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較高歷史文化,建築藝術價值,廣東省江門張將軍家廟!

2020-12-21 悠悠談旅遊

張將軍家廟位於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雙水鎮村,據《新會縣誌》記載,張將軍受朝廷表彰,回鄉建家廟,於1884年完工,張將軍祠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和建築藝術價值。80年代被新會博物館列入文物目錄,1995年被新會公布為第三批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被廣東省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整組建築由南向北而坐,前中後三個入口,左右迴廊貫通,磚木結構、石結構,呈現祠堂建築模式。整組建築,前後碼,佔地約2800平方米,家廟主樓寬25米,深52.55米,頂高10米,寬10米,前庭庭院空間鋪有長2米,寬0.4米的花崗巖條,非常氣派。家廟中心主樓為堅硬的山頂,吊梁穿鬥的混合梁架,石雕工藝精湛,門口兩側離地0.6米有鼓,第二個入口前有一個平臺,側廂是懸山閣樓,其規模宏大,做工精細,表現出典型的晚清建築風格和嶺南特色,堪稱清代南方建築的代表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張將軍的廟附近有一口「品」形的三眼井,井口用四塊花崗巖板雕刻而成,雖然只有2米深,但據說井水一百多年來從未乾涸,清澈冰冷,寺廟前有兩隻巨大的大理石獅子,左邊是帶腳踏繡球的滾珠公獅子,右邊是滾珠母獅子,是用整塊大理石雕刻而成,它是廣東省罕見的歷史和技術遺蹟。

在張將軍廟以西約300米處,是張為紀念張將軍的祖先而建的太廟,在張祠堂前,有一塊花崗巖浮雕御石珏,高1.3m,寬0.7m,厚0.2m,石覺正面雕有四根祥雲石柱,頂端蹲著獅子,石柱之間的上部刻有一對鶴和一對僕人,頂部雙鳳拱託太陽,主體上部刻有「聖旨」二字,中下部刻有「奉天聖旨」和「張」九個楷書字,更難得的是,在張的祠堂前,還有一副清廷張贈的名為「真勇路」的世華表,據考證,「真勇巴圖路」在滿語中是「武士」的意思,是清廷給戰功卓著的武將起的名字,每對手錶的總高度為8.8米,直徑為0.3米,底座高度為1.5米,中國的手錶是一個浮雕式的龍圖案包裹的圓柱,獅子尊重頂部,座位上還有兩塊護柱石碑,上面分別刻有「玉慈鎮永巴圖路」字樣,這副世華表是新會僅存的一副具有歷史價值的清代世華表。

張其光,又名,廣東省新會市雙水區鎮人,年輕時,清廷招募水兵抵抗太平軍橫掃大江南北,他立志效忠清廷,招募一批青年男子當平民,成群結隊參軍,變賣家產當基金,他帶來的年輕人被編入左指揮的水軍,調往浙江與太平軍作戰,他去浙江任提督,先後駐守浙江、福建和臺灣,同治七年,張賜名「鎮永巴圖魯」,是廣東唯一的巴圖魯,光緒元年,皇帝授予他一件黃襖,1893年,曾兩次被皇太后召見,賜食,他在浙江期間,深受浙江人民的支持,浙江有一座張公廟紀念他,浙江人稱他為張將軍,稱他的指揮軍隊為「張家軍」。

