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會良:當基層發展前鋒 鋪就鄉村振興路

2020-12-05 梅州日報數字報

導語

不忘初心,為民謀福。五華縣第十三屆至第十五屆人大代表,潭下鎮柏洋村黨支部書記、主任藍會良始終把為人民服務這句話放在心上,立足本職,傾聽民生,反映民意,解群眾所急所需,躬身前行,為民辦實事,為村謀發展,打造「一村一品」無花果扶貧產業,增加全村收益,傾心傾力打造柏洋村美麗和諧的人居環境。

●信息來源/五華縣人大辦

圖文/本報記者 宋鳳平 楊建炬

落實脫貧 情系教育

打贏脫貧攻堅的關鍵是靠智力帶動產業發展,扶貧產業已成為了藍會良的第一要務。柏洋村貧困戶43戶,有勞動力27戶,共103口人,想要摘掉貧困「帽子」,產業脫貧是最好的路子。千山花開萬樹香,唯獨無花不競芳。眼下正值無花果成熟的季節,在柏洋村無花果30多畝種植基地裡,一陣陣清新的果香撲鼻而來,放眼望去,成片的無花果樹整齊排列、紫紅與翠綠相映,煞是好看。藍會良曾多次吸納學習其他示範村種植產業和經驗,發動村民和貧困戶集地種植有特色且經濟效益比較高的無花果,不僅如此,成立了合作社和藉助潭下電商促進銷售。一年兩收的無花果樹,給柏洋村貧困戶帶來了一份可觀的收入,每年分紅人均可以拿到235元,並在基地務工的貧困戶一天也有100元,在就近務工的同時也能顧及家裡的老人小孩,何樂不為呢?

可持續發展是一個產業的生命力,產業有發展了,才是村收入最好的方式。藍會良根據柏洋村地多優勢,經常給村民和在外鄉賢做思想工作,鼓勵在外鄉賢回家創業,種植柚子、養豬、養鴨、製作鹹鴨蛋,給養殖戶養一隻雞獎勵15元的方式獎勵式的發展家禽養殖,藉助潭下電商發達的優勢對村民的產業進行回收,這樣村民就不用擔心銷售的問題,也為村民帶來分紅收入和提供就業機會。藍會良說:「產業多了,村裡總體經濟高起來了,村民的收入也高起來了,更是帶動了貧困戶脫貧的積極性。」

村裡的留守兒童越來越多,村教學樓不夠用這個問題,藍會良早已把這個問題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在他努力爭取和多方支持下集資為村新建了一座有十二個的教室的教學大樓,解決了以往學校學位不足和環境差的問題,並建立圍牆大大保障了師生的安全。藍書記還與五華工業園區的企業取得聯繫,了解相關的就業崗位,推薦給村民,讓部分村民實現了轉移就業、就近就業,在獲得穩定收入的同時還能照顧好家庭,也解決了留守婦女、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的問題。

清除麻竹 著力衛生整治

柏洋村如今寬闊的河道,清澈的水流,再也見不到密密麻麻的麻竹了。說起柏洋河村民無不感激藍書記,以前的柏洋河因兩邊長滿麻竹雜草導致寬敞的河道只剩下不足5米,每次遇大雨來襲,河水就會暴漲,淹沒部分沿河路,甚至流入部分低洼房屋,為學生們上下課和村民的出行埋下安全隱患。藍會良立即召開村幹部會議及村民大會,籌結扶貧資金、動員鄉賢村民捐款,投入共200萬元並以身作則親力親為帶領村民對柏洋河裡的麻竹進行清理,共清除了3公裡長的麻竹達4000噸,河道擴寬至18米寬。河道疏通後三次特大洪峰已經再不影響村民的出行。隨後,還投資1500萬打造了3800平方柏洋廣場、河提路,和柏洋村休閒娛樂設施。緊緊抓住國家正在大力建設四好農村公路的東風,大力完善柏洋村的道路,在村兩委的帶領下,200多戶村民獻出土地打造長3公裡、寬7米的路面硬底化河堤公路,真正的修出一條發展之路。

