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藝人,她用紙雕出二十四節氣圖,結合花草與動物,每張都好看

2021-01-08 網易

2020-09-13 17:23:48 來源: 週遊世界帶您看

舉報

  最近秋意越來越濃,吹來的風也稍微涼快一點,不再有種身處於悶悶的感覺,看了月曆很快就到秋分,這時就不得不佩服發現老祖宗留下來的二十四節氣,好像比大部分時間只能當參考用的氣象報告,更容易讓人理解天氣的變化。

  有位紙雕藝術家ShinobuOhashi以二十四節氣為主題,創作了一系列紙雕,似乎就在提醒著大家,莫忘老祖宗的智慧。

  

  

  

  

  

  ShinobuOhashi在各個節氣紙雕中,結合了花草與動物的元素,用黑色畫紙和手染色紙混搭出恰到好處的顏色層次,放在陽光下看,微微透著光。

  

  

  

  

  

  就像是彩繪玻璃般美麗、精緻,特別是紙張的脆弱度,與玻璃完全不能相比,極為細膩的線條,展現出過人的紙雕技巧。

  

  

  

  

  ShinobuOhashi的紙雕之路是從2008年開始的,由於自認為不擅長繪畫,使得他轉為尋找其他的視覺藝術來表達自我,最後他在紙雕的世界中,揮灑出另一片天空。

  

  

  

  

  

  好了,你喜歡嗎?

