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出上聯:孔子聖孟子賢,自古文章出齊魯,陝西給的下聯成絕唱

2020-12-22 敏姐歷史

山東出上聯:孔子聖、孟子賢自古文章出齊魯,陝西給的下聯稱絕唱

筆者今天與大家講一則有關對聯文化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文化古國,中國有著許多古老的文明、文化,而對聯文化就是其中極具的特色的一種文化,毫不誇張地講,對聯文化從古至今,對人們都是有著極大的影響的,在古時候,人們解悶的方式少之又少,在那時,幾個人聚集在一起切磋一下對聯技藝,就是一件再有趣不過的事情了。

而在今天,每逢過年、新店開業、新婚之日,家家戶戶都會張貼上代表相應寓意的對聯,就此來圖個吉利,故此,由古到今,人們創造出了許多經典絕妙的對聯,有些也可謂是絕唱了,像大才子唐伯虎給出的下聯「莫道此物無用,化作春泥更護花」就是一極其經典的了!而乾隆爺當時與紀曉嵐一起遊山玩水時給出的對聯,也是很有味道的,它是這樣的,上聯:「山石巖下古木枯」,下聯:「白水泉邊女子好」,懂行的一眼就能夠看出這就是一名副其實的拆字聯了,可謂是相當經典了!

而說到對聯,筆者就想到當年山東給出的一上聯了,上聯:「孔子聖、孟子賢自古文章出齊魯」,而提到這個上聯,就先說說王傑了,王傑當年深受乾隆帝的賞識,因為其博覽群書很有學識,且在對對聯方面有著很深的造詣,所以乾隆帝欽點王傑為狀元,當王傑被皇帝欽點為狀元後,山東的舉人就有些不服了,所以就出了上聯:「孔子聖、孟子賢自古文章出齊魯」!

上聯的意思很淺顯,其意為山東是孔孟之鄉,古往今來都是出聖人的地方,普天之下經典的文章就是出自山東,王傑身為陝西人為何能夠當狀元呢?

要知道,陝西的王傑也並非等閒之輩,只見王傑思考了一番,便給出了下聯:「文王昭武王穆,而今道統在西秦」,妙哉,妙哉啊,下聯意為周文王與周武王都是山西人,而先前秦始皇的都城就是在陝西,你山東有聖人孔子、孟子,而我陝西向來都是出帝王的地方,二者並不可相提並論!就此來看,陝西的歷史地位當高於山東!

不得不說,王傑在文學方面真是極其的出眾,而身為陝西的他給出的此下聯也就此成為了絕唱!

