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華網河南
作者:杜明 陳新剛
燴麵節開幕式、特色旅遊產品展示、節會文藝演出、燴麵功夫展演、專家現場品嘗點評、燴麵名店授牌、文化學者和地方領導訪談……
秋高氣爽,燴麵飄香。10月24日,在國家4A級景區河南省方城縣七峰山景區廣場上,2020中國·方城「南陽工行杯」燴麵嘉年華暨首屆方城燴麵節在此熱烈舉辦。打造方城燴麵品牌,弘揚方城美食文化,助推方城文化旅遊產業發展,讓人們「品嘗一碗麵,記住一座城」,領略方城秀美的自然山水、厚重的人文景觀、獨特的美食文化,讓方城燴麵走向全省全國全球,名揚天下。
方城燴麵起源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具有湯鮮肉香、面片筋道、滑潤爽口等特點,分燴派和生熗派兩大流派。經過近50年的發展,已實現從手工作坊向工業化生產轉變。目前,全縣從事方城燴麵商家達2800多家,而且方城燴麵已走出方城,遍布北京、廣州、鄭州等全國各地城市,成為全國知名特色餐飲品牌和方城城市名片。尤其2020年3月,方城縣委、縣政府為在武漢戰「疫」的河南援鄂醫療隊送去2000件盒裝方城燴麵,讓全體醫護人員品嘗到家鄉的味道。2020年國慶期間,方城燴麵入選中宣部《國泰民安國慶面》一書。
首屆方城燴麵節由中共方城縣委、方城縣人民政府主辦,中共方城縣委宣傳部、方城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方城縣燴麵行業協會承辦,方城縣文化廣電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楊集鎮人民政府、中國工商銀行南陽分行、方城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河南方城鳳裕村鎮銀行有限責任公司、方城縣七頂山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河南省同樂食品有限公司、南陽道地金木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協辦,濃墨重彩、繪聲繪色地展現出一個以面為媒、文化經貿和旅遊唱戲,有文化、有底蘊、有溫情、有故事、好吃、好看、好風光的方城燴麵節。
南陽市政協副主席李德成,南陽市政協副主席、方城縣委書記褚清黎,南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南陽市廣播電視臺黨組書記王光玲,南陽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南陽報業傳媒集團董事長李明建,南陽市委網信辦主任孫起照,南陽市委宣傳部二級調研員侯磊,南陽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賈廷選,南陽廣播電視臺黨組成員、副臺長邢保林,方城縣委副書記、方城縣人民政府縣長段文漢,方城縣委副書記潘自欽、方城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強華、方城縣政協主席白潔等出席開幕式;鄭州方城商會秘書長權兆龍等在鄭方城老鄉,各鄉鎮黨委書記、街道黨工委書記、鄉鎮長、街道辦主任,鄉鎮主抓宣傳工作的副書記,縣直單位一把手和主抓宣傳工作領導,楊集鎮和縣直系統方隊,新華社、新華網、中國網、中華網、人民日報《人民周刊》、河南日報、河南廣播電視臺、河南日報農村版、大河報、東方今報、河南法制報、大河網、映象網、南陽日報、南陽廣播電視臺、南陽日報雲平臺、今日頭條、百家號等媒體,先模人物代表、老幹部代表、企業家代表、燴麵展演商家代表、燴麵擂臺展演評委等參加開幕式。
