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與周冬雨、易烊千璽的合作,他稱讚二人都是天才,並稱周冬雨的表演沒有套路,「她是把最真實、最生動的東西放進去,並且還很準確。」
騰訊新聞《一線》 作者:胡夢瑩
隨著青春劇情電影《少年的你》熱映,扮演「鄭易」警官的尹昉憑藉又帥又蘇的形象,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作為電影中非常正面的角色,他從頭到尾都站在「陳念」及「小北」這邊,真心為他們好。隨著影片熱度上升,不少網友紛紛評論稱,「被鄭易圈粉了」、「每次看到他出現的時候我才覺得少年會安全」。
在接受《一線》專訪時,尹昉給出對於這個角色更深層的解讀,「他守護的不止是陳念和小北的少年心,也是自己的少年心,就是對很多事還有少年的那份赤忱、純粹、不妥協。」
某種程度上,尹昉至今都保留與鄭易一樣的「少年心」。33歲的他至今看上去還是頗有少年感,他的解釋是,「有一些事我不想長大,我特別希望自己對自己是誠實的,所以很多事情不想妥協。
不少網友感謝鄭易「拯救了兩個少年」,但與此同時,也有一種聲音認為,鄭易騙陳念認罪的事讓人討厭想罵。關於此,尹昉也於日前在知乎發文:鄭易在做一件正義的事情,不只是為了司法公正,更是為了守護陳念善良的少年心,所以用一個謊言去賭陳念的善良。但是小北對陳念的犧牲是一種正義,陳念對小北「你贏我才不會輸」的成全也是一種正義,成人的正義深思熟慮,少年的正義義無反顧,不同的正義之間好像總是缺少一個通道去彼此理解。談及此,尹昉也向我們表示,如果易地而處自己可能會選擇更溫和的方式去啟發陳念,讓她自己做出選擇。
聊到與周冬雨、易烊千璽的合作,他稱讚二人都是天才,並稱周冬雨的表演沒有套路,「她是把最真實、最生動的東西放進去,並且還很準確。」至於易烊千璽,尹昉形容他就像「深淵」,「很神秘、深不可測,力量也很大,但同時又有一份脆弱感。這是演員特別寶貴的氣質,所以他才可以把這個角色呈現地那麼好。」
每個人小時候多少有欺負或被欺負的經歷,我也曾承受傷害
《一線》:最初對於《少年的你》劇本是什麼感受?
尹昉:我覺得這是一個和我們的青春很像的劇本。這個「像」不是說裡面發生的事情像,而是那種每個少年都有各自的秘密,關於內心深處的痛與愛,成年之後我們把這個秘密打開來看現在變成什麼樣子了。
《一線》:談談你扮演的警察「鄭易」這個人物,感覺他是一個挺感性的警察。
尹昉:這個角色我是可以找到共鳴的,就是對於少年心的守護。這個「守護」不止是守護他們的少年心,也是守護自己的少年心。就是對很多事還有少年的那份赤忱、純粹、不妥協,不被社會的摸爬滾打所傷害。
《一線》:在表演上對於這個人物賦予了哪些設計?
尹昉:我覺得這個警察之所以會關注到陳念、關注到陳念被霸凌的事,肯定和他自己的經歷有關係,所以他才會對這事特別關注。也許他小時候也受過欺負,但在某個階段,他可能懂得了反抗。這種反抗讓他變得強大,也可能會有一層尖銳的外殼去保護這東西。
他可能與陳念有類似經歷,很憐惜他們,特別關注這事。再加上霸凌使他對少年產生很大的心理陰影,希望能通過警察的職能去幫助他們。但可能以警察的方式並沒能最好地去馬上解決這件事,因為還沒到法律能解決的層面。所以後來會有他在車上對陳念說的那一段話,他有遺憾和抱歉。
《一線》:小時候你也有過被霸凌的經歷嗎?
尹昉:我想每個人都有吧。老楊吃火鍋的時候不就說,「小時候你沒欺負過別人吧?那你肯定被人欺負過。」我覺得每個人在不同的年齡段,多多少少都會有欺負或者被欺負的經歷,只是程度不一。
我的成長經歷裡,這不是特別嚴重的,可能因為小時候比較弱小、又矮,後來到了北京上學又是比較小的,大孩子欺負小孩有意無意的都會有。現在看來都是很小的事情,當時可能會承受一些傷害。
換做我不會騙陳念自首,會用更溫和的方式去啟發
《一線》:「鄭易」反覆提到「睡覺」,比如「現在喜歡睡覺了」、「困了睡覺」,「睡覺」有什麼深層含義嗎?
