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紙雕出二十四節氣,猶如彩繪玻璃,太美了

2020-12-22 騰訊網

最近秋意越來越濃,吹來的風也稍微涼快一點

不再有種身處於悶悶的感覺,看了月曆很快就到秋分

這時就不得不佩服發現老祖宗留下來的二十四節氣

好像比大部分時間只能當參考用的氣象報告

更容易讓人理解天氣的變化

有位紙雕藝術家 Shinobu Ohashi 以二十四節氣為主題

創作了一系列紙雕,似乎就在提醒著大家

莫忘老祖宗的智慧

Shinobu Ohashi 在各個節氣紙雕中

結合了花草與動物的元素

用黑色畫紙和手染色紙混搭出恰到好處的顏色層次

放在陽光下看,微微透著光

就像是彩繪玻璃般美麗、精緻,特別是紙張的脆弱度

與玻璃完全不能相比,極為細膩的線條

展現出過人的紙雕技巧

Shinobu Ohashi 的紙雕之路是從 2008 年開始的

由於自認為不擅長繪畫

使得他轉為尋找其他的視覺藝術來表達自我

最後他在紙雕的世界中,揮灑出另一片天空。

相關焦點

  • 每天學一幅簡筆畫-她用紙雕出二十四節氣,猶如彩繪玻璃,太美了
    蜜多時, 最近秋意越來越濃,吹來的風也稍微涼快一點 不再有種身處於悶悶的感覺,看了月曆很快就到秋分 這時就不得不佩服發現老祖宗留下來的二十四節氣 好像比大部分時間只能當參考用的氣象報告
  • 以二十四節氣結合自然萬物,日本藝術家展現紙雕創作的匠心獨具!
    日本藝術家Shinobu Ohashi 以紙雕創作,翻轉大眾對於二十四節氣的詩詞印象!揉和花卉、草木及動物元素,製成一幅幅宛如彩繪玻璃的紙雕作品,形塑精緻細膩的工藝美學。她以紙雕創作重新詮釋二十四節氣,結合花卉、草木及動物元素,親手剪裁出猶如彩繪玻璃質感的作品,其精緻細膩的工藝美學,讓人頓時忘卻總以詩詞呈現的節氣印象。
  • 宛如彩繪玻璃般的紙雕創作!以24節氣為主體的精緻手工藝
    24節氣是古代人智慧的積累,但對於現代人來說節氣可能是有點陌生的名詞,畢竟天氣是否轉換只要關注每日的氣象播報便可;不過,來自日本的紙雕藝術家Shinobu Ohashi並沒有摒棄節氣這項傳統,反而以和歷與二十四節氣之美為主體,結合花草與動物元素,創作出宛如彩繪玻璃般的紙雕作品,不僅展現了日本傳統的工藝之美
  • 手藝人,她用紙雕出二十四節氣圖,結合花草與動物,每張都好看
    ,好像比大部分時間只能當參考用的氣象報告,更容易讓人理解天氣的變化。    ShinobuOhashi在各個節氣紙雕中,結合了花草與動物的元素,用黑色畫紙和手染色紙混搭出恰到好處的顏色層次,放在陽光下看,微微透著光。
  • 文化|日本鬼才大師的夢幻紙雕,作品精細到「變態」
    這時就不得不佩服老祖宗傳下來的二十四節氣,比起氣象預報,節氣更容易讓人理解天氣的變化。>大橋忍在各個節氣紙雕中,結合了更有象徵意義的花草、動物,用黑色畫紙和手染色紙混搭出恰到好處的顏色層次,陽光下透著光瞧去,像是彩繪玻璃一樣美麗而精緻。
  • 日本鬼才大師的夢幻紙雕,作品精細到「變態」,引百萬人驚嘆:給這...
    這時就不得不佩服  老祖宗傳下來的二十四節氣,  比起氣象預報,  節氣更容易讓人理解天氣的變化。  大橋忍深諳古代智慧之道,  他根據時令的變化,  創作出的一系列紙雕藝術,  在網上颳起一陣不小的「旋風」。
  • 彩繪玻璃吊頂選購 彩繪玻璃圖案
    彩繪玻璃是目前家居裝修中較多運用的一種裝飾玻璃。今天小編將介紹彩繪玻璃及彩繪玻璃吊頂選購相關知識,為您的裝修增添光彩吧。彩繪玻璃介紹彩繪玻璃圖案豐富亮麗,居室中彩繪玻璃的恰當運用,能較自如地創造出一種賞心悅目的和諧氛圍,增添浪漫迷人的現代情調。
  •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手抄報模板,一步一步教你畫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大家好,我是淘氣的小音符,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每個節氣都凝結著古人的智慧,原創二十四節氣手抄報模板,有需要的同學歡迎收藏!一、手抄報主題字設計我們使用紅色的畫筆,畫出主題字;然後使用黑色畫筆,畫出主題字的邊框。
  • 二十四節氣 用古老智慧溫潤現代生活
    有一年,我們帶著「度兮·二十四節氣」時裝發布會走進了「錦繡中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服飾秀」現場。這場發布會,把節氣文化與舞臺表演、服裝設計充分融合,觀眾的反響很是熱烈。當時正是芒種前後,為了體現節氣特徵,我們在舞臺設計上精心準備:將3600束烘乾的麥穗插在一種類似蜂巢的白色材料上,在舞臺兩側打造出麥浪的效果,烘託夏收氛圍。
  • 二十四節氣,用古老智慧溫潤現代生活
    如何讓被國際氣象界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的二十四節氣活態傳承,與人們的生活如影隨形?我們邀請致力於節氣文化研究的專家學者和普通民眾,講述自己與節氣的點滴故事、對節氣的深邃之思。我們陸續推出了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九個節氣相關的服裝設計,通過自然情景、意象與色彩的變化,結合精良工藝,打造出層次豐富的款式。這幾年,我發現周圍不少80後、90後都對二十四節氣很感興趣,他們把節氣文化融入美食、音樂、舞蹈以及家居設計之中,讓生活與傳統文化有機結合,上升到了詩性層面。
