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粉絲問我:「那個「觀音山上觀山水」下聯徵集活動,不是說好12月31日截稿嗎?都已經1月2號了,怎麼還沒有結果?有沒有被評上嘛?急死人了!」
突然想起我的那篇文章《觀音山懸賞70萬徵集「觀音山上觀山水」下聯,大家注意截稿日期!》,裡面真的白紙黑字提到12月31日截止,不過,那是2020年12月31日,不是2019年12月31日啊!而且從截稿到公布評選結果,想必要大費周章一番,哪能說三天兩頭就有結果了呀?只能說,來日方長,慢慢等吧。之所以在文章題目特意強調說要大家注意截稿日期,主要有這兩方面的原因:
一、將錯就錯。
其實開始的時候我也是認為截稿日期是2019年年底,所以在12月底的時候,匆忙寫了篇文章,題目都起好了,就是《東莞觀音山森林公園主辦方70萬元求「觀音山上觀山水」下聯,還剩最後幾天,切勿錯過!》。直到我準備發布的時候,才醒悟過來,那是2020年的12月31日,還有一年呢!沒辦法,就將錯就錯,讓大家注意日期吧!如果以為是2019年的,就趕緊動起來,儘快提交,畢竟先發布的才是原創,後發布的就有抄襲的嫌疑了。而如果看清楚是2020年的,則是說不用急,看好時間,還有1年呢,慢慢想吧!是不是很壞?
二、吐槽活動。
活動主辦方通過懸賞70萬元徵集下聯,目的很明顯,就是想宣傳東莞觀音山森林公園了。這樣既可以吸引投稿人到現場踩點,尋找靈感,也可以提高景區的知名度,給景區增加更多的文化內涵。這樣一舉多得的事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活動方說,如果最終沒有滿意的下聯,就只能從中找20個比較好的下聯,每人獎金2000元了,也就是只需40000元獎金就打發了。這是很多人吐槽的。
但我更想吐槽的是這個時間!這個下聯前後徵集了好幾年,肯定有很多人寫了一樣的。那該怎麼分呢?都有份則不公平,某個人有,則難證公平,因為投稿過程缺乏公開透明。時間跨度那麼大,中途也沒有任何反饋說有沒有收到投稿,投稿格式對不對等,給人的感覺,就是高高在上的冷。不過這有點像觀音的作風,你跟她許願,她也不會告訴你說有沒有收到了,也不會說你哪裡沒做好,對吧?只能吐槽時間這麼長,到時候也不知道還記不記得這件事了。
說回到對聯本身吧,記得在第一篇文章《上了人民日報的這句上聯有多牛?主辦方用70萬求下聯》裡就已經很詳細地提到了對聯的要求以及各個要求限制的範圍,基本上就已經導致沒有下聯了。今天再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吧。假設,假設有下聯,那下聯必須有一個名詞跟上聯的「觀音」相對應,比如月老,那這個景區是不是應該改名叫「觀音月老山」了?對吧?
「觀音山」的主角就是觀音,所以這個對聯裡也只能出現觀音,不能出現別的人物,也就是觀音的別稱了,比如說「菩薩」。又或者從遊客的角度去對下聯,景區對遊客,而不是景點對景點,這樣才不會搶「觀音山」的風頭,大家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