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12月15日上午煙臺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間,煙臺累計完成城建重點項目507個、投資超1200億元。全市交通路網和基礎設施不斷完善,9大片區開發建設快速推進,民生保障水平顯著提升。
「十三五」期間,煙臺市住建部門充分發揮城建主力軍作用,濱海西路及夾河橋、勝利南路南延、塔山南路等主幹道相繼完工通車,建成29條紅線外配套道路、打通13條斷頭路。在不斷完善交通路網及基礎設施的基礎上,煙臺拉開城市新一輪發展框架,啟動芝罘仙境、海上世界、幸福新城、金山灣區、八角灣中央創新區、高鐵新區、夾河新城、牟平新城、空港新區等9大重點片區開發建設。其中,芝罘仙境項目進展順利,朝陽街主街和所城裡十字大街將於2021年春節前開街運營。
截至2019年底,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65.42%,較2015年增長超5個百分點。「十三五」期間,煙臺累計完成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57萬餘戶,並建立了後續管護長效機制;累計完成2658戶農村建檔立卡和即時幫扶貧困戶危房改造工作,全力保障農村貧困人口住房安全;累計完成農村地區清潔取暖建設約8.1萬戶。
2016-2019年,全市改造老舊小區469個、2107萬平方米,惠及群眾26.5萬戶。2020年,計劃改造老舊小區203個867萬平方米、惠及群眾10萬戶,改造規模佔全省1/5、居全省第一。截至目前,已完成改造128個小區5萬餘戶,完成投資約15億元。「十三五」期間,煙臺累計完成棚戶區改造10.8萬套,完成投資319.59億元,基本完成全市現有棚戶區改造。
「十三五」期間,煙臺累計籌集租賃型保障房3118套,發放租賃補貼60211戶,發放租賃補貼金額19788萬元。其中,2016-2019年,租賃補貼總戶數連續四年位居全省第1。2020年,實施租賃補貼保障「提標擴面」,受益家庭6200餘戶,月增發補貼約41萬元;新就業無房職工和外來務工人員等「新市民」群體首次納入租賃補貼政策覆蓋範圍。
為解決中低收入家庭「夾心層」群體購買住房產權的剛性需求,煙臺探索創新共有產權保障房制度。2017年,在芝罘、萊山兩區範圍內試行共有產權住房,成為省內率先開展此項工作的城市。今年煙臺又調整政策,將房屋向承購人出售的產權份額比例由70%,調整為60%、70%、80%三個檔次,由承購人根據自身支付能力自主選擇,同時將產權增購期限由2年延長到5年。
目前,煙臺正在探討2021年將新就業無房職工和外來務工人員納入共有產權保障房受益範圍。同時在供應方式上,計劃從2021年開始實行共有產權住房常態化供應,符合保障條件的家庭或個人可以隨時通過線上申請或線下到街道辦事處住房保障窗口申請,審核通過後即可到房源供應單位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