  今天的學習分享就到這了,你記得收藏好哦,歡迎大家留言評論,文章素材圖片整理網際網路,分享大家學習使用,如有不便私信小愛~

  關注@我愛DIY,每天分享生活好玩資訊,創意,手工DIY教程。歡迎大家薦稿和投稿,一起分享學習進步,做個愛生活愛動手的手工達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她用紙雕出二十四節氣,猶如彩繪玻璃,太美了
    最近秋意越來越濃,吹來的風也稍微涼快一點 不再有種身處於悶悶的感覺,看了月曆很快就到秋分 這時就不得不佩服發現老祖宗留下來的二十四節氣 好像比大部分時間只能當參考用的氣象報告 更容易讓人理解天氣的變化
  • 以二十四節氣結合自然萬物,日本藝術家展現紙雕創作的匠心獨具!
    九月到來,近幾日早晨都是舒適的秋意微涼,節氣歌中提及的「秋處露秋寒霜降」讓人特別有感。在古時的農耕文明,古人參照二十四節氣作為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的指標,體現當時對自然順天應時的處事原則,進而步入天人合一的境地。
  • 每天學一幅簡筆畫-她用紙雕出二十四節氣,猶如彩繪玻璃,太美了
    蜜多時, 最近秋意越來越濃,吹來的風也稍微涼快一點 不再有種身處於悶悶的感覺,看了月曆很快就到秋分 這時就不得不佩服發現老祖宗留下來的二十四節氣 好像比大部分時間只能當參考用的氣象報告
  • 十二個月,二十四幅節氣圖,他溫柔了歲月,美醉了時光
    二十四節氣具有對中國古代農耕曆法與農業生產的重要的指向作用,其也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中國於2016年11月底對二十四節氣成功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由此,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這對國人、對世界是一件幸事,同時這對在農村在土生土長的中國著名花鳥畫家高夫昌老師來說,更為的激動人心。
  • 宛如彩繪玻璃般的紙雕創作!以24節氣為主體的精緻手工藝
    24節氣是古代人智慧的積累,但對於現代人來說節氣可能是有點陌生的名詞,畢竟天氣是否轉換只要關注每日的氣象播報便可;不過,來自日本的紙雕藝術家Shinobu Ohashi並沒有摒棄節氣這項傳統,反而以和歷與二十四節氣之美為主體,結合花草與動物元素,創作出宛如彩繪玻璃般的紙雕作品,不僅展現了日本傳統的工藝之美
  • 文化|日本鬼才大師的夢幻紙雕,作品精細到「變態」
    大橋忍在各個節氣紙雕中,結合了更有象徵意義的花草、動物,用黑色畫紙和手染色紙混搭出恰到好處的顏色層次,陽光下透著光瞧去玻璃是有硬度的東西,但紙薄薄的一片,大橋忍總能在要斷不斷、要連不連之間雕出極為細膩的線條,展現出過人的紙雕技巧。
  • 她用紙雕做成世界各國婚禮服飾,逼真又時尚
    >它們仿佛已經活了起來~ 這組作品也讓這位藝術家聲名大噪~Asya Kozina非常熱愛紙雕創作,她所用的原材料都來自於普通文具店的繪畫紙,所有作品也都是手工製作她結合各歷史時期和地區的傳統服裝,如巴洛克風格的服裝和蒙古族文化婚禮中所穿的服裝,與幾何結構相結合,賦予作品一種未來主義的感覺。
  • 她們用普通的紙,創作出栩栩如生的動物,讓人大開眼界!手藝之美
    紙雕,也叫紙浮雕。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漢朝紙的發明及16世紀德國對紙的改良成果。紙雕是一種以紙為素材、使用刀具塑形的工藝。紙作為立體形式的表現物出現得很早,中國很早就有手工扎作而成的人物。18世紀中葉,歐洲一群喜愛創作的藝術家開啟了紙雕藝術的大門,他們利用簡單的工具及不同的紙張,創作出許多主題式的紙雕作品。
  • 日本鬼才大師的夢幻紙雕,作品精細到「變態」,引百萬人驚嘆:給這...
    這時就不得不佩服  老祖宗傳下來的二十四節氣,  比起氣象預報,  節氣更容易讓人理解天氣的變化。  大橋忍深諳古代智慧之道,  他根據時令的變化,  創作出的一系列紙雕藝術,  在網上颳起一陣不小的「旋風」。
  • 3D紙雕怎麼這麼好看
    3D紙雕怎麼這麼好看老師同學們正在觀賞紙雕作品《鶯飛麥浪》。《虎虎生威》一團彩泥、一張紙,用最簡單的工具,在靈巧的雙手中,通過剪、刻、捏各種手法的運作,便幻化成一幅栩栩如生的3D藝術作品,這就是精美巧妙的立體紙雕。
  • 她用立體紙雕重現電影經典場面,這樣的色彩搭配太好看了
    藝術家 Brittany Lee 將自己最喜歡的一些事情 設計、動畫和電影做了結合 來創作出這些充滿活力的立體紙雕電影場景