相關焦點

  • 近500年歷史的揭陽古溪陳氏家廟
    弘揚陳氏優秀文化傳播正能量 傳家風丨揚正氣丨鑄族魂丨促發展 古溪陳姓祖祠自明代創建,但因規模狹小,所以至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才又購今址重建,這就是我們現在見到的"陳氏家廟"。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廣東中山市,一代偉人的故鄉
    中山市的不可移動文物保存狀況如下:1、不可移動文物類型豐富,價值較高。中山市的不可移動文物類型豐富,主要有祠堂、橋涵碼頭、宅第民居、寺觀塔幢、牌坊影壁等類別,其中以壇廟祠堂類為主。這些不可以移動文物體現了當時當地建築風格和技術水平,且大多保留富有嶺南特色的石雕、木雕、磚雕、灰塑、壁畫等裝飾,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 安順古城四大石廟之一,具有較高的建築藝術價值,安順武廟
    慈雲寺改建武廟,不唯將原大殿全部拆除重建,建成面闊五間,前後帶廊,三十六根整料石柱,殿高六丈之歇山頂石木結構建築,還興修牌樓式山門,中有額曰:「文武聖神」,門前豎下馬碑。
  • 我國最特殊的建築,有藝術價值,更具備防衛作用,現已成世界遺產
    位於廣東省江門市的開平碉樓在2017年成為中國第35個世界遺產,它不僅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還具備防衛的作用。開平碉樓的建築特色很好的將古希臘、古羅馬以及伊斯蘭等結合在一起,在中國屬於一種特殊的建築類型。
  • 老建築裡的戲劇節:萬科以文化藝術賦予社區活力
    這些有趣的藝術裝置以不同造型分布在園區各個角落,重新詮釋歷史、藝術、戲劇和文化的多元氛圍。文化藝術為更新的老建築賦予靈氣萬科集團高級副總裁、上海區域執行長張海表示,城市首先需要的是精品,第二是能夠可持續,成為融合生活、娛樂、消費的公共空間,創造更多社會價值,第三是希望未來能夠給城市留下一些很好的記憶
  • 張氏家廟,和平將軍與抗日名將,共同的祖先祠堂
    家廟,是後人供奉祭祀祖宗神主牌位之地,有時候,也作為宗族處理族內糾紛及嫁娶婚喪等重要大事的場所。在福建漳州南靖縣,離聞名世界的文化遺產南靖土樓群不遠,是風景秀麗的客家鄉村——塔下村所在。張家後世之孫感念於祖先開拓之功,在明朝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開始將張小一郎的祖宅舊居改造成為張氏家廟。此時距離張小一郎遷徙的時間,已有近180年。張氏家廟的主殿,便是「德遠堂」,寓意祖宗之德源遠流長,在德遠堂中,供著歷朝歷代的張氏祖先牌位,肅穆森嚴。
  • 李笑白作品:門飾藝術價值
    建築裝飾是依附於建築實體而存在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是建築造型的發展和升華,其自然表現著中國傳統門飾藝術是抽象、幻想與具體的有機融合,承載了有久的中國傳統居住文化、禮制文化以及民俗觀念,是我國傳統的門第符合和重要的裝飾語言。這就是古老而深厚的文化內涵、豐富的技術造型、獨特的表現手法、傳達出強烈的民族傳統韻味:它更重要的是文化元素價值和思想觀念價值,還有古物考究價值,需要我們去認掘。
  • 這11處建築被推薦申報為武漢市優秀歷史建築
    6月19日,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從武漢市房管局了解到,「武漢市第十三批優秀歷史建築推薦申報專家評審會」上,有11處建築被推薦申報為武漢市優秀歷史建築。據介紹,2019年市房管局啟動武漢市第十三批優秀歷史建築推薦申報工作,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積極推薦。
  • 關於《深圳市歷史風貌區和歷史建築保護辦法》政策解讀
    答:(一)落實國家、廣東省對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工作的要求  自十八大以來,國家、省和市把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到了空前的高度。  廣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歷史建築保護的意見的通知》,要求到2017年基本建立覆蓋全省的歷史建築保護名錄,建立保護範圍明確、標誌說明清晰、記錄檔案完善、經費保障有力、管理機構健全的歷史建築保護體系和管理機制;到2020年形成系統完善的歷史建築保護體系和長效管理機制,對具有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的歷史建築實現全面有效保護
  • 濰坊又一批建築將被重點保護!
    建築主體保存完整,蘊含平衡、穩定的美感,為典型的 20 世紀 70 年代教育科研建築。是濰坊高等教育設施重要的歷史 遺存,見證了學院建校以來的發展歷程,具有較高的保存價值。 6. 楊家埠 1 號民居 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內, 建於 20 世紀 80 年代,居住建築, 磚木結構,由 3 間平房組成,一進院落,建築面積 192.7m 。建築主體保存完整,是改革開放初期濰坊國際風箏會帶動濰坊文化旅遊發展的重要見證, 具有較高的保護價值。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 走進大渡口的歷史古蹟,讀《大渡口歷史文化...