相關焦點

  • 上聯是「孔子老子孟子墨子莊子,五子名揚千古」,下聯亮了!
    有些對聯非常有意思,因為很難對出下聯,所以往往被稱為「絕對」,但是「高手在民間」,多數「絕對」,都被有才的群眾一一破解。比如有個上聯是「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無論正著讀還是倒著讀都是一個意思。高手們是這樣對下聯的: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北京輸油管油輸京北。
  • 上聯:「孔子老子孟子墨子莊子,五子名揚千古」,下聯很是經典!
    上聯:「孔子老子孟子墨子莊子五子名揚千古」,下聯很是經典!咱們筆者為大家分享一個非常有趣的傳統文化-對聯,而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所積澱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遺產,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維方式的精神體現。
  • 上聯「烏啼老樹聲聲慢」,下聯難倒眾人,最後被一網友對出
    有一日蘇東坡和佛印兩人泛舟江上,蘇軾看到岸邊有一條小狗在啃骨頭,於是靈機一動,吟出了一個上聯「狗啃河上骨」,這裡就是運用了諧音聯,「河上」和「和尚」諧音,很明顯是對著佛印說的。很多人讀古詩詞,經常化用其中的某句經典來作為上聯,比如唐朝詩鬼李賀,曾寫在「天若有情天亦老」,有人就以此作為上聯,可是難倒了一片才子,到了宋代有個酒鬼叫石延年,在一次酒宴上酩酊大醉地對出了下聯「月如無恨月長圓」,可謂是神來之筆,妙之毫巔。古人喜歡對聯,現代人對對聯文化更是情有獨鍾。
  • 河北人出上聯「河北名將,顏良文丑」,江蘇人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二、各路網友對下聯 在網絡發達、科技進步的現代社會中,上聯一經發布就引發了軒然大波,各路網友紛紛發揮智慧一展身手,山東網友發來下聯:「山東義士,武松智深」。這個對聯雖然都在描寫水滸傳的好漢,但二人卻很少有同臺的機會,並且上下聯不僅不對稱,寓意也無法一語雙關,這個下聯只能給個鼓勵獎。
  • 上聯:孔子老子孟子墨子莊子,五子名揚千古,下聯堪稱經典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更是發展出了很多類型的優秀文化,比如說對聯就是其中之一,甚至直到現在,由對聯發展過來的春聯更是走進了我們家家戶戶,每年春節的時候都會掛上春聯來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個經典的對聯,可以說難倒了更多人,上聯:「孔子老子孟子墨子莊子,五子名揚千古」,這個對聯相信大家一看就就知道是什麼意思,因為這五個人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人物,他們在自己的領域都有著極高的知名度。
  • 宰相出上聯:無可奈何花落去,書生對出下聯後,成初中必背詩詞!
    如若杜甫猶在,由他出上聯,我們來猜,其實有些人就有很大機率能對出下聯。其實晏殊的原生家庭並不富裕,但是他從小就非常聰明,年僅七歲就會寫文寫詩了,十四歲就成了大家口中的神童,還被人推薦給朝廷,皇帝賜他進士出身,宋仁宗還在當太子的時候,晏殊就當了太子舍人。
  • 老闆出上聯,「士要翻身就得幹」,員工對的下聯解氣
    拆字聯別出機杼,像猜字謎一樣。它將漢字的字形分拆開來,使它分成另幾個字或形,並賦予它們新的意義。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一個形神兼備又不落窠臼的拆字聯,看看誰對出的下聯最好。話說,我的老闆是一位大文化人,除了有點摳外,其他都好。
  • 老師出上聯:山石巖前古木枯,小學生的下聯,一般人想不出!
    每個老師精挑細選幾個上聯,讓班裡的學生對下聯,對得好有獎勵,以此來提高神獸們學習的積極性。本以為這種活動,只有喜歡語文的學生們比較感興趣,沒想到信息一公布,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表示非常期待,可見咱們中國的對聯文化,對現代的年輕人甚至小孩子影響之深。閒言少敘,且看眾神獸如何應對。
  • 老翁上聯「半聾半啞半糊塗」,才女聽到後對出下聯,妙不可言
    對聯講究的是對仗工整,平仄押韻,上聯和下聯的詞彙要一一對應,不能有缺字或者多字的情況發生。比如看到「天」,我們自然會想到「地」,「短木」也會和「長舟」相對,這些就是對聯的規矩,只要我們熟讀熟記,自然不在話下。而平仄方面也很好區分,漢字的每個讀音都有四種,其中一聲和二聲歸入平聲,三聲和四聲歸入仄聲,這樣看是不是很簡單呢。
  • 公園出了一個上聯,5年來無人對出,懸賞70求對聯下聯
    對聯講究的是平仄協調、對仗工整,上下聯除了字數要求相同這一基本條件外,還要求必須結構相同,也就說,如果有個十字的上聯,上聯的結構是"四三三",那下聯的組成結構也必須如此。再有就是上下聯本身的平仄就要協調,並且上下聯的平仄關係還得對應,這可跟我們平時說大白話不一樣,平仄關係亂了,這對聯從格式上就已經落了下乘。
  • 火葬場出上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下聯一出,眾人啞口無言
