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老伴去世,82歲的我把她安放在莊稼地裡,那裡有我的秘密

2020-12-14 圖說江淮

每一個鄉村裡,都有一個關於老兵的故事。

每一個平凡的生命背後,總有一些,讓我們不能舍卻的感動記憶。

題記

老兵 於敬安

我叫於敬安,是一位退伍老兵,我出生於1939年8月,今年虛歲82歲了。我的家在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湖溝鎮王洲村於河頭。這個小村莊靠近淮河的支流澮河,小時候,我家門前就是這條河,澮河,如今,我在這裡生活了一輩子,澮河的水,還是一如既往的這樣的流淌著。

我家門前的這條河,澮河。 攝影 曹興功

小時候,我們村子沒多少戶人家,常年以打漁和種地為生。村子裡有兩大姓,姓於和姓單兩家。在我當兵之前,我家加上我一共有6口人。現在,我們的村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比起小時候的茅草屋,村子裡很多人都去城裡買了樓房,像我這樣的老年人,為數不多的,還留在村子裡,不想走,也不願意走。

於河頭村航拍畫面 曹興功 攝

我這一輩子,最光榮最難忘的,莫過於我16歲那年,從老家於河頭村,穿上軍裝,戴上大紅花,在鄉親們的敲鑼打鼓聲中,走進了嚮往已久的部隊,當上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那是1955年的3月份,我經過報名、體檢等環節,光榮的入伍了,走的那一天,是從隔壁鎮子上的任橋集火車站上的火車,沿著津浦鐵路開了幾十公裡,在符離集火車站下車,成為咱們坦克二師三團指揮連的一名戰士。

這張軍人登記表,是我後來在縣人武部複印的。

剛到部隊的時候,還挺想家的,我在家裡排行老大,我當兵走了之後,家裡的農活就落在了弟弟妹妹的身上,心裡說不想家是不現實的。那時候就想,家裡的活誰幹,父母是不是又要辛苦了。後來,在部隊的大集體生活,讓我覺得想家不如好好幹,身邊的戰友們,和我一樣,都是十七八歲的小夥子,大家在一起,有使不完的勁兒。

我現在還能再敬一個標準的軍禮。

在部隊的時候,一個月津貼6元錢,1958年我退伍的時候,漲到了11元錢。我所在的部隊是一支裝甲部隊,那時候,全國的坦克師就6個團,我的印象是這樣的。坦克一師的一團、二團駐守在北京,坦克二師的三團、四團駐守在徐州,坦克三師的五團、六團駐守在南京。我就服役在徐州。

我退伍回來後,在村子裡種地,身體很好。

徐州離我家並不遠,那時候我所在的鎮湖溝鎮還屬於安徽宿縣地區,是皖北,而徐州呢,就在蘇北,距離我老家也就100多公裡。在部隊的時候,我學會了開裝甲車,那時候我可就會開裝甲車了,我還是車長,會使用車上的各種武器,另外,我們用的坦克車,就是比較經典的T-34坦克了。想起這些,都讓我很難忘,我現在還能記得清很多的東西。

我的重點優撫對象醫療證。

在部隊的時候,有一次演習訓練,因為我除了擔任車長以外,還是一名偵察兵。在進行戰鬥前進的時候,滑進了一個六七米深的石坑中,幸好那時候身體素質好,要不然,那個黑夜可能就上不來了。因為在部隊訓練肯吃苦,搶險救災也都很願意犧牲奉獻,就烙下了一點病,後來,我退伍的時候,部隊給我辦理了病退,我現在能夠享受到縣裡給我的重點優撫補助(每個月605元)還有重點優撫醫療補助。

我的重點優撫醫療證現在怎麼說也是八十

現在怎麼說也是八十多歲的人了,身體大不如從前了,幾年前,老伴去世了,我現在一個人生活。我有三個兒子還有一個女兒,孫子重孫也很多,我覺得一個人過,挺安靜的,我也不大願意去麻煩小孩,他們也都有自己的生活。這兩天,我還去縣裡的中醫院輸液,老年人有點慢性病,這個都很正常,我自己很能想得開。

