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彩繪玻璃般的紙雕創作!以24節氣為主體的精緻手工藝

2020-12-17 睿智創藝

24節氣是古代人智慧的積累,但對於現代人來說節氣可能是有點陌生的名詞,畢竟天氣是否轉換只要關注每日的氣象播報便可;不過,來自日本的紙雕藝術家Shinobu Ohashi並沒有摒棄節氣這項傳統,反而以和歷與二十四節氣之美為主體,結合花草與動物元素,創作出宛如彩繪玻璃般的紙雕作品,不僅展現了日本傳統的工藝之美,也把眾人已經逐漸遺忘的節氣以詩意的方式表現出來。

Shinobu Ohashi現居於日本關東,她從2008年就讀大學的期間就已經作為一位紙雕創作者開始了一系列的創作活動。Shinobu Ohashi表示,自己並不擅長繪畫,想要透過其他視覺藝術來表達自己,因此她拿起黑色畫紙、手染色彩和紙,以及一把切刀作為創作媒材,開始了自己的剪紙藝術之旅。

可以發現Shinobu Ohashi的創作大多以節氣為題,但其實她的作品有一大部分是建基於文學之上,因此可以看見在節氣創作之外,她還有許多文字紙雕的作品;由於紙本來就是相當脆弱的媒材,這反而增添了這些詩詞的細緻氣息,精細程度讓人看得嘆為觀止。

紙雕最大的困難在於創作者的耐心與細心是否足夠,尤其有層次的紙雕創作難度更高。Shinobu Ohashi的節氣創作揉和了時令花草與動物元素等多層次,也把顏色運用地恰到好處,無論是花朵的細節,或是鳥類的翅膀等,放在陽光之下的微微透光,不僅讓其看來頗具生命力,更讓人錯以為這是彩繪玻璃的創作作品,把日本傳統職人的精緻手藝發揮得淋漓盡致。