開幕式上,方城縣人民政府縣長段文漢、中國工商銀行南陽方城支行行長汪東升、河南方城鳳裕村鎮銀行行長段希萌、方城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主任張宇先後致辭,南陽市政協副主席李德成講話,市、縣領導共同按下首屆方城燴麵節啟動鍵,標誌著燴麵節正式開幕。
「近年來,方城縣持續抓好『五區』發展,全面提升『七大格局』,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打好打贏三大攻堅戰,全力打造經濟強縣、生態大縣、旅遊名縣,建設富強和諧美麗方城和宜居宜業宜遊宜養現代化中等城市。」段文漢在致辭中說,「全縣綜合實力、省市位次、對外形象顯著提升,成功創建七峰山、七十二潭兩個4A級景區,正在積極爭創德雲山風情植物園4A級景區、大七峰山5A級景區,旅遊業已成為方城的靚麗名片。」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方城的面、方城的水、勤勞樸實的方城人創造成就了獨具風格的方城燴麵特色美食。方城燴麵融匯古今、兼顧東西,簡約而不失厚重,淳樸而回味悠長,可登大雅之堂,可宴四海賓朋。」段文漢對方城燴麵如數家珍,並回顧今年在抗疫關鍵時刻,方城向河南援鄂醫療隊千裡送去方城燴麵,讓抗疫勇士感受到家鄉的深深關愛,體會到濃濃的鄉情,進一步凝聚了愛國戰疫力量。
「通過舉辦首屆方城燴麵節,必將進一步提升方城燴麵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推動方城燴麵走出河南、走向全國。」段文漢希望大家在飽覽方城山水風光、品嘗方城燴麵美食之際,聚焦方城、宣傳方城,為方城燴麵點讚,為方城發展助力。
「近年來方城縣依託獨特的區位優勢和旅遊資源特色,加大旅遊投入,完善旅遊設施,打造旅遊品牌,開拓文化旅遊市場,旅遊業呈現出快速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李德成讚嘆道,「方城旅遊幾年間強勢崛起,創造了南陽旅遊發展的奇蹟,一躍成為南陽旅遊的一顆耀眼新星,為全市旅遊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李德成希望,方城縣要以舉辦首屆燴麵節為契機,搶抓機遇,整合資源,創新機制,優化環境,堅持把節會活動作為展示對外開放形象的重要窗口,作為推進旅遊產業轉型升級的有效載體,不斷豐富活動主題,創新活動方式,進一步加快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為方城縣乃至全市文化旅遊業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啟動儀式後,文藝工作者表演了精彩紛呈的文藝節目。在歌舞《漢風方城》、小品《火燒博望》和電視連續劇《漢武大帝》主題歌曲《等待》、《三國演義》主題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中,「釋之為廷尉,天下無冤民」的方城張釋之,鑿空西域開闢絲綢之路的博望侯張騫、火燒博望坡的智聖諸葛亮依次從歷史深處走來,展現了方城厚重的漢文化、三國文化,將人們帶回當年雄渾蒼茫、氣象萬千的大漢王朝和群雄逐鹿、豪傑輩出的三國時代;歌舞《好運來》、《心戀》、《美麗鄉村》表達了方城人民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昂揚奮發之情;《初戀如面》《說唱燴麵》展示了獨具特色的方城燴麵文化,將人們帶入燴麵傳情、悠悠鄉思的美好意境;歌曲《一百萬個可能》、《好嗨喲》展現了青年人朝氣蓬勃、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歌舞《我的方城》將方城的山水人文景觀和政通人和、百業興旺的發展環境成效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表達了方城120萬人民愛黨愛國愛家、奮進新時代的豪邁情懷。
