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細數古代婚姻中妻和妾的大不同

2020-12-22 尹銘的書房

每當提起中國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個茶壺配若干個茶碗」時,許多男同胞都會羨慕得眉飛色舞,遙想當年三妻四妾,夢中意淫老婆成群。當然,如此心花怒放一定不能讓老婆看到。

事實上,我國從先秦時代起,一直都實行一夫一妻制。

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雖然康熙有四位皇后,乾隆有三位皇后,但也是一個皇后死了之後才另下立一個。

男同胞肯定不服了:「說好的三妻四妾呢?

別急,古代的一夫一妻制和我們今天的一夫一妻制有很大區別,因為古代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不要以為妻妾都是老婆,看了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後,就會發現,原來妻和妾在家中的地位差距竟然如此之大。

首先,妻和妾的出身不同。

古代婚姻講究門當戶對,更有賢妻美妾之說,妻子以品行賢德為重,而妾更看重色相皮囊。即使是普通平民,妻一般也出身正經人家,而妾的出身多半寒微,有的出身貧苦人家,有的出自青樓,否則也不會委屈自己去做小伏低給人做妾。偶爾也有出身較為富裕的妾,但富裕家庭的女兒肯定是到更富貴的人家才肯屈就做妾。

正妻王氏

《知否》中,盛紘的正妻王氏出身尊貴,她是當今天子的老師、內閤府大學士的嫡出二小姐,她當年嫁給盛家算是下嫁。因此,盛紘雖是一家之主,也懼她三分,當然不是怕王氏,而是敬畏王氏娘家的身份背景。

而寵妾林小娘就不同了,她出身於落魄的小官宦人家,只因林小娘的母親去世前,將女兒林噙霜託付給了盛家老太太,老太太便將她養在身邊。林噙霜因是罪臣之女,以前過著貧苦寒酸、遭人白眼的生活,進了盛府後便捨不得離開富貴鄉。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出身勇毅侯府的老太太深知「寧做平民妻,不做帝王妾」的道理,想為她尋一個人品身世清白的普通人家嫁為正室,只要夫君疼愛她,便能得一生幸福。可林噙霜眼高於頂,根本瞧不上寒門小戶,她寧可給富貴人家做妾,也不願去清貧寒門做正妻。於是,她暗自謀劃,憑藉自己膚白貌美氣質佳、溫柔多情有才藝,順利勾搭上盛紘,一躍成了受寵的愛妾林小娘。

寵妾林小娘

只可惜心機深沉如林噙霜,就算千方百計達到目的,即便20年盛寵不斷,她的身份地位也無法和正妻相提並論。

其次,妻和妾的入門方式不同。

古代娶妻要經過三媒六聘,有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等繁瑣的程序,明媒正娶後才能進門。

皇家迎親的禮節更為等級森嚴。清朝皇帝大婚,只有皇后才能從皇城的正門——大清門抬進來,依次經過天安門、午門,再進入後宮,這套程序體現了夫妻地位平齊。其他嬪妃,只能從皇宮後門的神武門入宮。

因此,古人都說「娶妻納妾」,妻子是娶來的,妾是納來的。「納」就是接收的意思,花錢可以買來,自然也可以賣出。

由於妻妾地位懸殊,丈夫納妾不會動搖正妻的地位——何必跟一個下人計較?按照封建倫理,妻子不妒才是賢良美德,因此,很多正妻會親自出面為丈夫張羅納妾事宜,以示自己通情達理。比如《紅樓夢》中賈赦的妻子邢夫人,親自向賈母求鴛鴦為妾。

王安石的妻子也曾花費90萬錢為丈夫納妾,約合今天70萬。

要知道,在北宋時期,普通人家納妾的花費相當於今天的15萬左右。

想來70萬納來的妾,必是色藝俱佳的。

再次,娶妻和納妾的條件不同。

通常,古代男子到了結婚年齡就可娶妻成親,但很多大家族都規定「男人四十不納妾」。

《大明律》規定:「凡男子年滿四十而無後嗣者,得納妾。」

就是說,如果男子娶妻後,四十歲還沒生兒子,這時候才可以納妾。

從中可以看出,納妾的主要目的是給主人生孩子,妾只是個生育機器。

不過,現實中有很多法律空子可鑽,只有你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和官階地位,除了納妾,還可收養女子、家妓。