尹昉:「睡覺」可能是他對於一些自己不能掌控的事的回應方式。本來我的出場戲是在警局裡,好像也是小北的出場戲,那時小北和陳念還不認識,他因為別的案子被抓到警局,幾個警察在查他,我就在旁邊睡覺。
對於一些自己不願看到的事情,尤其是關於小孩的事情,我覺得沒辦法幫到他們,又沒辦法看到他們這樣,就選擇睡覺去屏蔽這些事。
但在影片最後,陳念自首了、他們倆在監獄裡相見,我說「困了去睡覺」。這時可能多了一層含義——不再是屏蔽,而是一種成長。他可能沒有那麼消極了,更理解到,世界上雖然有這麼多我們無法掌控的事,但還是儘自己的職能、儘可能的去追求自己所相信的東西。
《一線》:電影中,他還有一句挺經典的臺詞「長大就像跳水,閉上眼睛什麼都不管就往河裡跳,我們都是這麼長大的」,關於這句話你有什麼感觸?
尹昉:我認為,當時鄭易說這句話時是半信半疑的,像是說服自己一般的去安慰陳念,覺得所有人長大的過程就像,閉著眼睛咬牙做了個決定。即使裡面有泥沙、有石子也沒事。反正總會過去的,但他心裡可能知道這個過程中,有的人會體無完膚,甚至有的人會淹死。一半是鼓勵,一半是無奈。也希望陳念能更強大地去面對這些事,因為他自己就是這麼過來的
《一線》:你在成長階段,有過類似的彷徨嗎?
尹昉:肯定很多,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肯定都會有。我自己在過程中遇到恐懼或彷徨時,也會想辦法讓自己更勇敢。當然每個人都不想去處理那樣的事,也不得不去處理那樣的事,所以就會讓自己更勇敢地去體驗那個過程。
《一線》:他在審訊室中對小北說的一段話,被小北形容為「演戲」,他當時真的是演戲嗎?
尹昉:這裡面有一半是審訊技巧,我既然懷疑這個事、調查了這個事,這裡一定有一個審訊技巧在的。另一半就是我對這件事的看法,我心裡的確是這麼想的,我才會這麼說。我覺得他這麼做,並不能真正幫到陳念,其實是有更好的方式去處理的。因為我覺得對自己所做的事情及時負責,是把傷害降到最低的一種方式。否則這事可能越來越蔓延開,壞的種子會種下來。
《一線》:他最後勸陳念自首,如果換做你,會做同樣的選擇嗎?
尹昉:如果是我,我可能會用一種更溫和的方式去啟發陳念。但決定權在她自己,我會幫她分析。就像我剛才說的,可能人對自己做的事情最及時地負責,是把傷害降到最低的一種方式。
但我這麼想的前提是,我不是警察,才可以這樣去啟發他。但電影裡我是一個警察,我還有警察的職責在,我必須把真相給查出來。
《一線》:你對於電影中的結局滿意嗎?
尹昉:從整件事來說,這應該是最好的方式了。我覺得是最優選擇。否則陳念要背負特別大的罪惡感去生活,進入名牌大學,每天自責、擔心甚至動搖。為了能向前生活,只能把自己變得更麻木、更冷漠、更自私。慢慢的,時間會衝淡這些東西,她有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社交。
小北呢?不知道坐多少年牢,背負著「強姦殺人犯」的身份,就算刑滿釋放,他倆也是完全不平等的關係。先不說還能不能在一起,這東西太不平等了。當然這只是我的想像,是一個假命題,不是說一定會這麼發生。
周冬雨沒套路易烊千璽力量深不可測,他倆都是天才
《一線》:鄭易騙陳念自首那場戲情緒激烈,還被周冬雨打了耳光,那場戲是真打嗎?