文藝演出之後,方城縣長江燴麵、方城燴·肉骨湯燴麵、方城縣燴麵故事、方城縣明發燴麵、方城縣連霞燴麵、方城人燴麵傳奇、盛和·盛熗燴麵、方城又一村燴麵、老楊記生熗燴麵現場展演火熱進行,來自全國各地的美食專家和市、縣領導一起興致盎然地共同品嘗燴麵。大家一飽口福,對方城燴麵讚不絕口,並指出方城燴麵必將象蘭州拉麵一樣走向全省全國,走向全世界。
接著,市、縣領導為參展的9家燴麵商家頒發了「方城燴麵名店」牌匾,南陽市政協副主席、方城縣委書記褚清黎為有著「方城袁隆平」之稱的辣椒育種專家於松昌頒發了「方城燴麵特殊貢獻獎」,河南方城鳳裕村鎮銀行為榮獲「方城燴麵名店」的商家頒發了「河南方城鳳裕村鎮銀行信用貸款合作商戶」牌匾,方城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向方城縣燴麵行業協會意向授信3億元。
「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溼透衣背,為了心中的渴望,他像候鳥一樣,飛向南北,飛去飛回。超人的智慧培育出超能量的種子,一顆顆新生的種子紮根沃土,開花結果,孕育希望。他是全國屈指可數的農民育種專家,他的科研成果讓科學界為之讚嘆;他是執著的探索者,26年如一日,只幹了一件事,卻幹成了驚天動地的大事;他是農業科技的開拓者,紮根農村,置身田野,積極融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滾滾潮流。他就是方城縣農民育種專家、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帶頭人於松昌。」這是燴麵節現場對於松昌的頒獎詞。
「獲得『方城燴麵特殊貢獻獎』這份榮譽,我非常榮幸,非常感動!」於松昌現場激動地說,「我是方城一名育種工作者,每年冬季到海南三亞進行加代育種,臨行前我都要吃一碗方城燴麵,回來的第一件事還是吃一碗方城燴麵,這樣才能找到家的感覺。」
於松昌自1994年開始,冬漂海南,夏返方城,南繁北育,科研攻關,終於培育出「裕州紅」「豫源紅」「方天紅」等辣椒新品種,通過了國家糧油學會科技成果鑑定,其培育的辣椒非常適合做方城燴麵的優質配料。
「我是方城人,方城燴麵營養了我,我要培育出優良的小辣椒新品種,提升方城燴麵品質。」於松昌堅定地說,「好馬配好鞍,好辣椒配好面!我今後要把育種工作做得更好,不辜負各級領導和家鄉人民的期望,不斷提升育種技能,為方城燴麵產業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方城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李迎年說,「遊方城、品燴麵、話三國,是首屆方城燴麵節主題,充分考慮到我們方城自身特點、美食文化和代表性文化。」