    該題刻具有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為研究大渡口區宋代摩崖題刻藝術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2020年2月被公布為第二批大渡口區文物保護單位。秦家院子民居秦家院子民居位於大渡口區跳磴鎮南海村10社。建於清代,該民居坐西朝東,面朝跳磴河,背靠官墳嘴,有前、內院,院落由朝門、前院壩、過廳、堂屋、南北廂房及天井組成。
  • 合肥這些老建築都有大名堂 百貨大樓等53處建築入圍歷史建築建議名錄
    8月23日,記者獲悉,為繼承和弘揚合肥市優秀歷史文化,合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初步擬定了53處建構築物,作為合肥市區第二批歷史建築建議名錄,目前該名錄已啟動公示。專家介紹,歷史建築是未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也未登記為不可移動文物,但具備歷史文化、建築藝術、科學技術、其他特色等價值的建(構)築物。
  • 廣東省第二批歷史文化遊徑出爐!我市3個點被列入「東縱抗戰歷史...
    廣東省第二批歷史文化遊徑出爐! 近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廣東省第二批歷史文化遊徑名單共有6條省內跨市主題歷史文化遊徑包含相關歷史文化和旅遊資源點合計
  • 西安歷史建築手繪圖,越看越有味!
    西安作為舉世聞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幾千年的文化傳承使西安建築呈現出博大和深厚的歷史底蘊。歷史變遷、朝代更迭,這些城市建築也隨之變化發展。如今的西安現存有唐以來的古代建築以及20世紀20年代、20世紀50年代的近現代建築。每一座歷史建築,設計師和建設者都賦予了濃厚的情感、傾注了心血和汗水。
  • 臺灣「霧峰林家歷史特展」走進新鄉衛輝比幹廟
    臺灣「霧峰林家歷史特展」走進新鄉衛輝比幹廟 2019年05月16日 11:3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來源:河南省臺辦)  國臺灣網5月16日訊 5月8日,由北京市臺聯與新鄉市臺辦共同舉辦的「霧峰林家歷史特展」在新鄉市衛輝比幹廟與觀眾見面。北京市臺聯黨組成員、副會長陳子云,新鄉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工商聯黨組書記王永利,「霧峰林家」在京後人林義旻、林力,中國國民黨前副主席林政則等兩岸嘉賓100餘人出席開幕式。
  • 探訪詔安沈氏家廟—饗保堂
    詔安沈姓人口之多,大大小小各種沈氏的家廟或宗祠自然也就不計其數。作為沈氏後人,在訪遍全縣各地沈氏的祠堂後,我終於來到了詔安沈氏最大的家廟——饗保堂探訪了,這是詔安沈氏的總祠堂,所以又叫沈氏大宗祠。南詔沈氏家廟(饗保堂)位於縣城南詔鎮東城村地界,從縣城中山路西段拐進九戶市場便到了。
  • 絲綢之路藝術的意義與價值
    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導和建設,從時間上溝通了古今,從空間上拓展了新的領域,將揭開全球化時代人類歷史的新篇章,其現實價值和歷史意義將日益顯現。藝術是人類的共同語言,絲綢之路藝術以特殊的言說方式表達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和民心相通的理念,在呈現歷史、參與現實和啟迪未來方面,具有獨特的不可代替的作用和價值。絲綢之路藝術研究的縱深拓展,有可能形成新型交叉學科——「絲綢之路藝術學」,並逐步建成世界一流學科。
  • 從建築之美觸摸莆田文脈,探訪莆田佛教廟塔古建現狀
    南山廣化寺作為佛教文化中心,佛經流通處每年都印製不少佛教經書,對繁榮佛教文化做了大量工作。仙遊縣「四大叢林」之龍華寺、三會寺、九座寺、會元寺,創建時間早,規模大,文物多。南少林寺的南少林武術自清代傳入莆田民間,已有300年歷史,其武術精湛,技藝靈巧,享有較高的知名度。既承接中國佛教建築的共性,也保留地域特點的寺院在莆田數量不少。
  • 【一廟一故事】(十一)黃公祠:歷史記憶,古韻風採
    【一廟一故事】(十一)黃公祠:歷史記憶,古韻風採 2020-09-02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古建築八大類及其代表性著名建築
    瀋陽故宮是清初皇宮,佔地六萬多平,建面將近兩萬平,建築100餘座、500餘間。其建造承襲中國古代建築傳統,集漢、滿、蒙族建築藝術為一體,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按說古代知名宮殿很多,如秦代阿房宮、漢代長樂宮、未央宮、唐代大明宮,但是作為土木建築,不耐戰火,不及明清磚木宮殿建築容易保存,所以今天我們能整體看到的主要就是明清留下來的宮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