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6月29日訊(記者 李婷)得年輕者得天下。近年來,由年輕人捧紅的潮流文化走進大眾視野,潮牌市場趁勢而起,催生了得物、YOHO!、nice等潮牌購物和社區平臺。潮牌商業高歌猛進,資本紛湧而入。
以「炒鞋」而為公眾所熟知的「毒App」自2020年元旦更名「得物」後,依然負面纏身。6月29日,中消協發布「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稱,監測期內共收集「得物App」有關負面信息8735條,主要涉及假冒偽劣、鑑定費、優惠券等問題。此外,「得物」在各第三方平臺投訴不斷,半年內僅黑貓投訴就激增1萬餘條。
多餘的「鑑定」?
6月,一位網友在得物購買了第一雙Nike球鞋,收貨後卻發現並非新品,與客服的交涉結果令他大失所望。他在微博中表示:「新買的球鞋開箱發現做工粗糙,發黴,髒痕明顯,鞋墊logo都有點脫落了。客服竟然說產品沒問題不能退,不滿意可以轉賣。」
平臺把關不力,球鞋品控問題此起彼伏,得物引以為豪的鑑定環節屢遭質疑。上述網友的經歷並非個案。
今年5月,浙江6頻道1818黃金眼欄目報導稱,消費者曹先生在得物鑑定一雙售價10萬元的限量款「紅椰子」,得物線上線下鑑定結果不一致。還未交易,曹先生就支付了5%的保證金近5000元,鞋面受損鞋盒裡還有髒汙。
當紅潮流電商平臺得物陷入成長的煩惱,客訴率居高不下。新浪黑貓關於得物的投訴從年初的1.8萬條激增至3.2萬餘條;聚投訴的投訴量為600多條;中國網財經記者統計新浪微博數據發現,僅在6月1日至6月28日期間,就有71位網友投訴得物;企查查數據顯示,得物近期涉訴的26個案件中,其中有15個為買賣合同糾紛。
消費者反映的問題主要集中於貨品質量問題、售後維權難、物流慢、亂收費、客服溝通效率低以及商品被掉包等。與上述網友的經歷相似,不少消費者抱怨,經過得物鑑定的鞋子,收到後發現存在明顯瑕疵。還有消費者稱收到得物劣質鞋品,存在做工粗糙,髒痕明顯等問題,穿過一兩次就出現開膠等現象。而當消費者因這些問題提出退換請求,多被拒絕或僅以少量補償應付。
事實上,得物一直爭議不斷,平臺售假問題由來已久。2018年得物前身「毒」因王思聰的推薦被大眾所知,但平臺售假事件層出不窮,「毒App涉嫌售假」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
網經社發布的「2019年全國零售電商TOP30消費評級榜」中,得物由於平臺反饋率、回復時效性、用戶滿意度得分較低,導致綜合購買指數低於0.4,獲得「不建議下單」評級。
與之相呼應的是,企查查顯示的媒體印象雲圖分析中,「球鞋」、「炒鞋」、「投訴」、「退貨」和「客服」等為主要關鍵詞。
此外,得物互動社區中涉及低俗不雅的內容也備受詬病。近日和訊網報導稱,在得物平臺上發現不少圖文不符的照片,評論內容惡俗。
蒙眼狂奔的獨角獸
得物於2015年孵化於虎撲論壇,最初以「毒」App獨立發展,初始用戶主要來自虎撲社群的粉絲。平臺定位幾經更迭,從主打潮流資訊和球鞋互動,到2017年逐漸完善電商服務,實現商業閉環。2020年1月1日,「毒」App更名為得物。得物首創「先鑑定、再發貨」的購物流程,收穫了一眾忠實粉絲。目前,平臺除了售賣球鞋,還增加了服裝、配飾、手錶、美妝、手辦等潮流消費品類。
近年來,潮牌消費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市場規模達到萬億級。麥肯錫發布的《2019年度全球時尚業態報告》顯示,中國年輕人2019年在潮牌上的花費在350億至380億美元,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時尚市場。
趕上風口的潮流網購平臺得物在融資方面頗為順利。2018年獲得虎撲資本天使輪融資後,分別在2019年1月和4月先後得到普思資本和高榕資本、紅杉資本中國投資。據悉,得物2019年投後估值已達10億美元,成為國內最大的球鞋轉賣平臺。背靠虎撲引流,加之王思聰等名人站臺,得物一時風光無兩。
得物開創了「賣家發貨-平臺鑑定-買家收貨」的模式,其以中間擔保的第三方提供信任背書,進行C2C買賣撮合。得物相關負責人向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在鑑別真假與查驗瑕疵環節,得物通過分級、分類追蹤處理,每件貨品由多個鑑別師參與鑑別,輔以計算機識別、AI等技術的方式,嚴防假貨並打擊售假行為。
不過得物用心打造的核心競爭力似乎有名無實,正品保證、逐件查驗、多重鑑別和售後無憂四大優勢一一被詬病。平臺自2018年以來面臨海量投訴,鑑定環節飽受爭議。消費者頻頻投訴的售假問題、商品質量低劣,以及售後服務差等,無不反映了得物管理漏洞。
究其根源,球鞋鑑定一直一門隱秘的生意,缺少統一的標準,鑑定過程不公開,市場不透明且不規範。雖然得物要求鑑定師熟練掌握球鞋各方面知識,應用新技術手段,以及與中檢集團奢侈品鑑定中心合作。但是對於鑑定師需要了解商品到什麼程度,抑或是量化標準均未明確提及,總體而言要求較為籠統。球鞋鑑定結果僅憑鑑定師的結論一錘定音,消費者無從得知判斷依據,假貨爭議不絕於耳。
此外,得物一度陷入炒鞋的質疑。得物App創始人兼CEO楊冰表示,得物的定位從來都是做真實消費,炒鞋不會讓公司得到持續的價值,持續的收益,但會面臨越來越高的風險。但從運營模式上看,得物賣家僅提供款式、尺碼、出價等貨源信息,每一雙鞋的價格因為尺寸、款式的不同而改變。相比各產品官網統一售價,該平臺上鞋子的價格會隨著市場供需而發生變化,投機者哄抬價格等現象屢見不鮮。
值得一提的是,社區管理不當頻觸監管紅線問題猶如一枚不定時炸彈。2019年,國家網信辦協同相關部門嚴厲整治網上「軟色情」信息,約談企業負責人,對於情節惡劣的採取關停、下架App等措施。今年專項整治仍在繼續,已有44款涉及色情低俗內容的網絡直播平臺被處罰。平臺如若依舊心存僥倖,繼續遊走在政策紅線邊緣,或將帶來毀滅性的後果。
創立5年,頂著獨角獸光環的得物在潮牌市場風口中蒙眼狂奔。如果得物關注點只是更名等形式上的小修小改,而繼續無視商品質量和服務問題,未來面臨的可能是更多消費者用腳投票。
(責任編輯:郭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