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觀音山有一上聯,曾出價70萬懸賞下聯,5年過去後對出來了嗎

2020-12-19 唯美世界侃一侃

德雲女孩應該都聽過角兒們的《對春聯》相聲吧,「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雷隱隱,霧蒙蒙,開市大吉,萬事亨通。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橫批:仄仄平」。

這是《笠翁對韻》裡講的對聯的對仗要求,也是我們最熟悉的一種。

所以別看我們從小過春節,家家戶戶都貼對聯,但是對聯裡的規矩,還真不是所有人都懂的,而且我們貼對聯的時候,有的根本就不講究什麼上聯下聯,覺得反正都是春聯,就是一張大紅紙,貼上圖喜慶,所以根本就不工整。

以前對對子是有文採的表現,是文人的文字遊戲,也是一種文雅的活動,可是現在已經很少受到大家關注了,只有過年的時候,會讓大家想起來。

可是如果有人給你七十萬,讓你想一個下聯,你會不感興趣呢?

2016年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出了一幅上聯:觀音山上觀山水,出5000懸賞一幅下聯,湊成絕對。

因為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獎金從5000上漲到了20000,後來有漲到了70000,可是還是沒有懸賞到完美契合的下聯。

為了吸引更多人來參加這個活動,景區重拳出擊,把獎金提升到了70萬,從2019年到2020年為期一年的徵稿時間,只為求一幅下聯,這樣算下來,每個字都值十萬塊了。

這招果然慣用,吸引了很多全國各地的人,來到景區。

而且景區誠諾,就算是最後沒有找到最佳絕對,也會從所有投稿的作品中,選出20句佳句,沒人獎勵2000元,並給每位作者頒發證書。

有人好奇,這麼久了都沒有找到最合適的下聯,這是不是景區的炒作,只是為了給景區吸引客人而已。

其實這真的是想多了。

首先,徵稿是有要求的,首先就是投稿必須得是作者原創,不得抄襲,否則就取消資格;再就是投稿的下聯中必須得有東莞觀音山的景區內的元素,否則就是不合格的作品;最關鍵的是要仔細分析景區給出的上聯,要和上聯一樣工整,有韻味,而且必須符合《聯律通則》。

有人只看見上聯七個字「觀音山上觀山水」,每個字都認識,也沒有什麼特殊含義的字,覺得非常簡單,其實暗含玄機。

首席就是第一個字和第五個字都是「觀」字,是重複,而且這兩個字都是既可以看作名詞,又可以看作動詞。

作為名詞就是「觀音山」「觀山水」都看作名字,而動詞就是「觀」的是「音山」,「觀」的是「山水」,這是第一個小玄機。

第二個小玄機就是滴第三個字和第六個字都是一樣的,也是重複。而且對句必須是仄聲字。

而從對句的平仄要求上看,第二個字是為仄聲字,第三和六既是重複字還得是仄聲字,而第四個字得是平聲字,而且最好得是方位詞,不然就會出律或者對仗不工整。

另外上聯的最後兩個字「山水」是個並列詞組,所以對句裡的最後兩個字也得是個並列詞組才行。

關鍵這些內容還得是景區內的元素才行,不然就不算數。

沒想到,小小一幅對聯,也有這麼多的講究。

從徵稿到現在,已經收到了十五萬份作品,為了提高可信度,景區聯合了全國楹聯名家、專家學者一起共同評定,以聯會有,共同弘揚中國的楹聯傳統文化,提高大家對文字的興趣。

景區展開了詳盡的評審工作籌備會,針對徵集下聯活動的評審籌備工作,提出了完整的方案,科學的評審辦法,對工作流程展開深入交流探討,為了讓整個過程科學安全,景區聘請了專業律師作為指導和監督員,並且聘請多家知名媒體人進行監督,從評審工作開始就接受監督工作。

觀音山景區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姻緣文化,康養文化,生態文化,多重文明在這裡被高度發展並且積極推進。

除了徵集對聯的活動,景區還積極推出了傳統文化節、全國性書法藝術大展、書畫展,2013年還推出了全球徵集《觀音山賦》活動,獎金10萬元,而最終獲得者是來自遼寧瀋陽的馬建勳。

