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0月31日訊 據法國《費加羅報》網站10月29日報導,香港的英語學校教學逐漸偏向美音化,甚至認為操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語是良好教育的體現,而不再傾向有「殖民色彩」的英式發音。
香港在1997年回歸大陸前曾是英國的殖民地,但英式發音似乎已逐漸失去了它的魅力。或是純粹因為喜愛,或是希望進入美國世界名校學習,很多來自收入較高並有良好教育背景的家庭的孩子開始模仿宋飛(風靡一時的美劇《宋飛正傳》,劇中很多臺詞已經演變為日常口語,而很多經典橋段更是被摘入英語學習教材)。
香港城市大學英語教學負責人羅德尼·瓊斯教授表示,「以前,英式發音在香港也會被當作良好教育的體現。然而,現在情況有所轉變。目前來看,美式發音似乎能夠帶來更多的『文化財富』,也就是說你會顯得更加現代、更加時尚,或者說更易於適應國際形勢」。
一位名叫Charlotte Yan 的小朋友,9歲,曾在英語課堂上背誦希拉蕊·柯林頓2008年總統競選時的演講。她的美式發音堪稱完美。Charlotte Yan每周末都會去英語學校Nature EQ上英語課,教室牆上貼著一個美國國旗。教室裡坐滿了未滿5歲的小朋友。15歲的Mickey Ho的美式發音也非常出色,並且更加具有「國際範兒」,19歲的Sam Yu 認為觀看大量的美國電影或電視劇對練習美式發音有很大的幫助,他說,「我覺得美式發音變得越來越重要,甚至有可能代替英式發音」。
Nature EQ是在香港回歸大陸之前就成立的英語學校,那時只有40名學生,而如今已增加到350名。一位名叫Victor Chan的家長表示,「我之所以選擇讓我的兩個孩子學習美式發音,是因為我打算把他們送去美國讀書。而且,我認為一個操著美式發音的人更容易在西方國家找到工作」。
從事招聘工作的亞當·貝爾表示,「美式發音有一種更有威望的感覺,對找工作確實有所幫助,尤其是在美國的企業裡」。教授美式英語的學校大部分都是私立的,因為在公立學校中英式英語仍佔據主要地位。據他們的教師稱,中國的富裕家庭在這方面的需求有所增長。「美式英語工作坊」(American English Workshop)的創始人蒂姆·倫巴奇表示,在他們的學生中,三分之一來自中國。
一些人仍舊認為英式發音 「更加高雅、更加彬彬有禮」
然而,英式發音仍有其廣大的受眾。他們認為英式發音更加高雅、更加彬彬有禮。羅德尼·瓊斯教授認為,在香港,精緻的英式發音仍處於其「美好年代」,因為香港人對於英國文化的喜愛是非常深厚的。
另外,亞當•貝爾表示,「不論美式發音還是英式發音,但願英語發音不要變得過於地方化。發音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體現說話者起點的高低,並且體現他們在國外深造的能力」。(實習編譯:武婧雅)