白居易晚年曾蓄養家妓百餘人,他常邀人飲酒,家僮在旁伴奏,歌妓載歌載舞,享受快意人生。

家妓的地位次於妾,比婢女地位高一些。有的是終身制,也有的只服務幾年。

老年的白居易替年輕歌妓著想,忍痛「放妓」,不想白白辜負她們的青春年華。

最後,妻和妾的身份地位不同。

在《說文解字》中,妻的解釋是「與夫齊者也」。

就是地位和丈夫平齊。妻是家庭的女主人,能支配家中財產和下人。

妻只能有一個,妾卻可以有多個,具體數量取決於家庭的經濟條件。

而妾,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有罪女子」。

在甲骨文中,妾的寫法是:

上面是刑具,下面是一個「女」字,就是戴刑具的女子。

妾的身份實質是奴婢,妻的身份是主人。

納妾是需要正妻同意的。有時,妻子過門時帶來的陪嫁丫鬟,也會成為丈夫的妾。比如,王熙鳳帶來的平兒,就是賈璉的侍妾。

《知否》的開篇,盛家竟然是妾室林小娘掌家,這是極不正常的。所以,就連老太太都指責盛紘「寵妾滅妻」。

千金小姐出身的王氏自幼驕縱,從沒受過生活的捶打,她是個頭腦簡單、心直口快的當家主母,她如果心情不爽,就逮誰罵誰,甚至直接衝到林小娘房中,上前就是一耳光,打得甚是響快爽利。盛紘身為當家老爺,也不敢當面對她不恭,只能背後再盡力安撫林小娘。

後來,林小娘犯了家規,王氏趁機處置發落,險些將她賣給人伢子。

明代法律規定:妻打妾,只要打不殘、打不死就無人問津;而妾打妻,卻要杖一百。

可見,妾的身家性命都捏在正妻手中。

妻和妾的待遇天壤之別。反映明代世俗生活的《金瓶梅》中。正妻吳月娘地位最尊貴,其他人都稱她為「姐姐」、「上房」、「娘」。她出門坐大轎,其他的妾婦只能坐小轎,連眾妾中最驕橫得寵的潘金蓮也不得不服服帖帖地說:「娘是個天,俺們是個地。」

有一次,潘金蓮在西門慶與吳月娘之間偶爾插話,被西門慶訓斥:「賊淫婦!還不過去!人這裡說話也插嘴插舌的,有你甚麼說處?」金蓮羞得滿面通紅,只得抽身出去。

由此可見,家中妻妾之間地位懸殊。

在西門慶的眾妾中,孫雪娥排在第四,平時「單管率領家人媳婦在廚房上灶,打發各房飲食」,也就是說,她只是個「廚娘」班頭而已,因為她是奴婢出身的妾。

《紅樓夢》裡,賈政的正妻王夫人的月例銀子是20兩,妾室趙姨娘卻只有2兩,相差10倍。

在古代,即使妻子死了,妾也不能上位成為妻子。唐朝法律規定:「妾乃賤流」「以妾及客女為妻,徒一年半」。

假如將妾升為妻,就是觸犯了刑律,兩口子都要服刑一年半,而且事後照樣得遵法離婚。

妻和妾生育的子女,身份地位懸殊。

妻子生的子女叫嫡出,妾生的孩子叫庶出。庶出子女,稱呼父親的正妻為大母、嫡母。而對自己的生母,只能稱為親母或生母。

在談婚論嫁時,很多大戶人家會挑剔嫡庶出身。

《紅樓夢》中,貴為公爵府三小姐的探春,無論模樣、能力均在眾人之上,也曾氣惱自己是庶出。

王熙鳳曾感慨:不知將來哪個不挑剔嫡庶的娶了探春,才是撿到了寶。

通過以上幾點,可以看出我國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說「多妻制」是不準確的。按照古代儒家禮法,一個男人只能娶一個正妻,正妻在妻妾中擁有最高地位,掌管家庭內部事務,被稱為主母,她所生的子女叫嫡出。