    關於對聯的趣事 北宋著名詩人蘇東坡,大家應該都很了解,畢竟在上學的時候,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背過他的幾篇文章於是,他慢慢盤算如何回應蘇軾的上聯。當他看見山坡有隻毛驢在吃草的時候,便脫口而出:「東坡吃草」。這一下聯對的是絕妙,即使是大文豪蘇軾也只能嘆服了。
  • 上聯「八戒洗澡,豬下水」,才子給出的下聯堪稱經典!
    第一個故事發生於武周時期,據說當時的民間出了一對天資聰穎、聰明伶俐的雙胞胎姐妹。小小年紀便能通曉文史,於是人們稱這對姐妹為神童。武則天聽說了此事後感到十分好奇,於是便差遣手下的宦官將這兩位聰明的小娃娃請進了宮中。兩位女童應召進宮後,武則天便帶著她們到後花園中遊玩。不知不覺,她們便走到了池塘旁。武則天見池塘中的荷花開得正盛,便來了興致。
  • 此人是個獨眼龍,被乾隆出上聯挖苦,他對出精彩下聯被欽點探花
    隨後便出了上聯:"獨眼不登龍虎榜。"劉鳳誥聽了後,馬上就明白皇帝是在嫌棄自己是獨眼,沉吟一會兒後,他不卑不亢地對出了下聯:"半月依舊照乾坤。"乾隆一聽,心生讚嘆。劉鳳誥的下聯不僅對得工整,而且道出了自己的抱負,不失風骨。於是,乾隆又出上聯:"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鬥,朕乃摘星漢。"
  • 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嵐對出下聯,在場之人紛紛叫好!
    有位書生自恃才高,就當場出了一副上聯「水部火災,金司空大興土木」。這副上聯裡的司空,是漢代的官制,與司徒、司馬合稱為三公,在清朝稱工部尚書為司空。而且這副上聯裡的五行金、木、水、火、土一應俱全,可以說是十分難對的一聯。
  • 乾隆出上聯:金木水火土,和珅與紀曉嵐各出一下聯,水平一目了然
    為此乾隆隨口做出上聯:「金木水火土」,以五行來作為上聯,這個上聯看似簡單,但卻並不容易對出的,乾隆此舉也是想要刁難一下身邊的大才子,未曾想到,乾隆剛說完,一旁的和珅卻是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
  • 紀念孔子的經典對聯:懷念儒家聖賢,感受文化之美
    孔子被尊稱為「大成至聖先師」,大成殿之名由此得來。上聯的「氣備四時」,出自《世說新語·德行》:「緒季野雖不言,而四時之氣亦備。」原本用來指春夏秋冬的四時之氣,後來用來指人物的氣度弘遠。「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語出《易·乾》:「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兇。」
  • 上聯:鳥在籠中,恨關羽不能張飛,對聯愛好者對出的下聯令人讚嘆
    上聯:鳥在籠中,恨關羽不能張飛,對聯愛好者對出的下聯令人讚嘆!對聯,也稱之為春聯,是我國古老的傳統文化,對的就是巧和取,講究的是平仄協調,是中華民族獨有的一種藝術形式。後來,有一個神童對出了下聯「籠中鳥,倉中谷,有架必跳,有價比糶(tiào)。」神童給出的這幅下聯,對得十分工整,意境也是恰到好處,讓人讀完後不禁拍案叫絕。今天,筆者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上聯,同樣是流傳於民間。
  • 才女出上聯:三更挑水,擔回兩輪明月!書生對出下聯迎娶美嬌妻
    一代名相王安石,因主張變法青史留名,殊不知,他也是宋代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除了文章寫得水平高,對聯方面的才華也不容小覷,甚至跟蘇軾有一拼。有一天,王安石與友人下棋,友人突然來了靈感,說出「三代夏商周」作為上聯,王安石不假思索對出「四詩風雅頌」之下聯,朋友佩服得五體投地。宋代名臣寇準,具備王佐之才,同時也熱衷於對對子,而且水平極高。
  • 乾隆出了個上聯:金木水火土,和珅與紀曉嵐各出一下聯,水平一目了然
    為此乾隆隨口做出上聯:「金木水火土」,以五行來作為上聯,這個上聯看似簡單,但卻並不容易對出的,乾隆此舉也是想要刁難一下身邊的大才子,未曾想到,乾隆剛說完,一旁的和珅卻是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
  • 才女出上聯「竹本無心,奈何節外生枝」,唐伯虎這個下聯堪稱妙對!
    對聯分為上聯和下聯,上聯叫出句,下聯叫對句,出句顧名思義,就像是考試出題一樣,所以古代選拔人才的時候根據上聯的平仄調和意境,想要對出完美的下聯可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如果肚子裡沒有點「墨水」,還真是讓人十分的捉急。 在我國唐宋時期,是對聯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唐代的李白對對聯文化就很有心得,也流傳出很多有關李白對聯的有趣故事。到了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蘇小妹、佛印幾人也經常以對聯互相調侃,每次品讀之餘都忍俊不禁。而對聯全面興起和繁榮的時期,是明代和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