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節-致敬匠人,致敬匠心,做「新匠人」

2020-12-19 製造業企業信息化

匠人是勞動者,匠人是那些在勞動中精益求精者、勤勉不懈者,人生在勤,勤則不匱。

世界再吵雜,匠人的內心依然是寧靜的。在喧囂中,憑著一顆耐得住寂寞的匠心,期待時間與技藝彼此成全,匠人如梅,匠心傳世。用堅毅,重複風霜的磨練,在九寒冬裡隱忍待發;匠人是寂寞的,更是執著的。

匠心,是歲月中一次次沉澱的耐心

何為匠心?是有「擇一事,終一生」的初心,有「終一生,愛一事」的耐心。匠心,是養成工匠的核心原生動力。

在壓力大、節奏快的現代社會,願意用一生去做很慢很安靜、很需要沉下心才能做好的事情。不求名、不逐利,能克服寂寞、擊退誘惑,我想必定是發自內心的喜歡——堅持不需要努力,才是人性的本真

看著那些漸行漸遠的手藝人,在當今所謂普世金錢價值觀下,讓我們讓我們害怕因這份堅持與時代脫節,失去了打磨的耐性,迷失了自我

守護匠心,做「新匠人」。

「新匠人」要終生學習,學以致用。在專注的領域中,要持續學習新的技術,要敢於突破,敢於捨棄,但是依舊專注,專注的是事,不是法,不是器。在自己的領域裡面跟隨時代,不斷的提升。

「新匠人」要打破邊界,跨專業融合。在阿爾卡特朗訊的時候,歐洲一個網絡工程師,40多歲,聊起來會發現他對網絡理解的深度很深,從最基礎的原理,到應用無一不精。而且對作業系統-Unix,中間件,資料庫等同樣都有較為深入的理解。即A+++++...,而且+【B+++】+【C+++】+【D++】,解決問題能力超強,對我影響很大。對於信息化而言,除了自己的專業技術,要深入理解業務,才能提供優秀的解決方案。

百度了一下,發現吳曉波老師早在2016年就提出了「新匠人」的概念,2018年建立了新匠人學院,從定義看顯然有著更高的標準、格局和視野。

吳曉波老師定義的新匠人,3個特點,4個標準

特點

新審美。做任何一個物件,要符合今天的中國新中產的一些審美標準、審美要求,符合強大的當代性。新技藝。新連接。需要一種新的連結方式。

標準

一是產品要有人格化。能夠產生人格化聯想的品牌。二是能夠為消費升級、為新中產服務的品牌。三是能夠大規模生產的一些品牌。四是對銷售的要求。在500萬以上到5個億之間。

