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的初代《遊戲王》可能是假的,故事最初,是「校園霸凌」

2020-09-07 二次元木之本櫻

今天我們聊一部20多年火極一時的日漫《遊戲王》的相關問題。

很多的90後在童年時期除了撲克牌之外,玩得最多的桌遊應該就是「遊戲王卡片決鬥遊戲」了。我們習慣的稱「遊戲王卡片」是「魔法卡」,其實在漫畫當中介紹的全名是「魔法&巫術卡」。而很多人在看動漫的時候,應該也是從海馬瀨人撕毀遊戲爺爺的青眼白龍卡片開始的。但是,其實這並不是初代時期《遊戲王》動漫的開頭。這段劇情為開頭的《遊戲王》動漫,是由ぎゃろっぷ製作的《遊戲王》動畫,但是這部動漫卻並不是初代時期《遊戲王》劇情最開始的動漫。

最開始的動漫,是在1998年東映製作的《遊戲王》動漫。講述了漫畫當中前7卷的事情,而這些事情最開始的劇情是「校園霸凌」。

「校園霸凌」是現實生活當中存在的問題,而在日漫當中也把這一現象加入到了劇情當中。城之內在動漫當中是以「不良少年」的角色登場的,當時他還曾經欺負過遊戲。而表遊戲在復原千年積木之前,是一個長期受到「霸凌」的少年。

就在拼湊齊千年積木之前,他還被壞學生「勒索」要錢。表遊戲性格軟弱,所以只能答應那些壞學生,去給他們湊錢。但是,這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

而就在表遊戲要給壞人錢的時候,暗遊戲出現了。千年積木被拼湊齊,法老王阿圖姆的靈魂復甦,成為了表遊戲的一大助力。表遊戲最開始的時候稱呼暗遊戲是「另一個我」,因為他也確實不知道該怎麼稱呼這個無名法老王的靈魂。

失去了記憶和名字的法老王也開始使用「武藤遊戲」的名字和身份,每當表遊戲遇到危險或者是困難的時候,他就會出現出手相助。而且,還把遊戲身邊的人也視為自己的朋友,遊戲的爺爺武藤雙六也視為自己的親人。

前期,並沒有「魔法卡」這種東西的存在,講述了暗遊戲用各種危險黑暗遊戲懲罰壞人的劇情。看到這些地方的時候,或許很多受過「校園霸凌」的孩子都能夠感受到共鳴。不過,這段劇情太過「黑暗」,所以不少人都是從2000年的那一版動漫開始看起的。

但是城之內以及杏子等夥伴,都是在1998年這一版的《遊戲王》動漫中出現友情羈絆的。只是看了2000年版的動漫,或許還以為城之內只是個脾氣不好的決鬥者呢。實際上,城之內原來就是個壞孩子,喜歡打架,後來被遊戲等人感動,成為了遊戲等人的夥伴,最終在初代時期結束的時候,成為了能夠比肩馬利克的決鬥者,連一向看不起城之內的海馬瀨人都稱讚了他。

「決鬥王國」的篇章裡面,城之內為了拯救遊戲的卡片不惜跳到了海裡面去,他們之間奠定下來的友情基礎,都是在1998年版的《遊戲王》動漫中發生的故事。

其實,兩版《遊戲王》動漫都是真的,只是2000年版的開頭就是圍繞著決鬥者卡片決鬥開始的,並沒有交代遊戲等人友情的事情。而1998年版的《遊戲王》介紹的就是武藤遊戲等人友情羈絆的問題。

暗貘良的「千年智慧輪」就是1998年版動漫最後一個篇章,而遊戲他們也算是得到了最後一個同伴。接下來的劇情,就開始圍繞著遊戲尋找自己的記憶開始了。值得一提的是,護墓一族的沙迪也是在1998年版的動漫當中出現的,而且還手握兩種千年神器,算是前期一個很有人氣的存在了。

