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愛中華文化的人應該都接觸過對聯,在歷年央視春晚以及地方臺春晚的晚會節目裡,或者是在元宵晚會中,大多都會有個保留節目,那就是"對對聯"。在很多相聲表演藝人的節目裡,對聯也是個永恆不變的話題。
對聯看似簡單,其實裡面的學問可大了去了。對聯講究的是平仄協調、對仗工整,上下聯除了字數要求相同這一基本條件外,還要求必須結構相同,也就說,如果有個十字的上聯,上聯的結構是"四三三",那下聯的組成結構也必須如此。再有就是上下聯本身的平仄就要協調,並且上下聯的平仄關係還得對應,這可跟我們平時說大白話不一樣,平仄關係亂了,這對聯從格式上就已經落了下乘。最重要的是,對聯還得傳達意境,就跟我們平時學習詩歌一樣,對聯得和詩歌一樣有含義和內涵,往往有的時候還得和詩句一樣富有美感,這說起來難度可不小。
自古以來,關於對聯的民間故事不在少數,直到現在,人們還喜愛著這門文學種類。最有表現意義的就是,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得給大門貼上一副寓意吉祥富貴的春聯。要說這貼春聯也是一門學問,地分辨出哪幅是上聯,哪幅是下聯,如果你有心在春節的時候在大街上轉一圈,你就會發現,很多商家大門上貼的春聯上下聯貼反了。因為對聯不是現代文化的產物,而是在古代就有,古時候人們的閱讀習慣是從右往左,因此,貼春聯的時候應該也是上聯在右,下聯在左。當然,時代在進步,文化也是跟隨著進步的,到底是誰左誰右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一副副春聯中,飽含著人們對於未來生活的祈盼和祝福。
在中華文化史上和民間傳說上,流傳著不少有關對聯的經典故事。人們對於對聯文化的研究從來沒有停止過,在廣東省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就有著這樣一幅上聯,這上聯是"觀音山上觀山水",但是它卻沒有下聯,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在各處風景名勝旅遊的時候都會發現,很多有著歷史積澱的風景區在景區大門上都會有楹聯,這些楹聯有的是古時就保留下來的,也有得到了現代,景區請了大家來題寫的,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就是如此。
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是廣東省的4A級風景區,景區內有慈雲閣、觀瀑亭等景點,景區的景致很優美,景區環境建設也很好,其中最令人關注的還是在春夏時節的時候,景區裡還能看到分級而下的瀑布,這是很多其他地方的瀑布都沒有的景致。
觀音山森林公園在2015年時邀請了中國楹聯協會副會長鄒老為景區題寫對聯,鄒老當時遊覽了景區之後,意興大發,提筆就寫了寫出了"觀音山上觀山水"這一上聯,但寫完之後卻發現自己沒有下聯能夠與上聯匹配,於是就擱置了下來。這對聯有了上聯怎麼能沒有下聯呢?於是景區就發出5000元的懸賞,在社會上為這幅上聯徵集下聯。
懸賞一發布,就引起來社會的廣泛關注,更是有人慕名投稿,但投稿數量雖多,質量卻是參差不齊。比如,有人對"黃鶴樓前看鶴飛",有人對"喜鵲閣下聽鵲詠",還有人對"揚州城裡撫揚琴",還有人對的一些下聯讓人聽了更是不禁失笑。總的來說,從各地飛來的稿件和網絡投稿紛至沓來,但是始終沒有人觀音山景區滿意的下聯。
儘管如此,景區也沒有放棄對下聯的徵集,幾年來,把徵集下聯的懸賞獎金由原本的5000元逐漸提高到了70萬。70萬,令人瞠目結舌的數額,僅僅是為了求得一副下聯,按照上聯是七個字來算,下聯也應該是七個字,折合下來,一個字就要十萬元,這已經不是一字千金了,而是一字萬金,一字十萬金。
可是獎金雖高,4年來卻沒有一副能真正的對得上這幅上聯也不是沒有原因的。上聯"觀音山上觀山水"看起來雖然簡單,但要工整的對上卻是不易。上聯中的觀音山正是寫的景區的名稱,而登上觀音山就能夠觀望山水景色,如果要對下聯的話,不僅要根據觀音山景區裡的景點來應對,還得像上聯一樣用句合理且富有詩意,這難度可真的不小。看來,景區拿出來的這70萬懸賞雖然令人嚮往,但也不是能夠輕鬆取得。
不知道各位看官能否對上呢?歡迎關注華太師,可以看到更多有趣的對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