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情緒上的「巨嬰」,你會感到更快樂嗎?| KY測評實驗室

2021-01-07 網易

2020-12-03 21:54:35 來源: 野馬青年

舉報

  作者 / KY測評部

  測試 / KY測評部

  編輯 / KY主創們

  大家好,我是測評部的七七醬。

  前幾天,朋友又雙叒叕被女友拉黑了,他苦悶地問起我哄女友的方法,聊著聊著就逐漸開始大吐苦水。「我女朋友就像個小孩子」,他評價道。一旦在生活中碰到什麼不順心的事,女友就十分容易崩潰,然後把憤怒悲傷發洩在他身上。兩人生活的細節中,也能看到女友情緒起伏很大,常常因為一點小事就拉黑,一言不合就和他吵架鬧分手。

  這樣不成熟的情緒讓他們的關係越來越緊張,也讓我朋友感到精疲力盡。

  其實,很多更小的、不經意間的不成熟情緒表現是我們自己不一定能注意到的。比如因為家人做飯不合胃口就故意頂撞;比如在團隊中容易根據自己的情緒行動,不顧他人感受。

  幼稚的情緒爆發會傷害自己和身邊的人,可如何才算情緒成熟呢?不成熟的情緒宣洩真的能讓我們更輕鬆嗎?我們應該如何讓情緒成熟起來?

  

  什麼是情緒成熟?

  研究表明,一個情緒成熟的人往往具有三個特點(Allen, 2011):

  1、負責。

  在遇到事情的時候,敢於面對自己的錯誤,接下自己的鍋,不會將責任推給別人。

  2、有適應能力。

  能根據環境的變化調整自己的行為和情緒。例如在與他人意見不一致的時候,能夠權衡大局利弊,控制自己情緒波動帶來的衝突。

  3、能夠考慮他人的情感。

  在交流中能夠與他人共情,理解他人的立場與情感,能夠幫助他們更好的解決問題。

  與之相對的,情緒不成熟的人往往在這三個特點上有所缺陷:

  他們不能很好地管理情緒;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強調「我」的想法和觀點;過度依賴他人,像一個小孩子一樣需要他人幫忙做決定。

  所以,這樣的情緒管理自然會給自己和他人都帶來困擾。

  情緒不成熟的危害

  情緒不成熟的人看似擅長發洩負面情緒,能夠減壓,實際上,他們並不能很好地識別、分析和理解情緒。比如說,有些人雖能意識到自己體會到泛泛的「煩躁」,但又說不出這種感覺底下具體是什麼情緒。可事實上,有可能在更深層次,ta感受到的其實是因受到區別對待而產生的不公感,又或是被人誤解帶來的委屈感。

  同時,有些不成熟者更容易被自身情緒折磨。因為他們不能管理調節情緒,只會簡單粗暴地發洩,所以當意識到自己的失控但又無能為力時,也會在脫離情緒之後感受到深深的自責和愧疚。

  另外,不成熟的人也常常陰晴不定,琢磨不透,需要旁人額外小心。不成熟的情緒會消耗他們身邊人的耐心,使身邊的人受到傷害。而他人的離開,更會反作用於他們,進一步影響情緒。長此以往,可能會陷入「情緒爆發—影響他人—他人反饋不適當—情緒爆發」的惡性循環裡。

  如何才能讓自己的情緒成熟起來

  生活中,不是所有人都能準確評估自己情緒成熟的情況。缺乏認識自己的途徑、缺乏真實客觀的評價反饋、缺乏接納自我的決心、沒有改變的動力,都可能會使得我們不成熟卻不自知。因而首先清晰而準確地評估自己的情緒成熟度,才能在未來的生活中抓住機會去改善自己的情緒控制能力。

  為此,KY測評部研發了【情緒成熟度測試】【情緒成熟度測試】情緒穩定、情感成熟、人際和諧、人格整合、獨立自主五個方面,分析你的情緒弱點,幫助你邁出控制情緒的第一步。

  

  ......

  通過這個測試,你可以:

  

  全面評估自己的情緒成熟程度

  

  認識到自己情緒管理中存在的弱點

  

  掌握管理情緒簡明易懂的方法論

  

  掃碼立測

  題目數量

  40題

  所需時長

  5-8mins

  測試價格

  12.9元

  報告頁數

  約9頁

  結果頁預告

  在結果報告裡,首先你將會獲得自己情緒成熟度的總分得分。然後我們會從五個分維度的表現,一一告訴你,你在日常生活中情緒容易失控嗎?面對逆境和挫折時是否足夠冷靜?人際交往和適應能力夠不夠?情緒上的獨立能力如何?是否積極地面對生活?最後,再針對你的個人情況,給到適合的建議。


  如果你符合以下的情況,那這個測試就非常適合你:

  

