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幹照夜白》以無尾之馬開啟大唐歷史的畫卷,絕非後人之補筆!
(四)題跋與印章《韓幹照夜白》圖右首題跋很多傳世名畫都會留下一些歷代收藏家的題跋與印章。那麼這些題跋與印章究竟起什麼作用呢?我們先來看看「題跋」與「印章」的文字意思吧。這幅《韓幹照夜白圖》歷代的鑑賞家題跋如下:這幅《韓幹照夜白》放在首位的是乾隆題跋:韓幹以畫馬擅名千古,其毛骨色相隨意所匠,冥會通神。嘗閱張彥遠《名畫記》,知當日供奉明皇朝圖有玉花驄、照夜白,每神往,以不得一見真跡為憾,且未卜淪落何所也。近有以黃公望《富春山居》等圖求售者,黃跡固屬偽作,而得幹所畫《照夜白》卷,神採飛騰,宛睹沛艾名種,為幹手筆無疑,因命購藏之。
-
從《韓幹照夜白》到《馬詩二十三首》,唐朝人的心態如何流變?
韓幹與李賀的作品之所以出現如此明顯的不同,和中唐時期「安史之亂」是分不開的,這場浩劫徹徹底底地改變了唐朝人的心態,這種巨大的心態流變也通過「安史之亂」前後的文藝作品顯示了出來。《韓幹照夜白》與《馬詩二十三首》中「馬」的不同形象《韓幹照夜白》所繪的「照夜白」據史料記載來自「寧遠國」,它是寧遠國王向唐玄宗進貢的兩匹「天馬」之一。「天馬」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汗血寶馬」,它的體型優美飽滿且四肢修長,象徵著勇氣與理想。
-
他的《保母帖》,題跋竟如眾星捧月!
王獻之《保母帖》,屬清宮舊藏,流散後,本帖和部分題跋存弗利爾美術館(趙子昂、郭天錫、董其昌、徐守和等),大部分題跋存故宮博物院(姜夔、趙子昂、周密、仇遠、鮮于樞等)。 首先,最負盛名的無疑是下面這幅宋代大詞人姜白石的題跋。 姜白石題跋
-
秦公簋的題跋之謎
因其獨特重大的歷史文化價值,時至今日,國內外諸多學者已對秦公簋作過研討和考述。羅振玉、王國維、馬衡、徐乃昌、商承祚、郭沫若、容庚、馬敘倫、於省吾、吳其昌、楊樹達、陳夢家、唐蘭、聞一多等均曾於其著述或論文中有所涉及。 去年底,「大道:百年名人翰墨集萃」展覽在上海寶龍美術館4號展廳舉行。
-
看古人題跋字,如沐春風
書畫作品中的題跋,一般不為初學者關注。無他,字外之字、畫外之字耳。不過吾師囑曰:留意古人題跋字。遂將眼光偏移,由是看到另一番風景。 古人題跋,需斟酌再三,因為這是與古人的切磋交鋒,也是留給後人的一份明證,怎能不用心書寫?
-
因為疫情,我們可能錯過了《照夜白》
如果沒有這場疫情,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一定會成為焦點,因為《照夜白圖》要展出了,而它的最近亮相是5年前。 傳說,照夜白「是唐玄宗李隆基特別喜愛的坐騎,這幅畫就是描繪了了這匹駿馬的形象,用水墨線描完成的,現藏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
齊白石畫8隻蟋蟀,題跋335字嘲笑同行,是小聰明還是大智慧?
齊白石的畫一般題跋都不很長,甚至僅僅只是落個款而已。迄今為止已經面世的白石真跡當中,題跋字數最多的一幅畫足足有三百三十五個字,先後分為四次四段寫成,乃白石國畫作品當中題跋字數之最,而這幅畫的命運原本是要被白石撕毀的,僥倖留存至今還賣出了兩百二十四萬。
-
明代程大倫行書題跋唐寅溪山漁隱圖,太美!
明代程大倫行書題跋唐寅溪山漁隱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程大倫生卒年不詳,字子明,江蘇太倉人,書法全摹文徵明,從行書字體的結構特徵來看,此人得到了文徵明行書之三昧,學得很像,幾可亂真。
-
三國曹魏著名碑刻《範巨卿碑》附題跋
剪條裝冊,每頁縱34cm,橫17cm,後幅有盧文紹、翁方綱等題跋,有「翁方綱」、「瞿中溶」等藏印34方。關注我不走丟,更多精彩內容絕不讓你失望,大家有什麼想法歡迎一起在評論區交流哦~
-
齊白石手稿遭曝光,繪畫完成後直接書法題跋,相映成趣,無人可比
在齊白石的許多畫作中,齊白石都會以書法的形式進行題跋落款。他的書法與他的繪畫相映成輝,既襯託了畫作的典雅,又烘託了書法的古意盎然,這種境界沒有人可以相比。
-
《蜀素帖》卷後題跋的林希是誰?要不是他,就不會有這卷書法經典
林希在《蜀素帖》後的題跋素地上還織有烏絲欄——林希特別強調,這是慶曆戊申(1044)三月織造出來的蜀素,他在熙寧元年(1068)裝裱成卷,以待名家留下墨寶。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林希和蘇軾、蘇轍兩兄弟交情很深。
-
王禋(王都中之孫)生平初考,曾收藏王蒙《谷口春耕圖》並題跋
王禋和作者王蒙同處一個時代,活躍於元末明初江南文人圈子中,隱居於太湖之畔,顯然是《谷口春耕圖軸》早期收藏者之一。我們先來賞析下王禋的題跋詩:滿眼荊溪入畫圖,樹椽茅屋倚蒼梧。畫中還有兩枚鈐印和一枚收藏印,印文分別是:王明仲、坤良卦印、王氏清玩。王禋的表字「明仲」,筆者正是從此畫中首先獲知,繼而推廣查找到王禋其他資料。
-
歷代畫論:《絳雲樓題跋》(第一集)(清)錢謙益
○前言絛雲一炬,牧齋縹緗籖題,蕩為灰燼,今所傳題跋文字,其載初學卷八十三至八十五及有學卷四十六至五十兩集外者,零星捃摭,不存什一。弱冠從事搜孖,得有學集初刻卷五十及二刻金匱山房重刻五十一卷本,較其異同,甚多出入。又得黃梨洲評本,勘正譌奪。初刻本詩多三題,文多七首;二刻本則增益詩二十一題,文多九十首。
-
泰山石刻中,有一句「不成功,毋寧死」,它堪稱是最勵志「名言」
需要說明的是,因為在蘇教版高中課本上有一篇課文叫《不成功,毋寧死》,其作者是美國著名演說家派屈克·亨利,他在這篇演講稿中表達了對自由的追求和渴望,所以很多人都以為泰山上這句「不成功,毋寧死」的勵志口號是舶來品,但其實這是不對的,因為專家們經過研究,確定「不成功,毋寧死」是地地道道的國貨。專家們給出了幾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