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對於中國人來說具有重要意義,集中在這一時刻爆發的春節流量成為各大品牌勢必爭奪的重點,本文為大家來盤點一下2019年春節那些讓人「記得住」的品牌營銷案例。
「春節」對於中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自然也備受品牌關注。早在春節前,各大品牌就為了爭奪春節流量這塊大蛋糕,摩拳擦掌、各出奇招,使出渾身解數放出吸睛大招,以獲得消費者的青睞。但隨著熱鬧的春節過去,有哪些品牌營銷還能被消費者記住呢?
接下來,我們就來盤點一下2019年春節有哪些不錯的品牌營銷案例?又有哪些品牌展現出不一樣的「年味兒」呢?
一、中國元素中國年
案例1:可口可樂-中國福娃
從2001年開始,可口可樂就將傳統的中國福娃融入春節營銷活動中,福娃早已成為可口可樂的御用形象代言人。今年也不例外,中國福娃一如既往作為品牌與節慶的代表出現,為春節裝點著喜慶洋洋、其樂融融的氣氛。
整個營銷活動以大家熟悉的福娃為創意核心,福娃比出各種愛的手勢將覆蓋包裝、電視廣告、平面、戶外、店內等多個渠道中。通過今年的故事傳遞新年的魔力,讓我們感受福氣是來自於家人真誠的愛。
這一次可口可樂還繼續與阿里巴巴的合作,不僅將阿福、阿嬌印上瓶身,還創新地加入AR技術,打造掃福娃贏驚喜新年活動,福娃搖身一變來到你面前,向你拜年,還為參與者送出愛意滿滿的新年紅包,進一步升級互動體驗。
案例2:京東-《紅色寄託》
年,是什麼顏色?在中國傳統中,年就是「紅色」,紅色象徵著過年的氣氛,紅色是情感的寄託。
在2019小年期間,京東春節廣告《紅的寄託》正式上線。廣告以紅色為主線,通過8個不同的故事,講述每個人和紅色物品間的故事,並進一步描述了這些紅色物品對於他們所蘊含的意義。
送母親一支口紅,希望幫她留住風華;父親久久不願按下的紅色掛斷電話標識,是對兒子的思念和不舍;送愛寵一條紅繩,作為重逢的信物;送孩子一雙紅鞋墊,寄予踏實的期許……
案例3:有道詞典-英文春聯
過春節貼對聯是中國民間春節的傳統習俗。年年貼,家家貼,內容上千篇一律,很難玩出顛覆性的花樣。不對,是沒人玩過。終於,今年有人出手了,看起來很難和中國傳統文化產生關係的APP——網易有道詞典推出2019英文春聯。徹徹底底打破春聯無新意這一局面……
完整的看完這16對春聯,不得不說,網易有道詞典無論是文案還是創意,都改變了人們對於春聯的傳統印象。它的內容構成十分豐富,是以英文為外殼,但基本沒什麼語法可言,是一看就明白chilish,十分接地氣;內含流行梗、社會熱點、追星等等,讓用戶感受到了獨特的新年祝福。
Skr款
暴富款
程式設計師款
追星款
這樣的英文春聯,你喜歡嗎?
案例4:好麗友-《奇遇新年》
說起「過年」的由來自然繞不開年獸,這次好麗友便從年獸上做文章,推出新年廣告《奇遇新年》,用溫馨與夢幻打造一場充滿驚喜的奇妙新年。
在廣告片中,年獸一改過去的兇惡、殘暴的形象,化身為「小萌寵」,吃零食,做鬼臉,萌得不要不要的。而年獸的身體之所以越變越小,是因為年味太淡了。為了拯救年獸,小男孩召集全家人一起出門迎新年。在熱鬧的氣氛中,年獸終於恢復「真身」。
二、回家,才是年的意義
「回家」」團聚」是國人最深刻的春節記憶,是過年的意義所在,因此也成為許多品牌想抓住的情感共鳴點。很多春節廣告短片的主題,往往跟回家過年,家人團聚相掛鈎。