對於妾來說,古代婚姻就是「霸王合同」,女人既沒有選擇權,也沒有否決權,更沒有人權。即使是貴為皇妃的文繡,雖然錦衣玉食,也有說不出的苦楚,一進入民國,她就迫不及待地和溥儀辦了離婚手續,因為那不是人過的日子。

還好,隨著文明的進步,廢除了舊社會完全以男人為中心的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

然而,今時今日,還有人用古人的倫理衡量今天的婚戀關係,有的男人以「外面彩旗飄飄,家裡紅旗不倒」為榮,有的女人對丈夫的尋花問柳,獨創了一套自我催眠的說辭:「反正我們家是男人,我們不吃虧!」

大清已經亡了100多年了,還以為自己活在清朝,也太不拿自己當文明人了。

相關焦點

  • 《知否知否》:錢鳳仙心機又腹黑,嫁給顧廷燁做妾,結局卻悲慘!
    文/羅小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等領銜主演,根據關心則亂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庶女盛明蘭從盛家庶女蛻變為一品誥命夫人的勵志故事。盛明蘭嫁給顧廷燁之後婚姻幸福,但繼母小秦氏總是喜歡挑撥離間,還慫恿顧家的姑老太太給顧廷燁納妾,破壞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錢風仙是顧廷燁婚後納的第一個妾室,她姿色秀麗,容貌出眾,是盛明蘭的「情敵」,最後卻自食其果結局悲慘。
  • 知否:丈夫危險時妻妾態度完全不同,妻能共苦,妾只能同甘
    知否:丈夫危險時妻妾態度完全不同,妻能共苦,妾只能同甘妻妾向來不同,在封建時期三妻四妾的年代,一個家庭也只有一個女主人,那便是妻,而妾的地位是遠不如妻的,妻是要三媒六聘,明媒正娶,是得到一個家族承認的,妾就不需要這麼麻煩了,妾通買賣,在一個家庭地位就比下人高一點
  • 《知否知否》:古代女子眾生相,性格決定命運
    前言《知否知否》這部電視劇通過官宦家庭少女明蘭的成長、愛情、婚姻故事,講述一個家宅的興榮,女性在古代禮教制度下的奮鬥歷程。劇中盛家三姐妹出身不同,受到的薰陶不同,性格也迥異,從而導致三人的人生結局也不同。
  • 知否中的服飾符合宋朝的歷史文化嗎?
    上一期我們談到了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關於宋朝服飾的文化冷知識,關於宋朝婚嫁「紅男綠女」的風俗、宋朝命婦誥命禮服「翟衣」以及宋朝官服品級制式做了一定闡述,今天,我們接著聊一聊知否中的北宋服飾文化知識。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盛明蘭一共有幾個姐妹 盛家人物關係梳理介紹
    在最近,有一部古代社會家庭題材電視劇在國內備受網友們的關注,那就是由張開宙、趙祥宇執導,曾璐、吳桐編劇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劇是根據關心則亂的同名小說改編,邀請到了趙麗穎和馮紹峰這對夫妻檔領銜主演,加上朱一龍、施詩、張佳寧等一眾演技出色的演員主演,這也讓這部劇有著許多的看點。
  • 《知否》:賀弘文,老祖母為明蘭親選的官人
    賀家一派富貴氣息,他卻僅著一身素淨的細緞直衣,除了腰間一條如意絛子系的青玉佩,身上竟全無佩飾。明蘭與賀家小哥第一次見面,雖說尷尬但彼此之間也怕是留下了極好的印象。遭此情傷,她對婚姻大事暫時也沒了那份心性。可祖母相中的人自然是最好的,加上賀家小哥對她也是一片赤誠。明蘭嫁與他,大富大貴不一定,但安穩日子肯定有,或許明蘭曾經想過這樁婚事。只是萬沒想到賀家有個曹表妹。
