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寶寶喪失生育能力,家裡的這樣東西太害人,9成家長都會買

2020-11-30 萱爸育兒經

本文由萱爸育兒經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孩子年紀比較小,特別是學走路的時期,很容易磕跘,家長為了保護孩子們的安全,都會買一些軟軟的地墊鋪在家裡的地上,這樣孩子摔倒也不會受傷,家長們就放心了。

浩浩是一個3歲的寶寶,媽媽為了讓浩浩可以在家裡更安全的玩耍,於是買了一些地墊放在家裡。

可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浩浩媽發現寶寶的身上長滿了紅點點,看起來就像過敏一樣,浩浩媽一開始以為是春季過敏,便給孩子擦了一些治療過敏的藥膏。

但是隨後幾天,浩浩的情況不僅沒有好轉,還越來越嚴重,夜晚哭鬧不止,並且出現了食慾下降,精神疲勞,噁心嘔吐的症狀。

浩浩媽嚇壞了,這次不敢大意了,趕緊抱著孩子去了醫院。醫生一檢查,哪裡是什麼過敏,這分明就是甲醯胺中毒了。

因為浩浩媽的大意,耽誤了孩子最佳的治療時間,所以孩子被診斷為「喪失生育能力」,媽媽又自責又懊悔,想起來就忍不住掉眼淚。

冷靜過後,浩浩的家人就開始了浩浩的「元兇」,在經過一番排查之後,發現兇手是網購的一套兒童爬行墊。

這個東西非常普遍,幾乎有孩子的家庭都在用,9成家長都會購買。

早在幾年前,央視就調查過市場上銷售的兒童地墊,在128個樣品中,54個地墊檢查出甲醯胺,還有38個樣品甲醯胺含量超標。

國內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制定:國內兒童地墊的甲醯胺標準,不可以超過200毫克/公斤

甲醯胺經常被用作還原劑和工業化學品,被歐盟化學管理局分類為毒性物質,地墊中的甲醯胺,會隨著人類的密切接觸,從呼吸道和皮膚進入體內。

當人體吸收了一定濃度的甲醯胺,會對人體器官和生殖器造成損傷,這也是為什麼浩浩會喪失生育能力的原因。

為了避免孩子遭受和浩浩一樣的不幸,家長在購買兒童地墊時,一定要謹慎,選擇安全規格的產品。

很多家長對於兒童地墊知之甚少,在購物網站問答區我們可以看到,家長擔心地墊含有有害物質,但是卻無法分辨。

有的家長更是表示「不清楚」「洗一洗晾乾就好了」,諸如此類令人哭笑不得。

如何選擇地墊,以下給家長們幾點建議。

怎麼選兒童地墊?

1.看產品信息

從正規的渠道購買地墊,不要因為貪圖便宜購買劣質地墊,觀看地墊的相關信息,有沒有廠家、地址、執行標準、可使用時間範圍、生產日期等關鍵信息。

2.看顏色

選擇顏色鮮豔的地墊,因為地墊顏色暗沉,可能是由再生材料製作而成。

3.是否有刺激性氣味

家長在買地墊的時候,可以聞聞墊子是否具有刺激性氣味,如果是網購的話,回來拆封的時候聞聞有沒有刺激性氣味。

如果一股刺鼻味道撲面而來,多半是存在質量問題,不建議家長們購買,可能會危害孩子的健康。

不要認為具有刺激性味道的物品,在外面散散風,晾一段時間,味道就會去除,對孩子身體就沒有傷害了,其實這種觀點大錯特錯,有害物質依舊存在。

4.捏厚度

地墊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孩子,所以在選擇地墊時,要選擇有一定厚度的,材質比較好的,有一定彈性的地墊,避免被孩子一扯就壞。

5.根據孩子年齡大小選擇

3歲以下的孩子,不適合用可拆卸的,零部件太小的地墊。

除了兒童地墊,甲醯胺一般還隱藏在哪些日常用品當中呢?這裡給大家幾個判定標準!

