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腳下的大地並不是平靜的。有時,地面會突然自動地振動起來,振動持續一會後便漸漸地平靜下來,這就是地震。地震引起的地面振動稱為地震動。
如果地震動很強烈,便會造成房倒屋塌、山崩地裂,給人類生命和財產帶來巨大的危害。
地震的直接影響
2010年玉樹7.1級地震造成地表破裂
地震的直接影響主要指與地震成因直接有關的宏觀現象,例如地震又稱發震斷層的斷裂錯動、區域性的翹曲、大塊地面的傾斜、升降或變形,懸崖、地面裂縫、海岸升降、海岸線改變以及火山噴發等對地形的影響。
1957年12月4日蒙古國戈壁阿爾泰地震(矩震級Mw8.1,面波震級Ms8.0),作為地震震源的地下大塊巖體斷裂錯動(發震斷層)出露到地表面。
1999年9月21日中國臺灣集集地震(Mw7.6,Ms7.7)的發震斷層穿過臺中縣的石岡水壩,水壩隆升錯斷,北部隆升約2.1米,南部隆升約9.8米,南、北落差約7.7米。
1999年9月21日中國臺灣集集地震(Mw7.6.Ms7.7)的發震斷層穿過南投縣霧峰鄉光復國中與光復國小共用的操場,將操場的跑道拱起,造成了地面大規模的扭曲,跑道的一邊相對於另一邊拱起約1.7米高。
構造地震是地層內大塊巖體的斷裂和錯動所造成的,因此斷層的形成和活動是構造地震最主要的原生現象。
識別斷層的方法有:根據各種地質構造或地貌的形態;對比巖層巖相;遙感(航空攝影等);識別斷層湖;對比植物生長情況等。
在地震學中,採用與地質學相同的術語,通常將斷層分為正斷層、逆斷層、衝斷層、走滑斷層等。
斷層的分類
正斷層係指上盤沿斷層面傾斜方向、相對於下盤向下滑動的傾滑斷層。
逆斷層係指上盤沿斷層面傾斜方向、相對於下盤向上滑動的傾滑斷層。
衝斷層即傾角小於、等於45°的逆斷層。
走滑斷層係指斷層面的兩盤沿水平方向相對滑動的斷層。走滑斷層又可分為左旋走滑斷層與右旋走滑斷層。
左旋走滑斷層,意即人站在斷層的一盤觀看另一盤的運動向左(或者說,反時鐘方向)的走滑斷層;
右旋走滑斷層則反之。
當然,實際的地震斷層很少像教科書上所面的那樣整齊。和地震成因有關的斷層常常很長,而且在很大距離上有相當一致的走向。
正斷層
臺灣集集地震衝斷層
地震的間接影響
地震的間接影響主要指由於地震產生的彈性波傳播時在地面上引起的震動而造成的一切後果,如山崩、地滑、建築物的破壞毀壞、湖水激蕩,滯後性滑坡、泥石流、砂土液化、地面沉陷、地下水位變化、火災、人的感覺等,以及由於地震造成的社會秩序混亂、生產停滯、家庭破壞、生活困苦等等所造成的對人們心理創傷的影響。
地震的間接影響按照其持續特性可以分為持久性(以前稱為永久性)間接影響與暫態性間接影響兩類。
持久性間接影響包括:山崩、地滑、滑坡(滑塌、流動、崩落、傾倒);砂丘、柱子或管道抬升等;對建築物、煙囪、窗戶、牆壁灰泥的毀壞;未固定的物件位移、旋轉、翻倒、掉落、沿水平或垂直方向拋出;湖水激蕩,人的感覺、時鐘停擺或變速、冰川受影響、水中的魚死亡、纜線斷裂等。
一般在極震區以外所觀察的現象大都屬於這一類。
臺灣集集地震中太平市虎頭山崩滑
汶川地震中造成的滑坡
日本阪神地震致鐵軌嚴重扭曲
暫態性間接影響,如地面上肉眼可見的波動(稱為可見波)、感覺得到的搖動,門窗的框架吱吱嘎嘎作響、橋梁和高層建築搖動、傾斜,未固定的物件強烈搖動、發出格格聲,以及噁心、驚嚇、樹搖動、靜止和行駛中的汽車受到擾動、地聲、地光等。
目前地震學家對地震光、地震雲等現象及其物理機制以及與其相關的電磁現象尚無共識。
參考資料: 中國地震局
來源:濟震微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