  • 知否知否墨蘭為什麼要嫁給梁晗?知否知否墨蘭女兒番外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最新兩集的收視已經破二,看來破三也是指日可待了。畢竟後面的劇情精彩程度遠超目前。劇中的盛紘是愛蓮說代言人,他是知否眼瞎四子成員之一,不過現在他將「脫團」了。按原著小說的劇情來說,墨蘭在梁家日日與妾室們爭寵,而梁晗早已厭倦了她,她的肚子又不爭氣,連生了五個女兒,後來個個低嫁,墨蘭為了女兒們的婚事可以說滿京城找女婿都沒人肯要。
  • 從《知否》裡幾個姑娘的婚姻,談談幸福婚姻生活的秘訣是什麼?
    《知否》裡盛家幾個姑娘,有高嫁也有低嫁,但是不管哪種嫁,有稱心如意一心想嫁的,也有形勢逼迫不得不嫁的;有幸福和諧的,也有生活一地雞毛的。今天我們就從幾位姑娘的婚姻,看看他們過得幸不幸福,幸福的秘訣是什麼,我們尋常人可以效法嗎?01,華蘭的婚姻是高嫁。
  • 知否原著:不管長子婚事,為繼女嫁人操心,張大娘子的後母智慧!
    原因很簡單,沈家大哥兒遲早會襲爵位。鄒家本就貪圖沈家富貴,因此小鄒氏才在姐姐死後,厚著臉皮給姐夫做妾。再塞個鄒家姑娘給國舅的嫡長子做正室娘子,這富貴就長長久久握在鄒家手裡了。很可惜沈家大哥兒懦弱糊塗,又與繼母不和睦,婚事高不成低不就,最後娶的是親姑姑沈皇后的女兒——公主表姐。兩口子婚後在小鄒氏的作妖下打得雞飛狗跳!
  • 《知否知否》原著沒心機的盛如蘭,下嫁給文炎敬,婚姻甜中帶苦!
    儘管盛如蘭是養尊處優的大家閨秀,然而文炎敬畢竟只是清貧的人家,而且婆婆沒什麼文化和教養,格局狹隘。原著中這二件事,折射出盛如蘭真實的婚姻狀態,並不算完美。第一件是文炎敬去外地上任,婆婆想要把盛如蘭留下來伺候她,文炎敬便找來了自己的丈母娘王大娘子,在王大娘子的幾番責罵和理論下,文炎敬如願帶著妻子去上任了。由此可見,文炎敬並不是愚孝的男人,情商較高,也懂得維護妻子,盛如蘭嫁給他總體來說來不算太委屈,但中間至始至終橫著一個壞婆婆。
  • 《知否》:餘老夫人一生順遂,她的婚姻不值得借鑑
    (圖片來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01房媽媽曾說過這麼一句話:女人這一輩子,要活得好,門道可大了。有這樣深情專一、追求上進的夫婿,餘老夫人的婚姻自是順順噹噹,恩愛美滿。家裡的事兒還全由余老太師掌舵。大至夯實家裡的物質基礎、提高餘府的社會地位,小至府門上下的大小紛爭。哪怕新兒媳忤逆不孝,餘老夫人壓制不住,餘老太師都會親自出馬教訓一二。
  • 《知否知否》原著,王老太太溺愛康姨媽,三觀正才是婚姻的福報!
    文/羅小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等領銜主演,根據關心則亂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庶女盛明蘭從盛家庶女蛻變為一品誥命夫人的勵志故事。王老太太悲情的結局,給了婚姻中的女子這三點啟示和感悟:三觀正,才是婚姻的底氣和命運,是行走江湖的鎧甲,玩轉人生的定海神針。一、教育子女不要溺愛溺愛,是一場溫柔的陷阱。
  • 《知否》豪門出身的她為什麼被老公蔑視,妾室奪權,婆婆罰跪?
    《知否》裡的大娘子是豪門貴族的嫡女,身份尊貴,也是盛府的大娘子,大院的主母。可是這位大娘子卻是一個性情單純,說話做事不經過大腦的直腸子。雖然她是豪門貴族出身,是盛府的大娘子,但是她得不到老公的重視;被妾室林小娘搶奪了家裡的管家權,把老公的寵愛從她的身邊奪走;還被沒有血親的婆婆罰跪一天,在眾人面前丟盡了臉面。雖然背後有強大的娘家勢力支撐,但是婚後的生活還是要靠自己打理的。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免費小說下載 全本閱讀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免費小說下載 全本閱讀 來源:www.18183.com作者:山大王時間:2018-06-25 古代貴族女子的人生基調是由家族決定的,還流行株連,一個飛來橫禍就會徹底遭殃,要活好活順活出尊嚴,明蘭表示,鴨梨很大。