或許有人會說這是春節廣告的套路,但品牌若能把這回家路表達出真情實意,把再平常不過的「回家」說得動人,同樣會被消費者喜歡和記住。
案例1:王老吉-《我的回家路》
春節將至,講述回家路上故事的走心廣告片蜂擁而至。而王老吉此番不僅走心,更豐富你的回家之路。聯手F5,王老吉發布「我的回家路」線上互動H5。
運用人工智慧技術,智能規劃回家路線,讓每個人都能「吉」時回家。並匹配沿路美景,似乎在提醒我們,不想你錯過這些沿途的美好就藉助黑科技記錄下來吧!簡單便捷的操作讓用戶擁有更高的創作意願,紛紛參與導演專屬於自己的「回家公路大片」。
據了解,王老吉「我的回家路」H5收集的街景視頻,涵蓋中國大江南北600多個城市,3000餘段路程。只要輸入起點和終點,就可以足不出戶體驗祖國各地的美景,隨時隨地來一場回家公路遊。
案例2:搜狗地圖-《回家的路》
這……和王老吉幾乎撞名,小編真不是故意這麼找案例的。儘管名字雖然相似,但是創意卻大相逕庭。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搜狗地圖是怎麼策劃春節回家的路。
搜狗地圖作為可靠的出行專家,在為無數回家路上、準備回家的人提供了良好的導航體驗的同時,敏銳地洞察到「恐歸青年」這個群體,真實還原他們對回家的顧慮及嚮往。正視年輕人對回家過年的複雜情感,重新闡述「回家」對於我們每個人的意義。
用短短的幾分鐘告訴我們,「恐歸」不能成為過年不回家陪爸媽的理由,無論是年輕一代多換位思考,還是請父母打破固有的思維,都離不開「開口」的過程。數據顯示,搜狗地圖的回家選項,每年接到超過1874萬次「回家」的語音請求。「愛讓我們回家,回家的路就在嘴邊」,沒有什麼問題是溝通解決不了的,如果沒有解決,那是我們溝通得太少。
案例3:中信銀行-《守護愛的溫度》
在臨近春節之際,中信銀行拍攝了一支視頻——《守護愛的溫度》,和大眾討論了關於「回家過年」這件事。
正如廣告中的男主人公,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會選擇回老家過年……因為,年,不僅是一個重要的節日符號,它更代表著一家人難得齊聚的時光,過年就要把喜悅和愛帶回家。
三、拯救春節大作戰
又到了家裡親戚們歡聚一堂、團結一心、向你發起集體拷問的總攻的時刻了。
「有對象了嗎?」「在哪上班啊?工資多少呀?」「啥時候買房啊?」「成績排班上第幾啊?」……怎樣抵禦七大姑八大嫂的硬核話題?躲在一邊自己玩手機?太窩囊!直面問題正面交鋒又太衝撞!笑面相應委婉應答?太費心!以下幾個品牌給你答案。
案例1:攜程xWhatYouNeed-《過年和平條約》
攜程聯合青年自媒體品牌WhatYouNeed,共同推出這份《過年和平條約》。主要目的是為了減少父母和子女春節期間的衝突,讓年輕人在回家前,通過這個H5,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顧慮,和父母達成一致,籤訂《過年和平條約》,使雙方春節都能過得「順心」一些。
案例2:蘇寧易購-春節自救指南
熊孩子,這個地球上最神秘的物種之一,最擅長以童言無忌對大人們進行瘋狂打擊,尤其到了春節,和七大姑八大姨並稱為「暴擊雙雄」。蘇寧易購洞察到這一現象,結合2019年貨節活動,出品了一則以治熊孩子為創意的H5。如何在春節對付熊孩子 ,過個節一點也不圓潤,盤他!
四、沒有紅包還叫過年嗎?