尹昉:肯定是真打真咬,這場戲很難。有的戲可以借位,但我們這個戲,大部分的攝影方式都是手扛著拍,機位跟地緊。那個東西非常真實,不能借位,而且這場戲更不適合借位。
更重要的是打和咬是我們表演上很大的支點,需要真實去做。不然如果她假咬,演這樣的情緒戲還是控制自己,很容易分散演員的注意力。我也不能真實感受,我也要作假的去做反應。等於我們注意力都被分散了。
她的咬是一種控訴,是她結束高考以後,對承受這一切的一個發洩。對於我來說,我承受這個控訴,這份控訴是對我堅持正義的控訴。在咬的疼痛裡,我也在吶喊我的正義,就是我為什麼要這樣做。同時吶喊的時候,我也在懷疑,這個吶喊來自於我警察的職責,但我是否真能體會他們所經歷的痛和愛。
所以這個真打真咬不只是為了敬業,為了真實,在表演上也是很大的支點。而且對演員也沒多大傷害,沒有造成危險,是在可承受的範圍內。
《一線》:當時NG了多少次?
尹昉:應該有七八遍。反正我有一排牙印,大概七八個牙印。當時咬的拍了很多條,到後來我覺得演得特別好的那幾條,都是那個痛真的刺激到了我的,然後把我的吶喊和理解放在裡面,是和真實感在一起的。不過對當時的周冬雨來說,另一個負擔就是她看到我的手已經……就是牙印特別紅,看上去很慘,她不忍心,對於她就有很大的負擔。我和她說沒事,我說我也需要這個,覺得無所謂。這對我來說不是一個事。
《一線》:評價一下周冬雨和易烊千璽的表演?
尹昉:我覺得這部電影裡他們都演得比我好多了。真的,我之前看《七月與安生》就覺得周冬雨是個天才,這次現場看到她覺得,她真的是天才。「天才」不是說她表演技術多熟練,而是我覺得她表演沒有套路,是把最真實、最生動的東西放進去,並且還很準確。只要導演稍微調一下,她就能找到入口,她進去是很通暢也很放鬆的,我非常羨慕這種狀態。
另一個就是,我看她演哭戲,我覺得一個人怎麼可以這麼毫無障礙地掌握自己的情緒?我記得他倆對視那場戲,我帶他們去看守所,一開始易烊千璽沒有眼淚,感情還沒到。千璽可能不是那麼快能進入的一個人吧,可能和他的性格有關,我也是這樣的。他肯定沒有周冬雨那麼快,但冬雨眼淚已經下來了。然後她就在一個條鏡頭裡反反覆覆流淚,感覺就像是「OK,你還沒來,我再陪你演一遍,我再等一下」。然後又換了一種不同的哭法,她那個哭可以隨時來、變著法兒的來,不需要醞釀。還可以讓這東西生動不刻板,不是說光哭一下就好,她可以哭出很多層次。
《一線》:那麼易烊千璽呢?他第一次正式主演電影,表現也很讓你驚豔嗎?
尹昉:我覺得,他內心的那股勁兒特別強。他是一個特安靜的人,就像一個深淵一樣,那個深淵很神秘、深不可測,力量也很大,但同時又有一份脆弱感。這是一個演員特別寶貴的一種氣質,所以他才可以把這個角色呈現地那麼好。
而且這是千璽第一部電影。我當時就覺得他能做成這樣,我也不知道他怎麼去準備這個角色的,但他內心的力量是他的核心。他個人的魅力、他內心的力量讓這個角色非常有勁兒。
《一線》:不少網友覺得,「33歲的你還是很有少年感,純粹的像個大學生」。
尹昉:可能因為我本身長得小,顯年輕。還有一方面就是有些事我屬於不想長大、不肯長大的。比如在社交、對人對事上,我特別希望對自己誠實。我會要求自己對事、對人儘可能真誠真實,沒成人那麼多圓滑或者社會的東西。
《一線》:《紅海行動》《少年的你》都是比較爆款的電影,口碑、關注度都比較高,選劇本的標準是什麼?
尹昉:一部好戲的背後有很多原因,比如好的劇本、好的團隊、好的製作,各方面天時地利人和,它才可能是一部好戲。一個不好的劇本,看到的時候就知道不行了。首先你就看它是不是一個真誠的東西,如果很套路、邏輯上有很多問題,它就不是一個用心的作品,你可以看出來。我選作品,首先看是否用心。
然後在我能選擇的裡面去選擇,演員一開始能選擇的東西很有限,但慢慢的通過自己的一個標準、通過審美的建立,你的選擇造成了你成為一個什麼樣的演員,可能就會有更多好作品找到你。
另一個,總有人問我,為什麼我總是被一些好作品選擇。我又沒有流量,也不混圈子,更沒什麼資源,完全就是因為角色適合、戲適合,才會找到我。可能是物以類聚,合適的東西會找到我,我也被合適的東西選擇,我也會去選擇合適我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