因為明天還要輸液,所以我的留置針就沒去掉。

今年,咱們淮河流域水位很高,我每天聽新聞,都在關注這個事,我們村子前面的這條河,也在上漲。這讓我想起了,當年我在部隊的時候,也和現在咱們的子弟兵一樣,去參加過抗洪搶險救災。那一次是1957年的夏天,七八月份,我當兵的第三年。離部隊駐地不遠的韓莊煤礦,被持續多日的雨水侵襲,齊腰深的洪水有倒灌煤礦礦井的危險,為了保護國家財產不受損失,我們接到支援地方抗洪救災的任務後,晚上都沒來得及吃飯,就帶著救援工具趕往韓莊煤礦參與救援了。

我現在頭髮也白了。

在韓莊煤礦,我們堅守了半個多月的時間,那時候就是用一些麻袋裝沙子泥土,再堆一些草包,我們也有軍用橡皮舟,終於堵住了洪水。空閒的時候,當地的老百姓,會帶著一些家裡省吃儉用存的雞蛋還有西瓜過來慰問我們,我們當時有規定,因為老鄉們的生活也艱苦,又經歷了洪水,所以不能要,但是鄉親們熱情啊,西瓜有時候都推來推去摔碎了。現在看電視裡,新一代的子弟兵也是這樣在抗洪搶險救災的大壩上,我就覺得很親切,咱們人民子弟兵的這種光榮傳統沒有丟,還是以前我們那時候的樣子,很溫暖。

我在自家院子裡,房子上有光榮之家的銅牌。

這次救援結束後,我被通令嘉獎一次,還有一次因為訓練突出,也被嘉獎一次。當兵的時候我的個頭是一米七多一點,三年後退伍,我長高了10釐米,不到20歲的年紀就一米八多的個頭。後來我想啊,是因為那時候正是長個的時候,再加上部隊的訓練比較多,而且部隊的夥食比在老家農村好多了,我們吃的也多,這樣,我就又長了10釐米。我現在雖然82歲了,但是,我依然能夠站得很筆直。

我家院子裡有一個菜園子,平時都是大兒媳婦來打理。

年紀大了,現在的生活主要以清淡為主,我還堅持做做農活,門口有一個菜園子,平時的時候,都是大兒媳婦過來打理,我想吃什麼菜,都可以摘,孩子也都挺關心我,每天都會來看我,我去輸液什麼的,不放心也會給我打電話。我因為有著部隊情結,我就讓我的二兒子還有我的一個孫子,都去部隊當兵了,他們和我一樣,也都是咱們於河頭的退伍老兵了。

村子裡的老師經常來和我聊天。

之所以有這樣的軍旅情結,這裡面,其實是有故事的。解放前,我們的日子過得不好,就盼望著解放軍來,小的時候,離我家不遠處,淮海戰役在這裡打響了,我們村子裡的兩戶人家住了不少解放軍的傷員,其他參戰的戰士們,也會分散住到其他老鄉家裡。因為戰鬥打的急,有幾個犧牲的戰士,就埋藏在我們村子後面的那片莊稼地裡,小的時候,我見過了這一切,我就想,長大後,我就要去當兵,當一個和他們一樣的兵。村子裡的於躍遠是鎮子上的中學老師,他有空回家,都會來找我聊一聊,咱們於河頭的故事,他說他在寫我們於河頭的故事。

村子後面的莊稼地,我的老伴也埋在這裡。

村子後面的這一片,綠汪汪的玉米地,在那年的淮海戰役中,有幾位犧牲的烈士,他們就安眠在這裡。我小的時候,路過這裡,都會敬一個禮,或者,鞠躬。前幾年,我老伴去世了,我就把我的老伴,也埋在這裡,每年清明的時候,我來看望我老伴,我都會給安眠在這裡的英雄,鞠個躬。

於老師要和我一起,再去這片地裡看看英雄

我當年開過裝甲車,我現在82歲,還能騎三輪車,於老師這一天傍晚,要我和他一起去這片地裡,再去看看。因為路不好走,才下過雨,我就選擇騎車了。淮海戰役勝利後,在徐州建有淮海戰役烈士陵園和紀念碑,在離我們村十幾裡遠,還有一個比較大的烈士陵園和烈士紀念碑,那就是雙堆集烈士陵園。紀念碑就為了緬懷當年犧牲的英雄們還有更多的無名英雄們。