甲醯胺存在於日常用品中的標準

1.標有EVA的材質的用品

這種材質不建議家長使用,建議直接pass,因為這種材料有氣味,材料還有毒性,雖然價格相對便宜,但是不要考慮。

央視之前報導過,抽檢市面上EVA材質的爬行墊,90%都有甲醯胺,並且含量超標,家長如果購買,會刺激寶寶的眼睛、皮膚、損害寶寶的呼吸道和生殖系統。

EVA材質的兒童地墊容易甲醯胺超標,是因為生產過程中加入的發泡劑偶氮二甲醯胺,受熱分解會產生甲醯胺。

而生產過程中,往往會加入大量的發泡劑,因為發泡效果越好,兒童地墊的柔韌性就會更強,不容易斷裂!

2.價格過低,可能含有甲醯胺

雖然咱們過日子都講究一個精打細算,但是孩子的東西,還是不能省,最好購買正規質量好的產品。同類產品中,如果價格過低,還需要仔細辨別產品是否合規。

因為很多商家為了賺取利益打價格戰,會降低成本,採用攜帶有害物質的材料來製作日常用品。

孩子是最重要的,生活用品只是附加,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謹慎,不要買到威脅孩子健康的生活用品。

同時,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家長也需要提高警惕。

浩浩媽就是過於大意,忽視了孩子身體上出現的小毛病,所以才釀成了悲劇,作為家長,當孩子身體上出現不適時,需要重視起來,有必要的話去醫院就診。

孩子身體上一個細微的變化,也許就是後期症狀變嚴重的徵兆,家長一定要將孩子的每個細微變化放到心上,提前發現及時解決,不要讓孩子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萱爸寄語】

家長選購時最好在有保障的實體店購買,並且留存好憑證,出現問題時可以有效維權。

如果是網購的話,打開物品聞到刺鼻性氣味,儘量避免使用,為了孩子的健康,家長在選擇日常用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哦!