朋友們,你們有沒有看過1998年版的《遊戲王》動漫呢?|歡迎在下方給出你的答案。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你看的初代《遊戲王》可能是假的,故事最初,是「校園霸凌」
    而很多人在看動漫的時候,應該也是從海馬瀨人撕毀遊戲爺爺的青眼白龍卡片開始的。但是,其實這並不是初代時期《遊戲王》動漫的開頭。這段劇情為開頭的《遊戲王》動漫,是由ぎゃろっぷ製作的《遊戲王》動畫,但是這部動漫卻並不是初代時期《遊戲王》劇情最開始的動漫。最開始的動漫,是在1998年東映製作的《遊戲王》動漫。講述了漫畫當中前7卷的事情,而這些事情最開始的劇情是「校園霸凌」。
  • 專訪《少年的你》編劇:霸凌就像是一場接棒遊戲
    《少年的你》幕後回到《少年的你》這部電影,我問那個不可動搖的故事內核是什麼,她們用提問代替回答:對於校園霸凌,可以視而不見別過頭去嗎?大家可不可以下定決心做些什麼?《少年的你》劇照D: 原著整體是比較偶像劇的敘述,你們怎麼在感情線和現實「校園霸凌」之間找平衡?S: 從一開始改編時,就決定要完全拋開偶像和愛情電影的方向。所有人物關係和情節設計,都是為了烘託出校園霸凌的主題。
  • 聚焦校園霸凌:究竟是什麼,導致了校園霸凌?
    所謂校園霸凌,是發生在校園內外,學生間的一方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身體和心理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其具有低齡化、群體性和反覆性等特點。二、是什麼導致了校園霸凌?
  • 孩子遭遇校園霸凌怎麼辦,如何正確應對校園霸凌
    近年來校園霸凌這個詞不斷出現在我們的耳邊,甚至因為校園霸凌導致的悲劇也屢有報導,讓人也十分惋惜。那麼,當孩子遭遇校園霸凌怎麼辦?如何正確應對校園霸凌呢?前幾天,看到一篇新聞報導,報導裡一名15歲的孩子被6名教職生打死,並被掩埋在當地的一處農田裡,當人們發現時,這名15歲的孩子已經死亡。
  • 對校園霸凌Say NO!
    最近幾年的校園霸凌事件呈迅速上升趨勢,中小學成為校園霸凌事件頻發的重災區。為了讓孩子們懂得如何在校園霸凌面前保護好自己,讓家長和老師重視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讓整個社會給孩子們構築起安全和諧的成長環境,8月25日,坪山區馬巒街道辦事處公共服務辦在坪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展了成長「安全帶」青少年身心健康宣傳活動。活動通過成長「安全帶」青春健康大講堂+線下遊園宣傳活動兩部分進行,上午,老師通過使用遊戲結合授課的方式,普及預防校園霸凌。
  • 關於校園霸凌
    你遭遇過校園霸凌嗎?和父母吃飯時該笑的笑,該說的說,回到自己房間時才卸下偽裝的面具,遭受的苦難只有你自己清楚——最後你擦乾眼淚,一邊做功課,一邊迎接「明日份」的噩夢,循環往復。看到這裡,可能正在遭遇霸凌的孩子感同身受著,曾經被霸凌的孩子喚醒了多年前的記憶。
  • 關於校園霸凌,《聲之形》想要告訴我們什麼?
    我並不擔憂孩子的學業問題,相反,最怕的是人際交往裡,那種自覺、不自覺地形成的小圈子,對於過於幼小的心靈來說,一旦遭遇集體性的diss,傷害很可能是不可逆的——這種現象嚴重一點來說,就是當下流行的「校園霸凌」。作為母親,我們總是一遍遍地呼喚著,要永遠對校園霸凌說不,但霸凌事件卻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著,很多時候,是因為身處其間的人們,並不知道自己在行惡。
  • 《少年的你》刷屏背後:真實的校園霸凌,比電影殘忍一百倍
    沒錯,想說的就是校園霸凌!每個人都是校園霸凌的親歷者。只不過,有時你是揮拳頭的那個,有時你是拳頭躺下的那個,還有時,你是站在旁邊看的那個。心理扭曲,是沒有盡頭的暴力去年大火的《少年的你》,講述的就是校園霸凌的事件。一切都開始於因為校園暴力而自殺的胡小蝶。
  • 看了《刺》,校園霸凌,施暴者和旁觀者,你認為哪個更可惡?
    她飾演的韓曉婷對自己的閨蜜各種刁難,但是,她的黑化卻是有原因的,原來上學的是時候她被同學各種霸凌,然而閨蜜卻在她最需要幫助的時候背叛她,這一次的黑化被網友大呼痛快。校園霸凌,總是離不開施暴者,旁觀者,網劇《刺》中最大的施暴者就是施詩飾演的張蓓蕾,曾在知否中飾演庶女墨蘭,妥妥的一枚反派人物,這次在網劇《刺》中飾演施暴者張蓓蕾,一開播就被網友們恨得咬牙切齒。
  • 校園霸凌與年齡無關,還美麗校園一片藍天
    #蔚縣校園霸凌事件家屬發聲# 妹妹被掌摑30多次。近日,河北張家口蔚縣,某校園內發生校園暴力事件,三女生對坐在下鋪的同學推搡、掌摑。記者聯繫到被霸凌者哥哥:妹妹在校園裡被三名女生逼迫抽電子菸,妹妹不抽便被掌摑30餘次。當地教育局稱:目前該校校長已被停職,目前事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 淺談《少年的你》校園霸凌背後的原因
