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我不是藥神》上映以來,引發觀影熱潮,影片也讓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簡稱慢粒)這種疾病走入普通人的視野。片中一名慢粒患兒的形象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和成人相比,兒童慢粒白血病的發病和治療是否有所不同?7月13日,安徽省兒童醫院血液科主任屈麗君深度解析兒童慢粒白血病。》》》相關閱讀:蜱蟲叮咬嚴重者或致死亡 合肥疾控專家:被咬後不要硬拽
屈麗君介紹,慢粒性細胞白血病又稱慢性髓細胞白血病。慢粒白血病多發生在成年人,僅不到百分之十的患者為兒童,在所有兒童白血病中約佔百分之二到三。
慢粒白血病的發病,是由於病變細胞攜帶了ph染色體為特點,在DNA水平形成了融合基因,其表達的異常升高的酪氨酸激酶活性是致細胞惡變的原因。其自然病程經歷三個階段,即慢性期、加速期和急變期。
慢粒白血病患兒發病時會有哪些表現?屈麗君介紹,白細胞升、脾臟腫大,或者血小板增高,家長就要帶孩子進入血液專科進行骨髓相關檢查、明確判斷,以免耽誤病情。
目前,慢粒白血病的治療包括以下兩方面:一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即伊馬替尼口服,劇中的格列衛就是一種進口伊馬替尼口服藥。二是可以進行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這是目前唯一治癒慢粒白血病的手段。值得注意的是,骨髓移植存在移植風險,口服靶向藥物兒童耐受性好、副作用少,與移植一樣,也取到了相當好的療效。
據了解,中華慈善總會已有格列衛患者援助項目,採取新農合承擔3個月藥品費用,項目援助9個月藥品模式,大大緩解患者的治療經濟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