這片莊稼地比較的安靜

小時候的心願,後來促使我去當兵,我們一家三代人都去當兵。現在我老了,我當然知道,當年的烈士,國家也建了陵園和紀念碑,來緬懷他們,在我心裡,我始終放不下,小時候的記憶。當我把這些故事講給村子裡的後生們聽的時候,幸運的是,村子裡的他們都很好,都懷著一顆敬畏的心,珍惜我們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莊稼地裡的玉米,長得很快。

小時候,我讀過私塾,後來,改成學校上了初小,所以,我對家國大義還是比較懂得,也是比較在乎的。現在的莊稼地,長滿了玉米。我們這邊的人,也就是種小麥、玉米,從我小的時候就這樣,這片土地養活了我們於河頭世世代代的人。每一次,我都要給村子裡的小孩們說,我們於河頭,當年啊,是支援過淮海戰役的,是參與過這場戰役的,雖然我們就是一個小村莊,但是,我們和千千萬萬的支援前線的老百姓一樣,我們擁護和熱愛我們的人民解放軍啊,因為他們是我們老百姓自己的隊伍。

年紀越大,走路有時候也不方便了

路還是小時候走過的那條路,莊稼還是小時候的莊稼,只不過,路上沒有了父母親,回家後也沒有了老伴做好的晚飯,兒女們都已經成家立業,唯一的牽掛,還是在村子後面的這片莊稼地裡。

到了晚上,擰開燈,看電視然後很早睡覺

這所老房子,我也生活了幾十年了,這老房子的宅基地,也有很長的歷史了。老伴走了以後,我基本上是一個人在生活。因為兒女們的關心,生活是不用發愁的,我當過兵,生活也都很自律,年輕的時候喜歡喝酒,現在為了保重身體,誰勸我我都不喝酒了。

我的晚飯,在鎮子上的超市裡,買的水餃湯圓。

村子裡的路也都是水泥路,我有一輛三輪車,孩子們經常會擔心我,都82歲了,還騎車,說過我不少回了,我覺得我頭腦還夠清醒,還能騎車。今晚吃過這碗餃子湯圓,明天啊,還要再去縣城的中醫院,去輸液。

我一個人晚上在家的日子。

以前,我年輕的時候在部隊,每年「八一」我們連隊都會會餐,現在部隊應該也是這樣吧。我老了,當我沒忘我是一個老兵,政府也沒忘記我,每個月還給我有優撫補助,我是親眼見證了咱們這個於河頭小村莊,迎來新中國到後來的改革開放,還有現在進入新時代的好日子,我想說的是,我是一個兵,退伍後咱們無論種地還是在務工,都是好樣的,不要給咱部隊丟臉。好好幹,就是好好生活,就是一個好兵,退伍了一樣是個好兵。

本文系圖說江淮原創圖文故事,由於敬安講述,圖說江淮整理並拍攝,未經許可嚴禁轉載使用。

歡迎更多退役老兵講述「我的退役故事」,可私信提供故事線索,講述你的人生故事,溫暖每一個前行的心靈,更多圖集和深度人物故事,請點擊關注圖說江淮,帶給你有溫度的視覺人生。