  • 二十四節氣:講述光陰的故事
    一首《二十四節氣歌》展現了四季的輪迴,而中華文明在這周而復始的曆法中源遠流長。二十四節氣作為中國人標識時間和歲月的獨有方式,早已成為日常生活和民俗活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當下,傳統文化熱讓越來越多的人深入了解二十四節氣。公眾的熱情激發不少單位出版了一大批關於二十四節氣的優秀圖書,它們內容新穎,敘述風格貼合時下讀者需求,展現了二十四節氣獨有的魅力。
  • 【二十四節氣】白露
    二十四節氣 ·白露 天氣漸涼,迎來了白露節氣。 認識白露節氣,感受涼爽的秋季。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白露是一個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令,基本結束了暑天的悶熱,是秋季由悶熱轉向涼爽的轉折點。
  • 二十四節氣從天象到詩意
    善觀天象的古人通過「看天」,發現了許多至關重要的自然規律,比如——二十四節氣。清代 董誥繪《萬屯春牧》(局部)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大部分中國人,都能熟練背出這首《二十四節氣歌》。
  • 「二十四節氣」與周公「土圭測景」
    今日小寒,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第23個節氣,標誌著季冬時節的正式開始。此一時期,對於神州大地而言,標誌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到來了。為了準確掌握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促進農業生產,華夏先民創造了著名的「二十四節氣」。2016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二十四節氣」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意義重大,令人振奮。
  • 今天,我們該如何保護二十四節氣
    站在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地質公園二十四節氣園中,跟二十四節氣「較真」了40多年的安徽大學文學院教授陳廣忠向遊人介紹。為什麼要「較真」?「因為,當我們談論保護二十四節氣時,首先應當考慮的是保護其本身的科學性。」近日,在安徽壽縣舉行的二十四節氣保護工作研討會上,陳廣忠提出這一觀點。
  • 今日寒露——淺談二十四節氣
    而大寒則為歲末,二十四節氣輪換更替,循環往復,一周期乃一歲也。到了漢武帝時期,採用土圭測日影法,將在黃河流域測定日影最長、白晝最短的這天作為了冬至,以冬至為二十四節氣的起點,終於大雪。分為了二十四份,節氣之間間隔十五天。
  • 二十四節氣:大自然時間變化的秘密
    古代中國人用一種很簡單的方法,精確地發現了年的周期,同時發現了冬至和夏至這兩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並逐漸發展成二十四節氣。1殷商先民就已經發現了冬至「冬至」一詞,古人解釋說:「至有三義,一者陰極之至,二者陽氣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謂之至。」
  • 二十四節氣歌裡藏著的知識
    其實,二十四節氣是古人留下的智慧,有著長盛不衰的生命力。對於節氣文化,我們需要的是「再創造」。節氣中的自然規律並不會改變,如何在現代人的生活和精神需要的背景下,賦予二十四節氣新的意義,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 二十四節氣表 24節氣表圖大全
    那時候有二十四個節氣,每6個節氣是一個季節,因此大家的農事活動都是根據節氣而來的。那麼,二十四節氣表去哪找呢?以下是萬年曆小編帶來的24節氣表圖大全,一起去看看吧。24節氣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 二十四節氣線描手繪,白露~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秋季第三個節氣。白露」代表著由熱轉涼,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成熟。還有句俗話:「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意思是說,白露前後若有露,則晚稻將有好收成。有兩種意思:一是早春種的紅薯在白露這個節氣後就可以收穫了。二就是在白露節氣前還可以種晚季紅薯,過了白露就遲了,不適合種了,因為季節過了收穫會沒那麼好,甚至沒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