    電影講述了高三女生陳念在高考前夕被同班幾個女同學校園霸凌,機緣巧合下她遇到了小混混小北,小北一直護著陳念,甚至為她頂罪的故事,他說:「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陳念,卻沒有小北。不少網友都說看《少年的你》感覺很壓抑,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原因在於它反應了真實生活,折射了現代校園的陰暗面與社會種種的缺失,校園霸凌並不是單方面引起的,而是多方面造成的。
  • 一款畫風簡單的解謎遊戲,描述了校園霸凌受害者的心路變化
    校園霸凌是校園生活裡的隱形黑色地帶,但它真實存在於不少人的身邊。揭示批判校園霸凌的遊戲作品有很多,如文字遊戲《我的孩子:生命之泉》、Galgame《素晴日》、互動遊戲《奇異人生》等。今天介紹的《我走進儲物櫃門之後發生的事情》是一款流程有些短的解謎遊戲,大約用40分鐘可以通關。但是通關之後,留給我們的思考卻意味深長。鉛筆手繪式畫風加上簡單的色彩塗繪,故事主角是一個男孩和一隻兔子。男孩在學校過得並不愉快,或許這個故事全部出自他的想像,總之他打開了一扇學校的儲物櫃門,然後帶著撿來的兔子走進了無盡的黑暗。
  • 對校園霸凌說不
    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校園霸凌事件高達61.2萬件,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為減少校園霸凌,日本學校採取了各種措施以抵制校園霸凌現象。 如今的校園霸凌現狀如何?日本的校園霸凌現象究竟有多嚴重?各國如何避免和應對校園霸凌現象?
  • 人性漫畫:男孩被校園霸凌,老師和父母卻無動於衷,結局意味深長
    相信很多曾經遭受霸凌的人都會有過類似的經歷,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突然之間就成為了被欺辱的對象。大部分被校園霸凌的原因,聽起來簡直滑稽可笑:「因為TA胖」、「因為TA成績好」、「單純看TA不爽」…… 任何一件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甚至是臆想出來、空穴來風的事,都可以成為霸凌他人的理由。明星馬思純就有過這樣的經歷。被擠兌、嘲笑,水杯裡被添加粉筆灰、抹布水。
  • 四本關於「校園霸凌」的小說,壓抑到懷疑人生!
    最近小編真的在家要憋瘋了,也趁這段閒空看了很多小說,別人都是857,小編則是1212哈哈,今天主要給大家推薦的是四本關於校園霸凌的小說,後兩本被翻拍電影大家應該也都看過,主要是前兩本,真的是寶藏小說,超級好看,趕快收藏吧,喜歡姓陳的男孩,是吧!陳勁生,陳執。
  • 《少年的你》魏萊和陳念:「校園霸凌」背後,沒有贏家
    電影《少年的你》熱映時,「校園霸凌」作為一個沉重的話題,迅速被推上熱搜。在知乎上,有人提問:現實中,校園霸凌真的有《少年的你》中這麼嚴重嗎?在數以萬計的回答裡面,持肯定意見的佔了絕大多數。而其中一個高贊回答是:現實中,校園霸凌比你想像中要嚴重得多,只是多數時候被人們忽視了。
  • 《精靈夢葉羅麗》:用一部少兒動畫,闡述校園霸凌的始作俑者
    02校園霸凌在這部弘揚正能量的動畫劇情中,以愛為主調的故事裡,總會出現一些相反的基調。葉羅麗官方是想利用動畫告訴大家「校園霸凌」的可怕,我們應該怎麼做,我們又該如何去抵制,在劇情之中得以體現。你的一個玩笑,對其他人來說就是傷害在故事中有這樣一個場景,齊娜拿著成績單想要回家,腦海裡想著的是老師話語。又是一次家長會,又該麻煩奶奶了。
  • 從《少年的你》中看校園霸凌的本質|淺談青少年的「暴力孤獨」
    校園霸凌就像是一個潛伏在學生身邊的魔鬼,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伸出手拍拍你的肩。它笑著對你說,「輪到你了。」導語去年上映的《少年的你》再次引爆了「校園霸凌」這個話題。不是因為它的特殊性,而是因為它的普遍性。根據2018年教科文組織統計研究所的調查顯示,全球有三分之一的青少年曾遭受過校園霸凌。其中某些案件的惡劣程度,遠遠超越了人們的想像。
  • 對校園霸凌說不,還孩子純淨校園
    這裡就要討論一個詞「隱性暴力」,顧名思義就是看不見的「暴力」;比如家庭內的冷暴力、父母關係不和睦、教育方式矛盾、無法讓孩子正常表達情緒等等都是「隱性暴力」。「隱性暴力」就會導致孩子無法正常表達自己的情感,沒有正常地情緒宣洩途徑,在日漸壓抑堆積之後,就會以暴力的、欺凌弱小的方式來發洩。
  • 淺析《聲之形》:校園霸凌的背後,是家庭教育的失敗和孩子的孤獨
    文|小雅編輯|小雅《聲之形》是一部2008年日本周刊少年漫畫大獎的獲獎漫畫,以校園霸凌為引子,講述的關於欺凌與被欺凌者的自我救贖的故事。這部漫畫並非是一部傳統的青春套路漫,主要的故事內容大致是這樣的:女主角是一名有著先天性聽力障礙和語言障礙的年輕少女,只能通過文字書寫和手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因為與常人不同,是個殘疾人的她時常受到同學的欺負,男主角也是其中一個,他不僅毀掉了少女賴以生存的助聽器,還對她實施了一些暴力行為,少女因為這些校園霸凌的行為而選擇了轉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