  • 長樂這位光影紙雕手藝人刻出奇幻世界
    在漳港街道紙雕手藝人林潤手裡,這兩樣小工具,加上一束光,他能夠化腐朽為神奇,做出一件件精美的光影紙雕作品。 10月28日,記者來到林潤的家裡,看見他正在全神貫注地創作光影紙雕作品。
  • 「一紙千世界,千刀一刻功」——記紙雕傳承人張壽疆
    雖然有外國學者將紙雕煞有其事的分為三大派別(即立體派、實驗派、刻版紙雕),但作為民間藝術,不拘一格,才能煥發新生。身在贛州市章貢區的張壽疆老師,對於紙雕創新就是最好的例子。張壽疆的祖父輩就是嫻熟的紙雕手藝人,而到了父輩已經有了式微的傾向,反倒是張壽疆將紙雕技藝重拾。從小受祖父輩製作紙雕感染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自身的熱愛與追求。專攻建築設計學的張壽疆將紙雕工藝相融合,實地走訪拍攝名勝古蹟,自繪設計圖,將贛州的古建築雕刻到紙中。
  • 當花草遇上刺繡,只要用簡單的針法,就可在繡繃上開出花草世界
    春天到的時候,蝴蝶紛飛,百花盛開,樹梢上長出了嫩綠的葉子,山坡上長滿了絢麗多姿的花草,而我們的刺繡手藝人又怎能錯過這樣的美景呢?今天為大家分享以花草為主題的刺繡。花草刺繡一詞,可是給大家分享過很多期了,但是感覺每次都可以發現更得喜悅和收穫,每次煩躁的時候看看這些充滿生命和美麗的花朵,心情都不自覺的舒悅呢~其實,只要一針一線我們就可將花草描繪出來並製作成一個個漂亮的圖畫。
  • 紙雕,了解一下?她,與紙雕結緣二十餘年...
    黃若芳自幼喜愛繪畫,工作之餘潛心自學國畫、紙雕工藝,與紙雕結緣二十餘年,利用掛曆紙等原材料創作出大量栩栩如生的紙雕作品。退休後,她仍然痴迷創作。如今年逾七旬的她堅持以生活為創作素材,並在疫情期間創作一批戰「疫」繪畫作品。她的原創紙雕作品曾獲廣東省女職工「巧手女工繪夢南粵」手工藝展一等獎、第二屆廣東省剪紙藝術作品展銅獎等多項榮譽。
  • 鹽設計 · 她用2000多張紙片做出充滿少女心的紙燈獅頭
    如今華燈初上燈紅酒綠的夜晚,讓人們很難再次體會到十五燈市上的星落月懸,可溫秋雯卻用自己的設計靈感,再現了這一充滿炫麗色彩的場景。1987年出生的溫秋雯,如今在廣州居住。說她是紙雕藝術家,倒不如說她是花燈匠人。小學時她就用白紙給自己做了一座微縮的院子。除了客廳、臥室、衛生間這些基本配置,她還給自己的「院子」搭建了可以釣魚的池子,和魔法師的觀星塔。
  • 紙雕藝術家的作品賞析
    18世紀中葉,歐洲一群喜愛創作的藝術家開啟了紙雕藝術的大門,他們利用簡單的工具及不同的紙張,創作出許多主題式的紙雕作品。Patrick Cabral是一位身兼多職的藝術家,他的剪紙技藝聞名於世Cabral的紙雕系列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瀕臨滅絕的動物Cabral用多層雕刻的紙張層疊出立體感每一層紙都有著精美複雜別出心裁的鏤空圖形這些複雜的圖形看上去會像是動物的毛髮細節Cabral用這種形式表達和探索動物形態的自然特徵,他們複雜
  • 她把紙雕做到了極致,這些紙鳥,仿佛下一刻就要飛走了
    簡單的紙雕作品,幾乎人人都可以嘗試去做,不過,一些專業的藝術作品,只有長期從事紙雕的藝術家才可以製作出來。在油畫醬的認知裡,一直認為製作紙雕的藝術家都是以創意取勝,一直看到紙雕藝術家黛安娜·貝爾特蘭·埃雷拉的作品後,才發現,紙雕藝術也是需要不下於雕塑製作的水平才可製作出來。
  • 美女用2000張紙片「變魔術」,作品賣了8萬元,連馬雲都誇讚她
    魔術與紙張也常常會被聯繫在一起創造出很多的不可能。有一位85後小姑娘溫秋雯就用小小的紙張施展「魔術」製造出了一個個色彩絢麗的紙的世界。 在常規狀態下,燈具主要作為照明裝飾使用,製作它的材料繁多,最常見的就是金屬、木質了,然後也會用玻璃球等作為輔助材料使得燈光變得更加有藝術性,不過總體來說,燈的造型是比較定型的。聯想到這裡就可以停一停了,現在需要在燈裡面加入新的可能元素,也就是紙張。紙張和燈可以產生什麼化學反應呢,這個答案需要溫秋雯來解答,畢竟她的答案連馬雲都很是誇讚。
  • 一個紙雕賣8萬!看85後貴州女孩呈現非遺紙燈之美
    以上4條燈謎你都猜出來是什麼了嗎?謎底就藏在今天要介紹的手藝人——廣州85後女孩溫秋雯的工作室中。秋雯的設計領域主要為「紙雕」,希望將新設計融入中國傳統非遺技藝中,讓年輕人了解它們的現代魅力。儘管沒有學習過專業的紙雕技藝,但愛好就是培養技藝最好的老師吧。秋雯接觸到紙雕還得從她大學畢業說起,她就讀於廣州華南師範大學油畫系,畢業後兼任設計師和攝影美術指導,幫助客戶搭建與產品相稱的場景,營造氛圍,以此來為產品加分,她因此開始嘗試自己設計和製作拍攝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