Shinobu Ohashi現仍會持續在自己的官網以及社群網站上發表作品,同時,她也出版了多本紙雕創作的書籍以及不定期地舉辦個人的作品展覽。

相關焦點

  • 她用紙雕出二十四節氣,猶如彩繪玻璃,太美了
    最近秋意越來越濃,吹來的風也稍微涼快一點 不再有種身處於悶悶的感覺,看了月曆很快就到秋分 這時就不得不佩服發現老祖宗留下來的二十四節氣 好像比大部分時間只能當參考用的氣象報告 更容易讓人理解天氣的變化
  • 以二十四節氣結合自然萬物,日本藝術家展現紙雕創作的匠心獨具!
    日本藝術家Shinobu Ohashi 以紙雕創作,翻轉大眾對於二十四節氣的詩詞印象!揉和花卉、草木及動物元素,製成一幅幅宛如彩繪玻璃的紙雕作品,形塑精緻細膩的工藝美學。她以紙雕創作重新詮釋二十四節氣,結合花卉、草木及動物元素,親手剪裁出猶如彩繪玻璃質感的作品,其精緻細膩的工藝美學,讓人頓時忘卻總以詩詞呈現的節氣印象。
  • 每天學一幅簡筆畫-她用紙雕出二十四節氣,猶如彩繪玻璃,太美了
    蜜多時, 最近秋意越來越濃,吹來的風也稍微涼快一點 不再有種身處於悶悶的感覺,看了月曆很快就到秋分 這時就不得不佩服發現老祖宗留下來的二十四節氣 好像比大部分時間只能當參考用的氣象報告
  • 手藝人,她用紙雕出二十四節氣圖,結合花草與動物,每張都好看
    ShinobuOhashi在各個節氣紙雕中,結合了花草與動物的元素,用黑色畫紙和手染色紙混搭出恰到好處的顏色層次,放在陽光下看,微微透著光。    就像是彩繪玻璃般美麗、精緻,特別是紙張的脆弱度,與玻璃完全不能相比,極為細膩的線條,展現出過人的紙雕技巧。
  • 文化|日本鬼才大師的夢幻紙雕,作品精細到「變態」
    這時就不得不佩服老祖宗傳下來的二十四節氣,比起氣象預報,節氣更容易讓人理解天氣的變化。大橋忍深諳古代智慧之道,他根據時令的變化,創作出的一系列紙雕藝術,在網上颳起一陣不小的「旋風」。大橋忍在各個節氣紙雕中,結合了更有象徵意義的花草、動物,用黑色畫紙和手染色紙混搭出恰到好處的顏色層次,陽光下透著光瞧去
  • 日本鬼才大師的夢幻紙雕,作品精細到「變態」,引百萬人驚嘆:給這...
    這時就不得不佩服  老祖宗傳下來的二十四節氣,  比起氣象預報,  節氣更容易讓人理解天氣的變化。  大橋忍深諳古代智慧之道,  他根據時令的變化,  創作出的一系列紙雕藝術,  在網上颳起一陣不小的「旋風」。
  • 一張白紙,成就精緻,這樣的紙雕令人驚嘆
    紙雕也許是手工藝裡面用材最簡單的一種,一張紙、一把刻刀歷經數小時,將萬般思緒躍然於刀尖與紙上,將一張普通的紙變成栩栩如生的雕刻畫。這種簡單的用材和無所不能的表現給人們帶來一波又一波優秀的紙雕作品。今天介紹的這位紙雕藝術家來自英國約克郡,她叫Pippa Dyrlaga(ins:bearfollowscat)。
  • 彩繪玻璃吊頂選購 彩繪玻璃圖案
    彩繪玻璃是目前家居裝修中較多運用的一種裝飾玻璃。今天小編將介紹彩繪玻璃及彩繪玻璃吊頂選購相關知識,為您的裝修增添光彩吧。彩繪玻璃介紹彩繪玻璃圖案豐富亮麗,居室中彩繪玻璃的恰當運用,能較自如地創造出一種賞心悅目的和諧氛圍,增添浪漫迷人的現代情調。
  • 紙雕,了解一下?她,與紙雕結緣二十餘年...
    黃若芳自幼喜愛繪畫,工作之餘潛心自學國畫、紙雕工藝,與紙雕結緣二十餘年,利用掛曆紙等原材料創作出大量栩栩如生的紙雕作品。退休後,她仍然痴迷創作。如今年逾七旬的她堅持以生活為創作素材,並在疫情期間創作一批戰「疫」繪畫作品。她的原創紙雕作品曾獲廣東省女職工「巧手女工繪夢南粵」手工藝展一等獎、第二屆廣東省剪紙藝術作品展銅獎等多項榮譽。
  • 玩家塗裝《彩繪玻璃風牛高達》,如大教堂般氣派又漂亮的顏色
    雖然不是一位常常去教堂的人,但從電視上看到的教堂,都氣派莊嚴,而且有著大量美觀的花窗玻璃,五顏六色看上去相當漂亮,而且當日光照射玻璃時,可以造成燦爛奪目的效果,若是能親眼看到我想應該能留下不錯深的印象,今天開頭會講到這個要素,其實就是想跟大家分享「彩繪玻璃風牛高達」的玩家塗裝
  • 福州彩繪玻璃:喚醒閩都百年鄉愁
    「創作玻璃畫,顏料最關鍵。」起初,趙獻要克服顏料水土不服的問題。由於福州氣候潮溼,顏料的附著性較低,繪製到玻璃上,不能被吸附,色彩掉色。如何解決吸附性問題?趙獻及團隊花了一年多的時間進行攻克,經過多次實驗才解決了這個問題。目前其團隊已研發出400多種適合玻璃畫的顏料。
  • 彩繪玻璃交傳復盤
    內容為彩繪玻璃製作,形式是在學校課堂上替遠程連線的日本老師翻譯講課內容,也有中國學生和老師互動的個別指導、答疑環節。總體以日譯漢為主。這次課程內容很有意思,通過譯前準備和正式翻譯,我也學了不少東西。今天就以介紹彩繪玻璃工藝的形式,把整個製作流程串一下,順便介紹一下相關單詞,做個乾貨復盤。
  • 《安家》向公館的花窗玻璃:彩繪玻璃帶來的流光溢彩
    在藝術家眼裡,玻璃就是一種媒介、一種材料,如同畫家手中沾滿的畫筆一樣。它之所以能成為藝術形式,關鍵在於我們如何選擇它的表現方式。而彩繪鑲嵌玻璃,就是對玻璃的再創作,它不僅就打破玻璃的神秘性,還讓玻璃進入人們的生活。今天,就讓我們先走進彩繪玻璃的世界吧。
  • 紙雕藝術,令人嘆為觀止的極致之美
    紙雕是一種以紙為素材、使用刀具塑形的工藝紙作為立體形式的表現物出現得很早中國很早就有手工扎作而成的人物紙雕的起源應追溯中國漢朝紙的發明及16世紀德國對紙的改良成果十八世紀中葉,歐洲一群喜愛創作的藝術家開啟了紙雕藝術的大門他們利用簡單的工具及不同的紙張
  • 一筆一畫繪製精緻人生,一刀一紙呈現極致紙雕
    說到雕刻這個傳統的手工藝術,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依舊是一門熱門的工藝,有不少藝術家將紙雕衍生出多種表現形式,有3D立體紙雕,紙浮雕、刻板紙雕等等,無論哪種形式都能用簡單的材料呈現出驚人的效果。今天介紹的這位藝術家來自日本,她叫Masayo Fukuda。喜歡藝術的她專注紙雕已有25年之久。
  • 精美的昆蟲紙雕,造型栩栩如生,讓人驚呼不可思議
    藝術家通過對紙張的運用來進行創作,是我們很常見的藝術形式了。比如剪紙、摺紙等,當然還有紙雕。經過藝術家們不斷的創新,紙雕作品有了更多的變化,趣味性也明顯增強了。一張白色的紙張,可以帶給人們強烈的藝術美感,這就是藝術家們用紙張進行創作的動力。一張紙在紙雕藝術家的手中,可以變幻出無限可能,今天油畫醬就跟大家介紹一位擅於用紙張創作超寫實動物和昆蟲雕塑的藝術家,來自德國的「紙張工程師」蒂娜·克勞斯。
  • 貴州女孩一個紙雕賣8萬,5年拿下近百個商家,用紙激活傳統手工藝
    但有個人就不一樣了,  她竟用一張紙,為你創造世界。    8年攝影美術指導的工作經驗,  加上從小玩紙藝的靈巧雙手,  為她投身於紙雕行業打下基礎。    小D為這件作品起名為「少女南獅」,  它在廣州奇點藝術節上大受歡迎,  登上時尚雜誌,並在各種展覽展出。
  • 解讀| 教堂彩繪玻璃圖案在經編條帶花邊中的體現
    解讀 | 教堂彩繪玻璃圖案在經編條帶花邊中的體現 發表時間:20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