我是小萱的爸爸,積極學習帶娃的「女兒奴」一枚,每天分享育兒過程中的所思所感,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你關注、轉發、評論。你的喜歡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期待看到你的留言、評論和觀點!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3個月左右,家長都會買爬行墊,卻不知可能會影響娃的生育能力
    這個時候,大人已經不能整天把孩子抱在懷裡了,也不能將孩子固定放在床上,所以,很多家長就選擇買一個大的爬行墊,既可以讓大人輕鬆一些,也可以讓孩子在家裡愉快地爬來爬去。家裡的家具都是木頭的,怎麼會有甲醯胺呢?孫女士思來想去,終於想起來了家裡的爬行墊!二、爬行墊為什麼會影響生育能力?為什麼爬行墊會有這麼大的影響?這還要從爬行墊的材料說起。
  • 寶寶亂扔東西,家長怕管不好?這3種行為是聰明的信號,不用擔心
    相信許多寶媽都類似的煩惱,比如:我家孩子為什麼老喜歡亂扔東西、總喜歡撕家裡的東西、孩子總是吃手,怎麼管也不停、我家孩子晚上總是起夜等等一些列的問題。對於孩子的這些怪異行為,家長們總是擔心自家孩子是不是出現了什麼問題或者身體不舒服。
  • 2歲寶寶太可怕?家長這樣做,「小惡魔」分分鐘變身「天使寶寶」
    如果問2歲的寶寶能做什麼,相信很多家長都會說「一個2歲的孩子能做啥,不搗亂就不錯了。」確實,2歲的寶寶在父母眼中,就像「小惡魔」一樣,家長總是抱著自己做的態度,讓寶寶在一旁玩耍,其實這樣做反而剝奪了寶寶學習「本領」的時機,為以後的教育也增添了很多麻煩。
  • 3歲寶寶誤吞網紅玩具,導致12處腸穿孔,很多家長明自知卻還買
    3歲孩子誤吞網紅玩具,導致12處腸穿孔韓女士家裡有個3歲的寶寶,經濟條件還可以,家裡的玩具也是堆成山,寶寶看見新鮮的玩具就想要,韓女士也都滿足。像磁力珠這種玩具,明明網上已經有很多事件的發生了,家長明明自知其危害,卻還是給孩子買,尤其是給小寶寶買!孩子的玩具應該注意哪些呢?家長不能每時每刻都盯住孩子,在給孩子選玩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 0——1歲寶寶的玩具,你真的買對了嗎?教你分階段來準備
    文|秘籍君 你還在為孩子盲買玩具嗎?給寶寶買玩具也是一門學問哦。寶寶0-1歲的身體發育大概可以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會解鎖新的姿勢,1-3個月的寶寶都是躺著;4-6個月的寶寶能夠翻身且可以藉助輔助物坐起來;7-9個月的寶寶可以獨立坐著且能爬行;10-12個月的寶寶能夠站起來且學會走路。
  • 3 歲前必備的翻翻書,訓練寶寶認知能力,一本只要 7.9 元
    採用翻翻互動形式,160 個互動翻頁,320 個動態變化,雙語認知,掃碼跟讀,培養孩子雙語能力。3 歲前孩子的身心發展還不完善,「規規矩矩」的圖畫書並不能完全滿足他們的發展需求。所以家長們不要覺得 3 歲前進行英語啟蒙太早了哦!與其等上學了再來擔心英語不好怎麼辦,還不如抓住三歲前的語言敏感期,寓教於樂,讓孩子在玩兒中輕輕鬆鬆愛上英語,學好英語。
  • 想要寶寶說話早,家長可以這樣做
    智力高低與語言有極為密切的關係,智力低下的孩子,相應地注意力也會難以集中,模仿能力比較差,無法接收到別人對他說了什麼,也不會表達詞和句子的意義。二是聽力缺陷。聽力嚴重喪失的孩子,聽不到聲音,自然也就無法說話;聽力喪失不太嚴重的孩子,或許可以模仿別人的口唇動作學著發音,但學起來就相對困難。我國的俗語「十聾九啞」,就揭示了「啞」的實質是「聾」。
  • 給寶寶買一堆玩具他不愛?這份0-3歲遊戲能力發展指南快收藏!
    結果,孩子一出生,囤的玩具基本落灰了,玩啥都是搖兩下,啃啃一扔,老母親表示陪玩無招——正如最近有位家長跟我這樣吐槽: 閨女 10 個月,摸不到孩子玩的套路。給她買的玩具每次只有三秒鐘熱度,就喜歡翻垃圾桶啊,鞋子啊,包裝袋啊,塑料瓶啊……各種往嘴裡塞。怎麼才能跟她玩到一塊呢?
  • 3歲寶寶玩玩具玩到高度近視,這3種危害孩子的玩具,家長要拒絕買
    在小的時候,父母都會給孩子買玩具哄她們玩。隨著現在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很多商家也研製出了不同款式的玩具,但其中有一些對孩子是不利的。李女士的寶寶已經有3歲大了,寶寶長得也很可愛,一雙又大又水靈的眼睛受到了很多人的誇讚。
  • 蒙特梭利:兒童9個「敏感期」,家長這樣做,讓孩子「脫胎換骨」