為進一步創建美麗鄉村,藍會良緊緊圍繞鎮黨委、政府部署,把三清三拆作為切入點,通過召開村民代表、村民小組長會議,大力宣傳三清三拆政策,讓群眾能理解政策、擁護政策。從2018年開始,他採取先易後難、以點帶面的方式,集中人力,開展多次拆清工作。據統計,共拆豬舍、老屋、牛欄等2.5萬平方,目前大部分拆清對象基本完成。為維護柏洋村三清三拆成效。藍會良建立了人居環境長效機制,聘請保潔員7名和一名垃圾運輸員,負責各片日常保潔清運工作,同時也組織黨員、婦聯,不定期對衛生死角進行清理。建立考核機制,村幹部不定期進行衛生巡查,並創建衛生曝光群,對亂推、亂放、亂扔、亂畫、亂搭、亂建進行警示,對3次警示後仍不整改的行為在村衛生微信群進行曝光。經過多年來的努力,柏洋村人居環境建從以前的「髒亂差」到現在的乾淨整潔,實現了質的飛躍。

做好人大代表 發揮紐帶作用

藍會良說,要了解群眾的心聲,就必須到群眾中去。自上任以來,他不僅把人大代表職務看作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責任,認真履行職責,當一位名副其實的好代表。藍會良經常深入群眾,和群眾深入交談,了解群眾所需所想將收集到的民情、民聲、民意,上傳下達,為群眾做實事。他認為路通才能財通,路通才是鄉村振興的關鍵。要緊抓國家政策,抓住機遇,結合村道路狹小、遇上節日車流量增加時就會造成交通擁堵的現象,在各方支持下大力完善柏洋村的交通道路,也在縣人大會議中提出改造潭下至周江的省道。

作為人大代表的藍會良表示將繼續維護改善人居環境,發展農民致富路,堅決貫徹好縣委「126」專項整治行動,大力發展產業,計劃種植積極高效的尖東茶,做好維護穩定工作,努力創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柏洋。