多項傳統文化品牌活動的推行,讓中國的傳統享譽海內外。

這是多年來觀音山一直在堅持的行動。

中國的文字其實是很有意思的,從倉頡造字的傳說開始,每個字都有有趣的含義,從甲骨文到現在,幾千年的歷史,漢字經過了數字變化,一直到現在的簡體字,是無數學者對漢字的精化提煉。

書法更是中國漢字的獨特美所在,楷書、行書、隸屬、草書,還有不同流派,各家各有所成,練字可以修心養性,俗話說字如其人,就是這個道理吧,能夠寫一手好看的字,會給人留下好印象,從上學的那天老師就告訴我們了,一定要注意卷面,好好寫字,給閱卷老師留下一個好印象。

現在很多明星字寫的歪歪扭扭,如同小學生,但是籤名一定練習得非常好,各種花式籤名讓人眼前一亮,這就是字體帶來的好處。

文字的魅力,在語言中,在書寫中,在電子通訊發達的現在,希望大家還會記得尊重文字,經常提筆練字,把這份尊重和堅持傳承下去。

相關焦點

  • 1字價值10萬,觀音山70萬懸賞下聯,5年已過為何下聯依然未出?
    廣東東莞的觀音山,就曾許諾以70萬元的巨額賞金向全天下徵集一幅下聯,正所謂,一字十萬金!可遺憾的是,時間一晃,五年時間過去了,時至今日,我們依然沒能看到最佳下聯評出。觀音山70萬懸賞對下聯禮遇當代奇才,觀音山70萬重賞廣徵下聯 對聯,古稱楹聯或對子,它是人們寫在紙上或布上,或者刻在竹子、木頭、以及柱子上的對偶句。
  • 公園出了一個上聯,5年來無人對出,懸賞70求對聯下聯
    人們對於對聯文化的研究從來沒有停止過,在廣東省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就有著這樣一幅上聯,這上聯是"觀音山上觀山水",但是它卻沒有下聯,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在各處風景名勝旅遊的時候都會發現,很多有著歷史積澱的風景區在景區大門上都會有楹聯,這些楹聯有的是古時就保留下來的,也有得到了現代,景區請了大家來題寫的,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就是如此。
  • 大師揮筆留下7字絕對,觀音山懸賞70萬下聯,5年後依然無人能對
    在中國古典小說之中,《西遊記》可以說是一部家喻戶曉的傑作,該書的主角孫悟空通過一系列的因緣造化,最終修成正果。而在孫悟空的成佛道路上,有一位對他影響十分深刻的神仙人物——觀音菩薩。她貫穿於整個《西遊記》的全文之中,可以說是孫悟空的良師益友,並且深刻地影響了孫悟空的一生。
  • 懸賞70萬求「觀音山上觀山水」下聯,網友:不是12月31日截止嗎?
    有粉絲問我:「那個「觀音山上觀山水」下聯徵集活動,不是說好12月31日截稿嗎?都已經1月2號了,怎麼還沒有結果?有沒有被評上嘛?急死人了!」突然想起我的那篇文章《觀音山懸賞70萬徵集「觀音山上觀山水」下聯,大家注意截稿日期!》
  • 廣東觀音山懸賞70萬求下聯,至今無人能對得上,網友紛紛一展才華
    比如所在山海關著名的孟姜女廟大門上便有一幅千古奇聯,這幅奇聯上聯為:「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下聯是「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在2015年,東莞觀音山書畫論壇上,中國楹聯學會副會長、廣東省楹聯學會會長、觀音山書畫院院長鄒繼海先生,便寫下了一副「觀音山上觀山水」的上聯,並給出了5000元的現金獎勵給對出下聯者。
  • 廣東觀音山懸賞70萬徵集下聯,只有七個字,卻至今都沒人能對得上
