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 會談技術
一、注意傾聽的技巧
1.開放式問題
開放式問題被一些治療者認為是最有用的傾聽技巧之一。開放式問題常常運用包括「什麼」、「怎麼」,「為什麼 」等詞在內的語句發問。讓來訪者對有關的問題、事件給予較為詳細的反應,而不是僅僅以「是」或「不是」等幾個簡單的詞來回答。這樣的問題是引起對方話題的一種方式,使對方能更多地講出有關情況、想法、情緒等。
2.封閉式問題
封閉式問題的特徵就是 可以以「是」或者「不是」, 「有」或者「沒有」 ,「對」 或者「不對」等一兩個字給予回答。這類問題在會談中具有收集信息,澄清事實,縮小討論範圍,使會談能集中探討某些特定問題等功效。封閉式問題也可幫助治療者把來訪者偏離某主要問題的話頭引回正題上。
3.鼓勵和重複語句
鼓勵是指對來訪者所說的話的簡短的重複或僅以某些詞語如「嗯...嗯」、「噢」、 「是這樣」或「後來呢?」來鼓勵對方進一步講下去或強調對方所講的某部分內容。以重複語句作為鼓勵對方的一種反應,是一種很有效力的反應方式,這可以表明治療者對來訪者所說的話中關鍵詞語的注意。通過這樣的鼓勵,可引導來訪者的談話向某一方向的縱深部位進行。
4.說明語句
說明語句就是對來訪者在談話中所講的主要內容及其思想的實質進行複述,簡而言之就是對其談話進行實質性的說明。說明語句可以幫助治療者檢查其對來訪者的問題的理解程度,把一些分散講出的事情聯繫起來。
5.對感情的反映
對感情的反映技巧為治療者提供了一個探查來訪者的感情捲入的程度的機會。一般來說, 對來訪者感情的反映常常包括這樣一些內容:「你」或對方的名字和情緒的名稱,「你覺得....」,「你心裡感到....」這樣的句子。此外還常有與情緒有關的人物、事件。
6.總結
在心理治療會談中,總結就是把來訪者所談所講的事實、信息、情感、行為反應等經過治療者的分析綜合後以概括的形式表述出來。
二、影響對方的技巧
1.解釋
解釋是最重要的影響技巧,解釋能給來訪者提供一種新的認識他們的問題和自身的方式。解釋還可使來訪者的世界觀產生認知性的改變。解釋一般有兩種,一種是來自各種不同的心理諮詢與治療的理論,另一種是根據治療者個人的經驗、實踐與觀察得出的。
2.指導
指導被人們認為是最有影響力的技巧。指導簡而言之就是告訴來訪者做某事。指導最直接的形式是治療者讓來訪者幹某些事或說某些話,或以某種方式行事。治療者還可能引導來訪者進行想像(人本主義的治療),指導來訪者進行放鬆訓練(行為治療),教以某些特定的行為方式(決斷訓練)或使來訪者進行自由聯想(心理分析治療)等等。指導方式的類型有:(1)指導言語的改變;(2)特殊的建議或指示;(3) 自由聯想式的指導;(4) 角色性指導;(5) 訓練性指導。
3.忠告與信息
治療者藉助為來訪者提供建議,給予指導性的信息,或為其提供具有指導意義的思想觀點等來幫助來訪者。在大多數情況下,當對方詢問治療者的意見、建議時再給予忠告、建議,一般不應主動提出過多的建議。
4.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是指把自己個人的有關信息講出來,使別人知道這樣一個過程。治療者的自我暴露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向來訪者表明自己在治療會談當時對來訪者言行問題的體驗,另一種則是告訴對方自己過去的一些有關的情緒體驗及經歷經驗。
5.反饋
反饋是指治療者為來訪者提供自己或他人會怎樣看待來訪者的問題的特殊的信息。應用反饋技巧的目的是幫助來訪者開闊眼界,看看其他人是怎樣想、怎樣處理同類事情的。通過這樣的方式,為對方提供與之不同的感知思維模式,以達到影響對方的目的。
6.邏輯推論
邏輯推論是治療者根據來訪者所提供的有關信息,運用邏輯推理的原則,引導來訪者認識其思維及行動可能引出的結果。運用這種技巧時,治療者常常可以用「如果....就會」這一類條件語句。
7.影響性總結
這是對每次會談中治療者給來訪者所做治療的總結。一般在會談即將結束時做此總結。這一總結經常和傾聽式總結一起進行。治療者可先總結一下在此次會談發現來訪者都有些什麼樣的問題,然後講一下在此次治療中重點對哪幾個問題進行了工作,第三步可以概括一下本次會談的治療要點。這樣做有利於會談雙方對此次會談的情況有更為清楚的全面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有利於來訪者抓住會談要點,加深對於其在會談中所學到的東西的印象。
三、沉默的現象
1.創造性沉默
創造性的沉默是來訪者在會談過程中,對他自己剛才所說的話、所體驗到的感覺的一種反應。「凝視著空間某一點」也許可以看作是這種沉默的一種標誌。這往往是人們集中注意力思考問題的特徵。