  容易陷入在負面情緒當中,被情緒左右

  

  常常一點就爆炸,自己卻不知道為什麼發脾氣

  

  經常被身邊的人說情緒太激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京劇貓彈幕反「Ky」,更反「反Ky」
    你是不是看到題目就懵了?到底是要去ky還是不要去ky?別急,等我慢慢道來。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彈幕? 我們在看視頻時發彈幕的目的就是為了表達我們此時此刻的內心感受。
  • 「如果我不那麼敏感,是不是會過得更好一些」 | KY測評實驗室
    比如,同樣是被他人背叛,高敏感的人會更加難受、心痛、煎熬,任何相關信息都會刺激到他們,也可能更難平復自己的情緒。 2、受到他人情緒的影響 高敏感的人能夠更好地同理他人的情緒,因此他們也更容易受到他人情緒的影響 (Borchard, 2010) 。
  • 為什麼吃東西會讓人感到快樂?食物是這樣支配情緒的……
    有人說,這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一頓美食不能解決的事,如果有,那就兩頓。食物之所以能讓人感到快樂,是因為它對你的大腦「動了手腳」。你有沒有想過,總是依靠食物來提升情緒,可能會適得其反:「吃太多」換來的快樂不僅持續不了多久,還會給健康帶來負擔。
  • 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隊友的痛苦上,「巨嬰」毀了多少網路遊戲?
    我們在遊戲中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隊友,而遊戲「巨嬰」作為新生代的「精怪種族」,隱藏身形散布在遊戲界的各個角落,而這些「巨嬰」玩家最喜歡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隊友的痛苦之上,也讓不少遊戲因為這些玩家,而泯滅與遊戲歷史長河當中。
  • 飯圈用語科普 ky什麼意思什麼梗是貶義詞嗎?
    飯圈用語科普 ky什麼意思什麼梗是貶義詞嗎?時間:2019-12-02 16:28   來源:主播八卦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飯圈用語科普 ky什麼意思什麼梗是貶義詞嗎? 現在的娛樂文化特別的豐富,現在的粉絲確定被稱為飯圈,各種各樣的粉絲都有,也會各種各樣的飯圈詞語,飯圈裡ky是什麼意思呢?
  • 蘇寧痛批職場巨嬰,全因職場上這些不成熟的表現,職場新人要明白
    安迪剛進這家時尚雜誌社還是不被信任的,但是職場小白安迪明白不能抱怨,抱怨是沒用的,能做的就是積極向上,做好領導安排的工作。每天早上,馬琳達都會去安迪的座位上,給安迪交代很多工作量非常大且難度高的工作。安迪沒有說「不」,反而積極準時地完成了這些工作,在每次交差的時候還問一句:「還有別的工作嗎?」
  • 年齡越大,我們會感到越快樂嗎?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是會變得更快樂還是更不快樂?如果你的答案是更快樂,那麼根據兩年前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你的回答是正確的。據該研究發現,人們在年過五旬後通常會變得更快樂,而煩惱也會更少。事實上,研究發現,人們到85歲後的生活會比18歲時更快樂。
  • 「上一次你感到快樂,是什麼時候?」
    即便你沒有看過這部劇,你也一定看過流傳網絡的一張張截圖。其中,比較有名的是劇中人物戴安 (Diane) 問波傑克 (BoJack) 的一個問題:「上一次你感到快樂,是什麼時候?」如果這是你第一次聽到這個問題,並感到被深深地戳中,那麼建議你不妨將這部劇加入你的「宅家觀影清單」,一個人好好地看一看。波傑克和他的夥伴們會幫你檢索自己的精神世界,找到裡邊大大小小的傷口,再告訴你癒合的方法。
  • 「真鬼滅騷擾」上演,宮崎駿被記者強行「採訪」,終極ky就服他
    「鬼滅騷擾」這是一個由於電影《鬼滅之刃》的爆火,在日本形成的新詞,簡稱キメハラ,具體表現為3種:1)隨著一句「你居然還沒看過?」,緊接著而來強迫他人觀看的行為,仿佛沒看過鬼滅是罪過!2)「居然還有人不喜歡鬼滅?」,否定別人愛好自由的可怕觀點出現了,由不得你不喜歡!
  • 「ky一時爽,一直ky一直爽」,大家學學小S是怎麼嗑cp的!