    在廣東東莞有一處著名的景區名為觀音山,相傳此山得名於觀世音菩薩曾在此停留,唐朝時在山頂修建了觀音古寺,後來一直是佛教信徒前來燒香祭拜的聖地,還有不少文人墨客來此吟詩作賦。因而兩千多年來,中國誕生了一大批佛教徒,這也使得佛教一躍成為教徒人數排在第三位的世界級宗教。而東莞的這個觀音山森林公園從建設伊始至今大約有15年時間,最大的特色是在山頂有一個重達3300噸的觀音雕像,這個雕像採用花崗巖材質,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觀音石雕。
  • 一字值萬金,廣東觀音山懸賞70萬徵集下聯,卻至今無人對出
    為了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佛教文化,喜歡是上佛教文化,很多寺院都想出了特別奇葩的方式來吸引遊客的注意,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廣東這處寺院吸引人的方式吧!這就是位於廣東省東莞市的觀音山國家級森林公園,這裡和名字一樣主要是以觀音為供奉寺廟的,距離鎮中心只有1.5公裡,這裡大面積都被植被覆蓋,空氣特別的清新,由於獨特的環境使這裡的氣溫長年溫和,基本都沒有冬天的存在,最低氣溫也只有5度。觀音山裡面最高的景點也只有566米,這可能和廣東的地勢有關。
  • 廣東景區懸賞,徵集下聯5年,但無人能與之匹敵
    可以說佛教文化有很長的歷史,不僅到處都有寺廟用來供奉佛像,而且許多山脈都是以佛教命名的,例如,中國的觀音山在廣東省的領土上有五個觀音山,我們要討論的是位於東莞的觀音山。這個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東莞市樟木頭鎮,經國家批准於正式成立,是集森林氧吧、文化體驗、婚戀願望於一體的國家四級旅遊景區,他也被稱為榮獲「森林美景攝影地」和「廣東人最喜愛的旅遊目的地」。
  • 依靠一幅對聯「火」起來的東莞觀音山,如今也經進入了徵聯倒計時
    正是這些文學界的難題也難不倒廣大的中國網友,畢竟全中國擁有十四億人口,每個小夥伴口中都能講出一個答案,至少也讓結果慢慢浮現出來,這不,在廣東省的東莞市有一座景區也出了這樣的一道題,那就是位於東莞樟木頭鎮的觀音山景區。
  • 清明時節踏春賞景,70萬大獎「觀音山上觀山水」徵對聯依然進行中
    面對這大美的春景,可別忘了那極具詩意,卻難以應對的上聯「觀音山上觀山水」。近期,不少網友在各大網絡平臺紛紛留言詢問有關「觀音山上觀山水」下聯徵集的情況,可見大家對這副妙聯的興致依然不減。「觀音山上觀山水」下聯徵集活動,雖應對者眾多,也湧現出了諸多優秀作品,但依然沒有最佳對句。
  • 江西蠟燭峰有一副千古絕對,景區懸賞10萬徵集下聯,至今無人能對
    據說在南北朝時期,陳武帝曾在此居住過,由此得名「陳石山」,後因有僧人在這裡發現了18尊羅漢,因此而更名為「羅漢巖」。 蠟燭峰高約90米、直徑20米,現已是是羅漢巖風景名勝區的標誌,早在明代時進士鄒元林就曾來此遊歷,並留下了至今無人可對的上聯,上聯根據蠟燭峰及其峰上所看到的景色所寫,為:「蠟燭峰
  • 上聯「工要出頭就得幹」,下聯難倒一片網友,你能對出來嗎?
    比如《紅樓夢》中就有很多經典妙對,有副對聯,上聯寫的是「身後有餘忘縮手」,下聯配「眼前無路想回頭」;《西遊記》也善於應用對聯,比如第17回孫行者收服黑熊怪,就曾在黑熊怪的洞口看到這副對聯「靜隱深山無俗慮,幽居仙洞樂天真」,這文採俱佳的對聯,好似是來到了神仙府邸一樣,可謂是回味無窮。
  • 上聯:「六月六日星期六」,下聯「鐵橋三」與「鬼腳七」勉強應對