李迎年闡釋遊方城,一是遊方城厚重的歷史。方城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早在7000年前新石器時代,我們的先民就生息繁衍在這塊土地上,現在出土的一大批裴裡崗時期的石鐮、石磨、石鑿、石磨棒等,表明了這裡有先進的農耕文化。夏商時期稱古繒國,說明了我們繅絲業很發達。春秋戰國屬楚,有被長城專家羅哲文稱為「天下第一古長城」的楚長城。二是遊方城特殊的地理。方城地處南陽盆地東北沿,是黃淮平原和江準平原的結合部,東部為桐柏山,北部為伏牛山,山地、丘陵、平原各佔三分之一,是北出中原的重要交通通道,南水北調、西氣東輸、高速高鐵皆匯於此,交通便利,四通八達。三是遊方城人文自然資源。全縣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人文自然風景80多處,著名的有天下第一古長城——楚長城、佛溝摩崖造像、古繒國遺址、扳倒井接官廳、博望古城、七峰山景區、七十二潭景區、德雲山風情植物園、望花湖等景區。
李迎年解讀品燴麵,一品燴麵湯純正,二品燴麵麵筋道,三品羊肉鮮,四品燴麵伴侶辣椒油,五品方城火燒,皮焦內軟,吃起來回味無窮。
李迎年講述話三國,方城三國文化豐富,有「望梅止渴」的梅林鋪,有火燒博望倖存的柘刺樹,有用漢畫像石鋪砌而成的「梅林橋」,有諸葛亮演習八卦的「周八卦莊」,有諸葛亮居住過的「茅庵寺,有三國古戰場博望坡遺址,有諸葛亮留下的「一步三眼井」,有著名的諸葛亮畫像碑。三國文化是方城文化中最重要、最廣泛流傳的文化,是方城悠久文化的濃重縮影。
「方城的燴麵呀,吃著是真得勁;端上一碗燴麵,滿屋都是香噴噴;男女老少都愛它呀,比山珍海味強十分。隔三差五解解饞,舒舒坦坦過過癮;吃上那一碗麵,長長精氣神;吃上那一碗麵,胸中有乾坤。燴麵館淨是那吃麵的人,吃燴麵喜歡去扎堆兒,美美氣氣真的好開心……」
「舀一瓢潘河水,和成酥融面;添一把伏牛柴,熬出湯味鮮;放一勺好伴侶,溫馨又浪漫;天涯月兒圓,回來吃這碗面。你是那麼柔,你是那麼軟,你是那麼香,你是那麼鮮,味道入骨髓,纏纏綿綿,好像那初戀……」
方城縣委辦公室副主任任懷卿創作的《說唱燴麵》歌詞和南陽市委宣傳部二級調研員侯磊創作的《初戀如面》歌詞,道出了方城人對方城燴麵的由衷喜愛,寄託了方城人對美好生活的期望和對家鄉的悠悠情思。
任懷卿在燴麵節訪談中講述,方城人對方城燴麵情有獨鍾,方城燴麵是一種濃烈的情感。提起方城燴麵,方城人有說不完的話題,道不完的情愫,講不完的故事。方城人無論走到哪裡,只要一說是方城人,對方首先會聯想到方城燴麵,這也是方城人引以自豪的地方。方城燴麵已經成為人見人愛的名優美食,成為享譽中原、走向全國的飲食文化品牌。方城燴麵是一抹淡淡的鄉愁。勤勞智慧的方城人走南闖北、艱苦打拼,身在他鄉,想念家鄉。有很多的方城老鄉想家時,想到的就是方城燴麵。有的老鄉自己駕車跑上幾百裡,甚至上千裡回到方城,就是為了能吃上一碗朝思暮想的方城燴麵,常常是吃得滿頭大汗、酣暢淋漓、津津有味、心滿意足。方城燴麵是一種家鄉的味道。今年春季抗疫期間,正在武漢參加抗疫的方城縣護士、青年志願者齊明佳吃到家鄉燴麵,眼淚奔湧而出。方城燴麵承載著厚重的家國情懷、責任擔當,方城燴麵已經成為一種精神的象徵、奮進的力量。我們要講好燴麵故事,做好燴麵文章,寫好燴麵傳奇。
方城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方興分社主任王寅在當天的燴麵節現場賦詩讚道:燴麵美食在方城,一碗鮮香故鄉情;賓朋齊匯七峰山,盛典開啟新徵程。
「方城燴麵是融南北飲食風味於一體的舌尖上的美食,一碗麵承載著方城這座城市的悠久歷史文化、展示出方城包容的胸襟和性格,一碗麵背後是方城好山好水的滋養,一碗麵更是讓方城成為網紅的打卡城市。」南陽廣播電視臺大活動辦主任嶽爽告訴記者,「燴麵節集中展示了方城歷史文化、地方特色、風景名勝,讓方城成為眾多人們心目中的詩和遠方,就像方城燴麵一根面的形態一樣,牽繫著我們常來常往,讓我們品嘗一碗麵,記住一座城。」
「舉辦方城燴麵節,對於擴大方城燴麵在社會上的影響,推出方城品牌,展示樹立方城良好形象,促進方城縣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都是非常有意義的。」方城籍河南省委宣傳部原副部長張銳說,「每屆燴麵節應賦予不同的文化和產業內涵,充分利用全媒體、多媒體宣傳,展示產品到產業、產業到文化、文化到城市形象,以小見大,擴大影響力,達到實實在在的效果。」