相關焦點

  • 勞動節|王澤履酒,致敬每一位堅守工匠精神的勞動者
    勞動節——熱血五一感恩付出——公司致敬每一位工作勞動者不經意間,已是暮春初夏之際,一陣淺夏的微風從遠方徐徐而來國際勞動節又稱「五一國際勞動節」、「國際示威遊行日」(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或者May Day),是世界上80多個國家的全國性節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擁有的節日。
  • 2019新匠人大會:匠人的春天,從拈花灣開始
    4月28日,500多位匠人在這裡聚集,共同參加「拈花灣美好生活節暨2019新匠人大會」。其實,早在幾年前,靈山文旅集團董事長吳國平和吳老師就曾約定做一件有匠心的事情。後來,一個來到拈花灣,把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普通小湖灣改造成了人間勝境;一個做了新匠人,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試圖重新定義這個國家的每一個商品和每一個空間。
  • 「博物館」體驗 必勝客匠心「五福宴」致敬勞模
    1月17日晚,西安曲江新區工會工委邀請轄區內的省市勞模、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和「西安工匠」及其家人,共聚必勝客曲江博物館主題餐廳,分享了「匠心」體驗和心得、邊欣賞「國寶」邊品嘗必勝客匠心「五福宴」,度過了歡樂難忘的農曆小年夜。
  • 百年匠人丨致平凡耕耘,敬不凡匠心!
    祝所有勞動節節日快樂世界上有一群人一輩子只做一件事,執著追求完美,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匠人。感謝匠人們的堅守,用汗水澆灌每道工序。出自匠人之手的作品都極具溫度與質感,匠人們用匠心打造無數品質中式家具,因為他們極致的追求,讓每個擁有百年匠人家具的人,都想要認真對待生活。
  • 首汽約車「致敬戰疫先鋒」 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
    來源標題:首汽約車「致敬戰疫先鋒」 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 4月30日,在「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之際,首汽約車舉辦了一場既簡樸又隆重的雲表彰活動,對在抗擊疫情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模範個人和先進班組進行集中表彰,授予他們「戰疫先鋒
  • 《巧手神探》萬字長文致敬中國匠人 全能藝人肖央呼之欲出
    7月4日晚,《巧手神探》迎來最後一期,作為節目固定嘉賓的肖央寫下上萬字長文《了不起的巧手們》,表達自己對於新時代匠人精神的理解與敬佩。文章還一一介紹了在節目中出現的每一位匠人,用文字的形式回憶和致敬所有的中國手工匠人們。
  • 勞動節特別節目:戴研體驗手工做棉被,老手藝真功夫!
    「五一國際勞動節」,祝所有光榮的勞動者們節日快樂。今天五一國際勞動節特別節目,我們的主播和關註記者將體驗不同的崗位,通過一天的勞動,體驗不同崗位勞動者的辛苦,以此向他們致敬。
  • 五一勞動節,向這些閃亮的名字致敬!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技藝精湛、執著堅守他們不斷創新、追求極致五一勞動節致敬這些默默奉獻兢兢業業的勞動者們是他們專注、鑽研的精神驗收時,李凱軍做的模具平面度達到了0.02毫米誤差範圍以內,加拿大客商當即追加了八百萬元訂單。如今,李凱軍團隊製造的汽車發動機缸體模具,已經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模具鉗工 李凱軍:我的工作目標是什麼?是追求極致,在我的腦海裡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 「做匠人 築匠心」企業共建宣傳活動
    「做匠人 築匠心」企業共建宣傳活動 2020-12-18 1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五一國際勞動節快樂 德國FOND OF致敬勞動者!
    公司的發展離不開每一位員工的努力工作,2020年五一國際勞動節,致敬全球勞動者!致敬每一位FOND OF兢兢業業的員工!
  • 五一勞動節,欣賞八首與勞動有關的古詩,致敬所有勞動者
    國際勞動節是全世界勞動人民的節日,世界上80多個國家都在這一天共同慶祝,將它作為全國性節日。今年的五一小長假,較之往年來說,有些不同尋常。疫情防控幾個月後,迎來今年五一勞動節小長假,人們按捺不住,想出門走走,因為往年這個時候,又被叫做「黃金周」,很多人都會出門遊玩,出遊需求旺盛。而今年應該會增加很多臨時規定,既要保證遊客的出遊質量,又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方家鋪子CEO方敏 榮登吳曉波新匠人100榜單
    (原標題:方家鋪子CEO方敏 榮登吳曉波新匠人100榜單)
  • 以瑞金的名義,致敬最美勞動者!
    以瑞金的名義,致敬最美勞動者!彭承宏 2007年上海市勞模 2020年勞動節是特殊的,新冠肺炎讓所有人都膽戰心驚,但醫護人員仍砥礪前行,堅守崗位,被譽為「最美逆行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國內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神州大地再次邁出發展的步伐。同事們,醫學是項特殊的職業,需要我們有仁愛醫心,堅定決心,持久恆心以及職業道德和使命感。
  • 天系奢居 | 中駿以匠心、匠人、匠藝,執著極致人居
    中駿天譽營銷中心三十三載精工匠心,中駿集團如匠人在打造一件藝術品,營造中駿產品的每一處細節。天系奢居:以匠心致敬歲月中駿集團始終堅持「專築您的感動」的核心理念,積極探索人們美好生活需要,33年布局46城近百個品牌項目。2019中駿載夢進駐昆明,中駿TOP級,全國第14座「天」系奢居【中駿·天譽】鼎定官南。
  • 萬字長文致敬中國匠人 全能藝人肖央呼之欲出
    7月4日晚,《巧手神探》迎來最後一期,作為節目固定嘉賓的肖央寫下上萬字長文《了不起的巧手們》,表達自己對於新時代匠人精神的理解與敬佩。文章還一一介紹了在節目中出現的每一位匠人,用文字的形式回憶和致敬所有的中國手工匠人們。
  • 肯德基攜手抖音,勞動節致敬抗疫中每一份堅守
    2020年五一勞動節如期而至,在所有人的努力下,我國各地在四月逐漸實現復工復產。人們紛紛重新回到崗位上,發揮自身所長的同時也以實際行動豎起復工後的抗疫防線。而事實上,在疫情頻發的日子裡,也有許多人從未離開過自己的工作崗位,以非凡的毅力堅守,展現平凡勞動者的不凡。
  • 必勝客金秋季推中國味比薩 匠心致敬中國味道
    必勝客金秋季推中國味比薩 匠心致敬中國味道9月29日晚,在雨潤中央必勝客「探索者餐廳」內,一場別開生面的金秋品鑑活動精彩呈現。活動現場必勝客品牌以「美食」「美服」「美器」為主線,正式發布「金秋季」系列中國味新品以及本季「國潮」主題新體驗。
  • 參與「大匠工藝,致敬阿膠人」話題互動送阿膠及製品
    #大匠工藝致敬阿膠人匠人、匠心、匠魂,致敬阿膠人!阿膠作為傳統中醫藥,在增強人體免疫力方面的功效早已被證實,阿膠膠類中藥在補血益氣類產品市場上始終佔據著主導地位,其市場比重份額居高不下。由中國食品報聯合百度APP山東頻道、中國阿膠產業誠信聯盟開展「大匠工藝,致敬阿膠人」百度話題活動,該活動已於2020年12月1日正式上線,配合中國食品報「致敬阿膠人」直播訪談欄目,首期活動2020年12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本期話題獎品由山東東阿百年堂阿膠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 「師者匠心」時代領袖企業家峰會暨致敬 2020 最美逆行者頒獎典禮...
    據悉,由永和文化主辦,若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悠氧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師董會協辦,王九山百度霸屏團隊全網媒體宣發的「師者匠心」時代領袖企業家峰會暨致敬 2020 最美逆行者頒獎典禮將於2020年11月14日在杭州市太虛湖假日酒店盛大開幕。
  • 央視紀錄片聚焦揚州匠人匠心!
    央視紀錄片聚焦揚州匠人匠心! 在揚州這座歷史文化悠久的古城中 藏著太多巧奪天工的古老工藝 極具詩情畫意的水旱盆景 古代文人最愛的篆香 底蘊悠遠的斫琴 讓我們一起跟隨央視紀錄片《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