    今年的六月來得比較低調,還沒緩過神來,發現2020年都快過一半了。隨手翻了翻辦公桌上的日曆,不禁發現這個六月裡有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日子,六月六日,而且正好是星期六,是全國愛眼日,六六六,宜祭祀、宜婚嫁、宜求子。
  • 了解對聯的基礎常識,上聯和下聯有什麼區別
    了解對聯的基礎常識,上聯和下聯有什麼區別文/@成長新視點對聯,是一種特殊的文學體裁,也叫對子、楹聯。它由上聯、下聯和橫批組成,上聯和下聯雖字數相同,屬於一個整體,結構相同或相近,但在音調平仄、空間大小、內容因果、時間先後等四個方面有所區別。一、音調平仄。上聯最後一個字為仄聲。下聯最後一個字為平聲。
  • 上聯:莫言路遙餘秋雨,求下聯!春節到,來一波吧
    寫上經紙上,春節時貼在門兩邊,喜慶又有文化。 不久同行視學,先生乃將這一上聯獻出,卻不料點到那學生緊張得什麼都忘了,「狗,狗,狗」,囁嚅不已。 屋角立著捆草,先生忙暗地裡向那草努嘴,學生大悟,叫道:「狗撅嘴兒!」。 還有一個經典的對聯是: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亦是難倒不少有此雅興者。
  • 老翁上聯「半聾半啞半糊塗」,才女聽到後對出下聯,妙不可言
    想要對好一副對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但是如果完全依靠規律,就有一種買櫝還珠的感覺,反而不美。對聯講究的是對仗工整,平仄押韻,上聯和下聯的詞彙要一一對應,不能有缺字或者多字的情況發生。比如看到「天」,我們自然會想到「地」,「短木」也會和「長舟」相對,這些就是對聯的規矩,只要我們熟讀熟記,自然不在話下。
  • 李白喝多寫一上聯,酒醒後自己也驚訝:下聯咋對?上聯成千古絕對
    公元618年建立的唐朝是一個「文煌武烈」的時代,在武力上它一直保持著對外的壓倒性優勢,將許多世界性強國都打敗甚至於打到滅亡;而在文化方面,唐詩則是中國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說到唐詩,李白就是一個繞不過去的人物。出生於701年的他,以一己之力塑造了大半個盛唐的文化土壤。杜甫這樣寫到:
  • 神問答|有一個對聯,上聯是:葉下單蟲何曾知了春秋事,求下聯?
    2、以下觀點被434人點讚、並有387個交流討論:這種拆字聯對仗工整太難了,單蟲合起來是「蟬」字,蟬即知了,所以下聯要有一個能拆的字,這個字還要有個別名,裡面還包含了一個典故,即鳴蟲春生秋死,要完完整整對出來,實在是很有難度。我勉強對一個,堂前隹馬,哪馱青白普通人。隹,古同「巍崔」,高峻的意思,隹馬即駿馬。
  • 上聯「烏啼老樹聲聲慢」,下聯難倒眾人,最後被一網友對出
    細說我國的對聯,從一開始的標準對句,到如今已經發展成了很多形式,比如迴文聯、諧音聯、諷喻聯、拆字聯、偏旁部首聯等等,每一副對聯都各有各的對法,有的還要引經據典,如果肚子裡沒有點墨水,還真是對不出來。歷史上有關對聯的小故事也是不勝枚舉,比如宋代的蘇東坡和佛印兩人就是一對歡喜冤家,經常以對聯的方式插科打諢,彼此互相調侃。
  • 棺材店的一副上聯:「人無千歲壽」,大才子對出下聯,很有哲理
    早期的對聯被稱為楹聯,一般都是寫在桃符之上,後來造紙術發明後,對聯都用筆墨紙硯代替,這樣一來對聯的傳承變得更廣泛了。  對聯的種類有很多,比如諧音聯、拆字聯、疊字聯、重字聯等等,每一種區分,都有一定的規則限制。比如諧音聯,由於音同字不同,所以上聯和下聯皆要有諧音的詞彙才能對仗工整,同理拆字聯由於字數的拆解,那麼下聯也要考慮拆字這一層面。所以說想要對好一副對聯,十分考驗一個人的詞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