方城籍河南省人民政府原副秘書長曹國營建議,方城要以燴麵節作為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一屆一屆辦下去,在相關政策的支持推動下,制定標準化生產流程,開發多樣性產品,與文化旅遊結合起來,積極宣傳推介,拓寬銷售渠道,擴大市場佔有率,真正讓方城燴麵香遍天下,響遍天下。
方城籍鄭州大學兼職教授、十三屆鄭州市政協主席王璋盛讚方城燴麵是家鄉的一張響亮名片,具有很高的美譽度和影響力,具有廣闊的潛力和前景。他建議家鄉方城要樹立做大品牌意識、文化搭臺意識、規範產業標準意識、提升文化載體意識。
方城籍著名橋梁專家、中鐵大橋局總工程師、港珠澳大橋項目經理譚國順說:「我十幾歲離開家鄉,從事大橋建設幾十年。一碗普普通通的方城燴麵美食,滋養了我們河南方城千千萬萬的兄弟姊妹們。家鄉的飛速發展,給我們所有的父老鄉親帶來了幸福。方城有秀美的山川、熱情勤勞的人民,盼望著多回家鄉看一看。希望全國的同仁、各民族的兄弟們,有機會到我的老家河南方城去看一看,品一品正宗的方城燴麵。」
「今年我離開家鄉已經51年,但是每回到故鄉,吃起老家的方城燴麵,就格外有一種濃濃的鄉情湧上心頭。」方城籍鄭州方城商會名譽會長毛書品深情地說,「方城燴麵是一抹淡淡的鄉愁,建議家鄉方城政府倡導、市場主導、規範化運作、公司化發展,使方城燴麵做大做強,成為名牌美食、名牌產業,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方城燴麵湯鮮面滑,一碗麵暖人心、解鄉愁。」鄭州張老熗飲食管理公司董事長張林說。
「我之前去過方城,吃的第一頓飯就是方城燴麵。」信陽在鄭創業人士楊智說,「雖然大家的飲食習慣不同,但總感到方城燴麵還是非常好吃,下次我再去方城,一定再吃正宗的方城燴麵。」
「每次回到家鄉,第一個要打卡的就是方城燴麵,二兩燴麵承載著的無數在外漂泊遊子的思鄉情結,聯繫的是老鄉的深厚情誼。」2019年畢業於方城一高、現在北京師範大學學習的張嵐說,「祝願方城燴麵這張美食文化名片進一步弘揚光大。」
2020年畢業於方城一高、現就讀於清華大學的高慧超說:「清大很大,也有各種各樣的美食,但是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方城人,我的腦海中已經充滿著方城的身影,縈繞著方城燴麵的味道。」
2004年從方城一高考入南開大學、2008年大學畢業赴美留學取得博士學位,現在美國西雅圖的趙小甲說,「雖然我人在海外,但心繫家鄉,看到方城舉辦燴麵節,感到特別高興。燴麵對我個人而言,是成長過程和故鄉記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從小就是喝著方城燴麵長大的,現在每次回到家鄉就要喝上幾碗。每次去加拿大溫哥華,就要嘗一嘗那邊河南燴麵,當然沒有咱方城燴麵正宗啊!」
方城籍現居新加坡十年的顏世俊說:「每逢佳節倍思親,在海外仍時時刻刻地牽掛、思念著家鄉的親人和家鄉的美食。尤其是燴麵的美味,讓人魂牽夢繞。然此時,唯有遙望牽相思,千裡祝平安,祝家鄉父老鄉親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祝方城首屆燴麵節取得圓滿成功。」