自2014年春節微信紅包「一戰成名」後,春節紅包大戰不再只是騰訊和支付寶兩分天下的狀態,百度、頭條、微博等紛紛加入紅包混戰。
今年的除夕夜,3.3億人集齊五福,208億次百度APP互動,凌晨時分的微信紅包再次被擠爆。中國除夕已經成功被網際網路公司改造成一個「搶紅包」盛宴。
案例1:支付寶集五福
2019年支付寶集五福紅包總額和去年持平,仍然為5億,沒有變,略有不同的是:增添一張花花卡,全年幫你還花唄;點擊福卡背面就能獲得一次刮獎機會,刮開有驚喜;從1月28日起,用戶可以在「答答星球」小程序裡答題,來獲取福卡;還有一個很有特色的彩蛋卡,融入各個地方的具有代表性的符號,比如陝西的兵馬俑、四川的熊貓、江蘇的茉莉花等。
正如支付寶文案中所說的「五福來了就是年」,與去年相比,今年參與集支付寶五福的人數同比增長了40%。1月25日至除夕當天,全國超過4.5億人參與了集支付寶五福,相當於每3個中國人就有1個人在參與集福和送福。說明越來越多的人將集五福的開始,當作春節臨近的一種信號。支付寶的集五福從新年爆款到全民狂歡,逐漸成為一種新年俗。
案例2:百度App春晚紅包
今年,百度成為央視2019年《春節聯歡晚會》紅包互動的合作夥伴,參與春晚紅包互動,紅包金額也再創新高。
百度春節紅包活動的主題為「好運中國年」,從 1 月 28 日小年開始一直到 2 月 4 日除夕,用戶打開百度APP或者百度旗下應用均可找到紅包活動入口,參與集好運卡和團圓紅包的活動。而在除夕當天,用戶只需打開百度APP輸入主持人的互動口令就可領取紅包。
無論是對於晚會的主辦方而言還是對於觀眾來說,這種搶紅包發福利的互動方式都是喜聞樂見的。
百度數據顯示,春晚直播期間,全球觀眾參與百度App紅包互動活動次數達208億次,送出9億現金紅包。春晚結束,百度APP日活躍用戶從1.6億衝上了3億關口。
案例3:抖音-《新年抖來咪》
1月28日,「國民級」短視頻App抖音攜手天后蔡依林,共同推出的新年歌曲《新年抖來咪》。抖音將最美好的祝福融入進7音符,帶著音符紅包,一起奏響2019「美好音符年」活動。
1月28日至2月4日,抖音將為用戶奉獻新鮮、有趣的紅包玩法。通過邀請好友得音符、面對面得音符、完成「特殊任務」等方式獲得隨機音符,凡是集齊7音符的用戶皆可瓜分5億現金大獎。
此次活動為用戶的新春佳節帶去更多好玩、也更具互動性的抖音玩法,進一步拉近抖音與全國男女老少的距離。同時,抖音上有趣、豐富的元素,也為這個春節增添更多樂趣。
五、煽情遭棄?那是你沒用對招
案例1:電影《小豬佩奇過大年》-《啥是佩奇》
電影《小豬佩奇過大年》為了給賀歲檔預熱,在1月17日下午推出一支名為《啥是佩奇》的短視頻,已經發布迅速引爆社交媒體,強勢刷屏朋友圈。
該廣告講述一位爺爺為了給他城裡的孫子準備新年禮物,問遍全村啥是佩奇的故事,從神秘,到喜感,到動情,毫不拖泥帶水,一氣呵成。短短幾分鐘的視頻讓人感到心酸之餘還有「溫暖、和淚目」,而倔強的爺爺打造出的硬核佩奇更是讓很多人覺得很酷。
視頻中巨大的差異化,帶來了強勢的刷屏效果。畢竟,小豬佩奇作為一個來自於歐洲的動畫形象,向來都是和各大時尚潮牌合作,電影製作團隊反其道而行之,用最鄉土的親情進行引爆,反而收穫意想不到的成功。
案例2:麥當勞-《春節變形記》
每逢過年,就會掀起一場大型的「變變變」浪潮,這不城裡閃閃發亮的Mary、Vivian 和David為了回家過年褪去工作中的精緻和洋氣,套上保暖衣、大花襖,拿起鍋碗瓢盆,變身整個村裡最靚的仔。
但是別以為只有年輕人才玩變身, 其實父母為了團聚也悄悄「變了個身」。
這支視頻先以當下流行的豎屏方式幽默的介紹了年輕人春節回家後變化,有梗、有包袱、有笑點。而轉屏後畫風突變,溫情如水、娓娓道來,不僅是孩子,父母在孩子歸家前也有一系列變化。
前半段搞笑,後半段感動,前一秒哄堂大笑,後一秒眼中含淚。但無論是哪種改變,都會讓人產生共鳴,因為每一幀畫面都讓我們感受家最真實的樣子。不少網友表示看完這則廣告很感動,看哭了。
六、科技+傳統,打造智慧新春
案例:華為-《讓新春更智慧》
18年年底,華為以華為Mate20系列為主角推出一支新春廣告——《讓新春更智慧》。將傳統年俗與華為新技術打造的智慧年俗相結合,展現華為Mate20系列的生活化功能。同時也將這些功能的使用場景展現的淋漓盡致,比如拍攝幸福的全家福、分享色香味俱全的年夜飯等等。
看完整支廣告片,盒子菌發現華為減弱了其商業性,不刻意的將手機的智慧融入進了春節快樂的氣氛中,為我們打造一個傳統與科技相結合的智慧新春。
好了,看了這麼多不錯的春節營銷,今年哪個品牌的春節營銷是你最喜歡的呢?
作者:盒子菌,活動盒子運營社(huodongheziyys):一款助您實現快速拉新,提升用戶活躍、留存和轉化率的活動營銷工具!
本文由 @活動盒子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