相關焦點

  • 65歲大媽:老伴去世得早,我想再婚找個伴,有錯嗎?兒子:做夢
    到了晚年之後,感冒生病還會有人幫忙端茶倒水,也會有人問候關心,如果孤身一人,出現意外了,估計沒人知道,所以很多女人喪偶之後,都會選擇重新找老伴,那麼,65歲的老人再婚有錯嗎?一位65歲的大媽自述:老伴去世得早,我只是想找個人陪伴,難道有錯嗎?可是我兒子很反對,他說:「做夢」。
  • 在農村,老人去世葬在自己莊稼地裡,有啥講究?原來是這3個原因
    人生在世,終有一死。對於死後肉身的安置,我們都是非常講究的。城裡人對死去的人是火葬,把骨灰安置在買的公墓裡;而農村則是土葬,下葬之前都會找道士勘測墓地,一般都是在視眼開闊的山上。在死者親屬眼裡,這樣下葬的人死後就能在這裡看盡好風光。
  • 82歲的她,耳聰,目明,思維清晰,牙齒整齊,頭髮濃密,少量白髮
    35年前,我從農村來城市讀書,開始認識姨奶。那時候他們一家五口就住這在一間房裡,擁擠不堪。因為姨奶對人熱情好客。無論老伴去世,還是長久地住擁擠的小屋子,她都不生悶氣,不絕望。她對生活的要求很低,只要能吃飽穿暖,就是好日子。她從不和別人比,自在滿足。中年喪偶,三個孩子兩個離異,兩個無子。這在有些人眼裡,可能覺得很不順心。但是姨奶能想得開,她說,孩子們的人生,由他們主宰吧,我能幫襯時幫一下,但絕對不越徂代庖。因為大小事都不心裡計較,她的睡眠特別好,經常一倒頭就呼呼大睡。
  • 妻子去世,丈夫一個舉動感動千萬人:今生,謝謝你愛我
    03江蘇徐洪河大堤邊的牡丹花田裡,坐著一個80多歲的老人,姓許。許老說,他種了6000株牡丹,只為了紀念一個人。他去世的老伴。即便兩鬢已經花白,但她仍妝容精緻,打扮得像要約會一樣認真和莊重。和匆匆來去的路人不同,老人從不著急趕地鐵,就坐在那裡。奇怪的是,每次列車進站,她又總會坐起身子,像是在等什麼人一樣。原來,3年前老人的丈夫病逝。
  • 父親找了後老伴,住在了一起,如果父親去世後,有權讓她搬走嗎?
    其實人性是一樣的,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美劇摩登家庭,裡面的闊老頭離婚後娶了個年輕貌美的媳婦,他的子女表面上看不反對,背地裡也是討論那女的是掘金女,搶走了將來屬於自己的一部分遺產。具體情況具體對待。老年人再婚是為了相互為伴,引來的糾紛會是很多,再婚協議有約在先,一般男方去世,女方的兒女會接走自己的母親。
  • 62歲老人「拒絕」46歲保姆的告白:我退休金1萬,不需要老伴
    今天為大家講的是,一位六十二歲老人拒絕46歲保姆表白:「我每個月1萬塊的退休金,一個人過得很好,不需要再婚。」 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故事。
  • 《權力的遊戲》「荊棘女王」黛安娜·裡格去世,享年82歲
    據外媒,當地時間9月10日,曾在《權力的遊戲》中出演「荊棘女王」的英國演員黛安娜·裡格(Diana Rigg)去世,享年82歲。《權力的遊戲》劇照黛安娜·裡格於1938年7月20日出生於英國,曾出演電視劇《復仇者》《權力的遊戲》,並在電影《007之女王密使》《心靈的冒險》《蝴蝶夢》等作品中有精彩表現。
  • 老伴去世後,另一半會悲傷嗎?這3位老人說出了心裡話
    但年齡大了,才發現人活在世上,還是要有個人陪著,心裡才不會感覺孤單。可是看看身邊的朋友,自從結婚後不是整天抱怨對方,就是傳來他們又吵架的消息。有時候甚至還會鬧到要離婚的地步。但每次最後都會因為孩子的問題,兩個人和解。所以有時候我就會在想,這樣的夫妻,老伴去世後,他們會悲傷嗎?
  • 大媽去世欠下外債,4個兒子均無力償還,79歲大爺:我死前還完
    今年79歲的高建章大爺家住河南登封市唐莊鎮塔水磨村,高大爺的老伴患癌不幸去世後,他一直一個人過日子。高大爺說,幾十年來,家中接連多人患病,為了給親人看病日子一直過得很艱難,自己每天省吃儉用,從沒添過一件新衣服。
  • 男人過了60歲,為什麼還要找老伴?聽聽3個男人的真實想法
    這裡是煙花小巷裡,關注我,帶你談談情、說說愛,嘮嗑人生與情愛。我就認識三個過了60歲還找老伴的男人,他們究竟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找老伴的呢?讓我們一起聽聽他們的真實想法吧。1、林先生,62歲,性情相投我到了這個年紀,找老伴的目的其實很簡單,那就是陪伴。雖然我老了,但是我的身體還是很強壯,我不想每天待在房間裡面,想趁著退休之後,看看外面的世界。