2.自發性沉默
自發性沉默往往來自不知下面該說什麼好這樣的情境。在治療過程的初始階段,往往會出現這種現象。有時,來訪者不知說什麼好,不知什麼是有關的事件,什麼是無關的,什麼是更重要的事情,等等;或者他們覺得自己已把問題表述出來了,不知治療者還希望了解什麼。與創造性的沉默不同,此時,來訪者的目光不是盯著前面某一點,而其目光更多地是遊移不定的,從一處看到另一處,也可能會以徵詢、疑問的目光看著治療者。
3.衝突性沉默
衝突性沉默可能由於害怕、憤怒或愧疚引起。人們既可能由於自己感到受了傷害,也可能由於過去出現過的情形使他們害怕而出現這種沉默狀態。還有可能他們認為下面將要討論的那件事使他們感受到了某種威脅。他們也可能在生治療者的氣,並用沉默作為一種被動攻擊的形式。
簡述沉默的處理方式
在創造性沉默中,某些新的觀念與情緒體驗正在孕育著、湧現著。此時,治療者最好什麼也不要說,但要在等待中注視著對方。治療者這樣做,意味著他了解對方內心正在進行的思考活動,以自己的非言語性行為為對方提供了所需的時空。
在自發性沉默中,治療者可以先略等片刻以確定這種沉默是否屬於第一種創造性沉默,如若不是,治療者應立即有所反應。治療者可以這樣發問:「你可以告訴我現在正在想什麼嗎?」。
在衝突性沉默中,治療者要以真誠的態度與來訪者相處,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我們遇到了一個問題,以最快最簡便為原則,這就是我解決問題的方式」。如果對方拒絕配合,那麼治療者要等待一下,直至對方打算這麼做了。
C5 心理治療的目標與階段
心理治療的目標具體到不同的治療學派,其具體的治療目標各有不同的側重:
1.心理分析治療的目標,是要消除神經症症狀、使自我變得強壯有力;
2.行為治療的目標是要改變不適應的行為,消除行為缺陷;
3,來訪者中心療法的治療目標是對自我經驗和體驗採取更為開放的態度,具有責任感,自尊,能接受他人;
4.合理情緒療法的治療目標是思維的合理性和適度的情緒反應等。
心理治療的基本階段
1.心理診斷階段
心理診斷階段又可細分為信息的收集、心理診斷、信息反饋和治療目標的確立這樣幾個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治療者的主要任務是對來訪者的問題進行確認。
2.幫助和改變階段
幫助和改變階段又可細分為領悟和修通兩個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治療者的主要任務是幫助來訪者改變其認知、情緒或行為。
3.結束階段
在結束階段中,治療者要幫助來訪者鞏固所獲成果,適應結束治療的情況。
簡述心理治療的幫助和改變階段
1.治療者的責任
治療者的角色是提供一種對來訪者 有利的外在環境和良好的人際關係,提出某些說明、解釋、意見、建議,教以某些方法,通過領悟和學習的方式,促進來訪者的改變和成長。
2.領悟
在這一階段中,治療者往往可以幫助來訪者重新審視自己內心之中與問題有關的內容,並幫助對方達到某種程度的領悟。領悟的作用,第一種是可以達到一種能使其問題嚴重程度降低、並能使對方心理上真正強健起來的心理平衡,第二個作用是可以為他改變其外顯行為提供心理依據。這兩點都有利於來訪者的增長。
3.支持
在這一階段的治療中,治療者通過給來訪者以正強化,以及通過給對方指明在某一事件或情境中積極、有益的方面的方式,通過真誠地給予對方的好行為的表揚、鼓勵和支持等方式來減輕對方的焦慮,促進對方積極行為的增長。
4.反塑造
在治療過程中,治療者以採用獎勵、期望、對峙、幫助對方達到某種領悟等方式來矯正來訪者的認知和行為等。反塑造是指來訪者也可通過同樣的方式來影響治療者。可能當治療者以能使來訪者感到愉快的方式行事時,來訪者就會以自己的進步作答或以對治療者的看法、做法表示讚賞的形式回報治療者。但當治療者使來訪者感到不快時,他就可能以退行的方式或攻擊的方式對待治療者。
5.移情
這意味著來訪者可能把他以前生活裡與他人的關係中產生過的情感、態度等主觀體驗移植到了治療者身上。
6.反移情
反移情是指治療者自己以不適當的行為對待來訪者在治療中的某些行為表現。這種反移情既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
7.對峙
對峙是向來訪者指出其態度、思想與行為等之間出現的矛盾。對峙不是治療者對來訪者認識、感受的直接的簡單的反饋,而是更重視對方較深層的動機與行為之間的矛盾等。
8.解釋
解釋就是為來訪者提供對於現實世界的另一種看法。解釋根據各種不同的學派理論各有不同。在進行解釋時,治療者首先應知道向對方解釋的內容應是什麼,其次要注意何時應用解釋以及怎樣應用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