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的王寧身家500多億
公司市值1000多億,毛利率高達65%,究竟賣什麼東西這麼賺錢?
答案是:塑料玩具
不知道為什麼吧?這就對了。因為它的消費群體主要是95後的小女生,起步售價單個59塊的小玩具,有20萬人每年消費2萬以上,也就是40多億。
十多年前王寧就讀於鄭州大學,學校舉行街舞比賽,參賽者王寧動作粗狂引眾人嘲笑隨後開始一股腦的就練習這幾個動作,一年後再次參賽,拿下了冠軍。
2009年畢業後22歲的王寧在學校旁邊開了一家格子鋪
就是商店劃分出一個又一個的小格子,產品只用花低廉的租金,就能租用一個格子進行售賣(共享商鋪),隨後周邊陸陸續續多出了許多格子鋪,王寧初次創業宣告失敗。
2010年王寧來到北京,在中關村一家商場的角落裡重新開了一家年輕人的雜貨鋪,取名《泡泡》
一天夜裡路邊攤上,王寧抬起手中的啤酒朗聲道「兄弟們,要麼十年後你們看我上電視,要麼十年後咱們一起上電視。」現在算一算2020年剛好10年他真的做到了
前5年艱難生存,店裡賣雜貨,什麼都有,從廠家進貨,店裡賣賣賺個差價。有時候店長帶著店員集體辭職,有時候合伙人中途退出以及各種艱辛。王寧只能不斷給夥伴們打氣「兄弟們不要著急,窗外的高架橋建好之時,就是咱們出頭之時。」
2015年是個重要的轉折點,這夥人從險些被時代拋下變到站在了潮流的最前沿,王寧發現自己店裡新奇可愛的日本潮流玩具賣得最好,貢獻了他店裡30%的營業額,於是一拍大腿,砍掉所有的零碎,只賣潮流玩具。
在網上發布調查後王寧去了趟香港見了一個叫王信明的人
奇蹟即將誕生,小眾圈子裡的插畫師王信明2006年參加一個公益活動,認識了一個手中拿著水彩筆和調色盤的小女孩,她長著一雙藍綠色的大眼睛,撅著小嘴對王信明說道「我叫molly。」王信明把小女孩的形象做成了手辦
在後來的展覽中受到了小範圍的歡迎。此前的潮流手辦大多被男青年們喜愛,而molly則讓更多的年輕女孩直呼「愛了」
王寧對王信明說「可不可以讓這個小女孩噘著的嘴改成微笑?」王信明說「NO」
也許這就是藝術家的直覺,之後王寧拿下了molly的獨家IP,王寧時候說道「當時我籤下王信明等於產品公司籤下了正在酒吧當歌手時期的周杰倫。」所言非虛,之後王寧一年賣了400萬個molly。
苦熬了6年的王寧開始插上翅膀起飛,公司的發展也比建高架橋更快,到今年年中泡泡總共運營93個IP其中12個自有,25個獨家。
接下來就是現在大家熟悉的《盲盒》,開出稀有的款的手辦在二手市場可以賣到原價十倍以上的價格不止。
再接下來自動販賣機橫空出世,開實體店成本畢竟高,而自動販賣機成本低完全不需要人工,商鋪被盜走的可能性也極低,就這樣王寧的公司年營收16個億,而且還在持續增長。
最後
富和窮都是少數,絕大多數都是平等的,而現實當中絕大多數人被壓縮,富和窮的數量被放大,在這個信息傳播超便利的時代,您賺的再少同樣不妨礙您接觸和認識一些美好的小東西,它可能成本很低,但是把玩法和設計做到極致也能站上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