相關焦點

  • 瑞金:「四好農村路」鋪就鄉村振興快車道
    要致富先修路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鋪就了一條條鄉村振興快車道12月18日,記者在黃柏鄉龍湖村坳背崗萬畝臍橙園看到在沙洲壩鎮群峰村,同樣有一條「四好農村路」,長度為2.5公裡,瀝青路面5米,於2019年開工建設,當年就建成通車。記者乘車來到這裡採訪時,路況順暢,坐在車上沒有一點顛簸的感覺。在村委會門口下車後,只見道路沿著村莊主要居民聚集點一路延伸過去,沿途房屋整齊、牆面乾淨,樹林掩映其間,鄉村美景盡收眼底。
  • 廣安市鄰水縣:鋪就「四好農村路」描畫鄉村振興圖
    鄰水縣美麗鄉村產業環線。「以前把產品從鄉村經縣城再運到重慶,最快也要近3個小時。」彭志德說。交通的滯後,影響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有些年齡較長的村民沒進過城,找不到致富門路。」鄰水縣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周加林說。「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老鄉奔小康,基礎在交通。」
  • 廣安鄰水:構建「四好農村路」 繪就鄉村振興畫卷
    11月25日至26日,四川省加快構建「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體系現場會在廣安市鄰水縣召開。四川省政府副省長楊洪波出席會議並講話。此次會議為何選址在鄰水縣召開?
  • 望城區白箬鋪鎮:黨建引領 打造鄉村振興示範樣板
    今年,白箬鋪鎮將「黨建引領促發展 上善『箬』水惠民生」黨建主題系列活動定為年度基層黨建品牌「書記工程」,突出基層黨建在鄉村振興、脫貧攻堅、項目建設、社會治理、文明創建等領域中的引領作用,夯實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這一品牌,不斷譜寫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新篇章。
  • 山東省日照市莒縣東莞鎮:搭建鄉村振興基層人才高能「加油站」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孟梅 見習記者 鄧麗偉 通訊員 張建剛  為有效破解基層黨員幹部「本領恐慌」,探索創新黨員教育培訓方式,山東省日照市莒縣主動對接省、市委黨校牽手工作組,在東莞鎮創新開展擴大黨校教育覆蓋面「2+1網上黨校」試點暨鄉村振興大講堂,暢通省市縣鎮四級黨員新型教育渠道,實現黨員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一體化。
  • 江海這個「兵支書」投身鄉村振興立新功入圍這個大賽
    江海區禮樂街道威東村有個「兵書記」——李澤偉,作為一名退役軍人也是村總支部書記,他身上具有堅強果敢和永不言敗的精神;近年來,他堅持紮根基層努力為民謀福祉,用雙手扛起了威東村鄉村振興的大旗……近日,以他為主題進行拍攝的
  • 省先進工作者王生雲:紮根基層 助力鄉村振興
    王生雲1992年加入羊樓司鎮新屋村村班子,在新屋村任職以來,紮根基層,默默付出,為鄉村振興發展貢獻著自己全部的力量。先後完成了組級公路硬化、開通了圳溝嶺等4處鐵路涵洞、實現了LED路燈全村覆蓋,讓全村百姓交通出行、生產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
  • 鄉村振興政策解讀
    按照「遠粗近細」的原則,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三個階段性目標任務作了部署。分別是,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 完善鄉村治理組織體系 切實促進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組織振興是根本和保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鄉村組織振興,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培養千千萬萬名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深化村民自治實踐,發展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安定有序。」
  • 孟州城伯鎮:開展走基層送健康暨鄉村振興太極拳培訓班
    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充分發揮焦作市太極拳發源地資源優勢,提高農民身體健康水平,自2019年8月焦作市啟動「太極助力鄉村振興」活動以來,該市的1826個行政村形成了濃厚的太極拳文化氛圍。為深入貫徹市委、市政府打造「世界太極城·中原養生地」的發展戰略,助推焦作早日躋身全省第一方陣,12月11日上午,孟州市城伯鎮全鎮50餘名太極拳愛好者齊聚一堂,開展2020年孟州市走基層送健康暨助力鄉村振興太極拳培訓班。由2名拳師當眾向大家傳授太極八法五步技術,一上午的時間,大家初步掌握了相關技巧,紛紛表示此次活動對今後正規化鍛鍊有很大的幫助。
  • 樂亭縣中堡鎮「五大振興」助力鄉村振興
    樂亭縣中堡鎮「五大振興」助力鄉村振興 2020-11-18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鄉村振興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撐——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基層...
    引言2020年12月17日,由貴州省農業農村廳組織,貴州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2020年度工作總結會在遵義市召開,我省16個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近三年已經取得1190項技術成果,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如何接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打通從科研走向培訓與推廣轉化之路、集中示範應用成果成為下一階段的重要任務。
  • 鄉村振興|返鄉闖路 養兔致富
    鄉村振興|返鄉闖路 養兔致富 2020-05-17 02: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紫金加快推進鄉村振興
    7月8日、10日,紫金縣委書記廖繼聰率隊到中壩鎮松梓村、塔坳村和鳳安鎮東龍村調研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在中壩鎮松梓村、塔坳村調研時,廖繼聰強調,要發揮紫金主導特色產業——茶產業的優勢,依託市場化主體、專業化運營、規範化管理,做大做強扶貧產業,加快脫貧奔康步伐、推動鄉村振興發展;要加強脫貧攻堅工作,對標「八有」要求查漏補缺,切實鞏固脫貧成果,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建立健全防止返貧工作機制,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響,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 向乾勇深入鐸山鎮調研指導基層黨建和鄉村振興工作--時政新聞...
    紅網時刻6月12日訊(潘雁平 段姝)12日上午,冷水江市委書記向乾勇率隊深入鐸山鎮調研指導基層黨建和鄉村振興工作,強調鎮村兩級要進一步理清思路、突出重點,以黨建統攬各項工作的開展,大力發展特色小水果產業,狠抓農業產業化建設,全域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 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古冶教學站啟動
    ▼▼▼ 為配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持續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12月4日,清華大學鄉村振興河北廣播電視大學系統遠程教學站啟動儀式在河北廣播電視大學舉行。
  • 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振興鄉村振興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產業,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因地制宜發展各地特色優勢產業,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
  • 「城市鄉村·空間蝶化」——奉賢這場「雙聯雙進」活動提振鄉村振興
    區委書記莊木弟表示,「雙聯雙進」是連結城市和鄉村的載體,通過共享理念、共享資源、共享人才,把政府政策和市場機制有機結合,解決鄉村振興中難點、痛點,實現城市和鄉村的共同發展,從而推動整個經濟的發展。當前,奉賢正在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朝著「千億級產能」的目標,努力尋找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最佳結合點,走出了「三園一總部」的鄉村振興新路。
  • 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玉林市出臺實施方案加快推進鄉村人才...
    玉林新聞網-玉林日報訊(記者 陸小青)每年引進20名以上農業農村創新人才,實施「大學生基層創業就業」計劃,開展「千名專家服務千村」活動……日前,《玉林市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出臺,圍繞爭當全區鄉村振興示範市和排頭兵發展目標,進一步解放思想,完善政策,創新機制,將人才振興與產業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協同推進,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展所能
  • 粵鄉村悅美麗 粵振興悅三水
    2018年,三水就提出以制度、人才、組織、惠民、善治「五大路徑」,探索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三水方案」,正式將農村基層黨建的一系列經驗做法串珠成鏈,在鄉村振興實踐中推動組織體系建設走向成熟。 12月2日,三水區「重要事權清單管理制度」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