    陸地夫婦、凳子夫婦、翰爽夫婦等等都讓cp粉們意難平,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人家卻最後都沒有在一起,這真的很讓cp粉們感到很遺憾。而最讓人意難平的恐怕就是那些明明在一起很多年最後卻沒有修成正果的明星情侶,前有周渝民與大s,後有闞清子與紀凌塵。明星裡的模範情侶啊!
  • 你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嗎?
    是自暴自棄,還是及時調整好自己的情緒,選擇權在你手上。如果選擇自暴自棄,從此容易一蹶不振,最終將會一事無成;而有效地進行自我控制,也許會「柳暗花明」。生活和事業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控制情緒和自我約束!一個不懂得控制自己情緒的人,哪裡還有成功可言?
  • 好媽媽小心,你的愧疚感正在培養巨嬰,不放任,是更深遠的愛
    吸睛無數的《千與千尋》中,湯婆婆有個巨嬰,身體比成人都大,穿著紅肚兜,一不高興就大發脾氣。他連屋子都不敢出去,卻深深知道:誰讓寶寶不高興,婆婆會殺了誰!這樣的巨嬰,是怎麼養成的呢?當一個母親因為愧疚而對孩子有求必應時,那麼這種愧疚反而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中心,或者覺得自己什麼都可以做,從而變得沒有底線。媽媽愧疚感的泛濫,會產生自我中心的巨嬰。
  • 學會走出抑鬱和情緒極度紊亂的技巧,會讓我們開心快樂的生活
    他並不代表我,也不代表你,你說對嗎?你的媽媽也不代表你,是說對嗎?淑禾:我也知道。我現在的丈夫,沒有這方面的問題,我也相信他。但是我就是不能快樂,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是得了抑鬱症了嗎?楊永龍:是啊,你知道。你知道有句話叫做「我們並不是因為快樂了才唱歌,而是因為唱歌才讓我們快樂起來的」嗎?那你說快樂是怎麼來的呢?
  • 巨嬰有四種類型,看你屬於哪一種
    巨嬰有四種類型,看你屬於哪一種 編輯:路芳菲因而,求賞型巨嬰,又喜歡高喊「做最好的自己」、「做真實的自己」等勵志與自勉口號,以求自我突圍。在現實生活中,像小編這種喜歡自我表達的,也可歸為求賞型巨嬰。 (三)受虐型巨嬰 受虐型巨嬰的思維模式,包括以下三個邏輯要點: 1.
  • 《千與千尋》巨嬰三連問:最愛成「醉」愛,巨嬰成長之痛,誰之過
    說好聽的,你們稱我"坊寶寶",難聽的,你們稱我是"巨嬰"。你們說我心中只有自我,說我自私。可是,你們不知道,我其實一點也不快樂。你們只知道嘲笑,我跟你說實話,你看我是巨嬰,我看你也是巨嬰。28歲,你要結婚,買房買車湊彩禮,父母砸鍋賣鐵,替你背負大山。30歲,生了孩子,孩子白天黑夜扔給父母,你二人世界照樣過。仿佛一切都順理成章天經地義,是不是?你們這樣自我,不是巨嬰嗎?啞口無言了吧?
  • 《頭腦特工隊》:希望孩子永遠快樂是偽命題,別做情緒消除型父母
    正如影片中所播放的,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各種情緒主導著我們,孩子亦是如此。然而當孩子負面情緒來臨時,很多家長都會困惑甚至想要消除孩子身上的負面情緒,這是不正確的。沒有一個人是可以永遠快樂的,我們不能做情緒消除型的家長,而要包容孩子的所有情緒,負面情緒也有正面的意義。
  • 童心依舊不是做個巨嬰,保持童心也絕非成年人的矯情
    心智依然停留在幼兒階段,極不成熟的這類成年人經常被稱為「巨嬰」,但保持童心,與這毫無關聯。巨嬰是思想上的不成熟,暴露在行為之上。而童心,可以作為一種性格,一種,你不願意丟棄就可以一直存續的性格。既然是性格,自然不應該用年齡去作為界定。童心是什麼?
  • 明美你講話不看場合的嗎?動漫中的ky角色盤點
    雖然是個非常ky的人,但顯然結月是完全沒有惡意的,而且自認為是個非常優秀完美毫無破綻的人……雖然在某種意義上確實是毫無破綻啦……阿爾弗雷德《黑塔利亞》《黑塔利亞》中的主要角色之一,代表國家為美/國,作為幾個角色中最年輕的一個,阿爾展示出了非比尋常的活力和行動力,個性張揚,富有正義感,性格有些過於強氣,自大又聒噪,自稱是領導世界的HERO。
  • 會讓貓咪感到害怕的7件事,你有做過嗎?
    以下的7件事會讓貓咪感到害怕,你有做過嗎?1、嚇它貓咪天生喜歡安靜,討厭吵鬧,加上貓咪的聽覺神經是很好的,所以它們很討厭高分貝的東西,如果主人總是嚇它,例如用尖叫雞經常在它耳邊玩耍,這些聲音只會讓貓咪覺得刺耳,不會覺得有趣。
  • 你因為什麼感到發自內心的快樂?
    你因為什麼感到發自內心的快樂? 小時候 我們會因為一根好吃的棒冰 一個不用上興趣班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