  • 《知否》:若是沒有長柏和明蘭,盛老太太這一生到底是為了什麼
    老太太原是有一個兒子的,卻不防神被那個小妾害死了,自此,唯一與她血脈相連的孩子沒了。不久後,盛老爺英年早逝了,徐家父母俱在,都勸她改嫁,她不肯,變賣嫁妝,撫育庶子盛紘,養他成人,為他的婚事得罪兄嫂,撐起了盛家的門戶。
  • 此《知否》和彼《知否》:是海棠依舊還是綠肥紅瘦?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海報早已背離原著《知否》的高水準製作為它拿下了豆瓣評分7.6的好成績。這個分數甚至略高於此前大火的《延禧攻略》、《如懿傳》和《天盛長歌》,足見觀眾對於這部劇的認可。但問題是,《知否》也只是「不辜負」觀眾對它的期待而已,並沒有給觀眾帶來太多的驚喜。而且細究起來,《知否》這部劇其實已經背離了原著,「辜負」了原著粉絲。
  • 知否:一樣是續弦,小秦氏可以嫁姐夫做正妻,為何小鄒氏只能做妾
    在《知否》中,小秦氏和小鄒氏兩人的境遇既讓人可恨又讓人同情,同樣都是因為姐姐去世,妹妹續弦,小秦氏嫁了顧老侯爺成了正妻,而小鄒氏嫁了沈從興成了妾氏。秦家與顧家素來交好,鄒家於沈家來說也是有大恩情的,但是為何小秦氏和小鄒氏一個做了正妻,一個只能做妾呢?小秦氏和小鄒氏的身世不同小秦氏出身東昌府,是個高門大戶的人家,作為正經的侯府嫡女,有著尊貴的身份和體面的榮耀。
  • 《知否知否》盛家四個女婿結局,梁晗落魄,而文炎敬卻最後逆襲!
    文/羅小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等領銜主演,根據關心則亂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庶女盛明蘭從盛家庶女蛻變為一品誥命夫人的勵志故事。趙麗穎飾演的是盛明蘭這個角色,她是庶女出身,最後卻嫁入侯府,逆襲成為一品誥命夫人,可謂是劇中最好命的女子之一。而除了盛明蘭結局圓滿外,有些小配角的結局也耐人尋味。
  • 《知否》大劇開播,「納徵」「聘雁」「投壺」是什麼你知道嗎?
    《知否》大劇在聖誕節晚上首播了,一經播出就廣受關注,第一集裡面,大娘子的女兒盛華蘭的婚事也是牽動人心。雖說憑藉小明蘭的聰明及時地化險為夷,可是劇情中反覆提到的」納徵「」聘雁「」投壺「指的是什麼,關注此劇的觀眾朋友們,你知道幾何呢?
  • 《知否知否》原著,最聰明的女人不是盛明蘭,而是愛笑的她!
    文/羅小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等領銜主演,根據關心則亂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庶女盛明蘭從盛家庶女蛻變為一品誥命夫人的勵志故事。其實,真正聰明的卻是愛笑的賀老太太,盛明蘭只能排行第二,她頗有手腕和智慧,親手將一手爛牌打好,扭轉了自己的婚姻和命運。賀老太太是賀弘文的祖母,也是賀家的當家主母,她醫術精湛,性格爽朗樂觀,總是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連盛老太太都忍不住豔羨和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