  • 《權力的遊戲》荊棘女王扮演者去世享年82歲
    《權力的遊戲》荊棘女王扮演者去世享年82歲時間:2020-09-11 08:3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權力的遊戲》荊棘女王扮演者去世享年82歲 9月10日,據BBC新聞報導,英國女演員黛安娜裡格女爵因癌症去世,享年82歲。
  • 64老人坦言:老年再婚,老伴的退休金跟我關係不大,我看重人品
    院區裡64歲的崔阿姨說:老年人再婚,對方有多少退休金與我關係不大,最重要的還是看人品和人心,善良的人都會把老年的日子過好。02、傾訴人:64歲的崔阿姨我今年64歲了,老伴在我45歲那年走的,當時獨生女兒剛讀大學,我真的很是悲傷難過,往後餘生我要一個人怎麼獨活的呢?
  • 老伴500次透析,84歲奶奶吹500遍口琴相伴……
    「怎能忘記舊日朋友心中能不歡笑舊日朋友豈能相忘……」10月30日下午從江蘇蘇州九龍醫院血液透析室裡傳出了一陣悠揚的口琴聲吹口琴的奶奶叫童隆堡,今年84歲,是病床上做透析的楊德友的老伴。3年前,83歲的楊德友查出尿毒症。3年裡,一周3次,一月12次,童隆堡陪老伴做了近500次透析。
  • 82歲獨居老人去世6天被發現 膝下3女兒在外
    老人去世6天被發現3女兒在外82歲的獨居老人有三個女兒,但都在外地。前天,她被發現在家中已去世六天。老人為人不錯,鄰居們感到既意外又悲痛。臨近春節,在外的年輕人都紛紛趕回家中團聚。然而,家住漳州市區憶薌新村的82歲空巢老人陳燕真卻盼不來團聚的那一天。
  • 62歲退休男人坦言:我有6千退休金,再婚找了沒錢的老伴很踏實
    孤獨,當子女們都有了家庭,自己也退休之後,身邊沒有人陪伴,這種孤獨感,會讓他們感到無比恐懼。錢對於老人來說,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他們更加希望有人陪在身邊說說話。有些過了60歲的男人,他們退休之後,覺得一個人過也挺好的,以前有老伴在身邊,總是被管得太多,現在一個人生活反而更自由輕鬆。
  • 【英國女演員黛安娜裡格去世 享年82歲 曾出演《權利的遊戲》】據...
    2020-09-10 22:18:42來源:FX168 【英國女演員黛安娜裡格去世享年82歲 曾出演《權利的遊戲》】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0日報導,曾在大熱美劇《權力的遊戲》中飾演「荊棘女王」奧蓮娜·雷德溫一角的英國「老戲骨」黛安娜·裡格去世,享年82歲。
  • 海口82歲老船長捐6本更路簿,專家稱有重要研究價值
    近日,海口美蘭區演豐鎮演海村委會下廠村82歲的老船長林詩仍向海南大學圖書館捐贈了6本《南海航海資料》(更路簿),以供專家研究和大眾閱覽。「我自願捐出來,讓這些帶有父輩和我自己的闖海記憶和祖宗海印證的更路簿得到更好的保護。」林詩仍老人說。
  • 醫生騙病人老伴手機壞了,只為隱瞞對方已經去世的消息
    此次疫情爆發期間有很多故事發生,悲傷的、感人的、氣憤的等等,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發生在近幾日的故事,現在想起來都有些淚目,醫生騙病人老伴手機壞了,只為隱瞞對方已經去世的消息!據報導稱,老朱和老伴很不幸的感染上了新冠肺炎病毒,隨後兩人被送進醫院治療,在住院期間他的老伴最終未曾救治成功,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 癱瘓兒子欠債90萬,82歲老太用「油墩子」來撐起一片天
    關注公眾號【廚房人類】回復「試吃」,即可有機會獲得試吃資格! 在上海市黃浦區局門路406號,有我們今天的主角,一位名叫胡兆翠的老奶奶。 今年的她已經82歲了,她喜歡人們親切地叫她「阿婆」。
  • 83歲的老頭還能找老伴嗎?老人說:搭夥5年,平淡幸福過餘生
    生活裡大多數60、70歲的老人再找老伴的多,如果83歲的老人還想再找老伴,會被兒女勸說:都八十多歲了,還有多少日子的啊?別折騰我們了,安心的過幾天舒服日子不行嗎? 其實,80歲以後的日子是老人最難的時候,孩子也已經進入了老年,老伴再沒了,一個人孤苦伶仃的,甚至連個說話的伴都沒有,經常陪伴自己的是那條老黃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