定居加拿大首都渥太華的方城籍李瀅說,「定居海外十幾年,鄉愁對我來說,永遠是一碗熱汽騰騰的燴麵。方城首屆燴麵節的舉辦,將會讓更多的人們通過燴麵文化了解方城悠久的歷史,體驗新裕州新風貌,也期待不久的將來,更多的海外遊子能在當地品嘗到正宗的方城燴麵。」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民,一方人民創造一方美食。南陽市政協副主席、方城縣委書記褚清黎在訪談中指出,方城燴麵是方城一張響噹噹的名片,蘊含著方城歷史文化和特點。作為農耕文明發祥地之一,方城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油料生產百強縣、綠色農業示範縣,這裡山清水秀、民風淳樸,好山好水出好面,人們都說,好飯吃遍,不如方城燴麵。
褚清黎闡釋,方城燴麵的「好」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水好。「五界一口」的獨特區位、清甜甘冽的江淮水系、南水北調的丹江潤水,是方城燴麵湯鮮味美的基礎。二是面好。燴麵主要食材是小麥,種植區位於「黃金緯度」的江淮分界地帶,這裡南北適中、四季分明、氣候溫潤、生態優良,優質小麥,品質上乘。三是辣椒好。作為燴麵伴侶的「方嬌牌」小辣椒,色鮮肉厚、辣香濃鬱,蘊含豐富的微量元素。四是湯好。燴麵原湯烹製方式獨到,傳統工藝獨特,長江燴麵、明發燴麵等傳統名店,都秉承著「不做唯一,只做專一,把專一做成唯一」的理念,以工藝保傳統,以質量樹品牌,幾十年做一湯,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褚清黎進而闡釋,美食是激勵人們觀光旅遊的最大動力,「吃方城燴麵、找初戀感覺」已成為八方賓朋的熱切嚮往和獨有情結。近年來,我們堅持以燴麵產業拉動文化旅遊,以文旅發展反哺燴麵產業,把「方城燴麵」作為完善「吃住行遊購娛」產業鏈條的「第一引爆點」,傳承燴麵故事、提升燴麵品位、擦亮燴麵品牌、書寫燴麵傳奇,推動美食文化與山水文脈、旅遊景點、人文歷史、休閒養生、生態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有機融合,以面為媒、以面為介,文化搭臺、旅遊唱戲,逐步形成「中國方城——燴麵之鄉」的金字招牌,方城燴麵的市場競爭力、品牌影響力、產業帶動力不斷增強,天南海北的遊子通過品嘗「方城燴麵」就能感受「舌尖上的方城」。2019年以來,方城燴麵已實現「可攜式」產業化生產。2020年初,盒裝燴麵為馳援武漢、戰疫湖北的「最美逆行者」帶去「家鄉的味道」,表達對戰疫英雄們的由衷禮讚,方城燴麵正在走出中原、香飄四海,馳名長城內外、飲譽大江南北。
褚清黎表示,方城文化旅遊產業藉助方城燴麵品牌,在未來一個時期,將用好用活這碗面,以此拉動特色飲食業、品牌種養業集聚壯大,圍繞群眾所需、遊客所想,做好「保護山水、顯山露水」兩篇文章,著力「縣域景區化、景區全域化,連點成線、串珠成鏈,旅遊鏈條貫三產、旅遊元素進萬家」,堅持「產業圍繞旅遊轉、產品圍繞旅遊造、結構圍繞旅遊調、功能圍繞旅遊配、民生圍繞旅遊興」,在鞏固提升七峰山、七十二潭兩個4A級景區基礎上,逐步實現「旅遊景區晉檔升級,生態廊道串珠成鏈,休閒養生特色獨到,農遊結合互利共贏,縣域景觀園中有園,精品線路移步換景」的目標,讓進入方城境內的遊客體驗「月月有花,四季常青,人在車中坐,車在畫中行,遊步山水間,品味農家樂,身心三界外,超然五行中」的獨特感受,做大做優做強「聚人氣、得民心、保生態、提形象、富百姓、強拉動、共參與、高融合、延年壽、可持續」的朝陽產業和幸福產業,為全面落實「六穩」「六保」、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接力實施鄉村振興、如期實現全面小康助力加油,為高質量建設富強和諧美麗方城和宜居宜業宜遊宜養的現代化中等城市提供支撐。(杜明 陳新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