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捨不得說再見的…
全球影史上最偉大的IP系列,延綿42年的的傳奇巨作新三部曲正式終結,星戰9不僅要為原力覺醒系列收尾,也要堅固77年盧卡斯老6部曲最終解決方案,在這一部作品裡聯繫9部影片,最後完美的把9部曲結合成整體,給全球星戰迷一個最滿意的交代。
該片為2017年電影《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的續集,「星球大戰後傳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同時是「天行者傳奇」的第九部作品以及最終章。在盧克·天行者化為絕地英靈的一年後,殘存的抵抗勢力將再次面對第一秩序。同時,絕地和西斯之間的大戰將天行者的傳奇帶到最後。
星球大戰系列前6部被人們視為經典,其實功臣不止出色的劇情和人物的刻畫,更重要的是星戰世界的刻畫。
然而現在的星戰呢?靠的是懷舊,消費粉絲。這麼多年了,三部曲之後星戰還有新的內容麼?讓腦殘粉歡呼的,永遠是殲星艦、千年隼、AT&T、 x-wing、tie-fighter和光劍,一成不變的沙漠行星、叢林行星、雪原行星。有哪怕一點點馬化騰式的微創新麼?新角色討人嫌,熟臉又不夠用了,埋得那麼深的Lando都挖回來了,估計it's a trap的奔波霸也要c位了。
披著科幻外衣,販賣的戰爭場景還是肉搏戰。騎兵衝鋒很燃麼?上一部電影裡面在沒有重力的太空裡面強行復刻二戰空炸機。這回好了,直接回到一戰。想像力之匱乏,創作之懶惰,可見一斑。
在星球大戰前傳中,我們可以看到共和國的繁華,可以看到絕地的鼎盛,以及西斯悄悄的崛起。這樣在安納金天行者的故事背後仿佛就像是電影的框架,讓我們看到一個宏觀的故事背景。
同理在星球大戰正傳中,我們可以看到被帝國掌控的銀河,絕地的銷聲匿跡,更重要的是義軍的反抗。其實,這樣龐大的故事背景就像是故事的骨架;絕地與西斯,人物之間的恩怨情仇等正是給予了星戰靈魂。
故事背景與人物情節,是絕對不可以分割的,至少在星球大戰的世界了,它太重要了。接下來我們再看看後傳星戰7的主要故事線是rey與kylo,我們知道新共和國的存在,也知道政黨的存在。但是電影處了轟炸了新共和國首都,星戰7對於新共和國幾乎一字未提。
格局就這麼小了起來,我們看到了天行者家族的故事,但是宏觀背景故事,就像是兩個小政黨之間的小打小鬧。
星戰8更不用說了,格局更小,填了kylo黑化的坑,交代了盧克的結果,還順手把盧克黑了一把。全程追擊戰,格局更是小的不得了。因此星戰9很難辦了,要填坑,要結局,要構架起一個更大的故事背景,更要讓粉絲滿意。但其實看到了終極預告,我摸摸自己的心窩,告訴自己,星戰也許有可能會得救。
論場面,不輸任何一部星戰;論故事,該填的坑也一定會填;論情懷,死星王座和皇帝都有;論格局,既然把坑填了,故事的格局自然就會成型,更何況皇帝和百千艘殲星艦的出現完全顛覆了7和8的故事背景:我們真的需要反抗,因為帝國真的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