《遊戲王》劇情最開始的動漫。最開始的動漫,是在1998年東映製作的《遊戲王》動漫。講述了漫畫當中前7卷的事情,而這些事情最開始的劇情是「校園霸凌」。
  • 到底是校園霸凌還是青春愛情——《少年的你》
    今年金馬獎,周冬雨憑藉《少年的你》再次獲得影后殊榮,而四字弟弟易烊千璽也獲得了個人首個表演類獎項——最佳新演員獎。兩人得獎可謂實至名歸。《少年的你》去年10月25日上映,當天,豆瓣評分已經迅速飆到了8.6分,更是引發了關於「校園霸凌」的社會討論。
  • 《少年的你》陳念的兩次善舉,分別讓她陷入校園霸凌和遇見劉北山
    電影《少年的你》前段時間打了漂亮的一戰,自上映以來票房節節攀升,累計票房15.56億。飾演者周冬雨和易烊千璽憑藉這部劇在圈內收穫了一眾好評,得到了馬伊琍、胡歌、張譯等多個前輩們的認可。周冬雨曾經斬獲過影后,演技毋庸置疑,易烊千璽雖說是個新人但可以看出潛力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