    寶寶進入感官敏感期,家長們要對寶寶各個感官能力進行培養,這樣才能促進寶寶更好的發育。家長們可以在家中準備多樣的感官教材,或在生活中隨機引導孩子運用五官,感受周遭事物。如果自己的孩子在2~3歲的時候還是遲遲不會說話,父母應該帶著孩子到醫院求助專業的醫生。語言能力影響孩子的表達能力,孩子「語言敏感期」最明顯的行為特徵就是「鸚鵡學舌」。孩子總是不斷地重複聽到的話語,重複最多的是爸媽說過的話。所以,作為家長,要做的就是」多說「。
  • 孩子3歲前的這些「壞毛病」,暗示大腦發育快,家長不要盲目阻止
    很多家長都會說3歲左右的孩子,帶孩子比幹農活還要累為什麼3歲的孩子讓父母感到無可奈何呢?3歲是一個很特殊的年齡,孩子擺脫了咿呀學語的稚嫩,但又沒有達到理性思考的地步。孩子的自我主觀意識開始"甦醒",做事都有自己的習慣和節奏。
  • 家長別亂買!3歲以下寶寶童年只需六種玩具
    3歲:你的運動小英雄已經有能力玩正規的足球或籃球了,有些寶寶還能準確地將球踢進球門。天氣好的時候,不妨帶他去運動場一展身手吧。安全提示:對喜歡把手裡的東西放到嘴裡嘗一嘗的寶寶來說,那些顏色鮮豔、彈性十足的橡膠氣球,或者晶瑩透亮的玻璃球都不適適合他玩。任何直接小於4釐米的球類,都有引發異物窒息的可能,所以最好不好給寶寶玩。
  • 寶寶這幾個行為就是被家長慣壞的,現在不管,將來別人會替你管
    ,因為太想兒子了,所以就出來找一找。只想著自己,以自我為中心現在很多孩子是家裡的寶,在家中做什麼都是排在第一位的,想要什麼基本家長都會想辦法幫孩子得到,所以很多孩子自然而然事事都只想著自己,如果自己利益受到絲毫的侵害就變得異常的憤怒,面對任何東西都是自己優先,現在這樣的孩子非常的多,如果孩子什麼都只想著自己,不懂分享不會分享,家長得及時教才行。2.
  • 研究表明:家裡3個地方越亂,孩子越聰明,家長不用追在後面收拾
    當過媽媽的人隨便一回憶,眼前都會浮現出,寶寶玩玩具時家裡亂糟糟的場景,無論是床鋪、桌面、地面……玩具扔得到處都是。但你知道嗎?其實,孩子小的時候家裡越亂,就證明孩子越聰明,所以家長們不用追在孩子屁股後面收拾,也不用急著生氣或懲罰寶寶,這或許是他們思維活躍、富有創造力、動手能力強的體現哦。
  • 聰明家長的選擇——寶寶益智玩具大聯盟
    寶寶馬上三歲了,現在家裡的玩具堆成了山,既然我們都管不住給娃買玩具的手,那麼還是選擇一些幫助寶寶提高能力的益智玩具吧,下面給大家推薦幾款,最近我家橙寶的心頭好。1、地圖拼圖這個地圖拼圖,色彩鮮豔,拼圖裡面還有每個省份的景點、特產等,開始買來只是為了寶寶增加興趣,沒想到寶寶非常喜歡,幾天的時間,已經可以自己獨立拼裝完成,讓我太驚喜了。
  • 受疫情影響,很多家長猶豫:秋季要不要送3歲寶寶去幼兒園上小班
    在網上看到一位寶媽提問,大概意思就是:現在各地區都陸續開學了,有些地區幼兒園也開學了,可是每天看新聞,發現國外的疫情還蠻嚴重,自家寶寶3歲了,如果一切正常,9月份就要上幼兒園小班了,她現在很糾結,到時候到底要不要送孩子去?
  • 寶寶多大能自己吃飯?如何讓寶寶學會自主進食?這三招家長得會!
    閨蜜小Y最近就在為三歲多的兒子吃飯問題頭疼,眼看9月就要入園了。兒子還不會自己吃飯,天天家裡老人追著餵、哄著餵、抱著喂,多塞一口都是好的。時間長了,小Y的兒子成了一個「吃飯困難戶」,不僅不會自己吃,還養成了正餐不好好吃,愛吃零食的毛病。 讓寶寶學會獨立吃飯真的這麼難麼?為什麼有的寶寶2歲就能自己吃飯,有的寶寶到了4、5歲還得大人喂?原因其實還是在家長身上。
  • 寶寶蛋蛋「一大一小」?可能是這種影響生育能力的病!-重慶小米熊
    很多家長在給自家男寶寶洗澡、換尿布的時候會注意到寶寶的「小蛋蛋」居然一大一小不對稱! 在小米熊兒外科經常就能看到這樣的家長抱著孩子一臉焦慮地詢問醫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 家長鬚知:3歲寶寶的身高體重達到多少才算正常?
    記得我家寶寶3歲時跟小他不到一個月的孩子比身高體重,結果我家寶寶身高矮了3cm左右,體重也輕了4斤多。正當我們準備給寶寶加強營養的時候,又發現他比另一個大他快1歲的孩子還高一些,體重也重不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都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選錯了參照物。
  • 勸告家長:孩子不滿3歲,這4種東西別亂餵,對生長發育沒好處
    很多有經驗的寶媽都知道,3歲是孩子成長發育的一個「分界線」,3歲前孩子的衣食住行基本完全是家長決定,3歲之後寶寶對食物、衣服開始有自己的意見,也容易變得挑食、厭食,於是很多家長抱怨:「孩子可真難帶,3歲之後就開始折騰人,餵飯難,還這三天兩頭的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